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全队都将种棉花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中午算真正的团圆饭,尽管不停有人过来拜年,但因为李安国和李霞两家人的到来,所以中午李建国的屋子里又组了一桌。

  其实往年大年初一的时候,中午就是简单吃饭,可能是早上剩下的饺子,也可能是昨天晚上团圆饭剩下的菜。

  但因为现在算是正式的团圆,所以中午又做了一大桌子,那条鲟鳇鱼的肉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主要是李龙在大嫂梁月梅做鱼的时候给“指点”了一下,这鱼肉用梁月梅做鲫鱼的炖法是不太好吃的,反倒是用蒜香或者麻辣做法要好一些。

  上午谢运东和陶大强他们就已经过来了,过来的前后时间不一样,不过最后坐在了一起,打算晚上聚一下。

  按谢运东的说法,他年纪最大,聚也应该在他家里聚。

  陶大强的意思是他跟着李龙时间最早,怎么说李龙过年在家以外吃的应该是在他家里。

  梁大成和贾卫东两个不说话,感觉也没他们说话的份儿。

  毕竟跟着李龙时间比较晚,就笑着看两个人争。

  最后争执不下,就干脆让李龙来决定,李龙其实最烦这种搞不定让他来裁决了,说哪个都不好,容易得罪人,于是他就笑着说道:

  “哪用那么麻烦,你们两个直接划拳或者石头剪刀布,谁赢到谁家。”

  谢运东要划拳,陶大强摇头说:

  “我才不上你的当哩,你明知道我脑子慢,划拳划不赢,咱们石头剪刀布。”

  结果谢运东赢了。

  李龙能看出来,谢运东是动了脑子的,陶大强是随机,自然是不敌对方。

  约好晚上一起吃饭,谢运东他们就走了。吃过中午的团圆饭,李龙把孩子们都叫在一起,每个人发了一块和田玉的籽料雕件。

  “把这东西拿好,自己要是担心丢了就交给你们的爸爸妈妈。这玩意儿现在也就值个几十块钱,放二三十年后,能换台彩电哩!”

  李龙给他们玉石籽料的时候是当着大人面给的,给的时候大人们还不在意,他说这话的时候,李建国他们还好些,李安国和陈兴邦就很意外。

  “这玉石以后能这么值钱吗?”陈兴邦有点不相信。

  “料是好料子,”李龙笑着说,“和田河里的一级白玉籽料,皮子也漂亮,这玩意儿以后肯定是越来越少。八二年的时候我收这样的料子,一块就是两三块钱。

  现在这么一块料子,没有四五十拿不下来。就这几年时间涨了二十倍,你想想再过二十年呢?”

  他这么一说,李安国立刻说道:“那小龙你别给,这东西存着可比存钱值钱啊。”

  陈兴邦也附和着说道:“对对对,小龙啊,你压岁钱都给了,咋还能给这个哩?”

  “没事,我当时收这个东西收的多。”李龙看着几个孩子不敢走不敢收的样子,摆摆手说道:“都收着,是我这个当叔当舅给你们的,你们就拿着。”

  从最开始收这个起,李龙到现在,不说大料,就小的籽料大大小小也有两麻袋了。主要还是一开始就过去从玉素甫那里收,后来又从刘工那里拿。

  虽然这么多籽料里,羊脂白一级白这样的顶级料子占极少数,但积少成多,也是非常可观的。

  现在玉素甫听了李龙的劝,在乌城火车站摆摊的时候又把玉石摆上了,李龙每次过去,都会把他存着的那些不错的料子给收走。

  一般的料子他已经不太能看得上了,存的多了,升值空间有限,还不如多挑点顶级的料子留着。

  李建国这里也有不少,都是李龙这些年时不时的拿一些过来给的,包括老爹老娘两个手里也有一些,不过老人家手里都是成品,比如李青侠习惯性把玩的一个手把件,杜春芳手腕上戴着的一条玉镯,都是羊脂玉级别的。

