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三五零二章 相马之术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听得少主言及破阵枪牵引的目的地所在,虞子期多奇异。

  阳谷地宫,还真不陌生。

  当年,就去过那处地方。

  少主还在其中习得《战神图》,受益匪浅。

  可惜,少主当时之力不为强,再加上其它的缘故,地宫的好处被别人弄走了。

  破阵枪的指引是一座神秘古殿!

  ——战神殿!

  疑似上古蚩尤留下的古殿。

  其内还有极其珍贵的宝物。

  少主都将殿门推开一道缝隙了,正要全部推开的时候,被异兽所阻?多可惜!

  墨家的高渐离也在其中,还关联至尊武器。

  至尊武器和少主的破阵枪,的确同源。

  道家的逍遥先生也去了。

  那处地宫汇聚的人很多,都想要争夺里面的宝物,单单听着少主简言,都能一感那日的风起云涌气息。

  蚩尤!

  战神殿!

  蜀山一族。

  虞渊护卫。

  数千年来,一直镇压的虞渊封印也是和蚩尤有关,如果小时候自己没记错的话,是那样。

  具体如何有关?

  就不是很清楚了。

  也许蜀山之内还有一些参与的卷宗有记载,也许,蜀山遗留的一些人还知道。

  蜀山。

  都已经离开蜀山许多年了,不知道是否还能回去。

  眼下的蜀山。

  已经划归于那位道家玄清子的封地了,这些年来,他一直在蜀山大兴土木,建造殿阁,似乎想要将蜀山作为修行之地。

  玄清子!

  实力很强。

  地位很高。

  战神殿的开启,都可能和他有关,他进入战神殿了?得到里面的好东西?

  百家有传,他的实力早已经臻至绝巅了,早已经齐肩百家先贤前辈了,纵然得到战神殿的好处,于自己来说,没啥区别。

  只是,他真的得到了?

  少主和墨家高统领他们也不确定。

  纠结那些也无用。

  倒是想不到少主会在阳谷地宫遇到那般玄奇莫测的事情,蚩尤在诸夏间还有那样的古殿传承。

  这个秘密,怕是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

  “《战神殿》!”

  “里面有什么,也看不到。”

  “想来不过是那些修行之法,是那些天材地宝,或者一些其它的珍奇之物。”

  “于咱们,助力非很大。”

  “你们没事,就好!”

  “接下来修整两日,再行为事。”

  “从中原回来的途中,也有所闻一些乱象之事,相对于楚地,中原开始乱了。”

  “也是那些人自找的。”

  “秦国之力,明显掺和其中了。”

  “楚地,怕是也已经有秦国之力暗地里搅动风云了。”

  “接下来的行事,要谨慎许多了。”

  将阳谷地宫发生的事情大致一言,项羽没有在那个问题上多做停留。

  一个秘藏之地,于项氏一族而言,助力不是很大。

  纵然有精妙的修行之法,也不见得有人可以有所成,否则,诸子百家早就高手云集了。

  天材地宝有用,也容易引来麻烦。

  将其炼制成丹,倒是可以让项氏一族多出几个玄关强者,一些时候,一些事情,更加安心。

  上古的财货之物,在今世又不能使用。

  那样的秘藏之地,对于百家而言,吸引力会更大。

  还在地宫的时候,明显感觉到高统领对其有很强烈的兴趣,逍遥先生亦是希望进去一观。

  结果!

  已经过去了。

  眼前和接下来的事情更加紧要。

  思忖中原之事,对比楚地之事,一些策略似乎要调整一下,要重新布置一下。

  英布他们那里也是一样。

  “少主,中原的事情,都已经传到楚地了。”

  “我想楚地的一些人,也会有准备的。”

  “多多少少也会有些动静的。”

  “或许,就是机会!”

  龙且点点头。

  因时而变,因地制宜,那也是兵法的谋略。

  合当如此。

  这几日,自己在一些地方走动,也收集了不少消息,也注意到一些人的动静。

  “就怕他们没有动静。”

  “有动静了,才会出现机会。”

  “一些事情施为起来,才会简单些。”

  中原震荡,楚地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一些余韵浸染。

  原本定下的一些法子,要调整一下了,一些事情,要提前做了,一些目标,可能会提前达成。

  总体而言,是一件好事。

  “少主,楚地有动,对咱们是机会。”

  “对于秦国,可能也是机会。”

  “咱们是否要先观望一段时间?”

