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三二五九章 重要之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随机推荐:

  “哦,胡亥,你的意思……,欲取之,先予之?”

  “将严防的胶东临近海域松开一些口子?”

  “待那些人放松警惕,待辰国之地的人归来之时,再一网打尽?”

  “这……。”

  “舆图所观,倒是可以施为,但……那些人应该没那么笨吧?若是连这点手段都看不出来,他们早早就被帝国一一揪出来剿灭了。”

  胡亥!

  难为他有心了,这个时候还在操心将那些人剿灭之事,公子高心神大为受用。

  亦是放下手中物,目光一转,落于胡亥已经展开的舆图上,听着胡亥所言,面上也是一喜。

  胡亥说的,自己都能明白。

  其意,有些意思。

  若是接下来对胶东郡严防死守,或可能让那些人前往其它地方,而非最近的齐鲁。

  一些功劳,就跑了。

  就没有了。

  若是给于那些人一些机会,是否会有所得?

  思忖之,公子高有些狐疑。

  胡亥的计策不错,然则,那些人也非蠢货,果然看出来是陷阱,还会回来?根本不可能的!

  “哈哈,兄弟所言自然不假,那些人不是蠢货,却也非十分聪明之人。”

  “不然,早早就该归降帝国!”

  “此策先不论,兄弟以为,就算咱们接下来对胶东海域之地严防死守,是否可以真正杜绝有人偷偷回来?”

  于身边的公子高笑语看了一眼,胡亥伸手在舆图胶东郡附近的海域点了点,反问之。

  “这……,自然不能杜绝。”

  “胶东郡的海域太长了,以沿途郡县之力,以帝国水师之力,难以面面俱到。”

  “我猜着可能会有一些人冒险归来,人不会很多,如此,抓住几个,也无大用。”

  “你之策,是想要那里更多的人归来,如此,功劳就显耀了。”

  “有些难!”

  “难!”

  公子高眉目微蹙,思忖之,数息之后,给于回答。

  这个问题,不难解答。

  从舆图来看,胶东郡是陆地凸出来的一部分,海域将胶东郡许多地方都包裹了。

  以至于胶东郡很多地方都临近海域。

  近月来,自己也有吩咐人手在胶东郡的一些关卡紧要之地防守,在一些适合登岸的地方派人巡逻。

  就是为了防止那件事。

  至于是否可以防守住?

  效果是肯定有的,若是不派人看守和巡逻,估计会有很多人的逃回来,派人之后,有那个心思的人就少了。

  “正是如此。”

  “无论咱们是否严防死守,还是会有逃回来的。”

  “如此,只要咱们接下来明面上更加严厉,暗地里放松一些,多多少少会有用的。”

  “就算一些人接下来不回来,那些人长时间在海域过活,如何可以忍得住?”

  “是以,就是机会!”

  “咱们接下来派人明面上加强海域的防守,再让那些人觉得琅琊郡有大事发生,胶东郡必然有收获。”

  “至于琅琊郡!”

  “那里一直有不少农家弟子停留,刚好可以派人收拾收拾。”

  “农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初泗水郡之事,扶苏兄长不能将他们彻底剿灭。”

  “接下来,兄弟你未必不可为!”

  “果然将农家彻底剿灭,再将箕子朝鲜、辰国之地的隐患擒拿镇杀,再梳理整个齐鲁之地郡县官府秩序。”

  “嘿嘿,兄弟,这一份份功劳不就来了。”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只要让那些人相信可以有所为,可以归来,那么,事情就成了,手段也不需要太多。

  胡亥将此策再次细细道出。

  面上更为期待。

  “若如此,的确,未必不可为。”

  “好样的,胡亥,你果然足智多谋,有你在我身边,真的是令人安心放心太多了。”

  “王族近百年前,曾有一位智囊樗里疾辅佐惠文先王以及昭襄先王,你……你就有那样的手段。”

  “哈哈,请!”

  “喝一杯!”

  “一些事不需要太着急。”

  豁然开朗。

  拨云雾而见青天?