  李龙想着后世翡翠升值似乎比玉石还要快,看看抽空到刘工那里搞点好料子留下来。

  他虽然不懂什么冰种玻璃种,但刘工懂啊。

  下午看着没事,和家里人说一声,便开车去了谢运东家里。

  去的时候带着从大哥那里劈砍下来的鲟鳇鱼的肉,每家拿着也不多,两三公斤,尝个鲜,意思一下行了。

  李龙想着七八点开席,他六点多过去,应该算早的,没想到过去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在了。

  “嘿,都在,那正好。来来来,一个人一块,这是从伊犁河里捞过来的鲟鳇鱼,这可是好东西,拿回去做成麻辣鱼或者蒜香鱼,好吃得很。”

  李龙给每个人分一块,这些人也不客气,都接了过来。

  贾卫东心细,他不会做,便问要李龙做法。

  李龙也就给他说了,其他人也都听得仔细。

  拿了东西,这些人原本还在谢运东家里打牌,结果牌也不打了,干脆提着东西回去。

  “吃完再回呗。”谢运东提着鱼喊着。

  “嘁!晚上要喝酒哩,喝完后,这鱼还是不是我的就不知道了。”梁大成回了一句后,匆匆离去。

  “还不相信我!”谢运东很“委屈”给李龙说,“这几个家伙,哼!不给他们做着吃了!”

  李龙笑着说道:

  “再给你一份,这一份做着吃,那一份你留着。”

  “这哪好意思,我就说着玩哩。”谢运东一下子就真不好意思了,他是真开玩笑,本身提着鱼就是准备进去做的。

  “有啥不好意思的,没事,赶紧做吧,我知道你大方,但这鱼不多,你留着那一份,家里人都让尝尝。”

  其实李龙也知道,如果谢运东这里就一份,他肯定会做出来,而且不一定能留给家里人吃,大差不差的都放酒桌上了。

  这时候人好面子,正好这鱼就是充面子的好东西。

  因此李龙就多提了一块,一起吃就行了。

  等陶大强他们都回来,这边有菜已经上桌了。邓桂兰扎着围裙说:“你们先吃,菜一道道上,吃热的。”

  “给娃娃把菜留下来。”李龙说道,“可不能让娃吃剩的。”

  “不用管他,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饿不着。”邓桂兰摆摆手,“等回来,有剩的吃一口就行。”

  “那可不行。”李龙摆手,“还是留下来,我们几个喝酒的多,吃不了多少东西。”

  其他人也都是这么个说法,邓桂兰这才拿盘子过来,把菜拨出来一点儿。

  炉子烧得热,几个人在桌前坐下来,都把外套脱掉。没什么客套话,谢运东直接给大家把酒倒满,举起来说道:

  “来,过年了,咱们喝一个!”

  本身就熟,酒一喝,原本就算是不怎么爱说话的贾卫东话也慢慢多了起来。

  不过当谢运东提出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的时候,大家的话头子都停下来了。

  “小龙,你家今年打算种多少棉花?”

  李龙正拿着筷子夹着鸡肉,听他这么一问,把肉夹到自己碗里,放下筷子说道:

  “昨天晚上我还给我大哥说哩,今年打算种一百亩。”

  “这么多?”陶大强大感意外。

  “能种过来吗?”梁大成担心的是人手不够。

  “你家有那么多地吗?”贾卫东想着的是地块的问题。

  谢运东没说话,等着李龙继续说。

  “我是这么想的。”李龙说道:“从老家接来一些人帮着种地。去年不是有人过来了嘛,今年多找一些人过来,一百亩肯定是能种过来的。

  至于地不够的问题,去年我大哥不是开了不少荒地嘛,那些荒地先拿来种上,至于收得咋样,那得种出来再看。”

  没想到李龙这么有魄力,其他几个人都盘算起来。

  他们现在家里都有收割机,麦收的时候去其他地方收麦能赚一些钱。

  但现在有小四轮、收割机的人多了起来,这钱没那么好赚了,所以就想着回到地头里来,种些经济作物。

  去年底都是说好的,跟着李龙一起种棉花,李龙这边能搞到技术,机器啥的也不缺,那就种吧,至少比打瓜籽保险。

  只是没想到李家一种就是一百亩!

