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822章 回返临安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长举县驿署,自从大宋官兵西进大夏,东进陕西,一下子就变得异常重要起来。

  拨款增加了五倍,人员扩充了三倍,马匹等传驿设备可着驿署先做充实。

  于是,长举县驿丞田忠胜一下子抖了起来。

  这里毕竟是西传北达的必经之地,他田驿丞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了。

  正是盛夏,天气炎热。

  田驿丞抱着一壶龙井,坐在签押房里懒洋洋的。

  自打长举县驿署的地位变得重要起来,他也有机会喝到这样的好茶了。

  这时刚刚过了午后,天气依旧炎热,不是赶路的太好时机,商旅行客多半会尽量避开午后这段时光,这时的大道上行人也不会太多。

  田驿丞正打算打个盹儿,便听马蹄急骤。

  田驿丞出于职业习惯,起身走出官署,站在阶上手搭凉蓬往远处张望。

  就见数十骑快马自北向南疾驰而来,到了驿署便勒马停了下来。

  那马身上都见了汗,显然已经赶了不少路。

  田驿丞何等眼力,一瞧这些马每匹都鞍鞯精良,马上的剽悍骑士个个弓刀俱备,甚至还有人携带了骑盾旁牌以及硬弩,便知道来人身份不凡。

  果然,这些人下了马,便冲进驿站,吩咐马上准备迎接贵人。

  田驿丞验过了他们的腰牌,是川、陕暨陇右宣抚使杨沅的中军人马。

  驿卒们立刻忙碌起来,溜马、饮马、上厩、喂料……

  客人的茶水饭食更是忙不迭准备起来。

  那些官兵也没闲着,立即房前屋后的张罗起来。

  很快,整座驿署就被杨宣抚这支中军人马占据了。

  整座驿署都处在了这些悍卒的控制之下。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便有大队人马缓缓而来。

  来人不下七八百人,个个都是身材魁梧、全身披甲的精锐之士。

  田驿丞早就通知了长举县令,长举县令带领阖府官员,眼巴巴地迎候在午后的骄阳之下。

  他们脸上的汗水涔涔而下,却也不敢先去阴凉地里歇息一下,喝口茶水。

  辛苦已经受了,怎么也得让杨宣抚看到他们的诚意不是?

  让汗水来的更凶猛一些吧!

  杨沅的车驾到了,长举县各路官员连着田驿丞连忙迎上去。

  不独长举县的行政官们来了,就连府学教谕都来了。

  因为杨沅大兴文教的事儿,可是被天下士林赞诩为儒教护法的。

  这样的人物到了,做为一个读书人,府学教谕怎么可能不来?

  就只冲着杨沅“三元及第”的招牌,他也想见上一见,沾一沾人家满肚子的墨汁。

  杨沅没穿官服,也没穿戎装,而是一身吴绫软罗的玉色道服,头上扎一顶布巾,脚蹬一双青缎面的短筒靴子。

  如此打扮,放在他的身上,反而给人一种愈发不凡的感觉。

  人,到了一定的地位,有权的便不需要用任何外物来彰显他的权威;

  有钱的到了这种境界,也不需要靠任何外物来显示他的有钱。

  陪在杨沅左右的,只有俏婢打扮的青棠和阿蛮。

  尔咩伊萨回了天水。

  这是杨沅对她的安排。

  临行前夜,杨沅是和小褒姒单独睡下的。

  一夜里,也不知他对尔咩伊萨做了多少交代。

  反正次日登车回天水时,尔咩伊萨身娇体软、弱不禁风的,是青棠和阿蛮把她搀上车的。

  然后,那关中大叫驴便昂扬一声,载着这位戎族小美人儿往天水方向而去。

  比关中大叫驴也不遑稍让的杨沅,则继续前往汉中。

  高层的博弈,传不到这些基层官吏们耳中。

  他们所知信息有限,便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他们心中,杨沅可是力挽狂澜的大宋英雄,功勋卓著。

  如今年纪轻轻,便是川、陕暨陇右宣抚使,前途不可限量。

  杨沅的养气功夫虽还没有修炼到宠辱不惊,心如止水的地步,但要说如何惊惧,却也不至于。

  因为他很清楚,皇帝不会真的动他。

  至少眼下不会。

  他的功勋太大了,对大理、对西夏、对金国,俱有开疆拓土之功。

  这等功勋,皇帝也不敢动他。

  皇帝只是太畏惧他的锋芒,想夺他的权而已。

  可惜了,可惜了……

  想到陕西原本可以更好的局面,杨沅只能暗暗一叹。

  不然他能怎么办呢?

  也等来十二道金牌?

