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395章 入关心态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此番金人来使名叫韩昉,是金主合剌的老师……北地汉人的翘楚才俊……他已经向礼部言明,要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和大宋达成议和……不管是称臣,还是割地,或者赔偿,他们都没有怨言。”

  李若水简单介绍了一下金使的态度,其余诸公听到这里,不免有种恍如隔世的错愕感……这还是大金国吗?

  “如今是靖康七年春,老夫真有种回到了当初金人围城,朝野之中,皆是一片言和之声的风雨飘摇中。”张叔夜长长一叹,“金国当真到了如此地步吗?”

  面对老相公的询问,刚刚升任兵部侍郎的张浚站出来。

  “回枢相的话,金人连番惨败,前后折损万户不下十个,死去的悍将也不下十人……可谓是精华尽去,死伤狼藉,现在只剩下一口气了。”张浚呵呵笑道:“偏偏此刻契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如果不能和大宋言和,专心对付契丹,只怕金国不但要灭亡,就连女真部落,都要荡然无存!”

  能把不可一世的金国打得这么惨,大宋百官也倍感振奋,觉得与有荣焉。

  不过刘韐却有别的看法,他最近接了张悫的位置,也开始负责财税,等接手国库之后,刘韐才知道大宋朝是个什么玩意……

  首先,大宋朝有很强大的武装力量……目前御营的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万以上,其中骑兵也史无前例地达到了五万人!

  这些御营精锐,一半都是百战老兵,相当骁勇善战。

  其中骑兵提升是最显著的,主要是靠着缴获了金国的马匹,解决了最大的短板,韩世忠的静塞铁骑扩张到了五千。其余的轻骑精锐,也是相当了得。

  这还没算数量可观的水师人马……

  毫不夸张讲,大宋朝达到了自创立以来的武力巅峰。

  强兵猛将,韩世忠、岳飞、吴玠这些人,比起开国的功臣,也差不了太多。

  但是到此为止了。

  抛开军力之后,大宋朝就是一地鸡毛,乱七八糟。

  “东南诸路,皆因为赋税沉重,急需抚恤,减轻负担,不然民变在即……两河和燕云之地,连年战乱,百姓十存一二,凋敝困窘,无以复加。而且连年战乱,黄河失修,必须拿出财力治水……还有,官家决心迁都燕京,营建新都,这又是一笔巨款……事情到了今天,要说没法跟金人打下去,我是不认同的。可要说一直打下去,还要大举动兵,不惜一切……便是杀了我也不能答应!”

  刘韐目视着诸公,格外凝重认真。

  “身为朝臣,务必要对祖宗基业负责,对天下苍生万民负责……有件事务必要看清楚,继续这么下去,各地民变在即,朝廷财税势必瓦解……财权不再,无法豢养强兵,又必然让兵马原地就食……这是什么?这就是藩镇!”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八年之间,藩镇遍地,盛唐烟消云散。若是我们不能小心谨慎,六年抗金,结果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就真的该死了!”

  刘韐的话半点也不客气,甚至说非常严重,但是大家伙却没什么反驳,甚至还频频点头,俨然可以视作文官们的共识。

  其实对当下情形,赵桓也是心知肚明。

  而如何医治创伤,也隐隐有两种思路,若隐若现……一个是传统的休养生息,偃武修文;而另一个则是赵桓目前倡导的,铲除巨室,均田平役,打造公平的框架,一举解决民怨,实现重塑乾坤的蓝图……

  这两种思路,毫无疑问,后一种更有吸引力,只不过要付出的代价也更多,而且由于得罪人太多,能不能如愿推行,还真不好说。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是赵桓,也应该偏向议和的。

  “那就见见韩昉吧?”

  赵桓点头,在诸多朝臣的注视之下,韩昉前来拜见赵桓。

  “外臣叩见陛下!”

  赵桓心情不错,竟然笑道:“来人,给他搬个椅子,大老远的过来,也不容易……再给一碗姜汤。”

  韩昉连忙谢恩,赵桓却是摆手,“你原是燕京人,从来没有入仕大宋,也不以宋人自居……朕只当招待外客,用不着多礼。”

  韩昉讪讪无言。

  等他坐下,喝了姜汤之后,赵桓随口道:“说吧,你们开出了什么条件?”

  韩昉立刻打起精神,“承蒙陛下垂问,我大金愿意和宋朝约为父子之国。”

  赵桓眉头挑了挑,玩味笑道:“所谓父子之国,便是朕为父,合剌为子……他才十几岁,貌似还没有朕的长子年纪大,朕貌似没有捞到什么便宜啊!韩昉,要不这样,咱们约为祖孙之国,你看如何?”

