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百七十章 保护国内生态,建国家公园,设皇家文学艺术奖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朱由校瞅了自己这个二儿子一眼,淡淡一笑。

  身为皇帝的他,无时无刻没有通过东厂等眼线,了解大明各阶层人的动向。

  要说有没有生活的贫困的士子,据朱由校所知,的确是有的,自己这个二儿子没有说谎。

  但真正的原因不是朝廷对其不够优待。

  而是有的士子既想要清闲的事业,又想获得足够好的地位,还要有非常富裕的收入。

  但这个是不符合大明眼下的经济分配原则的。

  所以,这种符合一些士子想要的生活模式在大明是没有的。

  朱由校自然清楚,自己这个二儿子突然提这个,明显是在为自己招揽人心,立自己的贤明人设。

  但朱由校看破不拆破。

  他还没到要亲自下场教育在自己眼里相当于是个小屁孩,而且是自以为聪明的小屁孩的地步。

  不仅仅是朱由校没把朱慈灿的话当回事。

  辅臣中圆滑的温体仁也没将朱慈灿的话当回事。

  而卢象升也懒得与皇子计较。

  在他看来,皇次子这种伎俩,英明的陛下不会不清楚。

  只有刘鸿训因为想要打击朱慈灿表现自己的积极性,而驳斥起来,道:“仆可没看见有士子多富贵不如百姓者!虽然是有,但他们多是眼高手低之辈!”

  朱慈灼听刘鸿训这么说,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因为他清楚记得刘鸿训之前也说过他眼高手低。

  所以,他现在听到“眼高手低”四个字就无比的烦躁。

  “还请元辅赐教!”

  但朱慈灼还是礼貌性地拱手回了一句。

  “天下士子已多如过江之鲫,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理工还是文史,皆是如此,尤其是文史中依旧只选择儒家经学者,多的不可胜数!”

  “对此,内阁也拟定了不少政令,以安排使这些士子实现自己抱负,以及获得富贵。”

  “首先,内阁鼓励他们从军,报考大明讲武堂以及新设的其他军校。”

  “但愿意弃文从军者,还是不够多,皆因不愿意去关外与海外受苦。”

  “其次,内阁也发出钧旨,鼓励士子从吏,许多士子也不愿意,不愿意从吏员干起,认为自己该直接为七品官!”

  “他们想直接做官,朝廷也理解,内阁也出了政令,凡愿意去关外海外者,可直接授官,而且,无论是治理民政的亲民官还是治学的儒学官,皆双俸,考成降低难度,但是,愿意报名去关外海外者,依旧不多。”

  “因为他们只想做关内的官!”

  “而且必须是七品以上的官,甚至最好是留在两京乃至苏松湖这些地方!”

  “可这些地方,僧多粥少啊,每年等着安排的进士都是数十万之巨,关内哪有那么多位置!”

  “而朝廷对所有读书人的廪食补贴都只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可能不劳动,还能获得高收入,而且就算是廪食补贴,也和普通百姓的收入差不多,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

  “问题就在于,他们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军、从吏,也不愿意去海外关外,也不愿意努力劳动,关键还不知节俭,还要过富贵人的生活,明明只靠着朝廷的荣养银过日子,却还要纳妾,还要出入各类名流集会之地,而游于权贵之门,而因此举家食粥,也是咎由自取!”

  刘鸿训说着就又道:“也就因为他们是汉人,朝廷为了文化兴盛,而愿意出钱养着他们,但若是外夷,这样的人,就是饿死,也不管的。”

  “那朝廷也没必要给退伍军人给这么高的补贴,退伍军人补贴里,最少的规模都够普通之家五年的收入!甚至如果愿意去矿区任监工的,给双倍,乃至三倍,虽说是因为那些地方苦寒偏僻,待遇给少了,没谁愿意去,但其实朝廷也没必要非在海外和关外去开辟殖民区采矿,关内不少地方也有矿,就在关内开采不就好了吗,如此就能把成本省下来了!”

  朱慈灿说道。

  “这不一样!”

