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14章 造势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一柄剑,刺中了韩世忠的心。

  这个泼皮早就不天真了,可这一颗心,到底被捂热乎了。

  “夫人,俺十几岁就从军,什么家人亲族,也都疏远了,便是身边的弟兄,也死了好几拨,后来遇到了你,咱们夫妻同心,琴瑟和谐,俺便把夫妻之情放在了前面。可,可从今往后,我怕是唯有马革裹尸,把命卖给老赵家了。”他满怀感慨道。

  梁红玉抹了一把眼泪,“唉,身为武人,得遇明主,也是福气,总好过我的父祖。你以国事为重,我替你料理家事,便是有那么一天……我,我也会好好照顾你韩家后代,不让你断了香火!”

  一句话说完,夫人泣不成声,韩世忠看得心疼,憋了半天才劝解道:“也没有那么严重,我又不是荆轲那样的死士,官家给了我这么大的一张脸,总不能打自己的脸,用得着我拼命的时候,不会多的,你说是吧?”

  “呸!”梁红玉眼眉力气,狠狠啐了韩世忠一口,“好话坏话都让你说了,赶快睡觉!把伤养好了,别这次就死了!”

  不得不说,韩世忠这家伙还真天赋异禀,那么重的伤,三天就能下地溜达,到了第七天,就能披着甲胄,到御营报道了。

  当他赶来之后,正好看到了李孝忠,韩世忠咧嘴笑道:“你小子立了大功,怎么还干跑腿的事情?要不要我给官家说一声,给你个统兵的官做?”

  李孝忠笑道:“多谢韩相公慈悲,不过官家已经跟末将说了,他准备点我做御营右军的统制,只是在上任之前,先让我在君前跑跑腿,多了解一下朝廷的情况。”

  韩世忠颔首,“这才是用人之道,说实话,俺在这个位置上,都觉得是赶鸭子上架,着急,太着急了。总是害怕自己干不好,有负君恩。”

  李孝忠连连点头,是啊,又是太祖铠甲,又是枢密使高位,还有那炳宝剑……哪怕有一样落在自己的头上,怕是连觉都不敢睡,天天替官家卖命!

  倒是你这个泼皮,还有脸把夫人留在军中,真是太过分了!

  好吗,这帮将领已经开始较劲儿了,毫无疑问,对赵桓来说,是个极好的事情。

  韩世忠溜达进了御营,他没急着去见赵桓,而是瞧见了放在外面的邸报,随手拿过来,阅读起来。

  邸报这个东西,早就不稀奇了,而且借着上次大捷,已经在开封发行了几万份,从官场流入民间,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由于邸报文字直白,简单明了,韩世忠十分喜欢。

  不过看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想想也知道,一个简报,能有多大吸引力……除了偶尔有些激动人心的大事情之外,其余的无外乎就是官吏调度,税收情况,天子谕旨……这些事情在官场的人看来,是个大事,可是在普通人看来,却因为距离太遥远,没法代入。

  韩世忠倒是不觉得遥远,可也没多大兴趣,他快速往下看,专捡跟军事有关的。在看到下面的时候,果然有一条,是说西夏方面,竟然配合金国,攻击陕西方向的泾原路,统制官李庠率军抵御,并且向朝廷求援。

  西夏!

  韩世忠气得咬牙,如果说大宋和契丹之间,叫做不共戴天,那么跟西夏,至少是加倍,甚至是超级加倍的关系。

  这个国家是在大宋文治巅峰时期诞生的,众正盈朝,贤臣辅政,十足的太平盛世,可比赵佶吹嘘的丰亨豫大强多了……假如没有元昊起兵的话!

  党项人撕扯了下了大宋皇帝和士大夫的面皮,数得着的名臣,全都被抓起来打脸,还是反复抽打……夏竦、韩琦、范仲淹、富弼……没有一个例外。

  甚至西夏立国,还直接引发了庆历新政。

  从此之后,大宋和契丹之间,最多就是口水官司,互相派使者对喷,并没有真正打过仗。

  而西夏方面却是不同,战争几乎没有停过。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对西夏用兵,哲宗朝打过,还险些灭了西夏,哪怕赵佶在位,都对西夏大举用兵。

  这么说吧,西夏虽小,却是一颗不折不扣的铜豌豆。

  让大宋君臣如鲠在喉,如芒在背,难受屈辱到了不行。

  偏偏这么个东西,还不知道收敛,居然跟金人搅合在一起,共同进犯大宋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

  韩世忠勃然大怒,真想领兵出战,狠狠教训西夏一番。

  可就在站起的刹那,腰疼得厉害,韩世忠又不得不坐了下来。

  不行啊,还要休息恢复。

  韩世忠起身之时,碰到了邸报,把页脚折了过来。

  这时候韩世忠才突然发觉,在邸报的背面,还有字迹。

  而且老韩也发觉这次邸报用纸似乎厚了不少,也粗糙了一些,没有以前精致。

  大宋朝是真没钱了,连邸报用纸都能打折扣……

  韩世忠感叹着,随即翻看了后面的内容。

  这一看韩世忠可惊到了,乖乖,邸报后面怎么有故事啊!

