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261章 一梦回先秦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天统元年(564),二月。

  幽州,渔阳郡,望海台。

  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大船缓缓靠近。

  码头上的士卒大叫了起来,有人快步走上高台,举起了令旗。

  码头停靠着许多大船。

  外侧是许多的建筑群,人来人往,有商贾们聚集,着实喧闹。

  有民夫推着车,载着满满当当的货物,来回的走动着。

  大船缓缓停靠在了岸边,有水手们大叫了起来,有士卒举起木台阶,两旁以木板形成了一个简陋的过道。

  就看到两位文士带头走出了大船,两人穿的都颇为厚实,身后有甲士跟随,大步走下了船,两旁的士卒们赶忙行礼拜见。

  有官员领着许多人前来拜见,官员步伐匆匆,迅速来到了两人的面前,行礼拜见。

  “王公。”

  “厙狄公。”

  到来的两人,正是王晞与厙狄显安。

  两人看起来都不是很精神,毕竟刚刚经历了许久的航行,尤其是显安,整个人看起来都格外的落魄,胡须杂乱,打了结,跟过去那模样完全不同。

  王晞看着面前的官员,刚准备开口,却又愣住了。

  面前这个官员,身材高大,神采奕奕,相貌英俊,看起来便不是寻常人,王晞总觉得这个人看着格外的眼熟。

  “你是.”

  “在下乃是卫将军府度支属丞,特意前来迎接二公。”

  王晞狐疑的问道:“我们是不是见过?”

  官员抬起头来,轻笑了起来,“是见过。”

  “王公,我唤作崔瞻,曾担任黄门,跟随在杨公左右.”

  “哦!!我想起来了!杨愔的亲信!”

  王晞恍然大悟,可随即又有些尴尬。

  他笑了笑,“许久不见,崔君还好吗?”

  崔瞻平静的说道:“多亏了二公的福,尚且无恙。”

  王晞听到这么一句,气氛更加尴尬,显安开口问道:“崔君怎么会在边塞呢?”

  崔瞻说道:“当初杨公被谋杀之后,我就被除官,免为白身,我便回了老家,正好卫将军在边塞准备大治天下,他麾下的崔司马写信劝我前往,我便过去了,卫将军不以我卑鄙,提拔重用,如今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报答卫将军的恩情。”

  王晞跟显安都没有说话。

  看着气氛有些紧张,崔瞻笑着说道:“二公勿要怪罪,我这人最是不善言语,请二公与我来吧。”

  他请两人上了马车,从官道上经过。

  两旁那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逐渐打破了先前的尴尬气氛。

  “此处竟如此繁华?”

  “这里是当下北地最大的海码头了,每隔四十多天,都会有一队商船从南边赶来,寻常的小商船也不断绝,都是来北地这边做贸易的。”

  “北地新建,有许多优惠,粮船布船等等是免车船税的,市税也是按着利润收取,各地统一”

  显安摇着头,“推行太难。”

  崔瞻点点头,“是啊,您看,那些就是推行太难的结果。”

  崔瞻拉开帘,指了指远处。

  显安看向了远处,看到那里树立了许多旗杆,旗杆上是一颗颗的人头,观望着过路的众人。

  显安也不害怕,他笑着抚摸胡须,“果然啊,这治理天下,还是要利刀快马才好,只是坐在官署里,左右找不出一把利刃来,夸夸其谈,是治理不好的。”

  显安似是另有所指。

  王晞轻笑了起来。

  崔瞻却像是完全没听出来,他继续说道:“这些商品靠岸之后,就要送到丘水码头,换上水船,一路到燕都,从那里再分别送往各地。”

  “这些大船商队,是庙堂的某位大臣做主,组织了诸多勋贵,官员,大户所形成的,你不知道这些人有多厉害,他们甚至能说服太后家族来参与这生意,这几个月里,各类的粮食布帛那是源源不断的往这里运,他们还主动在我们这里开采各类矿场。”

  崔瞻摇着头,“不愧是有利刃快马的人,这挣钱的路子就是不简单啊,北地的战马,皮毛,草药,铜铁,拉到南边一卖,换取天大利润,再用那些利润来北边继续换战马铜铁.他们甚至都没有成本,所需要的就只是快马和利刃,富的流油啊。”

  “彭城王和赵郡王都压不住他们,彭城王先前派人彻查,派去的人一个都没活着回来。”

  崔瞻缓缓看向了显安,“您说呢?”

  “要我说啊,最擅长做这种事情的,还是当属崔君这般大族出身的,他们最是擅长把握商机了,勋贵皆是一群莽撞人,哪里能做主这样的大事?顶多就是被人推上去,觉得自己挣了许多,实际上,还是君这般出身的人,拿走的最多啊,彭城王身边大多都是这般出身的人,哪里还能彻查清楚?”

