设置
书页

第387章 发光的仙丹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伪周,夏州。

  天气渐渐变得寒冷,韦孝宽裹上了厚厚的衣裳,领着诸多官员和将领们,在路口等待了起来。

  几个将领皆是有些无奈。

  「国公,您才是此处总管,怎么能主动前来迎接这些人呢?」

  「应当让我们迎接,再带着他们去拜见您才是啊。」

  宇文邕最后还是决定采用杨素和宇文宪的建议,凑出军队去跟韦孝宽汇合,

  而后在贼汉漫长的防线上发动袭击。

  同时,他又上书给老岳父突厥可汗,希望岳父能帮忙拖住斛律光,勿要让刘桃子后方的军队轻易到达灵州附近。

  双方势力蠢蠢欲动。

  韦孝宽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表露出什么喜悦,一如往常的平静,在出征大军即将到来的时候,他选择亲自出来迎接。

  这让他摩下的将领们多少有些困惑宇文邕并没有明确的表示让谁来担任主师,出征的大军是以蜀国公为主的,

  但是前线的大军又是以郧国公韦孝宽为主,这两个人之间,是互相配合,并非是上下级的关系。

  谁去见谁,其实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

  是出征大军帮助前线大军来收复失地?还是前线的大军帮助出征大军来完成出征的目的?

  韦孝宽当下在各地的军队数量在三四万左右,而宇文邕凑不出太多的出征大军,这次的兵力仅在两万七千余人。

  前线的军队数量要明显高于出征的军队,并且,粮草后勤等方面,也是以前线的这些州郡来承担多数。

  韦孝宽回过头去,看着摩下这些将军们,对他们的想法是心知肚明。

  他轻声说道:「这些时日里,我们与高长恭多次交手,却没能占到什么便宜....难得有援军前来,难道还要因为一些不值当的事情与他们发生争执吗?」

  「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击败高长恭,收复失地。」

  「自从刘桃子侵占了永丰之后,我们就逐步失去了北方的天险,敌人的贼兵常常劫掠我们的关卡,欺辱我们的百姓,愈发的猖狂。」

  「如今刘桃子的主力在河内,国内的军队不能轻易前来,这正是我们收复失地的最好时机!」

  「可万万不能因为一些不值当的原因,耽误了大事啊,不然,我们便是千古之罪人::::」

  韦孝宽说的很是诚恳。

  将军们听到主将都这么说了,那也没有办法,只是低头称是。

  将军韩雄走上前,低声说道:「郧国公,您不必担心。」

  「此番为了讨伐高长恭,陛下派遣了诸多国公,可谓是猛将如云!国内算得上号的将军都来了这里,高长恭就是再能打,还能打得过这么多人吗?」

  听到韩雄这自信的话,韦孝宽眼里的忧愁更加强烈了。

  他低声说道:「我所担心的就是这个啊。

  韩雄一愣,不太能理解韦孝宽的话。

  他们在此处等候了许久,却迟迟看不到大军到来。

  众人都觉得有些不悦,不是他们自己派人说今日申时准时到达吗?

  这莫不是故意轻视我们??

  就在将领们忍不住开始议论的时候,远处的军队终于缓缓现身了。

  此番,宇文邕召集了三大军府,同时又大开武库,优先进行武装,这一年大周又存了不少粮食,宇文邕先前打击大族,也抄了不少好东西。

  当然,这些没办法让宇文邕召集十万二十方的大军,只能是动用三个军府,

  宇文邕便选择走精英路线,他选择了兵员素质最高的三处军府,全副武装,而后由国内最顶尖的名将们所带领,前往跟韦孝宽汇合。

  出征大军渐渐逼近,其士气,其装备,都明显要比韦孝宽所带来的这些兵卒高出了许多。

  看着这些人高马大的军士们,韦孝宽身后的那些将领们,都不由得放低了自己的声音,脸色变得不同。

  蜀国公尉迟迥骑着战马,晃晃悠悠的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头。

  在看到远处那些迎接军队所打出的旗帜时,尉迟迥的眼里明显有了些惊愣,

  他翻身下了马。

  尉迟迥比韦孝宽要高大许多,五大三粗,丝毫不见老相。

  「郧国公!」

  「蜀国公!」

  他与韦孝宽相互行礼拜见,尉迟迥看向了韦孝宽所带来的那些将军们,眼神颇为傲。

  「怎么好让郧国公亲自前来迎接呢?」

  韦孝宽摇着头,「我在前线多年,不曾有什么建树,好不容易盼来大军相助,岂有不出面迎接的道理呢?」

  韦孝宽将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颇为卑微。

  尉迟迥到来之前,还曾想过许多种情况,就包括如何「收服」韦孝宽这个前线总管,让他乖乖听从自己的将令,而看到他如此顺从的模样,尉迟迥便吃下了定心丸,再也不设防,赶忙拉住韦孝宽的手,「我远道而来,尚且不清楚敌人的情况,还需要国公相助。」