  卢象升这时候回了一句,然后解释道:“殿下!国内乃华夏龙脉之地,元气所在,不能开采,而伤了元气,会破坏生态!科学院的院士们论证过,天灾发生的确跟生态的过度破坏有关系!所以,为了休养生息,为了长远之计!在采矿以获得能源方面,适合先开采外国之地利元气以滋养我华夏,而不是竭泽而渔,开采自己的地利,伤自家的元气!”

  朱慈灿见卢象升这么说不好再言语。

  “犹如卢公所言,军人的福利高,是因为人家要为朝廷卖命!即便是退伍做监工,也是付出了劳力,不保证其收入高不行,但对于关内只做文章事的士子们而言,每天哪怕是吃馒头,甚至是喝粥,也是能创作的。”

  刘鸿训继续回了一句道。

  朱慈灿不得不点头道:“是!晚辈适才所言欠考虑。”

  “殿下,朝廷可愿意对士绅有相应优免条例?”

  与朱慈灿走得近的一干士子在朱慈灿回府后,也忙询问起朱慈灿来。

  朱慈灿摇了摇头道:“惭愧!虽然我和七弟力陈优免士绅之必要,其余辅臣也都没有意见,但因元辅十分反对,也就没有被父皇采纳!”

  朱慈灿明显是说的假话,真正的情况应该是所有的辅臣反对,七皇子也和其他皇子一样当了哑巴。

  但朱慈灿为了自己的利益,明显是不愿意让刘鸿训继续留在朝堂上的,也就这么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了出来,还面带愧疚之色,算是完美继承了其父睁眼说瞎话的一点。

  连朱慈灺也跟着做假证,道:“确实是如此,那姓刘的,甚至言你们就该饿死!”

  “什么?!”

  “元辅怎能说出如此恶毒之言!”

  “大家好歹都是读书人啊!”

  “就是,我们怎么就该饿死。”

  “果然为个人权位和性命而不惜与整个宗族决裂的人,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

  一干士子因此颇为激愤起来。

  “这朝廷得了上亿两赔款,光第一批支付的赔款就达五千万,把持朝政的刘某人,却依旧不肯赐恩于天下寒士半点!真是令人寒心!”

  连同在此处的礼部右侍郎陈伟崧也忍不住说了一句。

  而在对朝廷现今大富亦不肯优免士绅很感到失望之余,一叫张尔素的翰林官颇为关切地主动问着朱慈灿另一件事:“敢问殿下,朝廷可愿开禁关内采矿之事?”

  “本殿下提了,但依旧被元辅阻拦!言开禁关内矿业,会伤我华夏元气,而引发更多天灾,当养关内之气,使我华夏江山得以休养生息。”

  朱慈灿回道。

  “这和华夏元气有何关系!天灾与德政不修有关,乃人怨所至,这元辅怎能昏聩至此!”

  张尔素很激动地说了一句。

  在他看来,如果关内不开放矿业,意味着私人资本就无法进入矿业,也就不能使自己这些巨贾富商靠矿产能源这一暴利产业实现财富的更快增长。

  如同如果只准在关外和海外采矿,就会使得矿业领域里只有官营资本。

  而矿产能源这一暴利产业也就只属于官营资本的。

  因为官营资本才有这个实力去海外、关外开矿,可以在朝廷的帮助上,动员更的财力和人力。

  所以,张尔素希望朝廷准予在关内开矿,本因就是这样可以让民间的商人涉足矿业。

  毕竟在关内开矿,不需要太大的成本。

  民间商人可以很轻松的获得经营机会。

  但朱由校和他的辅臣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商人的利益,而只想着民间商人多赚点。

  他们考虑的是整个民族的长远利益。

  也就依旧没有开这个口子,尽快不少被富商巨贾收买的官员学者在鼓吹或旁敲侧击地建议朝廷开放关内的矿禁。

  张尔素自然失望的。

  同张尔素怀着一样目的的其他文官士子也颇为失望。

  “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宁耗费不少成本,去关外海外开采,也不肯开放关内的矿禁,青山绿水又有何用,不如令其百姓自由开采,以增民利!”