  机会。

  的确要出现了。

  是他们的机会,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同样是机会,虞子期心神有动,小声一言。

  “秦国!”

  “中原的乱象,无论是什么结果,对秦国来说,似乎都是好处。”

  “楚地,也差不多。”

  “静待以观,是需要的。”

  “且看看那些人会如何做!”

  各方都要壮大己身之力,又有楚国王族血脉的引子,又有一些人要悖逆楚国,秦国又要施展小动静。

  秦国!

  咸阳之内,不动如山。

  中原楚地,已是潮涌不断了。

  嬴政。

  他倒是安坐高位了。

  早晚有一日,要将家国之仇还回去!

  “胡亥,坐!”

  “还好,还好!”

  “去岁外出为事,历时半年多的时间,一晃……还真快。”

  “事情做了不少,有不错的,也有寻常的,也有不足的,幸而……父皇没有苛责之言。”

  “还落下不少奖赏。”

  “胡亥,一路上若是无你,诸事还真不好说。”

  “那些奖赏……我已经让人挑选出一半了,待会直接送到你府上!”

  归于咸阳,途中是有些忐忑的。

  不知道父皇会对自己此行有什么评价,是夸赞?是责备?是其它一些事?

  难猜!

  着实不好猜。

  自觉……齐鲁之事,做的还不错,若非中原之事,齐鲁之事可以做的更好,当可肃清整个齐鲁。

  将扶苏当年没有做到的事情做好。

  做的圆满。

  谁曾想,中原突然出现那样的大水,还酿成莫大灾祸,波及大半个中原之地。

  诸多郡县都陷入汪洋水势之中。

  自己!

  根本没有料到会有那样大的灾情,尤其还持续那么长的时间,以至于前期做的一些规划,可用不多。

  以至于耽搁了不少事。

  以至于酿成了一些不好后果。

  后来,自己调整过来了,同那些郡守将郡县之地一一梳理着,结果是向好的。

  总算是将灾情稳住了。

  随着雨势的停歇,救灾治灾也在有力推进。

  为了保证中原治灾的贯彻,自己甚至都不敢提前回咸阳,哪怕是帝国新岁到了,都没有提前回去。

  直到可以安心了,才缓缓回去。

  胡亥,还专门滞留中原数日,将另外一些事情安排妥当。

  胡亥!

  这一路上,若是没有他,自己许多事情绝对不会推进那般顺利,绝对不会那么轻松。

  胡亥。

  真是自己的臂膀。

  甚好!

  甚好!

  自己没有看错人,他真的很不错。

  这一次回咸阳,父皇对自己还是有一些夸赞的,苛责、训斥并无,心中更为安稳。

  尤其,从母亲那里有闻,父皇对自己在中原的手段,总体还是满意的,面对中原灾情,非真正历事的老城干练之人不可速速为之。

  虽有不足,后面补上了。

  就怕知道不足,还不知进益。

  此般,一颗心更为顺畅些。

  对于少府落下的奖赏之物,合该有胡亥一份,当有他的一份。

  “嘿嘿,那是我份内之事,兄弟太客气了。”

  “太客气了。”

  “随兄弟外出为事,沾兄弟的光耀,我也得了一些奖赏。”

  “至于兄弟你所得的那些奖赏,不可大肆开销,当花在更为关键的地方。”

  “兄弟你身边的可用之人还是不多,若可……当在两大学宫、咸阳搜罗一些人才为用。”

  “那时,就需要财货了。”

  “咱们在中原搜罗的一些人,小才之人不少,大才不多。”

  “而大才之人,才是更加重要的。”

  “兄弟的财货,当花在那些人身上!”

  坐于咸阳城南市的乌氏居中,案上摆满各式美味吃食,虽不如天然居,也比以前好多了。

  天然居,人太多了。

  这里相对安静一些。

  亲自为公子高斟倒一杯酒水,胡亥笑语不断。

  奖赏之物分给自己一半?

  连忙摇摇头,继而左右看了一眼,劝说一事。

  “哈哈,无妨!”

  “无妨!”

  “有功必赏,这是必须之事。”

  “胡亥,不得推辞。”

  “不能推辞!”

  “至于财货之物,我还是有一些的,阳滋姐姐前儿还送了我一箱子好物。”

  “阳滋姐姐的东西,你知道的。”

  “比少府的东西还好。”

  “我也挑选了几件,汇入奖赏,一并送你。”

  “人才!”