  两人亲昵的交谈了几句,韦孝宽就让将军们前来拜见。

  就在此时,其余的几个国公也是缓缓上前。

  千金郡公权景宣,齐国公宇文宪,邓国公窦炽,赵国公宇文招.....其余诸多大将军,车骑将军之流更是不少。

  韦孝宽便与他们一一相见。

  而后,他们就先到距离此处最近的城池内休整,商谈出征的大事。

  军队暂时驻扎在外头,将军们则是在官署内设立一个简单的宴会。

  宴会上的将军实在是太多了,一个房子都难以装得下他们所有人。

  众人的兴致都颇高,谈论着建功立业的大事。

  韦孝宽让蜀国公尉迟坐在上位,表示对他的尊敬。

  尉迟迥也不客气。

  在众人彼此相见,互相熟络之后,尉迟迥方才清了清嗓子,说起了自己的行军部署。

  「当下我们以大军讨伐,高长恭的战线很长,军队又少,而我们的将领却很多,我们可以将军队部署在敌人的诸多防线上,而后一同进攻..:.高长恭魔下的军队不超出两方人,多面遭受进攻,他定然是无力反击的,便是要反击,也不能同时从多面出击,只要能撕破一处的防线,就能将他的部署全部打乱..:

  「蜀国公所言有理。」

  权景宣开了口,权景宣因为先前在豫州所立下的功劳,得到了很多的赏赐,

  担任了十九州刺史,荆州大总管,本来是坐镇在南边的,但是因为庙堂最近修复了跟陈国的关系,正好权景宣又来长安告前线事,宇文邕就索性将这位大将也抓过来,让他一同出征。

  权景宣先是肯定了尉迟迥的策略,而后却说道:「不过,我觉得,高长恭擅长袭击,擅长奔袭,将大军分开,列在各地,那就容易让高长恭一一击破,反而是失去了大军云集的意义,我觉得,应当集中所有的兵力,就从前线一路推进,

  不给高长恭任何的机会...

  老将窦炽笑了起来,「一路推进??」

  「你说的倒是容易,我们此番出兵,本来就是因为刘桃子的军队分散,得到了不错的时机,若是按着你的战略,光是打高长恭的治所,只怕都要耗费半年乃至更多的时日,且付出巨大,突厥人能缠住斛律光多久?他们先前背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等我们大军强攻,一路推进,付出惨重的时候,斛律光忽然杀进来,我们要怎么办?」

  「岂不是要丢了原先的成果,做无用之功?!」

  宇文宪又插嘴说道:「我还是觉得,应当分多路....

  一时间,屋内格外的嘈杂。

  只有韦孝宽,一直都保持着沉默,坐在边上,一言不发。

  将军韩雄看着宴会这剑拔弩张的模样,一瞬间,他明白了方才郧国公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尉迟迥的脸色漆黑。

  他才是主将!!

  他不是在跟众人商谈如何出兵,而是在宣读自己的命令!

  尉迟迥不悦的说道:「这是将令,诸位若是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可以上书给陛下,请得主将之位!」

  权景宣有些不乐意了。

  原先宇文护出征讨伐齐国的时候,将军们全部惨败,只有权景宣逃过一难,

  斩获极多,故而得到了封赏,而后宇文邕也对他进行了封赏,甚至有意将整个南边的防线都交给他来管理。

  他在南边当的是头头,也习惯了当头头,尽管对方的官职比自己高,他也不觉得对方就一定比自己厉害。

  他当即反驳道:「国公,当下大军云集,目的是为了战胜高长恭,陛下召集如此多的将军们前来,难道就是为了听您一个人的将令?还不是为了让我们一同商谈,共同研究出对付敌人的战略吗?」

  尉迟迥勃然大怒,「权将军便是对兵事算不上了解,难道还不知道一军一令的日制吗?」

  「行军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不对,你违背我的诏令,走了别的方向,耽误了时日.:

  「呵,原先讨伐河洛的时候,将军一个人的军令,可是葬送了不少的军队!

  说我耽误时日,那为何是我先到达前方,停下来等着将军到来呢?」

  权景宣或许是得到的封赏有些太多,整个人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再是过去那个谦逊的大将军了,言语里的狂傲让众人都不由得惊讶。

  而不只是他,其余将军们也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

  宴会不欢而散,尉迟迥表示要上书罢免权景宣,让他滚回南边去,而权景宣也表示会上书将尉迟不听劝谏的行为告发出去。

  将军们各自离开。

  年轻的卫国公宇文宪看着所发生的这一切,心里隐隐感觉到了不安。

  他走出了官署,神色有些茫然。

  「要去走走吗?」

  忽然,宇文宪听到身后有人开口,他急忙回头,却看到了一脸慈祥的韦孝宽。

  宇文宪急忙低下头来,朝着韦孝宽行礼。

  「将军....