  两人再次对视,都没有说话。

  崔瞻率先放弃了对视,他缓缓看向了远处,“我们该上船了,过丘水,往燕。”

  崔瞻前来这里,并非只是为了特意迎接两人,他是来接收货物的,当他们来到丘水码头的时候,这里的船只早已开始动身,一艘艘大船航行在水面上,载着满满当当的物资,前赴后继,两旁还有许多小船,打出各种各样的旗帜来,显安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商贾。

  他们再次上了艘船,前往燕都。

  水路比陆路还是要快出了许多,运输能力也更加强悍,若是要通过马车来运输这些东西,时日又长需要的马车又多。

  三人站在船头,看着前头那数不清数量的船只,王晞和显安一时间都有些无言。

  显安忽问道:“卫将军这算是与南人私通吗?”

  崔瞻点头,“算,我们将重要的战略物资卖给那些商贾,大多数人都是卖去南国。”

  显安没想到对方的回答如此干脆,竟都不知该怎么接话。

  王晞终于不再沉默,他开口说道:“卫将军也是没有办法,光靠着杀那些大户,顶多能撑过冬天的,若要安置许多百姓,要接纳亡人,要开垦耕地,挖矿,都需要粮食,大量的粮食.有些时候,为了能做成大事,只能做些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当初我们辅佐孝昭皇帝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是挺敬佩杨公的。”

  崔瞻没有说话。

  显安沉默了片刻,感慨道:“杨公还在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他不在了之后,才得知他的重要。”

  “当初他治理庙堂的时候,各地虽然糜烂,可庙堂尚且还能运转,明面上不是这般的烂模样,有恶人,可也有许多不错的地方官,良牧,良县令,比比皆是,庙堂里贤才也不少.”

  “等他逝世之后,士人们就都蜷缩了起来,似是彻底死了心。”

  他无奈的说道:“当下的庙堂,便是最好的验证,我观庙堂上下,虽还有贤明的,可那些人竟都是宗室,再也找不出当初杨公时那么多的外姓重臣良臣了”

  崔瞻的脸色缓和了许多,“其实,孝昭皇帝还在的时候,大齐也有过好转的趋势,在各地开屯,解决粮荒,又提拔了许多人主要还是,太上皇登基之后,着实令人.不知所措。”

  “太上皇辜负了孝昭皇帝!”

  显安的脸色在听到太上皇的时候就变得冷峻,他说道:“当初孝昭皇帝身边有许多心腹,又有外将支持,完全可以强行使太子上位,只是不愿意再引发血案,这才让太上皇继承大位,可他上位之后,做了什么呢?”

  “早知如此,当初我便是死,也要说服高归彦来拥立太子!”

  说起高演和杨愔的问题来,崔瞻跟王晞显安两人会有些剑拔弩张。

  可一旦说起高湛来,这三人的观点就开始出奇的一致了。

  “他重用一个卖臀的小人,那小人所提拔的,他都要去用,高阿那肱这样的蠢材废物都能得到提拔,反而是真正有才能的,他是一个都看不上!!”

  “是啊,敌人大将杀了过来,他最先想的是要如何利用敌人的将军来杀掉自己的将军!!”

  “在晋阳的时候,看到远处的敌人,他的想法竟然是要跑!跑??”

  “别说是孝昭皇帝了,就是济南王在那里,他都不会跑!!”“丢下城池跑路,让自家的将军死战,自己趁机逃走,这也是君王能做出来的事情吗?!”

  三人当即有了共同话题,对着太上皇就是一顿抨击,完全不在意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不合乎礼。

  话说开了,彼此之间的隔阂也就少了许多,收起了先前的不愉快,几个人便有许多能说的话。

  三人下了船只。

  早有士卒守在这里,有人开始搬运物资,崔瞻还要负责记录等等,暂时就无法陪伴两人,他让人带着两人暂且在燕都城内休息。

  王晞和显安坐在马车上,看着两旁的风光。

  平坦的官道两旁,连绵不绝的皆是耕地。

  耕地上的百姓们格外的忙碌,有人在深耕,有人在除草。

  这么一看,远处密密麻麻的,皆是农民,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孩童在田埂边跑动。

  王晞走了至少一个时辰,两旁的耕地和农夫就没有断过,一直都有,几乎成为了固定的风景线。

  王晞的眼睛越来越大,嘴巴也是如此,他不可置信的看着远处。

  “幽州哪里来的这么多农民??”

  像那邺城,成安等清都之地,也算是人口重镇,一个城动不动就是十余万人,论郡能达到百余万,已经是很厉害了,这边一个州能不能到百万那都不好说,可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农民呢??

  负责带他们往燕都的是一个年轻小吏,做的板正,口音较为古怪。

  他严肃的回答道:“两位公,幽州向来人多。”

  “幽州人多?”

  王晞一愣,随即点点头,“在边塞之中,也算是人多,可跟中原比,终归是少数,这么这么多的农户?就是方才,便有近万人了吧??此处人口多少??”

  小吏回答道:“我只是负责为崔公跑腿记事,对当地的情况,并不知情。”

  王晞哦了一声,“你是崔氏出身?”

  “不是,我是金河人。”

  “那怎么跟崔瞻?”

  “上公有所不知,崔公是在将军府当差,将军府的吏是直接派发的,不是自己征召。”

  王晞很是诧异,“那你的俸禄?”