  “这棉花真有那么保险?”贾卫东问出一个其他人都想问的问题。

  “不好说。”李龙没给一个肯定的答案,他把碗里的鸡肉夹着放嘴里,一边吃一边说道:“棉花种下去,和其他东西一样,肯定也会出现苗不齐补苗、虫害、落铃等问题。

  而且棉花种起来需要的技术,比其他作物还要精细要高一些。

  但是棉花价格高啊,而且县里有棉麻公司,不愁没人收。”

  他不可能硬逼着其他人种棉花,只是想着影响一下自己的身边人。

  “我原打算种二十亩的,现在想想,那就种个三十亩。”陶大强说道。

  “三十亩,那你们家人不一定能干过来啊?”李龙说道,“种棉花可比种麦、种苞米辛苦多了。”

  “嘿,不行到时就叫零工。”陶大强说,“看情况,我今年先种个三十亩试试,能成的话,明年多种一些,到时也从老家请人过来帮着种。”

  谢运东打算种二十亩没变,梁大成想着弟弟已经在县里买院子了,担子轻了一些,就也决定种二十亩。

  贾卫东家里劳动力是最少的,原本李龙想着他种上十亩试试就行了,没想到他一下子要种三十亩。

  “我也打算从老家叫亲戚过来,有两个人帮着种,应该没问题。”

  “那行,开种的时候我会回来,到时每一步,我都给你们说清楚。”李龙点点头。

  晚上喝得不少,不过李龙还挺清醒,回去的时候明明昊昊已经睡了,顾晓霞还没睡,照顾着他睡下后,才关了灯。

  第二天李龙原打算吃过早饭就去老顾那里,没想到东西才装车,队长许成军就过来了。

  “嘿,原想着昨天过来了,结果昨天有人过来拜来,缠着不走,喝到天黑,今天早上差点没起来。”许成军骑着车子过来的,先把原因说一下,毕竟今天年初二,走亲戚的时间,他不能多打扰,需要解释一下。

  “我就说两件事情,不耽误时间,马上就走。”许成军给已经穿好衣服的明明昊昊一个人塞了十块钱,“压岁的,收着啊。”

  明明昊昊看着李龙,李龙便说道:“收了吧,谢谢许伯伯。”

  “谢谢许伯伯!”明明大声说道,昊昊也跟着复读一遍。

  “行,你们先上车。”李龙说道,“我和你许伯伯说事。”

  他跟着许成军到门口,许成军说道:

  “你那汽车还有没有了?”

  “有啊,不过那么便宜的是没有了。”李龙说道,“头一批是按报废车进来的,没手续。后面进来的都是有正规手续的,价格比较高,当然车况也比较好。”

  许成军苦笑一下,问道:“那种没手续的报废车,你不进了?”

  “嗯,那边不发了。”

  “唉,我想着反正在队上乡上开,有没有手续都不存在啥问题。结果你这边没有了,那你现在的车都有啥?多少钱?”

