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493章 行宫着火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剥皮的待遇曾鸿并没有享受到……因为包括凌迟、五马分尸、腰斩等等在内的残忍刑罚,已经被彻底取消了,甚至连株连九族也被禁止。

  这是王岳的老泰山,孙交等人的功劳。

  他们负责替大明重修法度……这是个非常漫长的系统化工程。

  在承德,聚集了大明最顶尖儿的一批学者,不光有心学鸿儒,也有理学名士,还有许多致仕官员,他们在一起讨论,针对最新形成的观点,也会毫不犹豫吸收进去。

  比如在他们看来,大明皇帝就是华夏的代表,是整个民族的象征……这一点是在北赶元朝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大明皇帝具有无上权柄,所有官吏、士卒、百姓,都要无条件效忠皇帝,以皇帝旨意,作为最高准则……

  毫无疑问,这一表述把朱皇帝的位置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组好处十分满意,欣然接受了孙交等人的工作成果。

  只是聪慧如朱厚熜,也没有注意到,在这个表述当中,拿掉了天子称呼,也去除了君权神授的部分。

  皇帝不是靠着老天之子的神圣身份来治理天下,而是在于北赶元朝,恢复华夏,在于这一场伟大的斗争。

  说到底,是百姓拥护支持的结果。

  这种悄然之间的变化,在朱厚熜任内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哪怕他的儿子,也未必管用,甚至只会强化皇权。

  但是早晚有一天,这个安排会发挥作用,毕竟皇权是百姓授予的,百姓能给,也能剥夺!

  早晚有一天,至高无上的皇权会瓦解。

  不过贸然摧毁皇权,却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甚至想通过各种手段,盲目扶持商贾,把皇宫办成农家乐,以此来解构皇权,都是没必要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毕竟在剧烈的变革过程中,一个强大的核心,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

  比如当下,虽然朱厚熜没有同意将曾鸿等人剥皮,但是却把淮安府当做了典型,明发天下。

  作为一个地方衙门,淮安府的种种问题,都非常严重……其一,田地丁口严重流失,致使田赋徭役落到了少数百姓头上,造成他们的生活极度窘迫。

  再有就是贪墨横行,大官大贪,小吏小贪,从上到下,无人不贪。

  各种大事,包括赈济灾民、修筑淮河大堤,疏通运河……全都乱七八糟,一堆烂账,朝廷交办的事情,到了地方衙门,就成了他们发财的良机。

  这些情况绝不只是一个淮安,也不是靠着一个秦本昌就能解决问题。

  案子还在查,贪官污吏还在处置……真正重要的是朱厚熜在针对这个案子的总结当中,提出了几条改革意见。

  第一,要加强地方官吏建设,严厉约束地方官员,采用考试制度,广泛从民间选取人才。不管是农民,还是商贾,只要通过考试,并且愿意遵守法度,为民办事,就可以进入官场,成为一名吃皇粮的官吏。

  第二,税赋徭役,必须公平。朝廷一直强调的清丈田亩,必须落实,不允许有任何隐藏田亩人丁……既不许隐藏,也不许虚报,务必要准确真实。

  第三,在地方上,要推行新的货币,废两改元,消除火耗,严谨以耗羡为名,盘剥百姓!

  这三条建议,可谓是杀气腾腾,前两条还好,毕竟是已经施行过的,算不得多么新颖,只是要求更加严格。

  可是这第三条,却是太厉害了。

  按照朱厚熜的计划,是全面推行金银铜币,以此取代市面上的铜钱,银两、金条、元宝等等。

  货币统一之后,再征收税赋,就可以直接收取,不用计算火耗。

  而且当币值改革完成之后,朝廷将适时推动另一项变法,也就是一条鞭法!

  所谓一条鞭法的大名,估计没人不知道。

  如此神奇有效的法令,王岳为什么没有积极推行呢?

  不是他不想,而是做不到。

  一条鞭法的核心就是把田赋徭役,统一折成银两,然后按照田亩征收……这个变法其实有两个前提条件。

  一个是清丈田亩,弄清楚田亩数量,然后才能征税。

  事实上张居正十年首辅,有八年时间,都在干这个,加上前面高拱的努力,差不多十年的功夫,才清查的七七八八。

  这是征税的基础。

  但是还有第二点,张居正根本没有碰……那就是货币化!

