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63章 粮食珍贵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恋上你看书网,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微明。

  邱桂英、邱小刚两姐弟就跑到罗旋的家门口,准备把小推车往学校里推。

  她们俩姐弟需要每天早上把空手推车,给罗旋推到学校里去放好。

  等到下午放学的时候,手推车上面,就会多出来一个装着2,30斤粮食的麻袋。

  然后邱小刚两姐弟,再将小车推回生产队里来。

  这么每天跑上一趟来回,两姐弟中午的粮食,就算是有了着落了。

  虽然罗旋给他们的粮数量食不多,也就是个6,7两左右,而且还不是全细粮。

  罗旋给她们的大米里面,还掺杂着有2成的玉米碴。

  就这6,7两粮食,对邱桂英、邱小刚两姐弟来说,已经是无比的珍贵了。

  更主要的是,

  罗旋给他们的报酬很稳定,活也不累。

  有了这笔买卖,邱桂英姐弟俩也用不着去偷人的东西了。

  这种靠劳动换来的饭,吃起来安心。

  但今天一大早,

  邱桂英带着她弟弟,像往常那样来到罗旋家的篱笆围栏外,想让三嫂子或是张大孃,把手推车给她们推出来的时候。

  没成想,从屋里面走出来的人却是罗旋。

  只见罗旋手上提着一个大背篓,对邱小刚招招手,“你这几天不用推车去学校了,帮我把这个送到餐饮服务社,交给一位姓顾的负责人就好。”

  邱小刚接过大背篓一看,只见被篓面上盖着一层稻草。

  可能是为了防止里面的东西水分蒸发,稻草上面还稍微撒了一点水上去。

  在背篓表面放上稻草,这倒不是罗旋,为了防止让邱小刚知道背篓里是什么东西。

  那背篓旁边的孔,比邱桂英的眼睛还大,想遮也遮不住。

  而且20余朵蘑菇的气味,非常的强烈,农村里长大的人只需要一闻,就能知道背篓里面,装的全是蘑菇。

  最近,正兴生产队这一带也没有下雨。

  邱桂英和邱小刚两姐弟,也搞不懂罗旋,究竟是去哪里搞到了这么多的蘑菇?

  只不过,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两姐弟也没敢开口问。

  “还有这个,你们送到陈老师家里去就好,不要拿到学校里去。”

  说着,罗旋又递给邱桂英一个篮子。

  里面装着的是一只甲鱼,约莫4斤重的样子。

  “记住,送到餐饮服务社那里的东西,你们放下就走,不要多嘴多舌、问东问西的。”

  罗旋告诫邱桂英、邱小刚两姐弟,“陈老师那里的货款,我自己会去和她结算,你们也不用管了。”

  “到了学校,你们自己去我的宿舍拿粮食。”

  “这里我给你们写了一张纸条,到时候,给宿舍里的那个余贵军看看,免得他误以为你们是私自拿我的东西。”

  罗旋之所以一开始,就严厉要求邱桂英两姐弟只管送货,不要多嘴多舌、问七问八。

  这是罗旋在给她们定规矩!

  就像对待那些初入职场的萌新,一刚开始对他们的要求,就应该要严厉一些才行。

  这个时候,一定要要将单位上的红线,明明确确的给他们画出来。

  等到他们接受、并且习惯了这些规章制度之后。

  以后再适时的对他们施之以恩,他们反而会觉得越干越轻松、会觉得这份工作,挺值得自己好好干的。

  若是一刚开始,就管得很松解的话,后面再想将把绳索收紧,可就不容易咯...

  这是一个‘先打巴掌再给糖’,还是‘先给糖,再打巴掌’的哲学问题。

  嗯,蛮深奥的。

  等到吩咐完这些事情,罗旋又让邱桂英下午放学之后,到宿舍里面去,把那几个楠竹筒全部给搬回来。

  再让邱小刚去卫生院,买1角钱的巴豆。

  这几天,

  罗旋总是发现自己楠竹筒里面的粮食,每天都会减少那么一点点。

  想来想去,最后罗旋的推测:这应该是余贵军那家伙,在偷自己的粮食!

  本来才一点点粮食而已,对于现在的罗旋来说,已经不象以前那么金贵了。

  可自己愿意给别人分享粮食,那是情分。

  要是自己不愿意拿出来接济别人,这是本分。

  余贵军这种不告而取、偷偷摸摸地占自己便宜的做派,罗旋是绝对不会惯着他的!

  这个时期,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每一粒粮食,在大家的心中都是非常金贵的。

  像以前的时候,自己借住在生产队的饲养室里。

  饲养员周大爷,为了防止自己偷吃喂猪的那些蚕豆粉、玉米粉、豌豆粉。

  他每次临走之前,都会在缸里面做上记号。

  要是自己真饿的受不了了,偷了猪饲料吃的话,那肯定能被周大爷给察觉出来。

  在米缸、粮食袋子里面做记号,生产队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这个习惯。

  甚至还有一些家里的婆婆,在猪油罐里、粮食缸里做记号的时候,她自己记岔了,然后误以为儿媳妇偷了粮食吃。

  一家人因此而闹得鸡犬不宁、家破人亡的惨剧都有。

  就在前几天。

  正兴大队7生产队里,就发生了一件人间惨剧:有一位妇人去亲家那里走亲戚。

  那家的婆婆妈看见亲家来了,便舀出来一碗米,吩咐儿媳妇做一顿稍微好一点的饭,好招待亲家母。

  那儿媳妇看见婆婆这么体贴,心里面自然也很高兴。

  于是,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吃过了午饭之后。到了下午,婆婆的脸色就不好看了,话里话外也说的难听。

  原来,中午儿媳妇去米缸里舀完米,当时那个婆婆忘了在米缸里做上记号了。

  等到下午亲家走了之后,婆婆再去看米缸的时候,见大米上面,没有她画上去的鬼画符。

  于是这个婆婆,就猜忌儿媳妇私自拿了粮食,给她妈拿回娘家。

  接下来两婆媳一个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另一个始终咬定儿媳妇偷了粮食,拿去顾娘家。

  两个人越吵越气、越说越恼!

