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千七百五十五章 穿越者太多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闻人升扫视过去,伸手一抹,整个战场世界,顿时时光倒流,又回到了没有遭到破坏之前。

  不过记忆,他没有给抹杀,还是保留一下的好。

  张猛看着眼前飞速回退。

  又回到了与心腹对抗的一幕。

  而在这时,他明白,又是神明出手了。

  果然,神明看烦躁了,就会出手。

  他对此已经麻木了。

  为什么神明会看中他了?

  他明明就是一个普通人。

  不过他很快就不用烦恼了。

  因为闻人升已经研究完毕了。

  一个普通人从小人物崛起成为大人物的心路历程。

  弱小,挣扎,强大,对情绪价值的追求,接着失望,最后麻木……

  “你获取了心理知识的少许神秘度,神秘度上限增加500。”

  “当前神秘度上限20万又1500点。”

  不错,不枉费他花的心思。

  闻人升随后送给了对方一点报酬,那就是让对方有一个选择:

  “回到真实世界,还是留下来。”

  张猛决定还是留下来。

  回去真实世界干嘛?

  房贷车贷苦苦挣扎吗?

  于是他选择从心。

  闻人升点点头,没再管张猛。

  他决定换个新东西去看看。

  没看到小幻都腻了吗。

  “这次,去个历史时空看看吧。”

  “好。”小幻拍手。

  “正好补习一下历史知识。”

  小幻回到阴影里蠕动着爬走。

  闻人升看向无尽虚空,一道道光芒在眼中闪过。

  一念之间,时空仿佛被折叠。

  他的视线穿越无尽星河,最终定格在了一处古老而又繁华的世界。

  大明1565。

  嘉靖年间。

  皇帝渴望求道。

  他的身影下一刻就站在一座巍峨的城楼上。

  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片飞檐翘角的古建筑。

  这是一处江南城市。

  江南城市,温度高,雨水足。

  有水有温度,在勤恳吃苦忍耐的百姓手上,就有鱼米。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贩的叫卖声、马车的轱辘声、还有那茶楼酒肆中传出的笑语声,交织成了一幅烟火气息的市井画卷。

  阳光洒在斑驳的城墙上,给这座古老的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闻人升对于进入历史世界,总是有一种额外的真实感。

  大概是因为有苦痛,也有欢笑。

  大多数人,挣扎着过活,能笑一天就笑一天。

  很容易让人产生比较下的同情感。

  闻人升心中想着。

  他缓缓走下城楼,步入繁华街市。

  只见街道两旁,各式各样商铺,琳琅满目。

  有卖丝绸的、卖瓷器的、卖书画的,还有那香气四溢的酒楼和小吃摊。

  人们竭力地求活,没有任何人为你兜底。

  所以人们自发组建出宗族,勉强兜底。

  能抗小灾小难,但是抗不住大灾大难,天灾兵火,都抗不住。

  所以宗族到底还是解决不了大难,注定要被更高的组织形式代替。

  闻人升的目光被一家卖胭脂水粉的小店吸引。

  店内一位姑娘正在两个丫鬟的陪伴下,精心挑选着化妆品。

  她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

  这年代江南之地,还是挺放开的。

  因为那不是个姑娘,而是个公子……

  是的,男人大白天装成女人,穿女装,就这样放开。

  但也有人说,这是部分清醒者,面对积重难返的弊端,开始感到无解和放纵。

  闻人升继续前行,穿过了一条条狭窄的巷。

  他来到了一处相对安静的书院。

  书院门口正挂着对联:

  “风声雨声……”

  里面书声琅琅,学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先生讲解四书五经,准备着童子试。

  闻人升知道,江南一带,卷得吓人。

  大明之时,考秀才的难度堪比后世考985了。

  这并不夸张。

  许多发达县的,都是几千个读书童子,选出几十个秀才。

  而且这里面还要扣掉有关系的,留给正经读书人的名额少之又少。

  而且老少中一起卷。

  这里可没有应届考生加10分的优待。

  闻人升站在窗外,静静地聆听着。

  他感受不到这些学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只能感受到他们对秀才的憧憬,对老师尺子的恐惧。

  许多学生和后世学生一样,迫切期待着放学后放风筝……

  书院里也就那么10多个人,一心苦读,有可能秀才三次考试中,能通过前两关。

  县试、府试、院试,过了两关才有资格叫童生。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大明1566的世界中,却隐藏着一股不寻常的暗流。

  闻人升看过一阵书院后,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学习,学个P!”一个小胖子不屑道,“等老子造出轮船来,就下南洋割据一方!”