  韩昉脸都黑了,却也只能无奈道:“回官家的话,如此怕是不合规矩吧!”

  赵桓哦了一声,也没有继续纠缠,表现了理所当然的大度……“名分上的事情说完了,在实在的地方,你们又有什么打算?”

  韩昉打起精神头,“回官家的话,敝国愿意将燕云之地悉数让给大宋……同时北迁四百里,作为两国分界,敝国保证,绝不南下,双方永为盟好……”

  这一条出口之后,很显然大宋的臣子当中,有不少怦然心动事实上以大宋现在的实力,能推到秦长城一线,已经算是极限了。如果金国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向北撤四百里,让出来一条宽阔的缓冲带。

  大宋的边疆压力几乎顷刻就解除了。

  韩昉也注意到大宋百官的神情,他的心略微放下了一毫,毕竟真正做主的还是赵官家啊!

  “陛下,两河燕云之地,还有不少金人猛安谋克遗留……大宋仁慈,不愿意赶尽杀绝,敝国感激涕零。我们愿意拿出三百万两白银,向大宋赎回这些人。没了他们的干扰,对大宋收复失地,治理地方,也会方便许多。”

  “还有,自从议和完成,每年金国提供三万匹宝马良驹给大宋。”

  “再有……若是大宋有憎恶的人员,也……也可以给敝国名单,敝国一定送到,听凭发落!”

  韩昉侃侃而谈,开出来的这些条件,竟然让在场的大宋臣子怦然心动。

  不管是里子,还是面子,全都给到了。

  看得出来,金国议和,还真是有些诚意的。

  “韩昉,话你带到了,可以先回馆驿等候吧。”

  赵桓打发走了韩昉……一转身,对着群臣道:“大家伙怎么看……觉得可以议和的,不如站出来。”

  众人一愣神,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不会又要钓鱼吧?

  足足一盏茶的功夫,居然无人敢动,就这么傻傻站着。

  赵桓看着众人,突然一笑。

  “你们别怕,这和以往不一样,就算是议和,也不算偏向金人……大家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这一次众人微微一动,最后竟然是张叔夜主动站出来。

  “官家,老臣也不说太多了,只讲一件事……大宋太疲惫了,该缓口气了……反正跟金人议和,大可以撕毁,不用太在乎的。”

  张枢相给大家伙打开了思路……没错啊,谁说说话一定要算数的,毕竟是金人啊,跟他们讲仁义道德,那是傻子才干的事情。

  随后,刘韐,吕好问,包括吕颐浩都似有议和之心。

  赵桓看着自己的群臣,微微一笑。

  “你们讲得都有道理,也都是为了大宋思考……只是朕想问大家伙一件事,金人为什么提议,要北迁400里,还要求赎回那些猛安谋克……在一堆条件里面,唯独这两条,让朕觉得含义非常……咱们君臣不妨好好剖析。”

  众人一愣,退回四百里,制造无人区,不正好为了议和,防止交战吗?难道这还有阴谋?

  赎回猛安谋克,也算是减轻了大宋的负担,怎么也有问题?

  重臣陷入了思忖,赵桓微微轻叹,到底还是思维局限啊!

  正在这时候,张浚突然向前一步。

  “官家,臣,臣以为金人的提议,是在保护他们自己!”

  赵桓眼前一亮,到底有个说出他心里话的。

  “怎么讲?”

  “官家……臣窃以为当下宋强金弱……金国想的不是什么南下大宋,而是担心大宋继续北伐……北扯四百里,中间没了游牧部落,没有歇脚所在。我军便没法长驱直入,不能直击金国腹地,金贼也就有了喘息之机!”

  赵桓笑道:“好,那赎回猛安谋克呢?又有什么打算?”

  张浚皱着眉头,“官家,莫非金人担心我们以这些人为前锋向导,出塞进军,直取草原大漠?”

  “哈哈哈哈!”

  赵桓终于大笑起来,而几位老臣听完,竟然也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对张浚投去了欣赏的目光。

  “说来说去,其实只有一件事情……便是我们打赢了金人,恢复了故土,重塑了威严……可我们的心没有改过来。依旧是防备为主,生怕别人打过来,欺负咱们……因此听到四百里的隔离带,就欣喜若狂,见能把包袱甩出去,就欢呼雀跃……咱们还不是那么习惯当个强者啊!”

  赵桓意味深长,“就算要跟金国议和……也要咱们主动提出条件,咱们制定规则……玉门关就在那里,出关入关……关门要在我们的手中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