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1059【东罗马要学大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  第1064章1059东罗马要学大宋?

  “卖寒具嘞,卖寒具嘞……”

  洛阳街头,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

  跟随李彦仙回到洛阳的阿克苏赫,在杜居实的陪同下正在闲逛。

  杜居实突然喊道:“称两斤寒具!”

  小贩立即加快脚步过来,笑呵呵的放下担子,取出撒子麻花搁秤盘上:“瞅好了,两斤旺秤,承惠十六文。”

  杜居实没有带随从,从兜里掏出一块铜元扔去。

  这种铜元,是最近两年才出的,外形跟银元差不多,一块就值五十文钱。

  它由蒸汽机压制而成,制作得极为精美,外缘有锯齿防伪设计,内有足足两圈凸点防伪。

  若无蒸汽铸币机,民间很难进行伪造。

  此类铜元,有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三种面额。既让民间小额交易更加方便,又能缓解朝廷一直缺铜的窘境。

  小贩连忙找补三十四文钱,还用麻绳串好了递过去:“相公请收好。”

  杜居实懒得去数铜钱数量,抓起便塞进兜里,又把一团撒子麻花递出:“尝尝这个。”

  阿克苏赫接过咬一口,点头赞道:“很美味。”

  杜居实自己也嚼着撒子麻花,还给阿克苏赫的随从递过去两团,指着前方说:“那边是文具街,除了卖笔墨纸砚,也卖各类书籍文玩。更西边是卖陶瓷的,陶器、瓷器应有尽有。从陶瓷街往南走……”

  阿克苏赫认认真真打量,把洛阳跟君士坦丁堡比较。

  完全不能比!

  前面两任东罗马皇帝,官制和税制改革全部失败。再加上连年战争,东罗马的经济正在日渐萧条,老百姓被战争税搞得越来越穷。

  洛阳普通百姓的富足生活,是君士坦丁堡居民难以想象的。

  两人继续往前逛街,忽有数人骑马奔来,沿途大呼:“快让开,快让开!”

  杜居实扭头一看,却见皇城侍卫骑马飞奔,后面还跟着骑马的医生和助手。

  宫中哪位贵人突发恶疾了?

  每天都有御医在皇城轮值,一般不会从外面喊医生,这种情况多半是召集名医会诊。

  杜居实让阿克苏赫自己逛着,他赶紧叫了一辆驴车往东华门赶去。

  来到东华门外,杜居实递上官牌,随口打听道:“刚才有医生进去,是哪位官人病了?”

  侍卫闭口不言。

  杜居实进了皇城东廓城,在候车房终于问明白。

  阁臣钱琛晕厥,昏迷多时还未醒来。

  钱琛在投靠朱铭之前就胖,这些年愈发肥胖了,各种相关病症也冒出来,三年前就曾经昏倒过一次。

  杜居实坐皇城马车来到翰林院,一直摸鱼到半下午,顺便还吃了顿工作餐。

  下午总算有了确切消息。

  钱琛已经醒来,但……面瘫了,而且四肢也不利索。

  杜居实心想:估计钱阁老要退休了,也不知哪个补为阁臣。…。。

  此时此刻,内阁偏房的休息室,朱铭带着太子亲自前来探望,许多阁部院大臣也围在屋外。

  医生说,屋里的人不能太多,过于憋闷不利于病人恢複。

  “变秀哦(陛下),纯(臣)……”钱琛挣扎着要站起来拜见,说话时脸部僵硬极为艰难。

  朱铭连忙把他按回去躺着:“卿不要多言,安心静养,过些日子便痊愈了。”

  钱琛只得躺回去。

  朱铭又安慰一阵,嘱咐医生全力救治,并留下太子代他照看钱琛。

  对于钱琛的问题,朱铭提醒过好几次,让这厮少吃点油腻食物,平时多运动运动舒展筋骨。

  但屁用没有。

  钱琛对金银财宝、古玩字画都不感兴趣,除了比较贪恋权位之外,仅有的爱好便是美酒美食。

  就连他家的厨子,都是从各省请来的名厨,花重金足足养了七八个,每天轮值为他烹饪各种菜肴。

  朱铭暂时没有更换阁臣,或许钱琛能恢複也说不定。

  次日,杜居实没有陪同阿克苏赫逛街,而是给这个使者讲解《资治通鉴》。

  这本书,已被各国学者翻译为多种文字,有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天城体梵文。

  阿克苏赫不仅仅是指挥官,勉强也算得上是一位政治家。

  他全程目睹了去年大明与西辽的战争,刚开始震惊于火器和战术,但很快就把目光转向军事制度,继而又于大明的政治制度。

  在自学《资治通鉴》之余,也向杜居实请教大明制度,渐渐的把话题聚焦到宋朝。

  对于宋朝如何收回兵权,如何用文官压制武将,阿克苏赫的兴趣极大。

  东罗马这几百年的制度变化,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情况:

  最初,军区制。类似明朝的边镇军户制,最后因土地兼并加剧而崩溃。

  接着,战团制。募兵、佣兵、私兵演变形成一个个战团,并且雇佣兵的占比很重,极为类似唐末的藩镇局面。甚至一度出现类似明代家丁的玩意儿,那是随着军区制崩溃自然而然产生的。

  现在,采邑制。战团被塞尔柱打崩,小亚细亚沦陷,兵头子们成了封建领主,并以他们为核心抵抗外族、收複失地。

  靠着封建领主浴血奋战,东罗马硬生生挺过来了。

  此时的东罗马,才改朝换代几十年而已。

  王朝开创者,便是一个兵头子。

  他通过联姻一步步壮大,做了皇帝又开始集权。此后的几任皇帝,一直致力于集权,全都迎娶外国公主,大力提拔外籍官员。

  甚至就连皇帝打仗,也随时把皇后带在身边,害怕外籍皇后遭到暗算。

  而且东罗马的采邑制,还跟西欧那边不同。

  虽然大部分领主都在搞父传子那套,但至少在名义上,只能由贵族本人终身治理,领地不得私自转让和世袭。…。。

  一旦领主死亡,皇帝有权收回封地——就看收不收得动。

  阿克苏赫提笔写道:

  “在桃花石之地,大明王朝之前是宋王朝,宋王朝之前又是唐王朝。”

  “唐王朝早期和中期的军事制度,类似罗马的军区制。唐王朝的后期,类似罗马的战团制时期。唐与宋之间,又有一个五代时期,类似罗马的军团制向普洛尼亚制的过度时期。”

  “而建立初期的宋王朝,跟现在的罗马极为类似。存在大量军功贵族,影响着宋朝皇帝的统治。”

  “宋皇帝通过提拔文官,以及设立实权新官职,将旧官职渐渐虚化,成功瓦解那些老旧的军功贵族。”

  “本朝……

原域名已被污染,请记住新域名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