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501章 招惹皇帝事不大,叶大人惹怒太子朱标,胡惟庸胜券在握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中书右相胡惟庸的书房里,

  阳光透过窗户,照耀在驿兵长双手呈上的,密封完好的制式奏疏上。

  而那封皮之上,赫然写着宁波知府叶青上奏几个大字,而这几个大字的下方显眼位置,还用红笔写着六百里加急文书,若敢劫掠,诛灭九族几个醒目的字样。

  而这几个字样之上,还加盖有宁波府衙的公印。

  可胡惟庸看着这非常规矩的加急文书,虽然有伸手去接,但却并没有那么的急迫。

  要是其他地方的加急文书,他一定是快速一把拿过,一下子就撕开封皮。

  可他看着这写有‘叶青’二字的封皮,却只觉得这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可他也没有办法,即便是不想接,也不得不接。

  谁让他叶青有着想直接秘奏皇帝就直接秘奏皇帝,想经过中书省就经过中书省的特权呢!

  “下去吧!”

  胡惟庸接过这封被他视为‘烫手山芋’的加急奏疏之后,就打发驿兵长离开。

  驿兵长只是行礼一拜,就离开了他的办公书房。

  片刻之后,胡惟庸这才缓缓坐回书桌前,拆开这道让他毫无期待之感,但也有那么点好奇的,叶青指明点姓要给他看的加急奏疏。

  可他刚浏览完奏疏内容之后,他的眼里就有了浓烈的期待感!

  不仅如此,还有着非常强烈的自信心!

  原因无他,

  只因为在他看来,叶青的奏疏内容,无异于触碰到了朱元璋那绝对不能触碰的逆鳞。

  奏疏内容:“陛下在上:”

  “臣宁波知府叶青,先后与倭国南北二朝,签订金银矿藏与各项资源的开发合作协议,以及借兵助其平叛的合作协议。”

  “协议内容,极度利己,极不利他,绝对没有任何公平可言!”

  “臣仗着优秀的技术,与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邻邦签订如此不公平的契约,实在有损天朝声誉,有损陛下神威!”

  “另外,臣此举实乃以商务合作为由,行征伐降服之事,实属阳奉阴违!”

  “臣认为臣有那么一点点罪,那是因为臣先邀请陛下担任我东海矿业开发集团的‘名誉大掌柜’,然后就以陛下之名,以商务合作为由,行征伐降服之事,实在有违陛下宣布倭国为‘不征之国’的旨意。”

  “臣此举,实乃欺君罔上,实乃让陛下当着天下人的面,自己打自己的脸!”

  “臣,有罪!”

  “臣之所以只认为臣只有一点点罪,那是因为臣自认为,功大于过,而且还是功比过大很多很多。”

  “臣虽然让陛下当着天下人的面,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但却让大明获得倭国金银矿藏等各项资源的开采权九百九十九年!”

  “九百九十九年的时间,别说是金银矿藏等各项资源了,就算是他们的可种植泥土,也能全给他运回大明。”

  “除了这巨大的利润之外,臣还让倭国男人永为我大明矿奴,让倭国女人永为我大明妓籍,并以此让它们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

  “至于倭国的金银矿藏到底有多少,以现在的开采技术,到底能让大明年获利多少,臣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字。”

  “但臣请徐帅他们押送倭国各矿样品回朝,并携带各矿现有探查藏量数据,陛下的户部一算便知。”

  “但请陛下相信,臣已知并探查到的,绝对是少数。”

  “还是那句话,九百九十九年的时间,足以把可供他们耕作的泥土全运回国,更何况是探查所有矿藏?”

  “九百九十九年的时间太长,陛下绝对看不到那个时候的结果,毕竟所谓的‘万岁’,不过是权利巅峰者痴人说梦罢了!”

  “但陛下能看到,臣能保证的,那便是可助陛下的‘金银铜宝钞’,成为天下信用最高的通用货币!”

  “臣立下如此巨大的功劳,相比于那所谓的‘欺君罔上’,以及让陛下自己打自己脸的罪,自然是功大于过,且功大于过很多很多。”

  “相比之下,那些所谓的罪责,自然就是一点点罪了!”

  “如果陛下因为那一点点罪,就惩处于臣,就是典型的‘鸡蛋里挑骨头’,典型的‘卸磨杀驴’!”