  如果那样,就真的和小皇帝撕破面皮了,也会让小皇帝更加的猜忌于他。

  杨沅和颜敏不同。

  敏姐哪怕成了西夏的皇上皇,她所追求的,依旧是做回自己。

  拥有个人的幸福生活,那这一生于她而言便满足了。

  但杨沅,是真的想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来。

  可是从现在起,他却得把精力,放在对于个人前程、未来的考虑上了。

  “可惜啊,如果赵瑗没有死那么早……”

  杨沅轻轻摇了摇头,他是在赵瑗手里提拔起来的,赵瑗有信心降住他。

  自然也就不会如此防范他,至少现在不会。

  可小皇帝……

  杨沅在长举县住了一夜,这一夜间,青棠和阿蛮借口照顾杨沅的饮食起居,见过了很多人,比如长举当地的名厨。

  而在此过程中,便有源源不断的消息送进了驿署。

  杨沅内记室下辖的谍报机构,已经全力开动,善后事宜,早在杨沅回来之前就开始了。

  杨沅当初从临安到四川,鹿溪那边对庞大产业进行梳理,足足耗时一年多。

  但是现在有了内记室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一切俱有章法。

  家业虽比那时庞大了百倍,但处理起来反而更快。

  杨沅回到南郑之后,在此消磨了数日,处理一应事务,然后便往潼川府路而去。

  过了剑门关,杨沅先去了一趟蓬州,见到了吴渊,接着又游山逛水一般,前往潼川府路。

  他身边的女人,在此过程中,也开始在不断在减少。

  等他在潼川府路等到了沈虚中,与沈虚中交接了差使之后,三台山里,已经只余一处避暑胜地。

  就连那些试验时爆炸出来的大坑,都全部填平了,上边甚至已经长出了野草。

  最后,当杨沅决定启程返京的时候,随在他身边的,只有宋鹿溪、肥玉叶、冷羽婵、薛冰欣和梵清(吴幼瑶)。

  幼瑶已经养出了长发及腰。

  杨沅身边带的这几人,几乎个个都是武力精湛的女杰。

  除了鹿溪。

  鹿溪作为杨国公的正妻,大宋帝国的长公主,是必须要跟他一起返京的。

  至于妾室侍婢们少了谁,谁能多嘴置喙呢。

  鄂州,长江口码头。

  李家的大船将要顺水东去,前往临安了。

  上游忽有三条大官船来,远远的就能看见官船旗杆之上,高挑着一面大旗,上面一个斗大的“杨”字。

  李道正殷殷叮嘱管家,此去京城诸般细务,忽然看见上游有大官船来,手搭凉篷抬眼望去,却是杨字大旗,心中顿时一惊。

  “杨?”

  这么大的牌面,前后两条大官船护持,那这姓杨的还能是谁。

  李道心中一紧,也顾不得继续叮嘱了,慌忙道:“赶路要紧,女儿快走。

  啊不,今天风水不好,不对,今天不是吉辰,要不然咱们改日再进京罢!”

  李凤娘站在船侧,却没看到远处有大官船来,听到父亲这么说,却把白眼儿一翻:

  “我就说爹你老糊涂了,你还不听劝,这语无伦次的说什么呢。”

  进京选秀,她是不怕的。

  她已经打听清楚了,选秀要经历好几关呢。

  初选是由太监负责,主要看相貌和口音。

  这一点她没得办法,以前去过临安的,还挺招摇的,和小公主赵宁儿都成了好友,瞒不了人。

  第二关也是由太监负责,考察身材和礼仪。

  据说那身材是要用尺子量的,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这个她也做不了假。

  但是,不合礼仪规范这条好作弊啊。

  再不然,还有第三关呢,要由老宫女负责,考察秀女的身体健康、体味、智力和生活习惯。

  这个就更好办了,

  磨牙放屁吧唧嘴儿,打着呼噜说梦话,这有点粗俗了,她个小姑娘做不来。

  可是大大咧咧、粗声大气的还不会吗?

  学她几个哥哥的举止动态不就行了?

  所以,李凤娘还巴不得早点去临安呢。

  早点刷下来早点回家,等杨二叔仗打完了,去找青棠、泰熙她们耍去。

  “行了行了,我这都上船了,回什么家,走了走了。”

  李凤娘就像出门去游玩似的,毫不在意地朝她老爹挥手。

  “礼仪,注意礼仪啊,你是大家闺秀啊,笑不露齿行不摇裙,你……,哎,快走快走。”

  眼看那大官船顺流而下,越来越近了,李道着急起来,赶紧催促开船。

  这边撤了船板,扬起风帆,顺江而下,向东驶去。

  李道立即扳鞍下马,掉头就走。

  杨沅兄弟,实在对不住啊,俺老李也是拖家带口的一大家子,你多体谅、多体谅。

  李道带着人匆匆而走,连家都没回,直接便去了军营。

  他在家里留了人,只等杨沅到了,就说他带兵进山拉练去了,归期不祥。

  想来杨沅要急于回京述职,也不能在鄂州多待。

  自己便不用与杨沅相见了。

  而杨沅在等候与他会晤的时候,这一耽搁,又能和女儿完美错过。

  啧,完美。

  李道越想越美,然后留在码头的眼线就跑来了军营。

  “大帅,杨宣抚他没停,在码头都没打尖,直接就扬帆东去了。”

  “是吗?哈哈哈,杨小二够意思,知道不让老哥我为难。

  这样的好朋友,要是能搭把手,老夫我还是愿意……

  等等,你说他的船停都没停,直接过了码头?”

  “是啊大帅,追着咱们家小姐的船屁股就走了,大帅?大帅!”

  PS:为JJM盟主加更!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