  “不比辛苦十年读书性价比高?”

  “再说,秀才算什么?状元三年一个,在朝廷里苦熬的也多的是。”

  “被砍头的进士,也是一大把!”

  “老子可不想辛苦十年去当狗!”

  说着他开始画蒸汽机。

  闻人升想要告诉对方,造出可用的蒸汽机,一个人开搞也得十多年。

  当然这也要看对方的原始姿本,如果有一个很强的靠山,造出来凑合能用的,可能5,6年就行。

  随后闻人升又发现,这个世界中的缝隙很大。

  穿越者远比他想象的要多。

  他们或明或暗地影响着这个世界的走向。

  有的是读书种子,走读书之道,成为权倾朝野的大臣。

  有的则化身为富甲一方的商人。

  更有甚者,同样在尝试改变历史进程。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位身着锦袍的年轻公子身上。

  这位公子正站在一座三层酒楼上,俯瞰着整个城市。

  对方眼神中透露出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不屑和鄙视。

  “一群傻瓜,没有高明的想法,最后还是白费劲。”

  “张居正辛苦十年,最后自己死后被抄。”

  “家人都被饿死了,这说明了啥?”

  “当狗没有好下场!”

  “穿越就得造反,晚造反不如早造反!”

  他自言自语着。

  当然他不担心被人听到。

  实际上大明对于读书人的言辞管得不是很严。

  只要别被厂卫发现就行。

  显然,他也是穿越者之一。

  那公子的手中把玩着一块玉石。

  那玉石上刻着一些古怪的符号,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闻人升立刻看出来了。

  得,这一位还是有着双穿门的。

  难怪这样自信。

  不然的话,普通人回到古代,安身立命也不容易。

  度过了疾病和温饱一关,还要想办法找靠山,或者靠拢宗族,建立体系。

  想在盛世造反,人少了不行。

  在闻人升看来,最靠谱的穿越造反,其实是收拢8岁小孩子,至少1000人,同一按照现代思想教养10年。

  18个1000人穿越者,就够搞出大事了。

  然后就是在一地一起研究火枪蒸汽机,大家有了新想法,建立相对公平的体系,就很难有人忍受原本的大明了。

  也就是说,向心力和忠诚度很高,这是其他造反者所不具备的。

  而不是指望自己一个人去造火枪造反,那样的话,意外太大了。

  没有容错性。

  教孩子,即便失败了,孩子们也能传递下去新想法。

  不然的话,没有外挂,其他都是有着主角光环的造反。

  真实情况下,几场大战下来,穿越者自己可能就被打死了。

  在闻人升眼中。

  这些穿越者将带来先进的科技和思想。

  他们必然会在这个世界中掀起了一场场变革。

  有的穿越者,可能试图用现代的知识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有的则肯定会利用这些知识,来谋取权立和财富。

  不可避免,这些变革肯定会带来诸多冲突和混乱。

  闻人升又注意到一家酒楼的二楼。

  又有几位穿越者正围坐在一起,他们在激烈地讨论着。

  他们中有人主张温和改变。

  “不要着急,我们先立足,然后多教育出一批孩子来,支持我们的事。”

  “让我们自己有一个可靠的环境作为依靠,而不是被大明环境所改变。”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他倒是一个有理智的,想法和闻人升接近。

  然而又有人不耐烦道:“这太慢了。”

  “我们得抓紧改进火枪,然后搞一个军工厂。”

  “搞出2000杆米尼枪就行了!”

  “占领一地,接着就是炮制女真人的崛起过程。”

  “是啊,我也觉得该快点,因为我发现还有不少穿越者来到了。”又有人道,“如果慢了的话,到时候我们啥也落不着。”

  “难道彼此不能联合吗?”有人天真地想着。

  “想多了,老乡见老乡背后给一枪,能独占谁乐意平分?”

