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下着雨。
这是入秋以来第一次雨,原本炎热的天气顿时凉爽了许多。只是这雨淅淅沥沥一下就是一整天,让人又觉得有些心烦。
北岛提着旅行包,一个人站在候机大厅里,这次悄悄离开没有人来送行。
最近这几年,他经常往返于国内和欧洲,访问讲学。但他这次意识到,这次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唯一牵挂的就是自己妻子和四岁的女儿,她们执意要来送,但被他拒绝。
他也怕眼泪。
就在这时候,从候机厅大门匆匆进来三个年轻人,北岛抬头一看,微微有些发愣。
夏红军、西川、骆一禾。
“北岛老师,我们听说你要出国,所以来送送你,一路保重。”西川说道。
北岛点点头。
别看他的诗写的激情澎湃,但在现实中其实个少言寡语,很木讷的人。
最后,消瘦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你们也多保重,诗歌靠你们了。”
“诗歌已经死了!”一向乐观热情的骆一禾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吓了夏红军和西川一跳。
北岛嘴角抽了抽,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口,最后只是微微叹口气。
他有看着夏红军,微笑道:“小夏,香江中文大学邀请你去讲学,你怎么不去?”
夏红军以为他是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就准备解释几句,没想到北岛又笑着说:“当时我在香江,向他们校长推荐了你,只是没想到你对教课看的那么重,挂我考虑不周祥。”
夏红军这才明白。
搞了半天,原来是北岛推荐的!
“好啦,如果以后有机会,包括西川、骆一禾,你们都出去看看.....现在过来的诗坛....哎,不说了。该上飞机,我走了。”北岛提起旅行箱。
“北岛老师,保重!”
“保重!”
夏红军看着北岛有点萧瑟的背影。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时代结束了。
但生活还要继续,夏红军忙到八月中旬才赶到《诗刊》出版社去报道。
让他没想到的是,邵祥竟然调走了!
实在有些可惜。
夏红军心里挺感激邵祥的,这些年来给了自己不少帮助,而且在《诗刊》工作几十年,一直是勤勤恳恳大力提携新人,《诗刊》的辉煌与他是离不开的。
只不过,为啥突然去作协的诗歌委员会?那纯粹就是养老的地方。夏红军还以为他会接《诗刊》主编的位置呢。
编辑的工作枯燥而琐碎,每天就是对群众来稿进行审核,觉得好的就向编辑部推荐,不行的退稿,觉得有必要就写上自己的意见。
夏红军原本以为,工作会非常忙,全国各地的稿件会向雪花般飞到编辑部,但上了一周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
和他同办公室的有个同事叫小刘,性格火活泼喜欢聊天,两人熟了夏红军私下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没想到对方看着他用一种嘲讽的口气说道:“你不知道?现在咱们《诗刊》每期的发行量和前几年比几乎下降一半!看诗的人没了,谁还会写诗?!”
夏红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搞不好咱们这个《诗刊》会倒闭,到时候咱们去喝西北风。”小刘显得十分悲观。
夏红军笑着说倒闭估计不会,顶多将来的日子不好过点。
“托你吉言......”
生活就是这么平平淡淡过着,时间很快到了九月初,这天下午夏红军刚准备下班,突然接到王朔的电话:“红军,你这小子回来也不告诉我一声,我还是听前进那家伙说的......今晚“老莫”餐厅,我请客,兑现我的承诺!”
夏红军微微一笑。
王朔所说的兑现承诺,是去年八月就在自己的四合院里,当着马未都的面说,如果能促使国家实行版权税,他就准备在“老莫”大摆三天宴席请夏红军。
看到今天是兑现自己的承诺,这事当然无法推脱,夏红军很愉快答应,又给家里打了电话说晚上不回来吃饭,王朔请客。
“少喝点酒啊。”陈招娣叮嘱道。
女孩下午如果没课就早早回到后海的四合院,看书、学习,做饭,还有就是逗可爱的小豆苗玩。
夏红军下班后乘坐公交赶往西直门外的莫斯科餐厅,没想到遇到堵车去迟了点,当他到了“老莫”餐厅,找到包间之后,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正聊着谈。
夏红军扫了一眼,大部分自己都认识,马未都、郭前进、苏童、海岩,竟然还有莫言!正微笑看着他。
还有几个中年男人他不认识,但一个个文质彬彬一看就是文人。
“红军,就等你了!来坐这里。”作为东道主的王朔站起来大声招呼着。
卧槽!
竟然是上首位置!
夏红军赶紧推辞,说自己在这里年龄恐怕最小,咋能坐在首位?
太没礼数。
“红军,今个儿就你最有资格坐这里!”王朔一脸诚恳:“是你最先提出这个版税制,又给王部长写信.......让咱们这帮穷作家活的总算有个人样!所以今儿这个位置非你莫属!”
“王朔说的对,小夏,你就别推辞了。”说话的是个留着长发中年男人,经人介绍才知道他叫刘震云。
就是后世个那个若干篇小说被冯小刚改编成电影的刘震云!
《一地鸡毛》《手机》《我不是潘金莲》......都是他的作品。
还靠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茅盾文学奖。
当然现在,刘震云没后世那么出名,只是个新锐作家。
见众人都这么说,夏红军只好勉为其难坐在了首位。
王朔又给他挨着介绍,除了几个认识的,还有史铁生、魏人、葛小刚.....
夏红军这才注意到,这里面除了马未都和郭前进,其余都是活跃在当今文坛上的作家!
好像.....
并不是请自己吃个饭这么简单吧?
果然,菜过五味酒过三巡,王朔笑着对夏红军说道:“我和在座的几个哥们聊过,现在虽然实行版权税,但那帮出版社的不乐意啊,要么拼命压低版税,要么就干脆拒绝......咱们单打独斗没法和他们争,但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和他们斗!”
“王哥,你的意思?”夏红军隐隐猜出王朔要做什么。
“我们商量过,决定成立一个艺沙龙性质的文学影视创作团体,咱们将来无论是出小说,还是编剧本,都“按质论价”,以团体的名义和出版商们谈!”
保暖取暖?
海马工作室?!
夏红军脑海里立刻浮出这个名字。
就在80年代,由王朔、马未都、刘震云、莫言、海岩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国首家民间影视创作机构,成员名单几乎囊括了80年代中国大陆文坛几乎全部重要作家,堪称国内最早的编剧工会。随后推出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也捧红了葛优、吕丽萍等一大批演员。
而在座的这帮人都是“海马工作室”初创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