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番外第21章 平定日韩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黄海海战爆发的时候,太史慈本人因为身处三韩腹地的正面陆战战场,不得不错失了立功的良机。

  同时他也担忧后方的情况,一时不敢继续轻进,唯恐负责海路后勤的李严随时需要他支援。所以连续数日,他都选择了停止进攻、原地待命等后方的消息。

  这一驻扎,便是三四天。到九月初,李严的船队打完海战、顺利航行到汉江口靠岸、他自己率领一队小船逆流而上准备回师,同时派出探马报信。

  太史慈这才得到了后方胜利的喜讯。

  “果然还是可以信任李严的随机应变之能!咱大汉的海船比三韩蛮子好那么多,只要不是庸才,都能打赢数倍之敌吧!好歹没丢大汉的脸!”

  太史慈振奋不已,内心暗暗侥幸了一会儿,随后便觉得理所当然。

  他那些侥幸,也是看在敌人人数确实多于李严数倍,所以才有些担心。要是双方规模差不多的话,那他就一点都不担心了。

  现在看来,海军是个技术兵种,这条真理果然一点不错。船太差,哪怕人数多好几倍,还是被碾压。

  又过了三四天,李严本人也带着小船船队和部分兵力赶到,还带来了不少三韩战死贵族的首级等献功之物,外加部分坠海后生擒捞起来的俘虏。

  太史慈提前通知了赵云,大家聚在一起先庆了个功,大摆宴席杀猪宰羊。

  酒宴之间,李严拿出一件纹边的红色蜀锦战袍展示,也不算夸耀吧,就是跟人分享一下。太史慈看了,不由好奇追问:“此为何物?”

  李严:“这是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的战袍。公孙渊可是此次三韩水师的主将,他父亲把水师都交给他了,就赌这一把。

  公孙渊本人的坐船是被咱直接用大船的撞角撞沉的,所以他堕海沉底溺亡了,没有捞到尸首,连首级都没割到。

  铠甲头盔沉重,估计也都沉底了吧。最后打捞到他船上一些军官士卒活口,拷问之下,他们只只认了这件战袍,说确是公孙渊之物。”

  太史慈接过仔细看了一番,战袍所用的是典型的五尺宽幅蜀锦,纹彩精美,在中原或许不算很昂贵,但绝对是蜀地原产。

  而蜀地位于大汉最西南方,三韩却在最东北方,几乎隔了整个中原。在东北的蜀锦几乎都是前些年糜竺家贩卖来的,价格极其昂贵,三韩公孙氏也只有家族顶层权贵才用得起,看来确实是公孙渊本人遗物无疑了。

  太史慈也是感慨不已:

  杀扶余王尉仇台被赵云抢了功,好不容易公孙家族肯出战决战,还是场海战,接过因为自己的主力看起来太强,威名远播,又被人避开了,偏偏去找李严的麻烦,让李严立功了。

  看来要立功,示弱很重要呐。

  既不能让敌人躲着你不给你机会打,也不能让敌人觉得你太强、一旦不得不对你出手,就集中倾国之力下死手。

  太史慈一想到自己跟随刘备很早,但中途总是被派到其他地方去辅佐次要防区,这些年错过了多少密集立功的黄金期,不由生出一股“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

  这辈子爬到四镇将军难道是极限了么?好不容易天下一统,这次还能对三韩动手,开疆拓土,莫非依然不能立下头功,升到征东将军?

  不行,后续必须好好努力了,公孙康本人的首级,必须他来拿下!

  不能再让已经升无可升的赵云越俎代庖了,赵云明明只是来监军、防止丞相的部队在外肆意妄为的呀。怎么几千骑兵的监督队伍,就硬生生打成了主攻呢?