  有那样的感觉。

  入齐鲁以来,一定是要做事的,如何做事?如何有功劳?如何才能做得好?如何才能让父皇满意?

  自己一直在思索。

  来齐鲁的途中,也有同胡亥多有思量。

  巡查郡县之事,可大可小,若是无所为,齐鲁不会有大事,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功劳。

  那是不能够的。

  故而。

  一定要插手一些事情。

  这段时间,借着齐鲁宫观的事情,一些郡县官府的有动,一个上佳的好时机,直接出手收拾了许多人。

  很是清肃了一下齐鲁的官府。

  自己所为此事,对于帝国加强对齐鲁的掌控无疑是好处多多的,另外的事情?

  诸子百家?

  诸国叛逆?

  箕子朝鲜?

  若是依从胡亥的建言,接下来一一为之,或许真的要有大功劳在身了,父皇……定然会满意吧?

  被父皇派遣到这里为事,一路上多忐忑。

  也就这段时间熟悉了许多事,也做了许多事,才缓缓的平稳下来一颗心,自觉受益良多。

  自觉进益很多。

  胡亥!

  也是自己的好帮手。

  再加上自己从中央学宫挑选的另外一些人手,一时间,心间深处涌动诸般力量。

  喜意盈面,气贯全身。

  大笑之。

  亲自持酒壶,将胡亥的酒盏满上,持之递过去,又拿起自己的杯盏,畅快一饮。

  “兄弟,请!”

  胡亥也是面生笑意。

  许多事情,若是做好了,若是可以做到,对自己亦是好处多多。

  双手端过酒盏,颔首一礼,大口的饮之。

  “胡亥,你说……咱们会在齐鲁之地停留多长时间?”

  放下酒盏,公子高伸手将临近的那张舆图取来,视线向西挪移,那里……是关外、关中。

  是咸阳!

  “兄弟,想要回咸阳了?”

  胡亥笑道。

  “咸阳,自然是想要回去的。”

  “只是,定要做出一些事情,才可回去,否则,有愧于父皇,有愧于母亲。”

  “胡亥,只要咱们这一次在齐鲁有所为,待回咸阳之后,我定要为你请功。”

  “一些事情,你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

  “多月之前,父皇和叔父商议王族子弟的爵位之事。”

  “是迥异于帝国军功爵的爵位,是独属于王族子弟的爵位,只是……具体内情不太清楚。”

  “听母亲闲暇所言,似乎要相仿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王族子弟生来可有爵位,却不会很高。”

  “唯有做出一些事情,唯有立下功勋,才会得到功劳,才会晋升爵位。”

  “父皇和叔父既然那样商榷言谈,想来将来落定的可能性很大!”

  公子高颔首。

  离开咸阳有一段时间了,若言不想咸阳,那是假的,自己想念咸阳,想念父皇和母亲。

  还有阳滋姐姐,还有月裳妹妹她们。

  奈何,从刚才同胡亥商议的事情来看,短时间内怕是回不去了,只希望接下来能够将那些事情又好又快的解决。

  “爵位?”

  “倒是不曾有闻那些,帝国法道,王族子弟也没有太大的特殊。”

  “额外立下爵位,想来不会那么容易。”

  “不过,倘若爵位真的落下,身为王族子弟,得一个爵位也是不错的。”

  “至于其它,暂时我没有想太多,此行辅佐兄弟你将诸事做好,才是紧要的。”

  “一路上,我有所思另外一件事。”

  “因事情特殊,便是没有听兄弟你说。”

  “现在……是一个机会。”

  “那件事非我所想要考虑,而是……兄弟你!”

  爵位?

  属于王族的爵位?五等爵?

  胡亥迟疑一语,简言而落,并未在爵位的事情上多做停留,真有爵位,也不会很简单的。

  以父皇和叔父的性子,属于王族的爵位,肯定会考量许多,别的都不说,帝国法道肯定首位。

  夹了一些小菜入口,话锋一转,落于另外一事。

  “事情?”

  “一个机会?”

