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咸阳!”
“咸阳!”
“天下巨城,多在传闻,而今终得一见。”
“果然是名不虚传。”
“倒是一路入关以来,多有闻,秦国有意落下新的朝宫,已经建造多年了。”
“阿房宫!”
“不知是什么模样,想来……更胜咸阳宫!”
一路风尘。
一路辛苦。
一路过重重关卡。
一路冒着愈发严酷的寒冷。
一路……终于来到目的地了。
耗费足足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从东郡阳谷之地到达咸阳,到达帝国的核心都城,到达如今的诸夏第一城!
立于咸阳南城的城门外辽阔场地上,一身粗布衣袍装束的马鸣生仰首以观那胜过记忆中任何一座城池的城墙!
城郭外沿无穷无尽一般,入函谷关以来,于秦国的消息了解许多。
咸阳,因是帝国都城,引来四面八方之人前来,或有居住,或有逗留,或有朝廷官府强行迁移来的百姓……。
再加上咸阳本身的住民。
这座大城早已经超过百万之民,单单咸阳城原有的大小根本不足以承载,是以,这些年来多有延伸城郭。
多有在四周相隔之地,落于崭新的居住之所。
看起来……更为拥挤了。
却也更加繁闹了,更加繁华了,更加无与伦比了。
咸阳城是第一次见,记忆中,最为恢弘的城池无过于临淄,那是齐国当年的都城。
齐国投降后,因一些缘故,临淄已经被拆除了一部分,纵如此,也是多雄伟的。
对比齐鲁之地的其余城池,更不是一个层次的。
燕地也曾去过,蓟城见过,差不多沦为废城了。
赵国的邯郸也曾去过,也是多凋零。
跟着卢敖前辈一路西行,特意路过魏国的大梁城、韩国的新郑……,多不复往昔。
甚至于找不到往昔的半点痕迹了。
唯有从零星的断壁残垣遗址可观一二旧貌,仅此而已。
煌煌大梁,当年乃是一座丝毫不逊色临淄的大城,更是不逊色咸阳,天下第一城的称号便是落在它身上。
大梁!
亦是差不多沦为废城了。
那些,都是秦国一天下之后所致,诸国沦亡之时,一个个都城的庶民百姓纷纷逃窜,王宫贵胄亦在其中。
唯有一二微不足道的小民还在其中。
秦国!
对山东诸国多残忍、冷酷了,攻灭诸国后,多有手段落下,欲要湮灭诸国传承千百年的风华礼仪。
抹去诸国的传承文字。
抹去诸国的祭祀礼仪。
抹去诸国的显耀痕迹。
齐鲁之地,多有启蒙学堂开立,里面教导的皆是秦国崭新制式文字,多有教导秦国关中的雅言。
多有教导秦国的法道。
原本属于诸国诸地的传承,不再其中,若是传授,但有被人举报,会是相当大的罪过。
于秦国的那些策略,马鸣生是有些芥蒂的。
是有些不喜的。
天下间,每一棵树、每一片树叶都不一样,秦国何以要求诸夏各地的民众一般无二?
何以要求诸郡各地之民学习一样的文字,说一样的话,穿一样的衣裳,造一样的路?
也许,对于秦国统御诸夏诸郡而言,更为便利,更为轻松,更为有力,实则,对于诸郡之民是不太公平的。
于那些庶民百姓而言,他们又好像不在乎那些。
有田地,有房屋,有孩子,少一些赋税徭役,其余诸般……似乎都可以承受。
庶民多愚钝。
不只是说说。
心间深处,杂念横生,凝视远处高大雄奇的城墙,看着城门内外进出的人群,密密麻麻,拥挤不堪。
耳边。
各种声音都有传来,有入关以来多听到的秦国雅言,还有山东诸地的一些口音。
还有一些听不懂的声音,叽里呱啦的,莫名其妙的,有些奇怪,循声看过去,却是一些异发异眸的异邦之人!
异邦之人,想来大部分来自于西域。
在山东之地也曾见过,临淄也有一些,只不过,对比入关以来所见的异邦人,多不如。
一路西行,走走停停,总算到咸阳了。
咸阳,就在眼前!