  “或许当朝文武不敢为臣鸣不平,但也会心寒无比,不会与陛下一条心。”

  “至于陛下百年之后,也必定成为天下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必定被死死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臣以为,臣此番所为,当赏不当罚!”

  “作为一名优秀的臣工,自然是绝对不能吃亏的,自然是干一件事,就要获得相应的报酬。”

  “伙计给老板做工,为的就是相应的钱财,如果老板为了少支付报酬,给伙计谈理想谈未来,那就是耍流氓。”

  “同样的道理,臣工为陛下做事,为的也是文人口口声声视如粪土,背地里却如获至宝的‘功名利禄’。”

  的赚钱能力,远超陛下万倍不止,自然看不上俸禄那三瓜俩枣。”

  “但臣喜欢权,喜欢前呼后拥的排场,所以还请陛下封臣为户部尚书,让臣人尽其才,并同时封臣为兵部尚书,让臣纸上谈兵。”

  “臣虽然是一个上马不能冲锋陷阵,下马不能弯弓射雕的书生,但臣仅靠纸上谈兵,就打了两场史无前例的大胜仗。”

  “足以见得,臣有当兵部尚书的资格。”

  “为了避免上司不懂,还胡乱指挥的情况,陛下拜臣为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之后,理应将这两个部门,定为‘特别行政部’!”

  “规矩就如‘宁波特别行政府’,也就是一句话,宰相来了得闭嘴,皇帝来了得商量!”

  “臣以为,只有这样的封赏,才能与臣的功勋匹配,才能对得起臣的劳动!”

  “如果陛下同意臣的条件,臣今后定当心悦诚服,为大明肝脑涂地!”

  “可如果陛下小气不允,臣定心寒无比,心如死灰,宁死不入朝!”

  “言尽于此,还请陛下慎重考虑!”

  “另,臣已启程回雁门县,陛下考虑好之后,差人去雁门县宣旨即可,毕竟臣还是遥领雁门县的‘知县大人’!”

  “落款:臣叶青,或草民叶青,或尸体叶青敬上!!!”

  此刻的中书右相办公书房外,过往的官吏,突然就看向了紧闭的书房门口。

  因为他们听到了‘哈哈哈’的笑声,有那么点像是喜出望外,也有那么点像是得了失心疯。

  “咚咚!”

  “胡相,您没事吧!”

  一名官吏敲门的同时,试探性的关切道。

  书房之内,胡惟庸当即就恢复了严谨道:“本相没事,你们忙自己的去。”

  但他也只是声音恢复了严谨而已,他的脸上,还是面露欣喜之色。

  官吏们走后,胡惟庸这才再次美美的笑了起来。

  “叶青啊叶青!”

  “你知道韩信吗?”

  “你是韩信的师父投胎,你一定比韩信的结局还惨!”

  “人家是功高震主,你这是功高胁主的同时,还不忘记贬主!”

  “陛下希望文武齐心,但也害怕文武太过齐心,你却直接要文武一体,一个人文武一把抓?”

  “且不论你配不配得上,就你提出这个要求,就得死!”

  “本相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帮忙转呈,你就得死!

  想到这里,他拿着奏疏就出了门,还昂首跨步的往御书房而去。

  可他刚走到御书房门口,就突然灵机一动,然后就停住了脚步。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意识到,现在坐在里面的这位,可不是易怒的皇帝陛下,而是兼具帝后优点于一身的太子殿下。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是自己想得太多。

  就他叶青的这道奏疏,别说是仁慈也杀伐果断的太子朱标了,就是马皇后看了也得亲自下令诛杀他叶青。

  可紧接着,他又不禁皱起了眉头,因为想到了一个惯例,那便是叶青每次指明点姓给他的奏疏,都让他觉得有希望,可结果却是大大的失望!

  想到这里,他又再次看了看手里这封,他重新密封起来的奏疏。

  “难道......”