  休整够了之后,九月初六,太史慈重新整顿兵马,继续推进,一路猛攻,把公孙康的人马打得节节败退。

  太史慈好几次都自以为有把握围歼公孙康了,无奈公孙康跑得非常快,放弃起地盘来简直毫不犹豫。以至于太史慈只是拓地数百里,却暂时未能围歼敌主要有生力量。

  转眼被拖到九月过半,战场局面已经近似于后世韩战初期、米国人登陆之前的态势了。公孙康和濊貊王的联军被逼到了相当于后世釜山盆地周边。

  公孙康得知儿子的死讯、水军被重创的消息,足足比太史慈又晚了四五天。不过九月初的时候,他也已经彻底搞清楚形势了。

  儿子的死讯,当然令公孙康悲痛,但他没那么多精力来关注儿子的死活了。相比之下,两万多人的三韩水军被击溃,才更让公孙康绝望。

  那都是他逃命和将来在异域重建统治的家底啊。

  好在大海之上,总归是很难打出包围歼灭战的,毕竟海上没有地形险要,无法围出铜墙铁壁的封锁圈。

  三韩水军决战时的人数规模,又远多于李严数倍,人多船小,李严只能是直捣腹心、把三韩水军的指挥中枢给斩首打崩。等三韩水军溃散后,小船四散而逃,李严也只能挑其中一两成追击。

  最后,居然还给公孙康陆陆续续逃回来万余人。

  当时公孙康就决定,不能再等了,直接后撤到相当于后世釜山附近,然后就要搜集剩余全部海船,一边焚烧宫殿官府,假装自尽,一边就先偷偷渡海去对马。

  他之所以陆上缓缓抵抗迟滞太史慈的推进,也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让更多的水师溃部归队。毕竟被打散的部队是不会跟成建制部队那样高效后撤的,你得慢慢等。

  九月十六,公孙康觉得不能再等了,而且最后几天,每天归队的水师溃兵也已不足百人,再等下去也不会明显集结到更多人,公孙康便就此打住。

  不然,太史慈麾下的李严也可能会反应过来,过来截断海峡。那样就弄巧成拙,想走都走不了了。

  当天公孙康就假装放火焚烧宫殿,执行了诈死不降的骗术。而且把大量不够心腹的普通百姓和基层官吏都留下了,没打算移民,以免露出太多破绽。那些跟他一起的濊貊蛮族也被放弃了,没有通知。

  然后他只带着部队,以及自己的族人,和军中军官的家眷,全部坐船逃跑,三天之后就先渡过了一半的海峡,到对马岛先落脚驻防。

  部队当中很多人想过哗变,都被公孙康严酷镇住,杀了不少人。因为他不能容许知道了此行目的地的人、再活着反悔留下,不然他的海外建国打算不就瞒不住了么。

  但是,他又不能杀太多人,否则军队会直接哗变的。情急之下,公孙康选择了恩威并用,杀了一群带头的,然后立刻画大饼宣布提高将士们的待遇。

  他在对马岛上岸停留期间,立刻召集全军,他和弟弟公孙恭,以及剩下几个儿子,亲自当众给大伙儿做思想工作,宣扬到了对岸后的好处。

  “将士们听着!没让你们带家眷,也是为你们好。你们的家人会以为你们已经为国战死了。但是大王保证,到了邪马台之后,凡是无妻子者,人人至少发两个邪马台女人!还有更多的熊袭蛮女子!有妻的也能发一个!

  所以,你们不要担心断子绝孙、老后无人赡养客死异乡。从此邪马台就是你们的新家了!之前的邪马台女主,去年就已经被大王剿灭斩杀,邪马台人的权贵大多被清算,我们到了那儿就是做人上人的!”

