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五十二章 大老太太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韩敏屈膝说道,“伯祖母放心,我知道轻重,这掉脑袋的事断不敢做。”

  等到大老太太和韩大太太回了自己院子,三房传又来小包氏的大哭声,还有骂江氏和韩敏的声音。

  韩莞一阵快意。原主的记忆里,小包氏一哭,就要絮叨她当初生韩泊深受了多少罪,如何不容易,韩泊深就会跪下磕头,感激老太太的同时,答应她一切不合理条件。

  还有一个传言,说三老太爷不到三十就死了,就是因为跟韩泊深的八字犯冲,被儿子克死。

  这个传言更让韩泊深抬不起头,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罪人,也更加没有底线孝敬守寡的娘、爱护几岁就失去父亲的弟弟,最后连弟弟一家一起孝敬。

  韩莞充分相信,若韩敏的男人真的把那话带给韩泊深,他真有可能脑抽地去替韩泊寿充军送死。

  韩莞下车去了大房住的小院。黄琛没下去,他觉得韩莞或许要跟大老太太说些体贴话,等韩莞去三房的时候他再出去。

  这个院子是后街最整齐最大的一个院子,有五间上房,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四间倒座。

  大老太太带着卢氏的两个孙女、两个孙子住上房。

  卢氏及一个姨娘、三个儿媳妇住东厢。

  三太太彭氏是大老太太的亲儿媳,她的儿子就是韩宗瑞,十八岁,已经充军,还没留下后人。彭氏及儿媳妇吕氏,还有韩泊厚的一个姨娘,共三口人,住西厢。

  重新买回四个下人,住在倒座。

  大老太太刚刚生了气,有些不好,回卧房歇息。

  韩莞被一个媳妇领去了大老太太的房里。屋内摆件简陋,只有一张架子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韩莞屈膝万福,说道,“伯祖母,您老身体可好?”

  大老太太先愣了半天,才伸手说道,“哎哟,是莞丫头呀,好些年不见了。唉,家门不幸,让你们这些出嫁女也跟着受苦了。”

  韩莞一看到这位老太太就有一种亲近感,忙上前几步握着她的手,说道,“伯祖母,保重身体,这个家还要靠您镇着。”

  她又拿出一包药说道,“这些药是我在乡下自己上山采的,喝了清火易睡眠,伯祖母莫嫌弃。”又把一锭十两的银锭子塞进她手里,不好意思地说,“孙女无能,现在只有这个能力。我家快春收了,这次租子是我的,等我卖了租子再孝敬伯祖母……”

  从内心来讲,韩莞非常想给这位老太太买几副真正的补药,但今天不行,她还要跟卢氏和小包氏交锋。

  大老太太拍着她的手说道,“好孩子,难为你还想着老婆子。你是个可怜孩子,懵懵懂懂被人卖了。可再咋地你也是咱们韩家出去的姑娘,这娇嫡嫡的,怎么能自己上山采药呢,下次不可以了。”又把银锭子塞给韩莞,放低声音说,“我跟你说句实话,我闺女和外孙给我买了个宅子,侄子送了五百两银子,外甥送了二百两银子,还有送布料送补品的。你看他们现在还敬着我,不是敬我老婆子,是敬我荷包里的银子。我清楚得紧。”

  韩莞失笑。大老太太有一儿一女,儿子韩泊厚虽然不争气,但闺女争气,嫁的夫君是礼部侍郎李大人。娘家包家是勤进侯府,亲侄子是勤进侯,外甥是她胞姐的儿子,也在朝中为官。

  老太太可以说在锦绣堆里长大,富贵了一辈子,临老却被庶长子害得从云端跌入泥里。她不是某些大宅门里顶精明厉害的老太太,但慈善,看得清大是大非。

  韩泊述是庶子,成亲的时候还没被立世子,娶的卢氏是庶女,两口子都眼皮子浅。韩泊厚虽然是唯一嫡子,但因为相貌丑陋,不能承爵,娶的彭氏是小官之女。其他子弟娶的媳妇门第都不高或是庶女,姑娘们嫁的门户也一般,只有卢氏的嫡长女韩元是太子良媛。太子避嫌,根本不许韩元明目张胆帮衬娘家。

  其实,从韩泊述这一代往下,韩家就开始没落了。

  屋外传来卢氏的声音,“莞丫头回来了?哎哟哟,六年了,她总算登韩家这个门了。”

  现在韩家的五房人,所有人最盼望的就是娘家人或是女儿女婿来家里,不仅是来看望他们,还是来送钱送物的。

  卢氏觉得韩莞第一时间来了这里,一定是恨亲祖母三老太太,又不亲继母江氏,来这里给大老太太送孝敬。大老太太平时不多言多语,惯会假慈悲笼络人心,从昨天起,来给她送礼的人最多。

  卢氏现在是后悔的就是当初把韩莞的那些嫁妆收回来,都便宜了官府。若是那时没收现在收,那可能管大用。

  卢氏走进来,对韩莞假意嗔道,“没良心的丫头,你总算回来看我们了。当初你不争气,做了那等不好的事,我和你大伯都气死了。为了你能嫁进谢府,想了多少法子……”

  韩莞连身都没起,冷脸打断她的话,“大太太,你和韩大老你爷的情我一直记着,以后会还的。”

  卢氏一噎,干笑两声,看了眼放在桌上的旧布包裹,又说道,“现在家里倒了,穷了。唉,当时你出嫁的时候,三婶舍不得拿出一根针,都是我和我家老爷给你置嫁妆……”想到一大半嫁妆被自己收回来,又赶紧干笑道,“乡下东西便宜,一百亩地也能好好日子。”

  韩莞冷脸道,“大太太,我现在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当初你们给我的嫁妆,除了乡下那一百亩地,都要回去了。即使那一百亩地,一收了租子卖了钱,你就遣罗管事去我家要,丁老头除了留几两银子我们过活,都给了你们。别说过好日子,我们有时连饭都吃不起,我只得拜一个乡下大夫为师,跟着他上山采药,给人治病挣些小钱。如今想让我儿子去上学,还得做小生意卖香肠。娘家出了事,想打听一下消息,帮衬一下弟妹,把我仅剩的两支簪子都卖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