  可当他想到里面的核心内容之时,他又立即打消了这个疑虑,并重拾信心,继续往御书房而去。

  “殿下,胡相来了。”

  “他带来了宁波知府叶大人的六百里加急奏疏。”

  朱标一听,便直接开口道:“快让他进来。”

  胡惟庸进门之后,先是恭敬一拜,就双手奉上奏疏道:“启禀太子殿下,这是宁波知府叶青的六百里加急奏疏。”

  “臣不敢耽误分毫,还请殿下阅览。”

  朱标虽然很想知道最终的战果,但他还是外表相对平静。

  其实,如果他不知道爹娘的状况的话,也做不到这外表的相对平静。

  只以为锦衣卫率先回朝,已经汇报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现状,以及大致的胜果,他这才相对的平静。

  朱标淡笑道:“胡相,既然是叶爱卿送到你这里来,你就应该先看才是。”

  胡惟庸笑着恭敬道:“叶大人有特权不用,是他的态度,臣也自当有自己的态度,还是立即转呈殿下的好。”

  朱标点了点头后,就示意让人呈上来,同时也让他回中书省去。

  这一次,胡惟庸走在回中书省的路上,不仅没有多想什么,甚至还面带笑意,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与此同时,太子侧妃吕氏,也端着养身茶,向御书房走来。

  按理说,按照老朱家的规矩,非正妻不得进入他家的办公场所,可太子正妃常氏已经病到卧床,只有让侧妃来干这正妃的差事。

  “混账,”

  “简直是混账啊!”

  御书房门口,

  太子侧妃吕氏,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朱标的声音。

  听到这里,吕氏也是当即就被吓了一跳。

  要知道这位太子殿下可是绝对不会轻易发火的,甚至可以说是能让朱元璋发火的事情,都基本上不能触发朱标的怒火。

  当然,这也证明能让这位太子殿下发火的事情,也远比能让朱元璋发火的事情,更让人火大。

  “这满朝文武,谁有惹他发火的本事?”

  “谁又会去招惹他呢?”

  想到这里,吕氏就直接看向了宁波府的方向。

  在他看来,除了宁波府的那位,被她和她爹吏部尚书吕本,定为朱允炆未来老师的叶大人,只怕别人也没这本事了。

  可一想到这里,她又不禁为叶青担忧了起来。

  在他看来,叶青惹朱元璋发火,并不是什么大事,可要是惹恼了这位太子殿下,事情可就严重了!

  想到这里,她便端着养生茶轻轻的走了进去。

  她只看见朱标坐在龙椅之上,眼睛不仅死死地看着摊开在龙案之上的奏疏,还眼里有了一抹明显的怒意。

现在的吕氏不敢上前,但也可以  肯定,那一定是叶青的奏疏。

  因为在她的认知里,只有叶青有这个本事!

  吕氏看着眼前的朱标,以及那道她虽然看不清文字,但却被朱标死死地瞪着的奏疏,不仅心中暗道:“这是惹皇帝不过瘾,直接变成惹太子了?”

  “只是这位太子殿下,可比皇帝陛下还难招惹呀!”

  与此同时,吕氏也再次打定了一个主意。

  那便是他叶青如果过不了这一关,就证明他叶青太过自负,他们应该及时打消这个念头。

  可如果他叶青连这一关都能过,那就证明他叶青是真有大本事,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让叶青当朱允炆的未来老师!

  想到这里,吕氏也用余光偷偷的看了一眼,宁波府的方向。

  只是现在的叶青,却并不在宁波府,而是已经进入了扬州府的地界!

  “下官,扬州知府杨湧,携府衙属官,拜见叶大人。”

  扬州城的牌楼之下,

  身着大红官袍的正四品扬州知府杨湧,携府衙属官,整整齐齐的向面前的马车行礼。

  片刻之后,一身白衣的叶青,就在沈婉儿和吴用的陪同下,走下了马车。

  与此同时,数名随行的雁门特工,也跟了上来。

  叶青看着现在的扬州城,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因为现在的扬州城已经疮痍不在,重回唐宋了。

  叶青走到杨湧面前道:“杨大人请起,你我同级,不必自称下官。”

  “更不必行此大礼!”

  杨湧起身道:“我们扬州府能有今天,也全是沾了叶大人的光啊!”

  “这个大礼,是叶大人应得的。”

  叶青笑着客套两句之后,叶青就直入主题道:“我委托杨大人帮忙办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杨湧客气道:“叶大人放心,您安排的事情,下官自然不敢怠慢,早已办妥了。”

  “只是,下官有一个疑问,还请叶大人解惑!”......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