“马小友,一路不易。”
“哈哈哈,走,先进城,先找个地方,先好好歇息歇息,入了咸阳,总归安全些。”
“咸阳城,是天下第一城。”
“天下间各种美味佳肴在这里都能被找到。”
“定要好好品尝一番。”
“就是不知道价格贵不贵,若是太贵了,还真……,不过,受用一两次,想来还是无碍的。”
“关中!”
“咸阳!”
“这里一切都好,唯有太冷了。”
“实在是太冷了。”
“太干了。”
“天地上下,仿佛没有一点点水润之气,我俩的肌肤都干巴巴的,身上多不自在。”
“这里的尘土也多,待会也当好好的沐浴之。”
“齐鲁之地,临近海域,大地平坦,山地不多,这里……地形地势多不太一样。”
“秦国。”
“老秦人!”
“千百年来居于此地的老秦人,怪不得那般凶悍,那般强横!”
咸阳。
也是第一次见到。
多年来,一直多在山东之地行走,其余则是在海域行舟,以求寻找合适的海域胜地。
若能找到传闻中的海域仙山,再好不过。
惜哉。
海域仙山,一直没有任何影迹。
反倒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岛礁之地找到很多很多,亲手描绘的海图……帮自己得了不少好处。
海域仙山!
数年前,蜃楼东行海域,似乎找到了。
不知道是什么景象。
阴阳家在诸子百家中向来神秘,对于阴阳家的底细,自己倒也了解一点点。
他们或许真的知道海域仙山去路。
找到了。
见到了。
回来了。
海域仙山……不知自己是否有机会去瞧瞧。
想来不易。
阴阳家为了找寻海域仙山,借助秦国之力,打造出那般无与伦比的海上蜃楼,比起自己所见的任何一条海中巨兽都要大。
蜃龙?
也许,和那般异兽一样。
阴阳家。
城中就有阴阳家。
阴阳家当年入秦,看好秦国,选择秦国,那位神秘的东君焱妃和月神更是成为宫廷护法。
这些年来,一直如此。
阴阳家,还真不好招惹。
相对神仙家,阴阳家的日子好多了。
吃喝不愁,应有尽有,还颇为尊贵。
奈何。
那是羡慕不来的事情。
阴阳家有那般待遇,是他们有那个本事。
神仙家的底蕴,终归太薄弱了一些,太弱小了一些,非如此,此刻也不会有不少神仙家的传人入了方仙道。
方仙道!
自己虽不讨厌,也谈不上喜欢。
方仙道内的传承太复杂了,神仙家入内,只怕……以后就没有神仙家了,非所愿。
一个月的时间。
在阳谷附近和韩兄分开,他们三人归于齐鲁了,自己和马小友则是西行入关,直到今日。
一路上,多有谨慎,多有遮蔽身形,多有小心,多有变换路线,总算……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麻烦?
自然是阳谷地宫带来的麻烦。
阳谷地宫时隔多年,再现异象,那个消息一路上多有传开,引得感兴趣之人纷纷前往。
到了关外,仍有那般事。
甚至于,也有人怀疑诸夏间其余的地宫也会有那般异象,故而,特意前往那些地宫,坐等异象!
自觉那些人做的是无用功。
一个月的时间,闲暇时间,也有琢磨,阳谷地宫出现的异象,估摸着和江南那人脱不了干系。
毕竟。
事情不可能那般巧合的。
他身在江南,距离阳谷地宫那般远,结果……阳谷地宫刚有异象,他就来了?
明显有些……有些先知的韵味。
有些知道那个地方会有异象,故而前来。
如何知道的?
那就不清楚了。
以那人的修行,或有通天手段。
若是细究?
没有必要了。
阳谷地宫之事,都过去一个月了。
虽说事情的余韵还没有散去,大体……也都是一些乱糟糟的消息,没有什么有用的传出来。
何况。
中原眼下正为其它的要事牵扯,估计也有那般缘故,非如此,阳谷地宫之事会更扎眼。
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是令人喜欢的。
不清楚韩兄他们那里如何,因自己二人的行踪不定,虽可传递文书回齐鲁,自己却收不到韩兄送来的书信。
今儿,到达咸阳了。
有一个确切的地址了。
若可,当托商会传回去一份文书。
应该不会有碍吧?
