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077章 罗艺李世民起兵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广南道,日南郡之南。

  雾湿岭以西,日落国。

  獐子河畔,王都日落城。

  国王罗艺身披铠甲,骑在战马上,身后跟着一队彪悍的王国亲军骑士。刚打了一场大胜仗,又灭了一个蛮横不听令的寨子,罗艺和骑士们都很高兴。

  不大的王都城门前,全城的百姓都跑出城来迎接。

  日落城比较简单,甚至与王城有些不够匹配,只是一座周长不过数里的小城,甚至城墙只是土石垒就,既没包砖,也没有高大气派的城门楼。

  此时王城里全部人口也不到一万,其中迁移来的中原百姓约千户左右,他们拥有国民身份,占了迁来百姓的一半左右。另外还有大约数千奴隶,这些多是罗艺征讨的不臣服的境内部落。

  这块地方,过去一直是真腊国所有,中原王朝虽一直控制着交趾以及日南等沿海九郡,但只限沿海之地,其西面有一条狭长的山脉长山山脉,高高的山脉,茂密的丛林,都阻隔着汉人往西拓展。

  直到罗艺在隋末出镇安南之时,当时真腊内乱,各部混战,于是罗艺趁机出兵,越过了长山山脉重要的一个山口雾湿岭,率兵横扫了湄公河的一条支流罗伦河流域数百里地,威服各部落,在此设立了日落、文阳两县。

  不过此地本已经是日南郡最南之地,又孤悬于大山之西,土地虽广,但还是太偏远。

  此前皇帝突然发病,昏迷不醒,当时朝廷的宰相们担心宗室王在地方统领军政,会威胁到年幼的太子,为防万一,于是收回罗艺的官职,分封他到雾湿岭以西,建日落王国。

  这个分封对于罗艺来说,倒还不错的,毕竟这块地本来就是他亲自打下来的,他也在安南呆了几年,对这边多少有些熟悉了。

  当时朝廷催的急,罗艺也就匆匆就封。

  到此地后,面临的是只有两个简陋的小县城,和千百户人口。说是小县城,倒不如说是个交易点,驻守的士兵和家眷,来此收购象牙等货物的商人们,一些流放屯田的流人。

  朝廷把这里的这点点人口都划给了罗艺为封户,又把当地的驻军转为了封国的朝廷驻派亲军。

  加上罗艺自己带来的部曲等,整个王国的军队都不满千,人口不过万。

  好在罗艺也不挑剔,就藩之后,开始拿出钱财,四处招募人口,并训练战士,同时加固两座城池。

  他又派人去与封国内的各个真腊部落的原住民传话,让各部首领前来拜见,对于肯来拜见的,他都授封他们为亭长、里正、村长之类的头衔,并让他们送子弟来王都新建的学校读书,并选其精壮者担任他的亲卫。

  同时,也允许这些人来王城交易。

  而对于那些不肯听令的,罗艺就不客气了。

  先礼后兵。

  他率领王国亲军和自己的侍卫,一一扫荡过去,虽然真腊部落民也很凶悍,可那些野人一般的部落民,打着赤脚,拿着骨箭,既无铠甲又于锋利武器,如何是罗艺对手呢?

  这大半年来,罗艺已经扫灭了十几个寨子,俘虏了几千人。

  这些被俘者,罗艺直接贬为奴隶,然后在他们的原寨子修整后建立屯庄,安排汉人移民过去屯田居住。

  “这次收获不小,居然还是个能驱大象的部落,缴获十几头大象,还有这么多象牙呢。”

  罗艺捋着须,“大象看着庞大,其实胆小,真要对付这种完全没有防护,又没有数量优势的象兵,简单的很。”

  象兵可惧者,还得是成群结队,若是成百上千的大象冲过来,还是很猛的。当然,就现在这周边,还没有这样强的部落呢。

  日落国所在的这片地方,算是两座大山脉之间的一片谷地,其南北三百里,东西数十里,其境内有东西流向的数条河流,同时也有南北流向的大河漳子河。

  这河本地名译为罗伦江,不过罗艺改成了獐子河,盖因这里獐子多,经常有獐子在河边饮水。

  “据说这獐水河向北一直流,汇入的大河(湄公河)还是从青海流经剑南、云南过来的?”