  “大家又不是一起来的,互相不认识,除非有抱团取暖的需求。”

  “不然的话,谁会抱团?”

  闻人升摇头。

  这些刚刚来的穿越者,还在热情地讨论着开局。

  但是他们不知道,已经有前辈们开始了。

  他下一刻,出现在一处高岗之上,俯瞰下方广袤的平原。

  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在这片古老的大明土地上,两支截然不同的皲队正缓缓集结,准备展开一场激烈的对决。

  一边是身着传统铁甲,手持长矛大刀的古典皲队。

  另一边则是穿越者们组建的新军,他们身着简便军服,手持配有刺刀的米尼枪,排列成整齐的线列。

  米涅步枪,是一款生不逢时的步枪。

  它只辉煌了短短20年,就因为技术的突飞猛进而被后膛德莱赛步枪取代了。

  而它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对子弹的改变,让子弹用软木作为底座,能够膨胀。

  该弹在弹体周围车以螺纹以配合膛线,螺纹中间以动物油填塞。

  子弹的底部使用软木材料,需要铅这种软的金属来制造弹壳。

  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受瞬间冲击后,就能撑大子弹。

  它还是一款前装枪,不过是线膛枪。

  也就是说,只要提前解决子弹问题,就能提前制造出一款超过200年优势的火枪了。

  它的射程高达900米,精确射程达到500米!

  这可以和二战步枪相比了。

  这就是线膛枪的威力,而且装填速度还是滑膛枪的速度,一分钟能达到5发以上。

  这就很厉害了。

  闻人升知道,这基本上是一些懂行的穿越者标配了。

  可以很好地利用16世纪的火枪手工业,还有优秀的手工铁匠们。

  平时积累数万发子弹,就能起到决定作用。

  因为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决定命运的精锐,也就是那么几千人。

  此时,两方对战,就是一支南洋的小势力,正在应对穿越者的皲队。

  随着号角的吹响,古典皲队开始缓缓向前推进。

  士兵们的步伐沉重而有力。

  战象也出动了,每一步似乎都让大地为之震颤。

  战鼓隆隆,伴随着士兵们的呐喊,如同雷鸣般在平原上回荡。

  传令兵骑着战马,在阵前来回奔驰,高举着手中的令旗,指挥着士兵们布阵。

  阳光下,少量的勇士披挂着铁甲,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长矛如林,大刀如雪。

  士兵们的眼神个个惊慌不定。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打,但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战斗。

  他们都在四处看着。

  许多人都想着该怎么跑,才能躲开督战队的大刀。

  该向哪儿钻,才能逃命。

  这些人都是机灵的。

  有人还想到了如何装死,对面会不会太凶狠……

  很快督战队上来,一些明显东张西望的,已经被砍死了。

  与此同时,穿越者新军也开始了他们的布阵。

  相比之下人,他们的士兵就麻木许多。

  只知道死板地操作。

  火枪手们排成了三列,每列之间留有空隙,以便烟雾散去后下一排能够迅速上前射击。

  军官们手持指挥刀,大声地发号施令,确保每一列都保持整齐划一。

  他们竟然还有炮兵。

  就在阵列的两翼架设起了青铜火炮,准备在战斗中提供远程支援。

  穿越者的士兵们人数较少,只有对面的三分之一不到。

  但他们眼神麻木,似乎忘记了恐惧。

  当然这是假的。

  一旦自己遭到太多杀伤,他们也会崩溃的。

  随着双方皲队的接近,战斗的序幕终于拉开。

  穿越者的火枪手们率先开火。

  他们在500米外,就向着密集人群开火了。

  这简直是虐杀。

  一排排的火枪齐射,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子弹如同暴雨般射向那支古典皲队。

  它们击穿了铁甲,带走了大量生命。

  古典皲队的士兵们在火枪的打击下纷纷倒下,他们几乎是在几分钟之内,就发生了动摇和崩溃!

  “这是天雷啊!”

  “快跑啊!”

  “败了,打不过了!”

  一排排的士兵,大喊着四下逃跑。

  他们喊出来,其实是想着跑得人多了,督战的就抓不住自己了。

  (本章完)

  请:m.fozhldaoxs.cc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