卢敖不太确定。
退一步,纵然真的有碍,也不可能太严重,毕竟……韩兄他们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顶多知道和江南那人有关,难不成那些人有胆子去江南?
胆子!
那些人若有胆量,这些年来也不会畏畏缩缩的待在齐鲁了。
咸阳!
眼前的咸阳,其巍峨、辉煌、盛况、气势……符合所想,又超出所料,此行就算无所得,见识见识,也是不错的。
也是一个收获。
马鸣生小友。
年岁如此,就来到了咸阳,也是机缘。
希望接下来他们的运道不差,希望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神仙家破局的契机。
城门在远处,当前往。
当入城。
同身边的马小友笑语一声,已然当先一步在前,顺便将身上的衣裳裹紧一些。
不得不说。
关中是真的冷。
多年来,虽有听闻关中在冬日很冷,却也没有真正体验过。
燕地,倒是待过不断的时日。
燕地的冬日,也是很冷很冷。
可是,对比关中的寒冷,两者之冷又根本不一样,燕地虽冷,不至于刺骨刺脸之寒。
入关以来,都觉一张脸被冻伤了,稍稍一笑,都隐隐作痛,就算涂抹了一些蛇油、羊油之物,作用也非大。
听路途的老秦人所言,待在关中一段时间,习惯了,问题就不在了,希望是那般。
轻抚再次隐隐作痛的脸颊,这几日被冷风吹得都通红通红的,入城之后,定要找高明的医者,好好诊治诊治。
“前辈。”
“咱们不去中央学宫吗?”
马鸣生也是不自觉的轻抚脸庞,如前辈所言,关中的寒风很是独特,不仅很冷,还很……凌厉。
尤其是掌灯时分,寒风如刀一样刮在脸上,让人受不了,非得用布缎将脸包裹一下。
不然,真的难以忍受。
先入城安顿?
前辈不是打算先去中央学宫的吗?
入关以来,多有和前辈考虑要做的事情。
身为神仙家的人,入关的目的便是……扬名,自然,神仙家是百家小家,扬名也不可能如农墨大家一样。
只要能够在关中开辟一条路就好了,让神仙家有存身之所、安息之地就可。
神仙家!
神仙家的道理,是天地间有长生之法,有长生之地,有长生之人,凡俗之人,是可以成仙的。
是否可以成仙?
道理上是可以做到的。
道者三脉。
皆可做到那一步。
服食。
练气。
房中性命。
那是窥探天地本源道理的动作,也是追求长生的道路,那也是神仙家的最终目标。
天长地久,当有寿与天齐的存在。
只要洞悉合适的法门,便可做到那一步。
也许,上古岁月的人皇就做到了那一步。
也许,道家的祖师……传闻修行破入至高境界的存在,也做到那一步。
神仙家多年来在海域搜寻仙山之地,也是希望通过服食天材地宝,做到那一步。
至于房中性命之法,百家中有那样的传承,非神仙家所擅长。
神仙家的道理,不是虚妄的,是肯定存在的。
因为,一个人通过一些手段淬炼己身之后,可以安康,可以延寿,那么,只要找到更好的东西,自然可以更加长寿。
若是找到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东西,自然也就长生不老了。
多年前,蜃楼东行,为始皇帝陛下寻找海域仙山,为始皇帝陛下炼制长生不老丹。
成功了?
没有?
不知道。
总归……阴阳家所为也是神仙家的目的。
若是可成,无疑,明证神仙家的道理。
若是不成,那就表明,阴阳家他们找到的东西不够好,不够出色,还不能够做到那一步。
无论阴阳家做的如何,于神仙家而言,都是助力,都是有用的。
连始皇帝陛下都想要长生不老,可见……神仙家的道理是有用武之地的,是有可行之地的。
再者。
神仙家还有掌握熔炼一些奇花异草、天材地宝的本事,当年诸夏现世的一处处地宫,里面的天材地宝之物,多有请精通此道的人出手。
正伯侨前辈,就是其一。
其人算是神仙家的人,也兼修别家的道理,如今是方仙道的领袖之人,齐鲁之地,很是不凡。
不知道自己将来是否可以成为正伯侨那样的出色之人!
咸阳城门就在眼前,中央学宫则是在渭水以南。
入咸阳,扬名神仙家的道理,中央学宫最合适,听卢前辈的意思,暂时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