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八章 金刚怒目兄弟情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杨景出师不利,气得卧床不起,所带闯阵兵马皆折损殆尽,雁门关登时陷入一阵阴霾,士气低落。

  随后辽兵趁势组织攻城,在佘赛花的指挥下,勉强击退敌人。辽兵在关下叫骂挑衅,佘赛花命全军坚守不出。残阳如血,整个雁门关鸦雀无声,死一般沉静。

  柴美容在旁侍疾,见六郎郁郁寡欢,安慰道:“夫君,胜败乃兵家常事,先养好身体,才能再战辽兵。”

  杨景微微阖眼,懊悔道:“都怪我轻敌大意,瞧不破敌人的奸计,害得兄弟们命丧阵中,我如何面对他们的父母妻儿啊。”

  原来他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因为不敌韩昌,而且内疚自己轻敌大意,害得将士无辜送命。两军对阵,自然少不了伤亡,可若因为将军决策失误而葬送士兵性命,就是为将者的无能了。

  杨景整日苦思破阵之法,天门阵中的八大阵若单独运转,破阵不在话下。一旦八阵结合,其中变化难以言表,与自己所学相去甚远,顿时头胀欲裂,更加气郁。

  柴美容见夫君颓败,低声道:“夫君,辽兵阵法怪异,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也是他们无法攻破雁门关,这才以此诡计引诱夫君出击,只要我们坚守不出,辽军自当退兵。”杨景虽不甘心,可眼下不能枉送将士性命,也只好加强戒备,以防辽兵偷袭。

  静养几日后,杨景内伤渐好转,便到城墙巡查军容。自从他败阵后,又因气血攻心卧床,士气有些低落,全靠佘赛花震住场面,才没有溃败。守城将士见将军前来巡查,士气重振,之前压抑气氛一扫而光。

  杨景巡视完毕后,见守城布置颇有章法,步兵和弓手兵配合也相得益彰,各种守城器械也一一准备妥当,心想这手笔不知是何人所为,可堪大才,一问之下,竟是出自杨排风之手。

  他对这个小丫头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天波杨府烧火的丫头,平日喜欢和儿子杨宗保玩耍。后来凌楚瑜将其带走,收做徒弟,以为她今后会是一代女侠。可没想到的是,杨排风在雁门关前独战韩昌,鼓舞士气,随后又是她领一偏师,接应战败后撤的自己,足见其武功和谋略之高。便下令传杨排风帅账商议。

  少顷,一身戎装的杨排风风风火火赶来,道:“将军,杨排风听命。”杨景见她英姿,赞叹女中豪杰,道:“排风,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拘礼,坐。”

  杨排风将披风一撩,振振有声,端坐在一旁。

  杨景道:“排风,这次多亏了你,才使得辽兵不敢犯境,看来这些年,你跟你师父学了不少本事。”

  杨排风道:“排风从小受教于杨家,自当保家卫国。此番辽国不自量力,敢来犯我大宋边境,定教他们全军覆没。”

  她少年父亲就死在战场上,这对她幼小的心灵冲击极大,发誓长大后定要驱除辽兵,收复河山。后来她上山学艺,凌楚瑜因有愧其父,悉心教导,倾囊相授。仅仅五年,她便将杨家枪学得滚瓜烂熟。不仅如此,兵法谋略也颇有小成,连凌楚瑜也不得不佩服她的聪慧和毅力。

  可一个花季姑娘,当天真浪漫的年纪,应该多接触这世间的美好事物,而不是心怀报仇种子,整日与武功为伴。凌楚瑜唯恐她错过美好童年时光,长大后有所遗憾,便不在传授她任何本事。可杨排风鬼灵精怪,见师父不再传授本事,便悄悄去求教苍云山上兵法谋虑仅次于她师父的冯易烟。

  冯易烟对她也是喜爱,可惜无缘收其为徒,尤为遗憾。但杨排风求教,他表面不应允,而暗地里却安排吴犀不经意泄露,让她将自己专研多年的兵法一一学去。而杨排风也不负众望,此次雁门关一战,便是最好证明。

  杨景道:“排风,这些年你师父他怎么样?”杨排风一听,脸色瞬间不悦,道:“师父他这几年为情所困,整天唉声叹气,郁郁寡欢。他时常下山,一去就是一整天,后来我问了其他人,才知道师父他去祭拜一个女人,那个为他而死的女人。还有,后来师父他经常站在后山一块巨石前饮酒,有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我也不敢去打扰他。将军,你知道我师父在思念谁吗?”说到最后,略带酸楚。

  杨排风曾见过英姿飒爽的闻人清,也偷偷见过风华绝代的蓝儿,也在山上听过苏媚为爱而死的故事,这三人不论样貌和才智,都是上上之选。但凌楚瑜更多时候,是对着巨石叹气,杨排风知道,这才是师父心中想弥补的遗憾。

  杨景听罢,也是长叹一声,不愿将此事多说,摇头道:“你师父的感情之事,外人怎能知悉。只有他心里最清楚,到底爱谁。”说罢他看向杨排风,发觉这丫头眼里闪过一丝悲伤难过,不禁有些吃惊,便岔开话题道:“排风,这次叫你来,是为了破阵一事。这辽兵阵法诡异非常,闻所未闻,你随楚瑜学艺,他可有传授排兵布阵之法?”