  公孙家的人疯狂画饼,军心总算重新稳住了。很多不太了解时政的将士们,也是到了这时候才知道,公孙康是在去年他爹公孙度死的时候,就先秘不发丧搞了一堆恐怖清洗,还把之前羁縻的海对面的邪马台国高层都端了,早就想好了鸠占鹊巢的退路。

  一想到那些更蛮夷之地的女人虽然更加矮丑,但去了之后好歹是去做人上人的,汉人士兵个个都能分到奴仆,大家也就认了。

  九月下旬,公孙家的船队又短暂地稍作补给休整,便准备从对马岛继续启航,南下到邪马台靠岸。

  时间线回溯到大半个月之前。

  南线战场,后世的九州岛一带。

  早在八月二十日左右,甘宁的部队终于在鹿儿岛以及南九州站稳了脚跟。

  甘宁的船队,是仗着纬度航行法、先从舟山群岛往正东航行、随后利用观察海云及军舰鸟找岛引航、沿着流虬群岛最北段的三分之一,慢慢摸索航行到后世曰本本土的。

  在大陆上站稳脚跟后,甘宁还真就花费了比预期多得多的时间,才能继续往北推进。

  主要是农历七八月份,东海上还是有风浪的,哪怕避开了台风,普通的风浪也不好受。颠簸久了船肯定会有损伤,抵达陆地后就得想办法休整修理。

  如果是在有成熟人类文明定居的区域靠岸,这种补给就会很快,可能也就七八天搞定了。

  但谁让甘宁是在一个完全没有国家统治、只有原始部落存在的蛮族地区登陆呢。当地原本没有任何港口码头设施,也没有造船修船的场所、工具、工匠。

  甘宁的从零开始,先自己派人用小船上岸伐木采石、搭建临时栈桥。

  甚至要在岸上赶造一个临时殖民点,把船上带的车木棍简易车床和水轮锯木机都搬上岸,再放下一批水手临时转为樵夫木匠,制造船用板材修船。

  甘宁也不知道继续往北会遇到什么文明、何种程度的抵抗,总不能冒险开个破船就继续推进。

  这种感觉,就跟哥伦布第一次抵达古巴的时候差不多,得从零开始种田建设,稳着探索。这么一算,耽误半个多月绝对是正常的,没有人能指责他的谨慎。

  好在休整修船的这段时间,甘宁也没闲着,派出了侦察部队在岛上搜索情报,了解当地部落。着实拿到了很多可靠信息。

  甘宁来之前,他对这儿的认知几乎是空白的,他曾经想过从无所不知的李丞相那儿得到更多提点教诲,但李素也非常识趣地没有多说。

  因为李素知道,虽然他前世看过几眼所谓的曰本古代史,但那些东西显然是不可信的——按照《曰本书记》和《古事记》,早期天皇的事迹基本上就是神话,捏造度绝对比中原的三皇五帝还要高出数倍。

  欠史八代就不说了,哪怕是从最早有考古物证佐证的年代算起,最初三四百年的历史也是扯的。

  按照曰本人的说法,毫无考古可言的“欠史八代”天皇,大约是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100年,那中间的五百年完全是编造的。

  曰本本岛的关西地区有国家政权的诞生,基本上也就是公元前100年,对应西汉武帝的时候,才算是刚有雏形。

  但是当时曰本至少有三大类政权的存在,一类就是北九州的邪马台,一类是南九州的熊袭,第三类是关西淀川琵琶湖流域的大和——

  至于浓尾平原再往东的关东地区,那就不用说了,完全不可考,或许当时的虾夷人活动范围有那么广吧,整个关东到北海道都是虾夷野人。

  估计一直到汉末刘备李素这时候,曰本也还是这么个状态,零散小部落至少上百。

  《曰本书记》和《古事记》上倒是说早在公元80年左右、相当于东汉汉章帝时期,景行天皇已经把熊袭蛮灭了,但这个记载也绝对是扯淡,所以李素没误导甘宁。

  此刻甘宁亲自到了南九州,见识了熊袭蛮的状态,确实还是处在独立蒙昧之中,一切也就真相大白。

  毕竟按照《曰本书记》的说法,灭熊袭蛮的景行天皇虽然不是欠史八代,但也长寿得夸张,跟欠史八代时的古人一样逆天,足足从公元前13年活到公元130年,有143岁。

  哪怕尧舜禹都不敢这么吹嘘寿命呢。

  既然如今熊袭还是没有国家的蛮夷,甘宁顺手奴役一些人来修船造码头、征粮抢牲畜,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甘宁也想过用文明人的贸易手段来获取补给,但也得对方听得懂人话、有话事人能跟你贸易啊。

