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四十章 进入会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孝武玄帝神情惭肃,抿了一口酒,缓缓说道:“给你们讲讲玄玉的故事吧,北国贼子乃是大漠蛮夷,世代都想入侵中原,却被一次次驱赶而回,直到二千年前,北炎的血阴教获得了一本邪恶秘术,不顾世人反对,血阴教斩杀数千人血祭,召唤出上古邪恶巨龙,并与恶龙签了一个契约,保证北炎一统天下,而恶龙则可以肆无忌惮的在中原大地肆无忌惮的吞噬生灵,最终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天下大乱,世间沦为炼狱,简直是一场人间恶梦。……直到后来,吾太祖玄帝得到一块玄玉,这奇玉拥有无上的神秘力量。在不久的一场血战中,太祖帝使用玄玉之力封印了恶龙魂魄,最终才破了血阴教的法咒。而重伤的恶龙之躯被太祖关在了天机陵中……,所以玄玉关系着吾朝江山,关系着黎民百姓的安危,绝不可落入妖人手中,一旦恶龙被复活,后果不堪设想……,当年若不是令妹重病,帝后再三相劝,朕万万不能将此玉赐于谢家。”

  原来玄玉关系如此重大,其中封印着恶龙魂魄,恐怕这典故也只有帝上才知道了。

  易少天拱手赞道:“救人一命胜七级浮屠,帝上宅心仁厚,体恤黎民百姓乃万民之福,帝上放心,邪恶终不胜正。”

  孝武玄帝眼神一亮,望着他笑道:“易爱卿,既然你救出了谢大人的小妹,玄玉也算是在你手中遗失,而且春牧图又在你手里,说明天意如此,不如这事就交于你去办,玄玉务必寻回。”

  易少天张目结舌,这玄帝也太会来事。

  谢文一旁也是目瞪口呆,疑惑这易少天真是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竟然当面叫帝上也没有被骂,还被称为爱卿,心中佩服的五体投地。

  孝武玄帝道:“易爱卿,此事是朕交给你第一件所办的要事,事成之后必当重赏,你可愿意?”

  易少天心中不乐,但皇命难违,当着这么多人,他能不愿意么?别搞不好会试还没考,全家就掉了脑袋。看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啊,他心中暗叹,原本是想混点资源以后方便酿酒炼丹,可见生活实属不易。

  他心不甘愿嘴上却笑道:“帝上,下官领命,只是就我一人,恐怕?”他是想在玄帝面前讨点好处。

  “这样吧,朕此次出宫,身无旁物,这块金牌乃是随身之物,你若需要调用敬天卫,只需亮出此牌,就算是在帝宫内也是畅行无阻。”

  易少天接过令牌,谢过帝上,现在手里倒是有两块金牌了,一块太子的,一太玄帝的,不禁心中暗叹,这东西又不能当酒喝。

  孝武玄帝道:“青云,如若牟大人明早再无消息回来,你传令石统领及玄京城捕快前去再探,并命人快马加鞭回京传朕的口谕,就依易爱卿所言,你速传朕口谕,命西卫派人进空灵山查明此事。”

  青云令命。

  眼看天色不早,孝武玄帝起驾回府,易少天恭送了帝上之后并未立即离去。

  以雷黑子的速度应该也回来了,他独自饮酒,脑海中浮现出谢清灵的身影,心中不妙的预感油然而生。

  他观赏着神秘大道内的符文,端详着进化后的九真图,心想一定能找出些什么?不知过了多久,他还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但是他隐隐觉的这些神秘大道以及九真图一定存在着某中联系。

  他试着凝结两股力量,丹田之中灵力咆哮,识海精神力量翻江倒海,当这些力量如同奔腾的江水涌进神秘大道之时,符文开始闪烁并发出乐响,如远古战场的雷音,又如诸神的吟唱。

  两股力量冲进泉眼,接着注入九真图之中,他的眼前大变,似乎看到了另一片奇异的天地,朦胧而模糊。

  忽然,强烈的震动将他惊醒,他被拉回了现实,远处空灵山上又喷出一道火光。

  看来雷黑子它们今日回不来了,他有些担忧起来,明日就是大比试,他现在没有时间前去查探究竟。

  人们争先恐后的跑上大街,惊恐的望向远山。

  一些胆小之人吓得惊慌失措,甚至有人像得了失心疯一般,跌跌撞撞的喊:“世间末日来了,世间末日来了。”

  “一定是北炎血阴教召唤出的恶魔,他们要回来了,真如预言那样,他们要回来了。”居心叵测的魔教弟子混在人群中散布谣言。

  大量的动物都纷纷涌上了街头,不断的叽叽叫唤,惊恐的看着空灵山方向,只见那喷出的火海犹如地狱妖魔出世,在夜空中格外醒目。

  官府的人出动了,衙役开始上街巡视高喊:“大家不要怕,只是火山爆发而已,都回去吧。”

  还好,这一震之后又平静了下来,易少天上了街,收买了大量流民百姓暗中散播谣言,说是空灵山乃是天降神宫,仙宝无数,再就是天机陵宝图已经在空灵山出现,这火光异像定然是太祖显灵。

  回到家中,睡至日升三杆他才起身更衣洗漱。

  三人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上了街,今日是玄京城会试大比的日子。

  易少天与文有道、祝东来三人一早便来到考场,整个大街与考场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仿佛根本没有受到昨日空灵山事件的影响。

  人群中易少天远远看见了周成海的身影,他身后路遮天等人扬起了诡异的冷笑。

  会试是在城东南方的天承院内举行,此时门外已人满为患,随处可见官兵把守,守卫森严,四方书生才子此刻都纷纷踏入庄严神圣的考场。

  都敬玄也来了,众人纷纷拱手示礼。

  他们一同递交了入考资料,排着长队进入场内寻找到了自己的坐位,在天承院内,布满了大小一致的小隔间,每张桌上立着三根蜡烛,每一根都代表着考试时间,每天可点燃一根,直到燃尽。

  主考官是礼部梁大人及程大人,加上同考官、以及巡绰官,包括外场外的提调官、监试官等官员,上上下下十八人。

  除此外还有许多守护的官兵,严阵以待确保大比考场的安全。

  当钟声响起,整个考场立刻安静,空气仿佛都已凝固,书生学子纷纷低头沉思,有人奋笔疾书有人抓耳扰腮,还有人坐立不安。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