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三百七十三章 买卖私奴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礼部尚书任亨泰被人给告了,本来大明没有了宰相,六部尚书就成为了百官之首,平时也多受其它人的关注,比如詹徽这个吏部尚书,因为最受老朱的信任,所以平时对他的非议也更多,其中有真也有假,而詹徽也一向不怎么在乎别人的议论。

  任亨泰是洪武二十一年的状元,而且这个人的出身十分有意思,他父亲姓杜,入赘到任家,所以任亨泰是从他外祖父的姓,而且他的母亲也不是中原人,而是元代乌古伦氏的公主,属于色目人,所以任亨泰本身就是个混血儿。

  更有意思的是,任亨泰的正妻竟然是个蒙古女人,虽然元朝败退后,很多蒙古人都留在中原生活,但因为当年的世仇,所以这些蒙古人是十分受人歧视的,可偏偏状元出身的任亨泰却娶了一个蒙古女人为妻,这在官员中也极为少见。

  任亨泰虽然不像解缙那样,从小就有神童之名,但也是有名的才子,哪怕考上状元做了官后,也依然保持着才子风流的本色,幸好他这个人也颇有才干,所以在官场上也走的极稳,最后被老朱任命为礼部尚书,成为一部之首。

  李节对任亨泰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之前的那个江伯儿杀子案,这个江伯儿因为老母病重,竟然愚昧的把儿子杀了祭祀泰山,希望可以救回老母的命,结果当地的官员还把这件事当做孝行上报,希望得到朝廷的表彰。

  当时老朱一气之下,把江伯儿流放,但事后又觉得对方一片孝心,于是想要功过两分,继续表彰江伯儿的孝行,幸好身为礼部尚书的任亨泰坚决反对,这才让老朱打消了这个想法。

  说实话,当时任亨泰敢当面直谏老朱,也让整个朝堂为之震动,因为自从老朱杀了李善长、将朝堂大权独揽于手中后,就再也没有大臣敢违逆老朱的意思,詹徽之所以受宠,就是因为他是老朱的应声虫,只要老朱吩咐下来的事,他从来不问缘由坚决执行到底。

  相比之下,任亨泰这个平时有点散漫的礼部尚书,却忽然犯颜直谏,让老朱也改变了想法,这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因为这件事,任亨泰是声名大振,甚至风头压过了詹徽等其它五部尚书。

  不过在老朱手下的官员忽然出名可不是什么好事,比如任亨泰就是如此,他的名气虽然有了,但也引来了老朱的不满,刚巧去年安南那边有点不太平,有人说安南境内有人想要谋反,于是老朱就任命任亨泰为使节,出使安南去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安南,也就是后世的越南那边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不但气候酷热,而且各种疫病横行,哪怕是身为使节,去了那里也要吃不少的苦头,老朱也是想借此敲打一下任亨泰,免得他飘起来。

  任亨泰似乎也明白老朱的用意,所以老老实实的出使安南,前段时间也终于回来了,而且他这次出使也十分成功,上次大明派出的使节,只是一个礼部员外郎,名叫吴伯宗,巧合的是,这个吴伯宗也是状元出身,不过官职上可比任亨泰差上许多。

  对于大明派了一位尚书出使安南,安南上下也都以此为荣,认为这是大明对安南的重视,要知道现在的安南是陈氏当政,而且还牌陈氏政权的末期,国内比较混乱,权臣与奸雄辈出,不过陈朝文风比较盛行,所以任亨泰这个状元出身的礼部尚书出使安南,也极大的安抚了安南的局势,使得安南国内的一些权臣暂时不敢乱动。

  可以说任亨泰十分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务,本来是大功一件,然而就在他回来向老朱复命不久,却忽然被人爆出一件事,那就是任亨泰在出使安南时,竟然在安南买了几个当地的女子为奴,并且还带回了大明。

  要知道老朱可是多次下令放赎奴婢,规定买卖奴婢是违法行为,买卖人口双方都要坐牢,官方救赎被卖的奴婢放回家团聚,而且引诱良家成为奴婢也是重罪,最严重的甚至会被斩首,这些举措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使得战乱成的大明人口快速恢复。

  另外后来老朱还规定,普通百姓禁止拥有奴婢,官员勋贵虽然可以拥有奴婢,但也有严格的规定,比如每个品级的官员,拥有的奴婢数量有严格的规定,另外这些奴婢必须是官奴,绝不许使用私奴。

  当然了,规定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老朱的这些规定虽然以律法的形式颁布了,但别人却可以绕开这些律法,比如百姓不能拥有奴婢,但那些富豪之家,家里都是仆从成群,区别只是这些与主家签了佣工合同,也就是以雇佣的形式给主家干活,就像是作坊里的工匠一样,老朱管的再宽,你也不能不让作坊雇佣人手吧?

  连普通人都能绕过老朱立下的律法,更别说那些官员和勋贵们了,比如按照规定,公侯家里的奴婢不能超过二十,一品大员不能超过十二,二品的不能超过十人,三品不能超过八人。

  任亨泰是礼部尚书,正二品的高官,身边的奴婢却不能超过十人,要知道像他这种身份,光是马夫、厨子、侍女等等,这些必须的奴婢就不下十人,更别说他们家里还有其它人需要照顾,所以十个人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而且身为官员,他们有更多的办法避开朝廷的一些律法,所以遍观整个朝堂,几乎每个官员都是超量使用奴婢,任亨泰买卖几个奴婢,放在平时根本不算什么事。

  然而坏就坏在,任亨泰是在出使的时候买卖奴婢,而且买的还是安南人,虽然安南人自己可能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但架不住朝中有人别有用心,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弹劾任亨泰的奏本也像雨点般落到老朱的案头上。

  历史上的任亨泰就是栽倒在这件事上,如果没有人干预的话,恐怕他也会和历史上一样被贬官,最后被人落井下石,彻底的罢官回乡。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