  那些蛮子自己听不懂汉语,那汉人就直接拿,这很合理。

  在熊袭肆虐获取够补给后,甘宁才继续北上,在八月底抵达了邪马台。

  期间,甘宁还好奇同在一个岛上,为什么南北会有那么大的差异。所以他的船队沿岸北上的途中,经过阿苏山还靠岸勘察了一番,甘宁亲自尝试带队探险攀登,纪录地理。

  甘宁这辈子是第一次看到始终冒着烟的活火山,内心也是颇为震撼。

  所有的汉军海军将士,也都觉得蔚为壮观,算是理解了为什么一座宏伟火山构成的无人区隔离带,能让一个岛南北两侧有那么大的文明差异了。

  抵达邪马台之后,甘宁一开始也杀伐征服了一阵,但随即就发现对抗自己的居然就是公孙康留下的镇守军。公孙康的人自己也才刚刚彻底征服邪马台没多久。

  甘宁轻易击败公孙康留下的数千士卒后,抓了点将领活口拷问,得知公孙康去年冬天才设计宴请邪马台高层去朝贡,然后把邪马台巫女头目卑弥呼在内的人都杀了。

  当时邪马台这边还不知道公孙康的父亲公孙度已死,公孙康就是趁着爹刚死秘不发丧那阵子,把邪马台高层清洗屠杀了,以实现他鸠占鹊巢留退路的阴谋。

  甘宁当然也是很为愤慨,但也顺势将计就计,可以笼络本地土著的人心。邪马台剩下的都是些蒙昧的平民,根本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和贵族阶层足以反抗。至于那些巫女阶层,就更是毫无威胁。

  既然连被公孙康奴役他们都暂时忍了,无力反抗,现在正牌的大汉来了,他们当然也是乖乖躺平接受大汉的统治。

  整个过程实在是没什么好多说的。

  搞定这一切之后。甘宁就彻底控制了大致相当于后世博多、福冈一带。那地方就是隔着对马岛海峡和韩国釜山相望的。

  甘宁收拾完之后,就遇到了公孙康从对马岛休整完,继续南下,自以为逃出了大汉的“地图迷雾视野范围”,从此可以不被汉人知晓他的存在。

  在对马岛以南的海域,公孙康大惊失色地撞上了甘宁的船队。随后自然是一场腥风血雨一边倒的海战。

  之前公孙氏的人马以五倍的兵力跟李严对战,尚且死了主帅、人马战船折损近半,大败亏输。

  现在只剩一万多人的公孙康军,面对有两万之众、还是开着大福船来以逸待劳的甘宁,那屠戮之惨烈,就不用说了。

  公孙康全军覆没,跟弟弟公孙恭一起被击杀在对马海峡,三韩地区的割据军阀至此总算是彻底肃清。

  倒霉的太史慈,最后还是没捞到公孙康的人头,不过他好歹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全部土地,又花了两三个月打肃清战争,最后拿了个濊貊国蛮王的人头,聊以表功。

  赵云拿扶余王,甘宁拿公孙康,太史慈拿濊貊王,李严拿公孙渊,总算是都有军功收割入账。

  战事结束后,各方联名给李素报捷,当然是由甘宁派出福船直航会稽郡送回去。

  因为海路迁延,李素那边又拖了一个多月才得到消息,当时已经快205年的腊月了。

  雒阳方面,刘备也在李素之后大约十余日,得到了三韩尽平的好消息,还搂草打兔子把九州岛和整个流虬的地图都开了、顺便羁縻了一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