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1.201 南北俱全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岁末将至,辞旧迎新。

  恰逢王子馆会。大儒云集。言及叔侄相争,天下大势。便有座上宾慨叹,自武帝,远瞩高瞻,化繁为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待光武中兴。悠悠数百年,王国始有兴衰。为何唯我蓟王,兴大儒学。开明文风,不兴党锢。

  与会嘉宾,众说纷纭。然却莫衷一是,无有定论。

  于是求问儒宗。

  儒宗不答反问:俗谓,北人善马,南人善舟。我蓟人如何?

  在座大儒,面露得色:我蓟人,舟马俱善。

  儒宗言道:前汉时,涿县多匈奴归义侯国。汉胡杂糅,渐成一家。称兄为“哥”。亦出鲜卑语。

  见坐上嘉宾,各有所思。

  儒宗又道:我主虽世居涿郡,地处北疆。然论及高祖,乃出淮泗。淮泗,南北之分水也。既见善马北人,亦见善舟南人。风俗更糅南北之合。知南晓北。且无非南即北,地域之别。故我主,天命所生。生于汉胡杂糅之地,身携淮泗高祖之风。天时、地利、人和。汇聚一身也。

  满座高朋,心悦诚服。

  兼容并蓄,开阔胸襟。非开明之主,不可为也。

  话说。汉家帝王,半数出淮泗。必有其原因。

  不愧儒宗。眼界之高,我辈难忘项背。尤其执掌《蓟国大百科全书》编纂。所谓为国秉笔,著书立传。先前多以为,不过荣耀傍身。如今再看,其利之大,恐远超著书本身。

  如今太学所授,皆出大百科定稿。除儒宗外,四少师、卢少保、陈祭酒等,国中大儒,皆鼎力相助,乐在其中。又岂是一时兴趣使然。

  恰逢王子馆会。便有大儒求问,主公编纂《大百科全书》,意欲何为?

  闻此问,与会嘉宾,皆落杯。

  儒宗遍视众人,笑言道:国之大典,道义之书也。

  便有名儒,闻弦歌而知雅意:莫非,此乃取士用贤之书也。

  儒宗含笑点头:然也。

  将圣贤之道,汇于一书。尤其自始皇帝焚书坑儒,百家残缺。后经历代增补,乃至真伪莫辨,众说纷纭。今欲合并诸家,去伪存真。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或有人言。世上留存,若不知真假。何不开先秦大墓,椁中求真。此举,徒劳无益。只因纸张及印刷术未曾出现前。所有竹书,皆是手工抄录。人为笔误,乃其一。保存参差,为其二。更有甚者,因学术之争,多有删减乃其三。且墓主人身世若何,是否出身百家,皆存疑乃其四。更有诸多不利因素,不胜枚举。且盗墓求书,有伤天和。时人深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有伤天和。

  既如此,当如何去伪存真。

  谓“一气贯通”。结合上下文意,及百家所述精要。注解,乃唯一途径。

  非国中鸿儒不可为。即便儒宗,定稿前,亦需将手稿遍传四少师,及陈子等,国中鸿儒。如此谨小慎微,只因兹事体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绝非危言耸听。

  待嘉宾坐定,又有大儒求问:如何施为?

  言下之意,待《蓟国大百科全书》,编撰成册。蓟国五百城港,五帝之学。皆主修百科全书。那时,又当如何取士。

  儒宗笑答:我主必有所虑,非我辈可知也。

  存疑虽未得解,然却心中无忧。蓟王终归与汉家一脉相承,独尊儒术。且朝堂之上,不见神仙术。再看汉中并江东。佛道大兴,竟与儒家分庭抗礼。当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且《蓟国大百科全书》,儒宗未至,蓟王已命四少师先行编纂。换言之,独尊儒术之心,早而有之。绝非心血来潮,装腔作势。

  此举,尽收天下儒生之心。

  于儒家而言。汉中、江东,皆可弃也。

  须知,时日近日,天下士人,俱出儒家。即便兼通百家,亦是“以儒入道”。儒家为根基。故称“通儒”。弃儒入道,绝无仅有。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天下俊才,齐投蓟国之势,有增无减。

  听其言,观其行。蓟王言行如一。续汉家香火,如何不是三兴之主。

  叔侄之争,无所不用其极。史侯并合肥侯,渐失人心。归根结底,背信弃义。如此施为,可谓饮鸩止渴。为求续命,而下虎狼猛药。长远而言,于国无益。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终归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楼桑老宅。

  家宴正酣。

  庖厨亦出老宅,乃刘氏宗亲。论辈分,刘备需尊叔母。后并土为往,蓟王欲携入宫。奈何世代久居楼桑,家中断难割舍。蓟王亦未强人所难。论刘备喜好,皆在老宅。

  蓟王长情之主。春腊二赐,十年如旧。老宅乃刘备根基所在。封嫡长子为陆城侯,继承家业,亦是此因。蓟王虽为中山靖王后。却是陆城侯支属。不可令陆城侯系无嗣。

  众所周知。前汉时,并无乡、亭之侯。乃至今汉,光武中兴。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陆城侯,乃是陆城之侯,并无亭侯之分。待少复祖爵,将二百八十三年‘酎金’补齐。先帝故循今汉之例,金口玉言,封刘备为陆城侯。乃属亭侯也。毕竟时过境迁。尽三百年,物是人非。先帝此举,并无不妥。

  更何况,陆城早已无存。否则,史上曹孟德专权,亦不会于建安元年(196年),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谓荣归故里。时下封赏,多近家门,是为光耀门楣。宜城亭,乃是距陆城亭,最近之邑。其民生如何,刘备自幼亲眼所见。楼桑村尚不及宜城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蓟王问过族中长辈,遂起身罢筵。

  送归宗亲,与长姐入楼桑寝室。濡沫交颈。一夜恩爱,到天明。

  窗外大雪纷落,室中春意盎然。

  遥想楼桑娶妻。恐男欢女爱,惊扰四邻。蓟王遂携长姐入山中温汤馆,度足蜜月。日夜浇灌,如胶似漆。

  今故地重游,重温旧席。谓小别胜新婚。此种真情趣,非夫妻之间,不可尽知也。

  百川东到海,一夜无闲话。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