  “身边有得力之人,的确好处多多。”

  “帝国当年一统天下,父皇身边的才学之士,数不胜数,齐心合力,方将山东攻灭。”

  “大才?”

  “大才难得。”

  “如你所言,中原之行虽得了一些人才,不为大才,也就可用。”

  “真正的韬略大才,我身边除了你之外,还真无第二个人。”

  “大才!”

  “说起来,国府的那个萧何……近年来窜的挺快,听人评语,其人颇有李斯当年的才干,甚至于更胜李斯当年。”

  “父皇都有赞誉过此人。”

  “萧何!”

  “他……。”

  “胡亥,你说……有没有机会将此人给……。”

  从胡亥手中接过接水,轻嗅之,气息很不错。

  这些年来,帝国诸郡出现了许多酒水,都是崭新酿造的,因各地谷物、天候、原材不同,酒水的滋味也各不一样。

  手中的酒水……喝过。

  是琅琊之地的酒水,其名——玉台春,酒水的气息很是醇厚,喝起来别有香气。

  只不过,不能多喝。

  喝多了,容易醉人。

  今儿无事,多喝一些倒是无碍。

  为上者,要奖罚分明,这一点是必须的。

  胡亥跟着自己一块出咸阳,一块历经齐鲁、中原诸事,辛劳有,苦劳有,功劳更有。

  无论如何,也该有奖赏。

  父皇赐予的,是父皇之事。

  自己的心意,是自己之事。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至于搜罗人才之事,胡亥先前就说过,自己也一直放在心中,眼下在咸阳还能待上一段时间,当好好的找一找。

  希望自己运气不错。

  人才!

  不太好找。

  若只是寻找普通的人才,两大学宫乃至于诸郡郡学,都是一抓一把,用来办事,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而那些人不稀有,不罕见。

  不难得到。

  大才。

  乾坤大才!

  才是稀世之物!

  只不过,那样的大才……若是有名气了,很容易就被人发现了,很难轮到自己。

  若是没有名气。

  那就需要有相马师一样的本领,从一众不起眼的马儿中,将真正的良驹骏马挑选出来。

  那就有些难了。

  就有些耗费时间了,希望接下来可以有所得。

  大才!

  倒是不自想起一个人。

  国府的那个萧何,近年来名气不小,之前没有外放为事的时候,就有注意到那人。

  今岁以来,其人之名又有闻。

  可比李斯,那无疑就是大才了。

  萧何。

  当年在泗水郡,仅仅一介微末之人,被扶苏看中了,方有今日,他倒是运气好。

  一个可比李斯的大才,让人不注意都难。

  这样一个大才,很明显不会为自己所用的。

  不能为所用,在某些时候,可能就是自己的敌人,就是自己的对手,若能提前解决,再好不过。

  如何解决?

  暂时还没有什么好法子。

  胡亥向来点子多,不知他是否有主意!

  “兄弟盛情,我若推辞,反倒不恭了。”

  “多谢,多谢。”

  “阳滋姐姐的海域大珍珠,可是咸阳有名的,得一枚都足以传家传世!”

  “兄弟,请!”

  “请!”

  “天下间的大才,应该不少。”

  “只是,想要将他们挖掘出来,就有些难了。”

  “就不易了。”

  “萧何!”

  “那人的确不俗,在国府窜的的确快,都已经升到主事了,距离接任国府一脉行署都不远了。”

  “他当年是扶苏兄长引荐入国府的,是扶苏兄长的人,在咸阳之内,不是秘密。”

  “兄弟之意,要……要解决此人?”

  “要将此人抹去?”

  拱手深深一礼,没有拒绝公子高的好意。

  财货奖赏是外物,正经事才是为上。

  萧何!

  对其人,胡亥不陌生,了解许多。

  听公子高的意思,是希望将此人一劳永逸的解决掉?以免将来成为麻烦?

  那人窜的很快,再有一二年、二三年,单独执掌一直行署为事,绝对不难!

  将来成为领国府事的相邦?

  单论其才,绝对有那个可能性。

  公子高行事倒是干脆,胡亥迟疑一二,压低声音,左右看了一眼,尽管无人,还是多警惕。

  放下手中酒水,自案后起身,上半身靠近些许,迎着公子高的目光,划手成刀,轻轻落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