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四百二十六章 变法将自己变没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赵括委托给李斯的事情,李斯终于还是完成了。

  李斯恭恭敬敬的看着面前的赵括,并且将自己所完成的启蒙教材放在了他的面前,李斯所编写的启蒙教材共有十篇,唤作《仓颉篇》,字体是采用了赵括所做出的新字体,而内容则是按着赵括的要求,简单易懂,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穿插名人的过错,读着朗朗上口。

  赵括惊讶的发现,自己和荀子的事迹在书里体现的比较多,他看着面前的李斯,却没有点破他的小心思,赵括这么一看,李斯仿佛就明白了他的想法,他摇着头,无奈的说道:“请您宽恕,我并非是有意的奉承,只是您是最适合的人选我只是如实的完成”

  赵括倒也没有假清高的要训斥李斯,他并不在意,他又翻看了片刻,读了读,李斯做的的确很不错,几千字就没有重复的,而且编写得当,通俗易懂,还加上了一些故事。赵括非常的满意,他也没有想过,李斯能在如此快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东西,他不由得赞叹道:“好啊,我需要想一年的内容,您只用了几个月。”

  “这还是多亏了别人的帮助。”,李斯认真的说着,丝毫不敢邀功,他让自己的家臣将一个人带到府里来,赵括也有些好奇,李斯的实干之才他是知道的,能帮得上他的人,大概也是很杰出的人才吧。两人又闲聊了片刻,就看到一个酷似董成子的年轻人摇摇晃晃的走了进来。

  年轻人年纪不大,身材却有些走形。

  年轻人的脸上带着一种傲然,他抬头走进来,看着面前的李斯,大大咧咧的问道:“师兄,不是说好让我休息几天吗?君子要信守承诺啊!”,他正说着呢,李斯勃然大怒,站起身来,大声训斥道:“怎么敢在武成侯前这样的无礼?”,年轻人一愣,急忙看向了赵括。

  赵括也正在打量着他,年轻人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朝着赵括俯身一拜。

  赵括起身回礼,年轻人急忙躲避,不敢承受,看到他老实了下来,李斯就让他坐在一侧,无奈的对赵括说道:“这是我的同门,是老师最得意的弟子,老师还在人世的时候,曾给我写信,让我照顾他”,李斯看向了他,示意他介绍一下自己,年轻人再次起身,拜道:“张苍拜见武成侯。”

  “张苍”,赵括愣了一下,他忽然想起来了,这位同样是个能人,才学比起李斯也毫不逊色,他的学识非常渊博,精通各个方面,从律法,农桑,天文,日历,算术,几乎就没有他不精通的,在汉初为丞相他也是荀子的弟子,算是李斯的师弟。赵括点着头,说道:“不错,这是你写的?”

  “是啊,我帮着写了其中的一些”

  “哈哈哈,难怪都是夸荀子的,原来是荀子两位弟子一同写出来的!”,赵括开了个小玩笑,张苍本以为赵括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发现他如此平易近人之后,他也放下了那份拘束。李斯便告诉赵括,张苍来到秦国不久,就因为杰出的才能得到了提拔,目前负责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

  好家伙,秦国图书馆管理员?

  在华夏,图书管理员似乎都很厉害赵括有些明白他将来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全才性的丞相了,大概就是因为这段经历吧,天天泡在图书馆,能不博学吗?李斯也是这么说,这家伙很喜欢读书,正是因为太喜欢读书,读的入神,结果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李斯很担心,哪天他就因为沉迷读书不可自拔而犯下大错。

  “想读书?”

  赵括看着张苍,笑着说道:“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想继续读书,那就辞掉你的官职,来我府上吧,我那里什么书都有,而且,我也可以借阅任何一本书,若是你因为读书而怠慢了政务,那可是大罪,李斯也保不住你的。”,在秦国,怠慢政务的确是大罪,尤其是旷工,很可能会被判处劳动改过,然后你就要去修个十年的长城驰道什么的。

  让张苍这样的人去劳动,估计被杀死他还要严重,毕竟这一身的肥肉,走路都不容易。

  果然,张苍听闻赵括的话,非常的激动,他看着李斯,似乎是想要让李斯帮他拿个决定,李斯在心里叹息着,这么好的机会,你居然还在迟疑?李斯与张苍虽然师出同门,可是李斯跟他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的亲密,李斯只是不厌恶他,也觉得他能帮上自己而已,不过,在赵括面前,他还是要表现出多一点的善意。

  因为他了解赵括的性格,而想要成为秦国的丞相,赵括的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还不拜谢武成侯?”

  “多谢武成侯!”,张苍便不再迟疑。在秦国,一般是不许辞掉官职的,除非是疾病,受伤这类的情况,不过张苍这个情况,李园去跟秦王说一声,也是可以的。赵括再次说起了启蒙教材的事情,教材既然编订完成,那就要进行推广,推广的事情,李斯就帮不上了,李斯自己还在忙。

  不过,吕不韦倒是可以帮得上,毕竟这不需要耗费心力,只需要下几个命令。

  三老制的确是一个好制度,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之中,不断的发展,某个干啥啥不行,犯蠢第一名的朝代将三老变成世袭,却使得三老制背上了恶名。三老并非世袭,本身也不是地方豪强,任免权在官府手里,而他们负责联系官府与百姓。结合推广道德的孝悌制,三老制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不只是像安抚百姓那样的简单。

  秦国开始施行三老制,从咸阳开始,官吏们赶到乡野,挑选合适的人,要有名望,要有道德,最重要的是,要听话各地的百姓都非常的惊讶,而那些被看中的老人更是如此,他们很多爵位都不算太高,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好事。对于三老,官府是不出俸禄的,这只是一种地位,不是官职。

