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77章 宣示一下对她的主权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父亲的首肯所带来的好心情,没澎湃多久,就偃旗息鼓,让位给了烦躁与隐忧。

  曾纬越发意识到,只要自己一日没将欢儿娶进门,这姓邵的小子就一日不会消停。

  念在他如今与苏颂和苏迨走得近,当着姚欢,曾纬还是给他三分薄面,赞几句毛笔酥好看又好吃。

  但得尽快与他,将话挑明了。

  几日后,曾纬从国子学踱到太学,找到姨父蔡荧文。

  “姨父,今日汝舟可在塾学?”

  “在,在,辰时我送去的。”

  蔡姨父搬回沈馥之那里后,人逢复婚精神爽。

  看到一表人才的准外甥女婿,精神更爽。

  曾纬道:“今夜我在遇仙楼有个诗会,此去东水门乃顺路,我也许久未见到汝舟了,不如今日我去接他,带他逛逛年货摊子,玩耍半个时辰便送回姨父姨母处,我再去那诗会。”

  蔡荧文自是满口答应。他心中感慨,欢儿运道真不错,四郎这般有人情味儿的好孩子,满开封朱紫人家的公子哥儿里,也找不出第二人了吧。

  未时末,按着蔡荧文的指点,曾纬进了抚顺坊。

  曾纬自小就接触京城的贵胄子弟,他对于年轻男子的风仪作派,尤为敏感。

  从当初第一眼见到邵清时起,曾纬就觉得此人,不太有小门小户的寒酸样儿。

  后来的几回照面,曾纬更是发现,即使站在苏迨身边,或者与苏颂交谈时,这姓邵的小子,从气度到言语,竟都不落了下风去。

  就像一幅画中,若苏颂如横亘远山,苏迨如近处松竹,那么邵清则是那一江烟水,看似谦逊的留白,实则清朗疏阔不是画上那些杂草砾石的分量能比得。

  曾纬边走边思忖循着愈来愈清晰的童子叽喳声,来到了邵宅门口。

  他不及敲门院门先自开了邵清正招呼着散学的童子们出门,回头看到曾纬还不及露出讶然目光,他身后的姚汝舟已冲了过来。

  “四叔!”

  汝舟见到曾纬像小猧子见到主人一般兴奋。

  “乖今日四叔来接你,与你去桥上集市逛逛。”

  虽然,姚欢搬去东华门后,隔几天就回来看汝舟蔡荧文和沈馥之对这个无父无母的小娃娃也越养越有感情但汝舟,到底还是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他时而想起姐姐说过要带着他一起嫁人的承诺,却又常惶惑这份承诺会不会像空中纸鸢似地飘忽。

  此刻见到曾纬,再一听他来带自己去玩耍,汝舟喜不自禁就要拖着曾纬的袍袖走。

  曾纬拍拍他的肩膀:“稍候一刻,四叔与你先生说两句话。”

  邵清闻言道:“童子们既已散学,曾公子进院里吃盏茶吧边喝边说。”

  曾纬道:“不必如此麻烦,我今日来乃是知会邵兄我与欢儿不仅情定娶嫁之仪也已在家父家母筹备之中,她总要进曾府做我这一房的嫡夫人,怎会真的流连市肆饭食行当。邵兄若对庖厨之艺兴致盎然,在宅中研习即可,勿去竹林街好心办坏事。”

  手里牵着姚汝舟,曾纬自觉措辞已颇为客气。

  邵清望着面前这张俊美英气的面孔,一时五味杂陈。

  怀璧者,自是要防着旁人的觊觎。

  男女之情,更是自私的。

  他邵清,自问也不是圣人,当初各样试探,但凡察知自己有半分希望,又怎会拱手相让。

  因而此刻,听懂了曾纬的言下之意,邵清推己及人,倒也不觉得他多么唐突。

  可是,姚欢看到苏颂的铁桶子能将胡豆烘得喷香,看到毛笔酥能用并不昂贵的食材就做出来,那脸上畅快的喜悦之色,真挚可爱。

  曾纬是心仪她的男子,不也应该跟着欢欣吗?

  她是云雀,不是笼中鹦鹉。

  邵清轻声道:“曾公子,姚娘子这般好,她嫁人前,做些自己兴致所致的事,无可厚非。她高兴,你也当高兴才是。”

  曾纬的心火腾腾窜上。

  但他仍笑眯眯地盯着邵清:“她有多好,我自是比旁人更清楚些,她倾心于我,我定会让她过上快活的日子。”

  说罢,曾纬低头冲汝舟道:“走,咱们逛桥市去。”

  一高一矮两个人影消失在坊口。

  邵清抬头看了看身边已经掉光了叶子的桂花树,回身关上院门。

  冬至大如年。

  纵观年头到年尾的各色节日,元日,元宵、春社、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开封人最看重的,还是冬至。

  冬至前后,辍朝三日。

  宰执重臣跟着太后和官家去南薰门外祭天,城中各处则车马熙攘,市肆热闹,妇人小儿新衣鲜亮,街坊邻里互赠点心,一派士农工商皆贺冬的景象,

  开封俗语“肥冬瘦年”,说的便是,寻常人家在冬至时花钱,买酒买肉置办酒席,买锦买缎置办新衣,到了腊月末,反倒无钱过年了。

  官员没有早朝,布衣也多在宅中准备祭祖仪式和团圆家宴,各间酒肆饭铺自是打烊的居多。

  但姚欢的铺子,却接了个生意。

  在京准备陪着母亲和姨娘弟妹们过年的熙河路少帅刘锡,给的订单。

  李师师与姚欢合租小楼后,刘少帅光顾过几次,将家中姨娘去买来的两个小女娃,送来李师师处学琴学歌。

  刘家虽是武将,女眷们留在京中,也鲜少与文臣家那些鼻孔朝天的夫人往来,但从边关回到京中殿前司任职的一些将领,偶尔也会去刘府拜会刘老夫人,刘家若要招待酒宴,总还是少不得像样的家伎。

  刘锡第一次来的时候,姚欢还有些尴尬,毕竟曾经怼过他。

  不想刘锡反倒主动提起往事,又诚心诚意地给姚欢赔了一回罪,两下里也算相逢一笑释前嫌了。

  姚欢甚至还感慨,刘仲武这大儿子,目前来看,胸怀和能力都挺不错,三十年后在抗金战场上屡尝败绩,名字总是与“弃城”、“弃军”等词相连,未必是他一己之责?如果此人真的是个怂包,为何直到绍兴九年,还能出知襄阳,襄阳可是岳家军的势力范围。

  冬至前几日,刘锡又来了。

  他将要买的吃食和送去的地方一说,姚欢肃然起敬。

  原来刘家,每年自掏腰包三百贯,在官办的福田院旁,赁了一处大园子,收容了三四十个熙河路阵亡将士的遗孤。

  这孤幼院平时的开销,就靠刘家另外买的田产收租,以及西军一些高级将领筹资放在开封柜坊里生的利钱。

  “姚娘子做些夹子、馉饳和花团,数量么,让娃娃们祭祖时,每人的碗里看起来不寒碜,就好。娃娃们给天上的阿父磕完头,就会把点心吃了,所以劳烦娘子做得好看些,若能五颜六色,更佳。”

  姚欢了然。

  天人永隔,平静的怀念,或许好过撕心裂肺的哭喊。

  失去父亲的孩子,不能再失去平凡的乐趣。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