  “一台新的拉达,你要的话,那就四万。一台半新的伏尔加,五万块钱。刚又进了四台嘎斯六九,就是我哥开的这种,这个要便宜一些,比较新的三万,半新的就是两万左右。”

  那台全新的给了王明军,李龙就没提,主要还是新拉回来的四台,这四台李龙的打算就是按三万到两万来算。

  “这么贵啊。”许成军觉得还是贵了。

  两万块钱他还是拿得出来的,但他私下打听过,谢运东他们开的车子,都是差不多一万就拿下的,结果现在一下子贵了这么多,比心理预期多不少,所以犹豫着。

  李龙也不太可能因为许成军要,就专门给拉一趟旧车过来,所以没说什么。

  “那先说另外一件事情,今年你是打算种棉花是吧?我看队里有些人打算跟着你家一起种,到时那种棉花的技术问题,队里人不懂,可能会问你。”

  “那没问题,问到我这里,我懂的肯定都会说出来。”李龙点头说道,“我也是问了别人的。咱们县里,六户地、北五岔都有种棉花的,队里有那边有亲戚的也可以打听,对了,兵团那边种的还多,也可以打听。”

  李龙的意思是,我知道的我说,我要不知道的,你们可以问别人,别指望给我提个问题,我不懂然后专门去农学院问。

  许成军笑了:“肯定是你知道就给大家讲,你要不知道,那咱也不能逼着你去学对吧?就是这个意思,行了,我不耽误你去找老顾了,车子的事情,我再想想。”

  许成军离开,李龙这边开车去了老顾那里。

  三天过年假期匆匆而过,李龙开车带着顾晓霞回到县里大院的时候,明明昊昊还是留在了队上。

  他们跟着哥哥姐姐玩的好,暂时不想回家。

  李龙想着反正再过十天幼儿园就要开学了,让他们再放松几天吧。

  年初四的时候,李龙的院子里迎来的两拨客人。

  最先赶过来的是过来拜年的何玉清和孟海。

  “就知道三天放假,你肯定要去队上,所以专门赶着年初四过来的。”开着拖拉机的孟海和页子板上的何玉清一起下来,从车斗子里取出来宰好冻着的鸡、鱼,还有一些干菜之类的东西。

  进屋喝水的时候,孟海也说到了想买车的事情。听李龙说了一圈,也看中了嘎斯六九车。

  “两万啊,我要了!”孟海这两年跟着李龙赚了些钱,两万块钱,紧一紧还是能拿出来的。

  何玉清只有羡慕,他买不起。

  清水河子村没啥副业,村集体收入不高,他因为要守着村子,不像孟海那样能跟着李龙赚钱,便也只能羡慕。

  好在孟海开玩笑,有事的时候,老何可以开他的车子,这就让何玉清好受了一些。

  孟海既然要买,李龙就让他把其中一台嘎斯六九车开走了。反正放着也是放着,至于钱,孟海说过两天就送过来。

  孟海才走没多久,王明军就过来了。

  这回是他和郑向阳一起过来的,开着拖拉机,拉着一车皮子。

  “老王要新车,我没那么多钱,弄台二手的就行了。”郑向阳明说,“大老陈说你这二手的两万,能看看吗?”

  “看看吧。”李龙指着剩下的三台车说道:“这两台三万,这一台两万。”

  如果郑向阳先付钱,那就等下一车再给大老陈拉,如果他眼下没钱,那就看谁先付钱。

  “这台车啊?能开着试试吗?”郑向阳自然喜欢那台新一点儿的,但他舍不得多掏一万。

  “行,不过你得自己烧水,我得和王连长把皮子点一点。”

  眼下收购站没人,梁双成还没回来,老顾也不想回来,就只有李龙一个。隔壁孙家强一家都不在,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郑向阳自然没意见,本身来的就早,他便去烧水。炉子是孟海开六九车走的时候架起来的,因为要烧水热车。

  “这回我带来一百五十张皮子。”王明军说道,“六十多张全皮,剩下的是残皮,你看看价格。”

  按先前说好的价钱,全皮一百二,残皮八十,王明军拉来的这些皮子,值一万四千多块钱。

  “嘿,再拉一车,剩下的我就能付清了。”王明军挺兴奋的,等郑向阳把水烧好,去把那台值两万的六九车发动着在院子里试的时候,他则揭开帆布,看着即将属于自己的那台车,挺兴奋的。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