  相比起诗词这种高端的玩意,大宋民间更流行话本说唱……这种东西多是民间艺人,在年节庙会的时候表演的,既不是后世的评书,也不是那种大段大段的唱词,有点类似后世几乎消失的曲艺,就是大鼓评弹的那一类东西。

  内容无非是忠孝节义,佳人才子,帝王将相,山精也怪。格调也不算太高,比如就有猴子成精,霸占一大堆美女,最后被人联手杀掉的除恶故事,也有大唐三藏法师西游的励志故事,至于怎么开花,就看各路艺人的本事了。

  基本上四大名著的三本,在宋代都有雏形,只不过多数是零散杂乱,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没人开挂的话,大约还要几百年的时间,不断丰富情节,然后再由某些天才写手出来,整理成章回体小说,大行其道。

  韩世忠也以为这个故事,就类似戏台上的话本,可这一看不打紧,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

  两千多个字,也不算长,可韩世忠足足看了三遍,还意犹未尽……假如手里有票,他是一定要投票的,还会打赏,订阅,顺便来一下催更。

  无他,真的好看!

  这个开头讲的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豪杰并出……跟现在的情形居然有几分类似,金人入寇,国家危亡,代入感简直不要太高!

  可问题是只有个开头,接下来的剧情如何啊?

  韩世忠急得四处查看,想要寻找写故事的人。

  正在这时候,从外面走进一个年轻的文官,此人官职不高,但细皮嫩肉,文质彬彬,韩世忠就不由得站起来。

  “你是何人?”

  来人愣了一下,连忙躬身,口称:“下官太学学正秦桧,奉皇命前来。”

  “哦!你是刚来的?”

  “嗯!”

  韩世忠意兴阑珊,摆摆手,秦桧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进去,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秦桧换了一身大红的官袍,从里面出来。

  这时候赵桓也笑着走出来,送走了秦桧,看了眼韩世忠,笑道:“良臣,你康复了?”

  韩世忠忙道:“让官家挂心,臣好的七七八八了,臣闲着也没事,就过来看看,不知道官家有什么吩咐没有?”

  赵桓微皱眉头,想了想,突然道:“那个良臣啊,你读书不多,对吧?”

  韩世忠吓得脸色变了,“官家,你还要逼着臣读书啊?”

  “不不不!”赵桓摆手,“别误会,我是说你读书不多,偏偏又认识一点字,正是朕需要的人才。”

  韩世忠还是别扭,怎么听着都不像好话!

  奈何他也没法跟官家争辩,只能闭嘴不言,只是下一秒,韩世忠就惊到了,原来从赵桓的袖子里掏出了一本书,送到了他的面前。

  书名写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韩世忠忙接过来,展开一看,果然是和邸报后面的内容一模一样,准确说邸报后面,是一章的内容,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至少有十章。

  这太了不得了,相当于从一天一更,变成一天十更的大爆发。

  过瘾!

  韩世忠看得如饥似渴,连赵桓都给晾在了一边。

  过了好一会儿,直到赵桓咳嗽,他才感慨地放下了书。

  “官家,这是哪位大才子写的,真是太好看了?不行,我要见见他,跟他好好聊聊!”

  赵桓绷着脸,“人就不用见了,就在你的眼前。”

  韩世忠大惊,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赵桓写过诗,也填过词,坦白讲,韩世忠觉得虽然不错,但感觉上还是有些生硬,不那么自然。

  可是这个话本就一样了,简直搔到了韩世忠的痒处。

  “官家,这,这真是您写的?”

  赵桓点头,“是我写的,良臣,你说普通百姓会不会喜欢?”

  “当然会了!”

  “那附在邸报后面,能不能增加邸报的销量?”

  韩世忠笑了,“官家,您要不干脆卖话本算了,邸报可不如这玩意。”

  赵桓冷哼,“你当朕闲着没事写这玩意啊!关键还是邸报啊!”

  “邸报?”韩世忠沉吟一下,“官家是想借着话本,把邸报卖出去?”

  赵桓点头,“朕思前想后,只有这个法子,可以让朕和更多的百姓沟通,替改制变法铺路。”赵桓看着韩世忠,无奈道:“良臣,你知道不,朕从大相国寺借来的五百万两银子,最多支持两个月,户部的钱粮也不够维持朝廷开支……政事堂的意思是加田赋,尤其是江南和巴蜀,可以预征一部分。只是朕觉得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咱们要改制!”

  韩世忠眨了眨眼睛,诚恳道:“官家,臣不懂什么改制,不过臣知道,官家是为了大宋好,不管干什么,御营都支持官家!臣这条命,都是官家的!”

  韩世忠的表态不出预料,却又让人格外安心……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