  统一折成银两,这绝对是很好的设想,可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要能方便地将手里的粮食换成银子,然后才能拿去缴纳赋税。对朝廷来说,则是要随时拿银子购买足够的物资,用来应付灾害战争,各种大宗开销。

  这就要求民间有庞大的商品经济,还要有足够的货币……如果没有,对不起,玩一条鞭法,那是一定会出事的,而且还会出大事。

  不去掉火耗,盲目征收银两,下面的官吏不狠狠盘剥百姓才怪。

  所以在历史上,张居正人亡政息,一点都不奇怪。真正该奇怪的是,明明条件都不成熟,他是怎么有胆子,硬推一条鞭法?

  只能说,那是真的头铁啊!

  “陛下,这里面还有一个体系,没有和陛下讲……不过臣以为太后那边应该提到了,那就是在各地建立银行系统。然后强制规定,不管是商人,还是地方衙门,一切大笔资金流动,都要通过银行,这样就能减少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

  “当然了,这更能约束地方衙门,还能防止偷税漏税,好处一大堆啊!”

  朱厚熜白了他一眼,又忽悠了。

  “你歇歇吧!母后早就说过了,要在各地开银行,每个县城都有一家,且不说地盘铺面,要花多少钱!光是负责运营的职员就要多少?还有,金银钞币流通,也要有足够的道路交通……又是开银行,又是修路,你当朕钱多得花不完?人才用不完吗?”

  王岳嘿嘿两声,没有多说什么。

  现代化这个东西,几乎是所有人都追求的,但现代化可不是没有成本的。就像为什么中国古代会形成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为什么不是那种分工更细致,商品化程度更高的经济模式?

  道理很简单,就是成本太高!

  要维持一个庞大而统一的帝国,光是一套行政体系,就足以让财政吃紧了。

  如果在行政之外,再增加金融财税,司法军事,科教文卫……层层叠加下来,直接可以宣布王朝解体了。

  这也是王岳为什么要在十年筹备之后,才着手推动这些事情……不是他不想快,而是实在快不了。

  “王岳,你总算跟朕讲了一点实话……咱们要做的事情,的确是太多了。”朱厚熜轻叹口气,“不过在朕看来,这事情并不会很顺利,光是废除火耗,改革币值,就会遭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王岳表示赞同,“陛下高见!只是有一点,不管多大的阻力,都不能将货币发行权拱手让出去。否则就算完成了货币化改革,没有将货币发行权抓在手里,而是成了一些人的囊中之物,那也是失败了,而且还是最失败的那种!”

  朱厚熜点头,“朕知道……朝中有人提议把宝钞发行权卖出去,这事朕不是傻子,根本不会答应……朕只是想知道,提议如此的人,到底是脑子不好使,还是心坏了,又或者,又蠢又坏!想架空朕,夺走朕的权柄,那是痴心妄想!”

  朱厚熜气哼哼说道,突然之间,他又笑了。

  “王岳,你说那些人知道朕没有上当,他们会怎么办?会不会也像对付堂兄那样,对朕下手?”

  朱厚熜笑呵呵问着,却发现王岳神色异常。

  “你怎么回事?”

  王岳咧嘴苦笑,“陛下,如果没有猜错,人家已经有动作了。”

  “什么意思?”朱厚熜不解。

  王岳指了指门窗,朱厚熜猛地抬头看去,这才惊觉,原来从门缝和窗缝,已经有袅袅的浓烟涌入。

  着火了!

  朱厚熜大惊失色,这时候王岳已经将一块湿漉漉的帕子递给了他。

  “捂着口鼻,跟着我跑吧!”

  王岳说完,就率先猫着腰,向门口跑去,朱厚熜也只能跟着王岳,只是这个帕子怎么有点奇怪啊?不停滴淡黄的液体。

  王富贵!

  你丫的给朕用的什么玩意?

  正在朱厚熜想要骂人的时候,王岳又转头跑回来了,伸手揪住朱厚熜的胳膊,急切道:“门口出不去了,跟我走窗户!快点!”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