  最终,受不了委屈的儿媳妇一怒之下,便自挂东南枝。

  事到如今,那位婆婆一见自己闯下了大祸,深感无颜面对自家儿子和男人的婆婆.....

  最后也投河自尽。

  由此可见,这个时期农村里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粮食在大伙儿眼中,到底有多么的金贵。

  罗旋这是要布一个局,好好收拾余贵军两回,非得给他心理整出一点阴影不可...

  等到邱桂英、邱小刚两姐地走远,转身去找生产队长彭志坤去了。

  自己既然打定主意,要办一个采沙场,那就往大一点点弄。

  捐献打谷机、脱粒机能够养名。

  而采沙场能够养人...养一批对自己好的人、一批能够敢打敢拼的人。

  从采沙场筹备之初,罗旋就准备把所有的手续弄全。

  这样一来的话,就会提高后来者的入行门槛,也好让那些想来分一杯羹的人望而却步。

  现在,

  学校马上就要放农忙假了,反正自己需要在生产队里干活,那这一阵子,罗旋打算全力以赴的,把采沙场的准备工作做好。

  等到收假之后,则是去租房子、顺手给余贵军那家伙长长记性。

  “1个壮劳力,1月给生产队里,上交8块钱?”

  彭志坤吧嗒着烟,眼中满是10元大钞在飞舞,“而且,只是农闲的时候,才组织壮劳力去挖沙?”

  罗旋提出来,要占用河边的荒滩地。

  然后生产队在农闲的时候,替罗旋组织一批壮劳力去挖沙。

  他们的工钱,全部由罗旋来承担。

  而且只要生产队出一位壮劳力到沙场里去干活,罗旋每个月就会替他们上交8块钱给生产队,作为分红。

  这种形式,和周老大要出去“打野斋”那种、向生产队里上交管理费的道理一样。

  “开办采沙场,必须以正兴大队采沙场的名义,到乡公所去备案。”

  兴奋之余,彭志坤不禁也有点儿担忧:“我这里倒不会有问题。代会计他们肯定也巴不得生产队里,能够多这么一笔大收入。

  现在我只担心,大队部的老支书廖大队长他们,会不会同意?

  就算他们同意了,那乡公所那里,又该怎么走手续呢?”

  罗旋想了想,然后将头凑近彭志坤耳边,低声教代了一下。

  彭志坤抬起头来,朝着罗旋竖起个大拇指,然后拍拍屁股,想了想,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珍藏了不少天的“红梅牌”香烟。

  便往大队部走去。

  老支书和廖大队长,正在大队部里,围着那台崭新的打谷机,这里摸摸、那里鼓捣一下。

  都在畅想着,过几天这打谷机唱起歌来,那副丰收的喜悦场景,将是多么的让人愉悦。

  两个人脸上正笑的一脸稀烂,却突然瞥见6生产队队长彭志坤,满脸不怀好意地走了过来。

  “干啥?”

  老支书警惕性最高,只见他盯着彭志坤紧张地问道,“总共就2台打谷机,你们6生产队已经独占了1台,你还想干啥?”

  彭志坤嘿嘿一笑,“老支书啊,别那么把我当做坏人来看嘛!我这是给你报喜来啦。”

  廖大队长哼哼几声,“你会有那么好心?”

  “二八分成,名字得挂正兴大队集体采沙场!”

  彭志坤老神在在回道,“要是能够挂上的牌子,咱6生产队,和大队里三七分账。”

  其实这个时期,表面上所有的干部们,都是很忌讳谈经济效益的。

  但在私底下,大家都是生产队里的一员,谁也没法不看重那一根玉米棒子、一颗红薯。

  个个都恨不得拼命给自己的生产队,哪怕多增收10斤粮食、创收10块钱。

  那也许....就可以挽回一条命。

  每年在那些极其贫穷的生产队里,被摁进尿桶里面溺....

  等到彭志坤说明来意,把采沙场的这件事情,详详细细的向老支书和廖大队长汇报之后。

  老支书一拍大腿,“走!咱现在就去乡公所里,找乡长要批文去!”

  廖大队长也是兴致勃勃的,把烟头一丢!

  然后弯腰,把原本是趿在脚上的布鞋狠狠地往上一提,“走!今天不把这件事情弄好,咱们就搬铺盖卷去乡公所里打地铺!咱还就不回来了。”

  说完,老支书、廖大队长和彭志坤三人,便急匆匆地往红星乡赶去。

  这个时期,连村里面的一把手、二把手都买不起一辆自行车。

  所以,即便是有那个消费实力的罗旋,自然是不敢得瑟。

  虽说自己可以把自行车藏在空间里面,也就晚上赶路的时候骑一骑。

  可要是在路上,撞见熟人了的话...

  那岂不就暴露了?

  不着急,自行车迟早会有的。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