  “是将军府给。”

  王晞看看向了一旁的显安,显安同样惊愕,“那你原先是在哪里当差?”

  “属下出身卑贱,家父曾为人奴,饥寒交迫,将军收服金河,救了我阿爷跟大兄,我一个兄弟去参了军,我去了学室,后来考进了北朔郡任吏,做了些事,被举荐,进了将军府,如今就跟着崔属丞做事。”

  王晞没有再询问,只是继续看向了两旁的耕地。

  显安缓缓开口说道:“亡人和隐人。”

  “天下各地都有很多亡人,那些大户人家,更是有着数不清的隐人,卫将军应该是将他们都给安置了下来,又将耕地授发下去,才变成了如此局面。”

  王晞忽然间很是心酸。

  “大齐的土地最是肥沃,人力也是最是充足。”

  在开国之初,北齐在人口上吊打其余二国,粮产等方面更是不用多说可越是往后,北齐的优势就越来越低,相反,伪周的人口却开始不断的增加国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大齐的人口减少,还不是因为死的太多,就是跑了或者被藏起来了,这导致,北齐的人口在很长时日里都是一个秘密,根本查不清楚,官方都是沿用前朝时的人口数据,用这个数据征收税赋,堪称荒诞,直到后来伪周攻破伪齐,强行彻查,这才解开了这个谜团。

  显安没有在意王晞此刻的悲伤,他继续说道:“另外,中原虽然有许多百姓,但是他们本身没有耕地,开春播种都没有管辖,全靠个人,你方才注意到了吗?每过百余步,就能看到有吏站在一旁,手持文书若是我没有猜错,这些都是乡野负责农桑事的田吏,中原那边早就是虚设了.这边却能真正任用。”

  “将军府组织大量的农民,在官府的资助下进行开垦,合理的利用耕牛,耕地,粮种.”

  显安看向了王晞,“叔郎,你有没有觉得,北地有些不太一样?”

  这不是废话吗??

  王晞正要开口,忽又意识到对方话里有话,他认真想了想,“你的意思是?”

  “中原太过懒散,官府完全不作为,所做的就只是强取豪夺,任由耕地荒芜,任由百姓死伤.这里的官府太过作为了,甚至比文襄皇帝时,比前朝时都要作为,吏补充的太实了,太完善了.有点像是古代”

  听着显安的话,王晞再次狐疑的看向了外头。

  这一次,他终于知道那种违和感是从哪里来的了。

  方方正正的耕地,被规划的一板一眼,每隔几百步就能看到一个田吏,严肃的站在那里,穿着朴素,脸色肃穆,远处的百姓们也是规规矩矩的,全身的投入到劳作之中,格外的忙碌,除却半大的小孩,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道路边聚集了一群青壮,手持长棍,列队往回走,似是刚刚完成了操练。

  官道每过一里,就有驿吏领着驿卒在路边巡视。

  他又看向坐在面前的那个小吏,这家伙穿着黑衣,笔挺的坐在那里,一脸的古板跟严谨。

  王晞猛地反应过来,他幽幽的看着对方。

  “你们就差将头冠梳到一侧去了.”

  这小吏显然没有听懂对方的意思,没有回答。

  显安此刻却笑了起来,“你看懂了吧?”

  王晞点点头,“你不说我都没反应过来,着实啊”

  王晞指着远处那些手持棍棒的年轻后生,问道:“后生,那些民夫都是要按时参与操练,其中健壮者要被挑选出来,担任军士,其余人平日里自保,若是遇到大战事,就要被抽调出来担任民夫,跟随作战,是不是?”

  小吏重重点头,“是这样的。”

  “您是怎么知道的?”

  “呵,我读过些书我还知道你们这里的军户有爵位呢!”

  “并没有爵位”

  “哦?你们这里的军士建功立业,他家里人是不是能得到各种优待?砍人越多,授予的耕地越多?”

  “是。”

  “这你们将军这是立下大志向,要攻取长安啊”

  马车终于是来到了燕都城的城门口。

  燕都不在燕州,却是在幽州。

  而幽州甚至都不在卫将军的都督范围里,可这里却听从卫将军府的命令。

  城门口的吏查看了他们的过所,一一核实,方才允许他们进城。

  进了城,他们便直奔向了官署。

  前来迎接他们的,是幽州长史,此人姓卢,叫卢明之,乃是前幽州治中路景融的儿子。

  卢明之跟王晞等人禀告了姓名,而后说起幽州的事情来。

  当下的幽州刺史,乃是新上任的宗室贤王,兰陵王,高长恭。

  他是自发的上书皇帝,请求往北部边塞为刺史,庙堂就安排他到幽州担任刺史,治理边塞大事。

  作为宗室,他可以跳出资历的限制,毕竟他过去也当过肆州刺史,故而没有任何的不妥,直接上任。

  可此刻,兰陵王并没有前来与他们相见。

  当王晞问起刺史在何处的时候。

  卢明之急忙回答道:“刺史领着人往北部修建长城去了”

  “哦”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