  「唉....陛下太忌惮刘桃子了。」

  韦孝宽感慨着,示意宇文宪跟上自己,两人缓步走在路上,韦孝宽这才说道:「陛下从未经历过战事,很多东西都只是在书籍上所看到的。」

  「并非是聚集许多猛将,就一定能击败敌人。「

  「今日的这些将军们,过去都在自己的州郡为人首,如今被强行凑到一起,

  彼此不服气,各自有自己的主张,过去宇文护还在的时候,他亲自坐镇后方,将军们不敢争吵,由他来进行抉择,可现在,陛下不好亲自出征,将军们就开始有争执了。」

  「高长恭的人虽然少,但是大家都愿意听从他一个人的命令,对他言听计从,会执行他的任何命令,而我们人虽然多,可大家都有自己的心思,不能齐心协力。」

  韦孝宽缓缓看向了宇文宪。

  「齐国公,这正是需要你挺身而出的时候。」

  「啊?」

  宇文宪赶忙低头,「将军,我虽知道些军事,但是在场的诸位将军,资历都比我要深,我不敢冒然开口.....”

  「不能不开口。」

  「齐国公乃是陛下之弟,我并非是说你应当来执掌大军,只是你应当上书给陛下,或奉诏,或持节,而后代替陛下来坐镇一方,确保没有人可以违背蜀国公的诏令,让大家都服从他.....”

  宇文宪好奇的问道:「您也觉得蜀国公的战略是对的吗?」

  「不是看谁对谁错,只是大军只能有一个统帅....必须要听从于他,一旦出现了分离的局势,那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宇文宪即刻低头,「我知道了。」

  看着快步离去的宇文宪,韦孝宽再次低下头来,他的心情别样的沉闷。

  大军到来,他却没看到多少胜利的希望局势看起来对高长恭极为不利,但是只有真正接触过对方的韦孝宽才知道这里的情况,有些事情不能明说,说了就是大不敬之罪。

  刘桃子在占据这些地区之后,授田安民,落实过去齐国在医疗,教育方面的诸多政策。

  灵州早已成为了汉国的灵州,过去百姓们是大量的逃向灵州,还是在韦孝宽上来之后,情况有所缓和,跑的人没那么多了。

  可韦孝宽就是能行仁政,毕竟还是不能跳出大周本身的政策之中,况且,他需要大量的钱财粮食维持军队,说起来,周这边的百姓,过的没有汉那边的百姓好。

  过去韦孝宽领着军队去收复自己的失地,却被过去的自家人出卖,百姓们泄露他们的位置,甚至主动帮着高长恭进行守城。

  民心所向。

  但是这件事,又如何能在明面上说起?

  韦孝宽也只能隐晦的给皇帝上书:敌人很擅长蛊惑人心,当地的百姓被贼人所蛊惑。

  至于皇帝理解了多少,韦孝宽就不知道了..::.韦孝宽相信自己能守住前线,

  但是他不相信能干掉高长恭,因为他本身一直都坚信:得民心者得天下。

  长安。

  宇文邕坐在寝宫内,身边摆满了许多急奏。

  战事还没有开打,这些加急的文书却已经被马不停蹄的送了过来。

  宇文邕都懵了,拿起来一看,才知道将军们彼此之间有争执。

  但是宇文邕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就像他自己,平日里治理政务,也很喜欢让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吸取不同的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啊。

  可宇文宪的上奏内容却点醒了宇文邕,宇文宪觉得一个军队最好还是只有一个统帅,希望能让自己持节,类似督军那般,帮着尉迟迥来统一意见。

  宇文邕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抉择,毕竟兄友弟恭的传统在北朝太多了....

  个擅长打仗的弟弟突然上书说想要帮主将执掌出征的大军....嗯,但凡宇文邕再往北齐方向靠拢点,此时就该清理弟弟一家人了。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同意弟弟的上书。

  毕竟自己不太懂军事,让懂得人去办,应该比自己决定要好。

  做好了这些事情,宇文邕就让自己的皇后叫了进来。

  阿史那皇后。

  两人聊了许多事情,宇文邕这才拿出了一个小盒子。

  「皇后....这些时日里,我总是忙着国事,不能常常陪着你....

  「你看。」

  宇文邕打开了盒子。

  盒子之中,有两颗缓缓发光的珠子。

  阿史那皇后惊呆了。

  「这是.....夜明珠?」

  「不,不是夜明珠,这是仙丹!」

  「就是张宾他们所练出来的仙丹,你看此丹...

  宇文邕将其捡起来,展示给阿史那皇后,「没有火,却能自己发光,天黑之时,更是明显..:..我已经尝过了,果然啊,吃了一颗,浑身舒畅,忙到半夜都不觉得累。」

  「他们又炼制了两颗,这一颗,我便送给你了。」

  阿史那皇后极为感动,眼里泪光闪烁。

  连仙丹都能分自己一颗,可见皇帝对自己的宠爱。

  两人各自拿起这会发光的珠子,轻轻吃下,又以水来吞咽,

  「怎么样??感觉到了吗?」

  「臣妾....觉得有些晕....”

  「正常的,我第一次也是这样,慢慢就习惯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