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1.102 觅得良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达光玛展王,又问道:“王上尽掠上三种,徒留二下种,意欲何为?”

  “编户圩田。”蓟王言简意赅。

  闻此言,玛展王心悦诚服。编户齐民,乃汉家吏治民生之基。羌户、氐户、越户,皆与汉人比同。尤其都护府,治南醴港。引十万大山部民,倾巢而出。今南醴港几与南廉港,连成一体。百万船户,聚居茅尾海,日有千帆往来。可与蓟国南港相媲美。除去往来江表十港,海外荒洲。亦有木兰舟,游走枝津,往来三南水路。亦有船商,舟车兼程。远赴丽水上游,达光国境。

  四海船商,可经丽水航道,往来大秦婆罗门国,并益州永昌郡。乃蜀身毒道重要支线(注①)。

  因扼守丽水上游,通商咽喉。达光国,获利颇丰。与下游骠国,时有冲突。骠国倚仗扶南大舶。力压达光国。日益侵夺航道。达光国败多胜少,痛定思痛。论造船术,蓟国首屈一指。若能内附汉廷,臣属都护。治粟、水衡二都尉,顺下丽水。骠国自当远避。

  正如百年来,羌人顺下高原,乃至三辅倾颓。故洛阳朝堂,时有弃陇右之声。骠国势大,达光国亦有人欲弃旧土,再向西进。将丽水流域,拱手相让。眼看家国,分裂在即。月前,忽得竹隅女王相邀。知蓟王亲帅十万大军,凿穿羌身毒道。

  达光玛展王,如临大赦。急忙率众,赶来相见。

  待日夜兼程,抵达霹雳川。登顶方知。山南诸国主,皆受邀与会。竹隅女王言,你我皆为诸夏方国,自当守望相助。于是众国主这便定计。且看蓟王兵锋所指,再做计较不迟。

  得知前后诸情,蓟王亦心领神会。

  事已至此,毋需再藏。

  车离王、汉越王,齐入帐相见。

  三王伏地行大礼:“愿效南榖王,结为兄弟之邦。”

  正因有南榖王,珠玉在前。故车离、汉越、达光三国主,方有此大胆之举。

  “固所愿也。”蓟王欣然应允。得山南诸国相助,自当大有裨益。

  竹隅女王,早有准备。众国主与蓟王,共祭天神,歃血为盟。约为兄弟之邦。因竹隅女国隶属西王母国。故无需多此一举。

  “王上,何不效赐支都护,新立山南都护。”竹隅女王谏言。

  “五部都护足矣。”蓟王另有打算:“待大章道,续接江表十港。内外通达,水陆相济。凡有事,毋论兵发赐支亦或是,大军十日可至也。”

  “王上何必只择,枝扈黎大江。”竹隅女王,又进良言:“央恰布藏布(雅鲁藏布江),更近山南。”

  如前所言。央恰布藏布上游,自西向东,沿大雪山北麓顺流而下。自竹隅女国,转入山南,又自东向西,顺下大雪山南麓。时下,达光、车离二国,便扼山南央恰布藏布流域。出车离国境,弯折南下。此时,以央恰布藏布为界,西岸便是大秦婆罗门国。再顺央恰布藏布江南下。与枝扈黎大江交汇处,另有“多摩梨国”。

  多摩梨国,在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米德纳普尔(Midnapore)之塔姆(Tamluk)附近。东晋法显《佛国记》有载:“(瞻波国)从此东行,近五十由延,到多摩梨帝国,即是海口。”东晋义熙五年(409年),法显由此循海道,赴师子国。唐代译作“耽摩栗底”或“耽摩立底”。

  时下,多摩梨帝国,正扼枝扈黎大江口。

  “多摩梨,国立何处?”

  知蓟王必有此问。达光玛展王,遂取《山南山川地形图》相示:“王上且看。”

  因泥沙淤积。枝扈黎大江口,藏身于殑伽三角洲中。洲中枝津纵横,散乱无常。若非熟知洲中水情,断难通行。更有甚者,往来商船,多是扶南大舶。并无大汉白波楼船通行。其主航道,究竟何在。乃洲中各国,不传之秘。焉能让域外大国,轻易知晓。自蓟王立殑伽港以来,港长万震,便数遣船队,入洲中寻觅。奈何一无所获。今蓟王引十万大军,跋山涉水,远赴。人吃马嚼,耗费无度。山南诸国得以,窥见蓟王攻灭身毒雄心。今更约为兄弟之邦,全无后顾之忧。于是,再不藏私。将洲中隐秘,列国详情,悉数告知。

  随玛展王落指处。蓟王眼中,一闪利芒:“洲中可有水路,通白波楼船。”

  “有。”诸王异口同声。

  “若逆江而上,可通央恰布藏布江乎?”

  “可。”诸王掷地有声。

  “甚好。”蓟王这便定计:“先灭大秦婆罗门国,再灭多摩梨国。”

  “王上明见。”竹隅女王言道:“大秦婆罗门,乃身毒婆罗门种,东迁所立。国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其国,宗事天神,不信佛法。故自佛兴以迄于今,尚未建立伽蓝(寺院),招集僧侣。其有净信之徒,但窃念而已(即便有佛门信徒,亦暗中礼佛)。天祠数百,异道数万。”

  言下之意。此国,乃身毒婆罗门,与‘大秦人’共立。且“宗事天神,不信佛法”。

  “秦人与婆罗门种,共主一国。且不信佛。”蓟王心中一动:“其王,种出何处。”

  “如国名,乃是婆罗门种。”竹隅女王答曰。

  蓟王有所不知。四大种姓,并非源自佛教。而是雅利安人首创。在后吠陀时代(前年)形成,又称瓦尔纳制度。更有甚者,自阿育王一统身毒,后世多有帝王,限制、取缔佛教。驱赶,乃至残害佛教徒。后世,佛门绝迹,被印度教彻底取代。

  时下,大秦婆罗门国,所奉“异道”。后世称为“婆罗门教”。传说,比佛教更加久远。亦传,乃佛教雏形。

  总之,不信佛,不礼佛。

  更有甚者,因与诸夏方国一衣带水。大秦婆罗门国,多仰慕汉家风貌。

  蓟王窃以为。之所以,在身毒边境,有此一国,特立独行。亦是地域政治所决定。夹在二大文明之间,唯有左右逢源,不偏不倚。家国方能,得以保全。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