  一叫吕绍栻的矿部观政进士也就在这时候跟着附和起来。

  “好了!诸位不必再提,国策岂能那么容易更改,凡是都得从长计议,对民众取利之事,到底是该彻底放宽禁令,使其自由经营,还是该予以限制,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共识的。”

  朱慈灿这时候没让这些文官士子再说下去。

  而在这些文官士子们没再说话后,朱慈灿便开始表达了的一些观点道:“余以为,无论怎么做,都得顺应民意,顺应天命,执掌权柄者,更应如此。”

  “到底是二殿下贤明!如今天下民意最大之所求,唯‘自由’耳,唯不满者,在于官权管束甚宽,恰如一泉之水,任其自由流淌,则为清溪,可饮可溉;而若严堵,不使其流淌,则为一潭死水,无半点涟漪!”

  陈伟崧这时候诱导起朱慈灿来。

  “五千万两的赔款,的确不是一笔小数字。”

  “用于基础工程建设和重大课题研发所需的经费后,都还有不少剩余,主要是朝廷现在的工业基本上是用外夷奴工,需要不了劳动力成本,故而只国内的铁路与官路建造对经费的需求比较高而已,但也花不了几千万。”

  “臣在想,是否真的花些钱,更多地用在生态建设上。”

  “河道、林地、湿地,这些似乎都应该由朝廷管起来,还有就是动物,近年来国民富裕,对野味奇珍的需求都跟着增加,以致于许多人因吃野物致病,甚至出现新的传染病症来,想必也违了天道所致。”

  刘鸿训这里正在单独与朱由校见面时,继续提起了该如何利用新的赔款做些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来。

  “可行!宁花钱保住青山绿水,也比放在库里,而等着被自私者花心思挪走要强!”

  朱由校点了点头。

  他赞成刘鸿训这样做,即趁着自己还能做主的时候,多做些利于国家长远的事。

  而不愿意把这笔赔款存起来。

  因为朱由校已经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能像自己这样坚持民族利益至上。

  难保不会有后世之君主,像乾隆一样,明明其父亲雍正给其留了五千多万两国帑,结果却毫无节制地疯狂败家!

  所以,朱由校觉得还不如自己先花掉为好。

  “天下各处林区,都得设护林员,还有森林救援救火的官兵,另外河道总督还是要设的,但不再管河道运输,而是管天下河道的疏浚与防汛以及水质保护之事,也得有巡河员,湿地也是一样,这样也能增加就业。”

  “另外,加大公园建设与旅游区建设,尤其是关内之西北、西南以及关外许多因地势和人烟稀少而不能兴盛的地区,需利用其风景,由朝廷官府出资配套好相应便利交通与管理团队,如此就能利当地之百姓,也能增加就业者,使更多的百姓有收入!”

  “就这么做,圈一批利于华夏文化之宣教与华夏河山之出彩的地方,作为公园和旅游区,而且设品级,最高的为国家级,由中央朝廷每年拨巨资用于该公园与旅游区建设与维护,次则为省级,一直到县级,以使生活越来越富裕的百姓在出游方面更加便利,也免得他们富贵后,就只想着多买胡姬满足肉0欲,多食野物满足食欲,甚至为求刺激做出其他不利于世风的事来,该由朝廷给他们一些文娱上的安排了。”

  朱由校说道。

  “如此说来,也可以把钱花在一些文娱建设方面,不只是生态保护,好的诗词文章乃至词话、折子戏、民歌俚曲这些,最好多出一些。”

  刘鸿训回道。

  “这也算是礼制建设的正确打开方式!”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着又道:“是得让朝廷出资来做好世风民俗的引导!以避免整个民族因为富足后而陷于堕落,朕希望的汉人是应该在越来越富足后,更加高雅而富有学识的,再不济也是在精神上足够满足的。”

  “这样,以皇家之名,由朝廷出面,设立皇家最高文学艺术奖,奖项分成诗、词、文章、戏、曲、歌、画五类,每项设高额奖金!宁用奖金的方式让真正知道为国家之文化、百姓之精神服务的文人获得财富上的增长,也不能用优免的方式,让他们获得财富上的特权,这样才附和生产者利益最大化的分配原则。”

  “地方上也由朝廷定期给一笔资金,令其做促进文娱发展的基金使用,包括各殖民区,以利于汉文化传播!地方官府可以设立一些奖项,以鼓励文人多创作利于华夏文化兴盛和丰富百姓娱乐生活的作品,而不是去游于权贵之门,只知道要官做!”

  朱由校因此吩咐起来。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