  当年杨家八子中,在排兵布阵上,凌楚瑜乃佼佼者。杨景心想,或许杨排风会有所涉猎。只要能了解这个阵法,便能有一战的可能。

  杨排风露出凝重的神情,摇头道:“将军,排风无能,从未见过这个阵法。”她将后来几年不曾在凌楚瑜身上学本事的事情说了,杨景有些失望,道:“排风,那你能否传信给你师父,让他下山相助。”

  杨排风更是没有办法,摇摇头,道:“师父他早就下山去了,江湖茫茫,不知该如何寻找。”

  杨景听罢,也只好放弃。眼下也只有严守雁门关,等待朝廷援兵。他坚信只要再有数万大军驰援,辽军休想越过雁门关半步。

  可等来的并不是援兵,而是赵光义的一道圣旨。皇帝震怒,让杨景尽快出兵,破了辽军的天门阵,好让辽军知道宋朝厉害。杨景对此圣旨是大吃一惊,急忙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皇上这是怎么了,这雁门关自古就是关隘险地,利守不利攻,为何要让我们出动出击,岂不是兵家大忌?”众将纷纷表示不满和愤怒。

  之前虽有杨继业出动出击,生擒敌军将令的壮举,可此一时彼一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能同日而语。杨景叹气道:“这也是没办法之事。辽军此次来犯,已做了充足准备。首先辽兵陈兵边境,使得两国边境紧张,战事一触即发。再者,他们主动挑衅雁门关,若我们拒战不出,消息传出,民心不稳,朝局动荡,甚至整个边境士气都会低落,到时候辽兵一旦猛攻,唯恐不敌。最后一点,辽国有意在皇上大赦天下时候出兵,分明就是挑衅,若我们避而不战,士气备受打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已不是战局的运筹,而是整个朝廷的对弈,这也是在逼我们主动出战。”

  众人纷纷叫骂辽国卑鄙,也想到这天门阵的背后,竟有如此深的运筹帷幄。可眼下无破阵之法,圣旨又催得急,不知该如何应对。

  就在此时,士兵来报,有十余名和尚来到帅府前,请求面见杨景。众将均是好奇,如今战事胶着,和尚不在寺庙乖乖念经,来这里作甚。杨景眼下烦躁不安,无暇分心,随口道:“替我好生招待他们。就跟大师们说,眼下边境战事紧急,本将军军务缠身,不能亲自迎接,有怠慢之处,多多包含。他日击退辽兵,再登门贵刹,多多赔罪。”

  他没有大摆架子,只是军情紧急,难以分心。士兵下去后,不一会又返回来道:“将军,那些和尚说了,此番前来,就是为了替将军分忧,解雁门关之围。”

  帐内众将一听,发出一阵冷笑,有人道:“如今这和尚也知兵?定是想多讨些善缘罢了,将军,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定是些狂妄之徒,依末将之见,不如将他们驱走算了。”

  杨景向来敬重僧人,道:“不必。我想他们都是一些热血之士,见辽兵势大,这才来相助,也是一番好意。若大宋人人皆如此,又何惧辽兵。”他对士兵道:“去回禀那些师傅,他们报国之志,杨景感激不尽。但沙场征伐本就是军人之事,让他们放心诵经,本将军定会打退辽兵。”

  士兵令命而出,不久又返回,说那些和尚让他带一句话。那些将领实在看不下去,愠怒道:“这些秃驴,当真是冥顽不灵。将军,属下这就亲自前去,将他们叉出去。”

  杨景略做思忖,道:“先听听他们想对本将军说什么吧。”他素来礼贤,心想这些和尚三番五次要求见面,或许真有什么本事不成。

  那士兵一字一句道:“梨花凋落两狼山,七羊同去六羊归。”

  杨景听罢,虎躯剧震,急忙道:“外面到底是什么人?”旁人或许不知这两句话是何意思,但杨家八兄弟可无比清楚,最后一句正是智聪和尚给父亲杨继业的批言。当时众人不明这是何意,以为杨家人只有六人归来,实际上是说杨家七个儿子,只有六郎生还。

  那士兵见他脸色巨变,吓得哆嗦,舌头打结,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杨景不等他说话,当即迈开步伐,冲出军帐,直奔门外。只见外面站立数十人,头戴斗笠,身穿灰色僧衣,脚穿草鞋,每人手持一根长棍,不像普通游行僧人。

  杨景看不起他们容貌,颤声道:“方才是哪位大师说有破敌之策?”

  此时为首的僧人朗声道:“阿弥陀佛!”声音极为熟悉,杨景已是控制不住,道:“这位大师您可否将头抬一抬,我想知道你是不是”

  那僧人生得虎背熊腰,极为健硕,他将头抬起,一双虎目精光闪闪,如那怒目金刚,威严赫赫,微笑道:“六郎,别来无恙!”

  杨景忽止不住泪水,扑上前将他抱住,不顾身份叫道:“五哥,我的好五哥啊,你终于回家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