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0775章 最后的准备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丞相这准备要彻底整合益州啊!”

  冯永感叹着说了一句。

  不管诸葛老妖的真正军事水平如何,这个政治水平,确实没得黑。

  蜀地平原最大的优势,就是产粮。

  蜀地世家大族倚仗的根本之一,就是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大汉先有汉中的复垦,重新成为产粮区。

  后有越巂的开发,同样也成为产粮区。

  现在汉中和越巂这两个产粮区,把蜀地平原夹在中间。

  再加上汉中的羊毛经济效应,南中的开发。

  还有这些年来朝廷对蜀地隐藏人口的逐步清查,对周边胡夷的不断吸收,补充了相当的一部分人口。

  让大汉对蜀地平原的依赖性不断降低。

  如果能把汶山和汉嘉这两郡的羌氐问题解决完毕,那么蜀地就算是真正的完全体。

  不但摆脱了世家大族的掣肘,同时也解决了胡夷叛乱这个顽症。

  三百万男儿出川,誓保家国后世川军的豪壮,冯永自然是不敢奢望了。

  但蜀地成为完全体之后,说不得能凑个二十万出来?

  不过这对自己来说也是好事。

  只有第一产业发展起来,能给其他产业提供多余的粮食,国民经济才算是有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老妖明着是让李遗前来询问旄牛部的情况,实际上是让兴汉会做好配合的准备。

  毕竟越巂郡是兴汉会的半个基地嘛。

  冯永心里感慨,这诸葛老妖,果真是举重若轻,治国如烹小鲜。

  三人说话间,下人又来禀报,说是热水已经准备好了。

  冯永便让两人先去沐浴,解一解身上的寒气,同时也换掉沾了泥的衣服。

  越巂那边配合大汉丞相,实施整合蜀地的最后一步,算是个公事。

  在给两人接风洗尘的宴席上,李遗还提了一件半公半私的事。

  “李都督确定要让出庲降都督之位,迁居汉中?已经定了?”

  “定了。大人已经上疏过一次,不过陛下不许。现在又第二次上疏,小弟想来,三月的时候,应该就差不多了。”

  “大人身体也不好,从南中迁到汉中,到时候天气暖和,正好少受点累。”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确切消息,冯永心里还是有些感慨。

  李恢平定南中时立有首功,战后安抚南中,前年又抽调南中物资支持北伐,也算是一代良臣了。

  如若是身体当真不好,也是他这些年来为大汉尽心尽力的证明。

  “下一任的庲降都督,李都督有什么消息么?”

  冯永问道。

  “陛下也曾垂询过大人,大人举荐了张太守。”

  “张翼?”

  “对。”

  和四娘先前所猜不离十。

  看来朝廷准备进一步加强在南中的统治力。

  再想起方才所提的汶山郡与汉嘉郡一事。

  冯永更是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诸葛老妖这是要为后面的关中之战做准备了。

  关中之战,就是国运之战。

  蜀地作为大汉的根基所在,必须只能有一个声音。

  想到这里,冯永举杯,把杯中蒲桃酒一饮而尽。

  比起建兴六年的两场大战,建兴七年的汉魏吴三国,在各自边境上都平静许多。

  动静最大的,也就是曹真曾想试探汉中与陇山的防线,以及大汉平定陇西的羌胡之乱,还有金城西平两郡。

  建兴八年开春后,大汉按部就班地实行既定计划。

  即便是去年表现得最为活跃的护羌校尉府,在开春后,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组建新军,及整顿内部事务上。

  以公孙徵为首的参谋部,制定各种作训计划。

  张嶷负责陌刀营,句扶负责无当营,霍弋负责长枪及刀盾营。

  赵广负责骑军营,杨千万作为副将。

  以张星忆为首的秘书处,则负责处理民政事务。

  关姬趁着黄月英呆在平襄的难得机会,尝试把平襄诸营组成军阵。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就是前来平襄看望女儿的丞相夫人,要受点累。

  一边要带着阿梅测试新型床弩,一边又要帮着关姬完善军阵,同时还要指点她如何照顾孩子。

  大汉消停了,可是曹魏的洛阳,却在上元节刚过的时候,就拉开了一场大戏的帷幕。

  诸葛家有一龙一虎一狗,龙在大汉,虎在吴国,狗在魏国。

  魏国的诸葛诞,乃是魏国尚书,与中书郎南阳邓飏相与结为党友,互相给对方吹名声。

  邓飏,后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后人,少年成名于京师。

  参与其中的还有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侠侯玄,(夏侯尚是夏侯渊之侄),也就是夏侯家的第三代人物。

  中书监刘放子熙,中书令孙资子密,吏部尚书卫臻子烈等等共十五人。

  世称之为“四聪八达三豫”,乃是曹魏年青一代最有名气的人物。

  他们以交游为业,合党连群,互相褒叹。

  若是有不附者,则百般挑剔,加以诋毁。

  一时间,曹魏年青一代,欲求得名声,莫不以加入他们为荣。

  甚至有人曾公开说道:“只要交结的党友足够,还怕世人不知道你的名声吗?”

  “真要叹息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以好话为药饵,多多称赞他几句,别人自然会听话服帖。”

  他们连皇帝的过失都敢公开批评,更何况其他人?

  魏国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即便是他们犯了法令,亦不敢对他们稍有纠正。

  于是党友之风,愈演愈烈。

  偏偏在去年时,曹睿又刚刚下令陈群等人重新编制新律法,用以推行天下。

  哪知现在却连洛阳城都无法推行出去。

  这个时候,曹魏三代老臣,行司徒事的董昭,终于看不下去了,上了一本奏书:

  凡坐有天下的帝王,莫不贵敦朴忠信之士,疾虚伪不真之人。何也?虚伪不真之人,毁教乱治,败俗伤化。

  前有建安末魏讽之乱,后有黄初之始曹伟之祸,此皆虚伪不真,巧舌惑人。

  臣观当今年少郎君,不以学问为本,却以交游为业。

  夺天子八柄之威,以诋毁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执法之吏,莫能纠擿。

  又闻有人以下人奴仆,冒作差役,出入官府禁地,往业交通书信,以探消息。

  凡此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

  陛下若再加以放纵,魏讽之乱,曹伟之祸,又将临矣!

  曹睿览毕,大为震动。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