  说话之人是李世民,他因拒不听从朝廷的调派,最后一贬再贬,直到除籍为民,最后被一路发配到了广南屯田。

  后来又跟随罗艺来到了日落国,担任了参军事之职。

  罗艺做为封国国王,并不是对封地有完全的军事和行政权,相反,朝廷在其封地依然是派官员来任地方官,并派驻将领,驻守府兵,军政皆由朝廷所派官员负责。

  不过相应的,封王依然还有一套自己的国官,比如身为国王,罗艺便有王师、王傅、王友各一人,文学二人,长史、司马、咨议参军各一人,掾、属各一人,主簿、录事、记事各一,还有六曹参军事各一人,参军事四人,行参军六人等。

  不过因为诸侯并没有直接管理封政税赋等权力,因此这套国官系统,其实也就是相当于名义上的,没啥实权。

  李世民所授的参军事,也都是视品,并没有实际品阶。

  不过实际上嘛,封王诸侯们远在边疆的蛮荒之地,形势复杂,而罗艺又是第一代封王,本身又是威望高的人,因此在这里,日南国两位县令以及驻军的校尉,都还是比较听罗艺的。

  几次出兵,罗艺名为助阵,实际上就是统兵指挥。

  “听陛下先前说过一次,说这獐子河从雾湿岭发源,到汇入那大河就有八百里长。而那大河就更了不得了,起源自剑南西的高原之上,流入剑南、经云南,再入真腊等一直流到此,然后还一路向南,最终入海,据说全长有万里之长,比咱们中原的黄河和长江还要长呢。”

  李世民不由的啧啧出声,来到这蛮荒之地后,他反而觉得自在了许多,瞎掉的那只眼戴他黑眼罩,后来在岭南又断掉的那只手他也取掉了仿制的木手,而是改成了一支铁钩,他觉得安装上铁钩虽然看着丑陋,但还挺实用的。

  “万里之长啊,那岂不是说只要我们一路沿江往上攻打,能够打到吐谷浑甚至是回到陇右?”

  “说是这么说,不过数千里之遥,那边尽是些密林高山,难。”

  这边的密林和高山可是很可怕的,尤其是那些巨蟒、毒蚊还有吸血的蚂蟥,这边还有什么鬼雨季,一到雨季,雨下个不停,到处是水。夏天天气又热,一不小心就容易得病。

  好在他来后,牢记皇帝的嘱咐,喝水都是煮开了喝,住的房屋也尽量搭的吊脚楼,又带了许多防蛇虫治毒物的药。

  在这地方落脚生根,最大的敌人并不是那些野蛮落后的真腊人,而是这茂密的丛林,高高的山峰,和那数之不尽的蛇虫蚂蚁等还有这鬼天气。

  “大王,恭喜凯旋。”

  日落县令一身绿袍,笑着上前迎接。

  “家里一切安好吧?”罗艺下马。

  “安好,就是北边又起战事了,宁越、合浦、郁林、永熙四郡反叛,朝廷已经令李靖大将军等出兵平乱,如今是丘大夫出任广南左都督兼交趾太守。”

  “又叛乱了?丘和任交趾太守吗”罗艺点了点头,丘和算是他的老部下了,当初他初镇安南,丘和就在交趾为他的郡丞,这些年过去,丘和也成了安南的一把手了。

  “既然打起来了,那咱们也不能在这边看热闹啊,我这就给丘和写信,要求日南国出兵北上助阵平乱。”

  “二郎,你来替我写这封信,可否?”

  李世民好像在走神。

  罗艺又说了一遍他才回神,“没问题。”

  看着李世民远去的背影,罗艺似也在沉思,“敢起兵叛乱,真是不知死活!”

  入城之后,顾不得一路疲惫,罗艺立即派人去把日落县令和日落府驻军的营指挥使请了过来。

  另外朝廷派来的巡察御史也一起过来,这位御史是御史台派到封地的,负责监督诸侯,同时也负责刑狱司法,也算是封地的实权人物。

  再加上县丞县尉主簿这几位,很快会议就开始了。

  “刚回来就得到消息,岭南四郡叛乱,吾身为大秦诸侯,又是宗室,遇叛乱,当然得出力平乱。本王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够支持!”

  年轻的县令先瞧了瞧巡察御史,县令是七品,这位御史却仅仅是八品,但是御史是朝廷中央特派。

  身着青袍的御史已经不年轻了,须发半白,来到日落这样的边蛮之地为官,也属实不容易,可为了能够仕途再进一步,这位御史也是主动请求外放边疆,好为自己的资历添上一笔,能够减少点磨勘的时间。

  听罗艺说要出兵,不由的沉吟。

  这位日落王平时在封地的许多行为,其实是已经有些逾越界线了,可这里毕竟比不得内地。

  现在这位又要出兵北上,当下有些为难的道,“调兵出界,这可是大事,须得先奏请朝廷,得枢密院公文调令以及兵部的兵符,方可出兵啊,否则就是擅动兵马,视同谋反。”

  “这个我岂不知,只是如今岭南有叛乱,还是四郡叛乱,这可不是小事,事急从权,我们这边上奏,同时先出兵。”

  府兵指挥使向来是听从罗艺的,毕竟罗艺在军中之威望那不是一般可比,或者说就算指挥使不听,可下面的都头们估计也还是听从罗艺的。

  “府兵不可轻调啊。”县令在一边劝道,“不过若是换一个法子,也许可行。”

  “什么法子?”

  年轻县令的脑子比较活,当下献上一计。

  罗艺听完,倒是不住点头,“听起来倒似乎不错,也不违反朝廷制度。”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