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仁丝毫没有畏惧,因雪后本身颇为坎坷的乡间小路,变得泥泞不堪。
反而健步如飞,一路穿插田野小道快速跑回村子。
既然已经答应刘玄,他也的确有心投刘备,那么事情宜早不宜迟。
且曹军将士尸体还躺在村子,若是被人知晓,跑到官寺告状,剩下的老老少少都逃不过被人诛杀,拿去邀功的命运。
白仁犹如随风而行,跋山涉水,渡桥过河,大约半个时辰左右功夫,便已抵达村子。
幸好耽搁时间并不是很长,村中也足够偏僻荒凉,一时间内没人任何人路过。
不然说不得,他们的所做之事,便会东窗事发。
见白仁归来,没有遭难的青壮上前问候:“大兄无恙否?可曾斩杀贼子?”
复仇归复仇,可是谁也不想死。
若不是刘玄运气好,加上开车技术高超,根本不需要白仁亡命狂奔,追杀到新郑。
可既然刘玄侥幸渡过陷马坑一难,村中百姓自是需要斩草除根,不然遗祸日后。
如果刘玄逃跑,然后到官府告状。
最终结果就是,方圆十里寸草不生!
杀官如造反!
造反历来都是大罪!
没有人会选择无视!
白仁停下见到村民,立即停下脚步,喘了喘气摇摇头。
百姓一听,立即炸锅!
白仁没有将刘玄斩杀。
那么就意味着刘玄有可能活着,一旦报官还能善了?
“这该如何是好!”
“嗨,恐大难临头矣!”
“我等该何去何从?”
“杀官军乃死罪,此断无善了可能……”
众人脸色苍白,然后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他们杀伏杀官军,只不过是因为热血上头,恨意上涌才干的出这种事。
而今人也杀了,气也消了,冷静下来自然会畏惧。
如果能活着,谁也不想死,这是人的本能需求。
刘玄逃跑了,那么意味着告官的可能性极大。
一旦告官,在庞大的官府机器运动之下,他们这些人绝对没得逃。
事实也是如他们担心的一样。
刘玄刚开始想的,还真准备逃离追杀之后,就去官府报官。
并不是说什么,他们杀了曹军将士。
就是杀再多曹军,也和刘玄没啥大关系。
主要是这群村民,让他也跟着受罪了,那刘玄还能放过?
村民忧心忡忡,也没讨论出一个什么结果,随后一年间与白仁相仿的男子,眉毛一挑道:“大丈夫岂可坐之等死?隐王有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不若我等反曹,拼死一搏,诸位以为然否?”
这男子叫刘崎,小字小七,与村中大多数青年一样,求学于白仁岳父门下,听到大家议论半天,也没讨论出个什么,于是就发声问了一句。
让大家坐以待毙是不可能的!
那就只有造反。
给自己拼出一条活路。
历史上很多造反都是这般。
并非他们天生就有野心,而是逼到无可奈何地步,在前头狼、后有虎之时,他们会选择拼命。
能不能活下来,那就听天由命。
男子一席话,又激起众人议论纷纷。
白仁一路飞奔回来,正在气喘吁吁之中,几次想要插嘴说话,都被庞大的声音打断。
“刘君所言甚是!”
“事到如今,吾亦附言!”
“君此言有理,可是吾等该如何行事?”
对呀!
这才是重要的。
脑袋一拍说要造反。
可是造反是那么好造的?
曹操官渡一战以少胜多,剿灭整个袁绍集团威加海内,如今兵多将广,谋臣如雨,地域广袤,粮草充足。
就凭着十几把环首刀,十几把弓箭就能造反成功?
别开国际玩笑了!
别的先不说。
兵马钱粮哪里来?
先打哪个地方,后打哪个地方?
打了之后在哪立足?
这都是需要筹划的。
招兵买马、战略策划、目标先后、何事起事、何人为主等等,都是需要提前议定,不是拍屁股就能决定的。
刘崎低头思索一番,过了一会儿,仿佛智珠在握模样:“大兄为人大义,我等当举其为魁首。而今曹贼南征,北方空虚,吾等先取长社,劫掠豪右宗族,然后招兵买马,携裹百姓聚义。
倘若官军来剿,我等如燕山黄巾一般,远遁深山,派遣使者联络四方诸侯,诸位以为然否?”
刘崎计划是挺好的,可惜操作起来,就是个屁。
兵力南移,北方固然空虚,可也不见得他们就能搞出事情。
别的不说,靠着十几人就是取下长社,拉了十万老幼从当兵马。
可长社距离许都,并没有多远,又是北方中心地带,四方无险可以固守。
白地将军固然不善带兵,可对付三瓜两枣的流匪,估计一个冲击,他们这些反贼就能剿灭。
学燕山贼躲进山里,的确是个好办法。
带兵之人,一般都会遇到山林不入,免得人生地不熟,而且视野也不好,免得中埋伏。
可不代表人家就没办法剿灭。
即使人家拿你没办法。
可困着他们这群人,用不了多久就会饿死!
而且方法很多,只不过是看用不用而已。
但一群没见识的文盲不知道呀。
这些人,充其量也就在乡学学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凡将篇、急就篇、尔雅,这些而已。
对于什么兵法、战略什么的,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自然以为刘崎的方法,是绝佳之策。
甚至还有旁人附言:“兄当有张良之谋,此策甚佳,吾等深以为然。”
刘崎点了点头:“此正应证春秋谶,乃天意也!”
你说他们没文化,他还能搞出个春秋谶。
中国古代谶言来历久远,根本无法考据,据说第一个谶言是说宗周褒姒,后来宗周败亡。
而汉朝恰恰就是个,最喜欢谶纬学术的朝代。
比如“公孙病已当立”、“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刘秀发兵捕不道”、“千里草,何青青”这些,不知凡几。
当然最著名的还要数,春秋谶里面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
至于什么时候有的,各说纷纭。
反正据太平御览胡诌,是刘彻亲口说出来了,而且用的人非常多。
据说从东汉初年,一直用到南北朝,甚至后面偶尔还能蹦出来用。
汉季大概是崇古之风严重,什么禅位这种事,就一直拿出来吹嘘。
在刘弗陵之时,上林苑因为出现,虫啃噬树叶,啃出“公孙病已立”的字样,
眭弘于是推衍春秋大意,认为石头和柳树都是阴物,象征着处在下层的老百姓,而泰山是群山之首,是改朝换代以后皇帝祭天以报功的地方。
如今大石自立,枯柳复生,它们并非人力所为,这就说明要有普通老百姓成为天子了。
于是上言,让刘弗陵禅让给公孙姓之人。
好家伙!
这朝廷还能忍受得了?
孝武皇帝才死多久?
你就想端了汉家江山?
不出任何意外,眭弘被霍光剁了!
当然这件事并不是意味着停止了。
推崇禅让恰恰是刘家人最喜欢干的事。
王莽上位、曹丕登基,基本上都是刘家人,为王前驱,替人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