  可这样的地位,往往也是很多人所渴望得到的。

  在三晋等地区,因为官吏短缺而造成的诸多基层问题,随着三老制的展开而开始消失,乡里最有名望的老者来给百姓们讲述秦国的仁义,讲述大一统的概念,这可比官吏们讲一年的作用还要大而孝悌制,也就是鼓励道德,奖赏德行的制度,在开展之后,也算是洗刷了秦国的一些负面形象。

  秦国在六国的眼里是暴虐的,可是当他开始主张仁义道德,并且愿意以身作则的时候,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儒者们纷纷前来秦国,而秦王也特意下令,允许这些外来的儒者观看,但是在秦国内一定要遵守秦国的律法为了避免他们鼓动百姓,或者混入奸细,秦国还要官吏们陪同这些儒者来观看。秦国一直都挺欢迎儒者的,当初荀子来到秦国,秦王甚至亲自来迎接他,带他去参观。

  范雎和吕不韦也一直想要拉拢更多的人才,儒家的贤才还是相当多的。

  而这一次,前来秦国的儒者却是相当的多,这些人来到秦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看道德教化,儒家一直都在提倡德治。他们最先是询问了乡里的三老,随后又拜访了那些因为道德而受到奖赏的良家子,当然,还有秦国本地的官吏来讲述自己是如何爱民,如何德治,按时看望孤寡,救济贫苦之类的事情。

  秦国的这些变化,让儒者们欢呼雀跃,他们认为这是儒家的胜利,虽然整件事从出现到执行都与儒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可他们还是愿意这么想,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儒者都这么想,秦国虽然给自己披上了一套道德的外衣,可是内在并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个从方方面面来限制百姓的“暴秦”。

  不少派系的儒者们都对秦国表现出了失望,他们觉得秦国将道德教化作为工具来用,而不是当成自己的核心思想,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派都是这样的,儒者们已经能看出天下的局势来,秦国一王天下,这是肯定的,这是一定的,武成侯几万人就差点灭亡楚国,过上几年,武成侯带个十万人过去,楚国能扛得住吗?

  就连齐国的那个孩子王都已经看出了不妥,私下里让国相后胜为他整顿军队,应对麻烦,话虽然说的不清楚,可是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他都能看出来,儒者当然也可以,在这样的时代,想要反抗秦国,拒绝秦国,那是愚蠢的决定,而秦国目前的作为,就是在给儒家释放善意,这是一个好机会啊!

  拥抱秦国,改变秦国,让秦国支持儒家!

  儒家弟子们怀着这样的想法,大批在秦国出仕,对于这些文化人来说,“司法考试”并非难事,而这些人的进入,居然解决了一些地方的官吏问题,这就是秦王所没有想到的了,目前秦国的官吏群体的构成还是非常复杂的,可这不是坏事最多的当然还是法家的,以韩非,李斯这些人为首的多数官吏。

  他们都是法家的支持者,他们愿意在地方上公正的执行法律,而因为医官的出现,医家也加入到官吏体系里,他们的数量也不少,因为秦国是以乡为单位,设立这些医官,他们负责治疗当地的百姓,同时还是很好的监督者,教化者,普及者,换句话来说,他们都是一些“政.委”。

  百姓们对这些医官是很有好感的,也愿意听他们的话。

  另外就是墨家的这些工官,不断的发明创造,制作更好的器械,兵家的军官们操练士卒,准备战争,杂家的官吏也很多,分布在各地,农家的官吏当然也在参与地方治理,如今又加上了显学的儒家,秦国的官吏构成进一步扩大。赵括非常的开心,百家学术同时在秦国发挥出自己的能量,这才是百家争鸣啊!!

  这些儒家的官吏,他们有着很高的道德要求,故而在秦国鼓励官吏们道德治理的时候,他们表现的机会就更多了。面对大量涌进来的儒者们,群臣都有些不淡定,还有人跟秦王提议,希望能做出限制,秦王却很生气的说:“一王天下,天下的百姓都是秦人,天下的学术都是秦的学术,怎么能区别对待呢?”

  商鞅用了很长时间开辟出的法家独尊的秦国学术体系,开始遭受损坏,可是这样吸纳百家的新体系,也并非是坏事。

  从李斯府里离开后,张苍就成为了赵括家的常客,他总是来赵括家里借书,读书赵括发现他的数学水平非常的高,比赵括还要高这有些丢人,可是也能说明张苍的优秀,除却在数学方面,包括在法律,历史,制度,度量衡等方面,他都有研究,他甚至还跟赵括谈论度量衡的制定。

  “寸、尺、丈,寸下加一分位,丈位以上加一引位,都是十进”,张苍提议用十进制的度量衡,并且拟定了五个单位,赵括认真的听着,度量衡其实是三个东西,也就是长度单位,容量单位,重量单位,张苍在容量单位上提议用“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下都是十进演算。

  在重量单位上,是“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

  赵括忽然发现一个问题,韩非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学术家,而李斯则是纯粹的实干家,而张苍呢,他位于两人之间,他既懂得理论,还能实干历史上,荀子能教出这样的三个弟子,实在是太令人敬佩。

  就在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一个新的消息却是打破了这样的宁静。

  燕国的辽东胡人发动叛乱,袭击燕国的军队,燕王的军队败给了这些胡人,仓皇的逃进了王城,而其余地方全部沦陷,令所有人惊讶的是,这些胡人居然派人前往秦国,请求秦国能支持他们,吞并他们燕国的变法步似乎跨的太大,一下子,就引发了隐藏在国内的重重矛盾。

  在叛乱中,国相惑被胡人杀死,燕国濒临灭亡。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