  “胡亥,此间无外人,你我兄弟,无需隐晦,快快道来!”

  公子高眨了眨眼睛,略有不解,来的路上就有想着一事?是什么事情?很重要的事情?

  既如此,还不快快道来。

  “哈哈,也是。”

  “那我就……同兄弟你说一下。”

  “对我而言,不算什么事情,对兄弟你来说,就不一样了。”

  “兄弟,你觉扶苏兄长是否还有……还有机会?”

  胡亥靠近些许,压低声音,纵然这里没有外人,一些事情还是要谨慎为上的。

  “嗯?”

  “胡亥,你怎么好端端的提及那件事了?”

  公子高再次蹙眉,也是低语应之,亦是左右四周看了看,以防有人在偷听,以防被人所知。

  “你我兄弟,我出身之故,是注定不可能为事的,但……兄弟你不一样。”

  “丽夫人虽无皇后之位,却有母仪天下之实。”

  “兄弟你是丽夫人所出,地位和份量自然与众不同,父皇对你也是格外看中。”

  “更别说兄弟你素来聪慧,否则,数年来,也不会诸事顺利,前来齐鲁这段时间,我虽献了一些策略,实则紧要还是在兄弟。”

  “世间的难题,就在于决断,兄弟是一个干脆利落之人。”

  “我胡亥……,虽不能为那件事,却也不愿意成为将闾、公子陉那样的寻常公子。”

  “也想要做一番事情的,如此,才能够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

  “别的不说,起码姻亲之事,一些人家的好女子都有可能。”

  “我自己是不能成事的,唯有靠兄弟你了。”

  “跟着兄弟你,才有富贵的可能。”

  “按照江湖的俗语,兄弟吃肉,我跟着喝汤,也是可以吃饱喝足的,哈哈,说远了,说远了。”

  “兄弟你的出身,父皇对你的期待,都明证兄弟你将来……有那个机会的,还是很大的机会。”

  “兄弟不要多言,听我说完。”

  “王族子弟中,能够同兄弟你相争的,也就扶苏兄长了。”

  “当初因齐鲁之事,父皇将扶苏兄长发配北方军中为事,一晃就是数年过去了。”

  “当初将扶苏兄长发配出去的时候,满朝文武群臣都觉这是父皇要放弃扶苏兄长,不准备给扶苏兄长机会了。”

  “但……事实真的是那样?”

  “果然不给扶苏兄长机会了,那么,扶苏兄长又岂会在上将军蒙恬的军中,又岂会数年来功劳加身,又岂会有不断的历练。”

  “我所感……父皇这是想要继续磨炼扶苏兄长,所以才让扶苏兄长待在上将军蒙恬身边。”

  “一则,让上将军好好照料扶苏兄长。”

  “二则,也能让扶苏兄长在军中好好进益,倘若将来攻灭匈奴,就是大功一件,那时……事情难料。”

  “三则,据我所知,扶苏兄长当初带往军中的一些人,这些年来,各有所为,各有力量。”

  “留在咸阳的那个萧何,在国府行事,也是多次被夸赞,一次次考核,也都是为上,父皇都有赞誉他,言他很有李斯的风范。”

  “李斯,现在可是帝国丞相!”

  “萧何,无疑有那般才略。”

  “诸般种种,可见父皇的心思,可见父皇对扶苏兄长还是上心的,还是多有期待的。”

  “尤其,朝野之中,因年岁之故,许多文武官员对扶苏兄长好感不少。”

  “别的不说,就是郡侯叔父,当年还是看着扶苏兄长长大的,还曾亲自教导扶苏兄长的文武之道。”

  “只是近些年来,才弱了一些。”

  “纵如此,郡侯叔父对扶苏兄长肯定也看好的。”

  “除了郡侯叔父之外,还有一人。”

  “一位很重要的人!”

  “兄弟可能猜出他的身份?”

  胡亥放下手中的木箸,挺立身躯,坐正案后,浅浅的呼吸一口气,拱手一礼,看向身边的公子高。

  言落诸事,话语种种。

  声音沉沉,神态肃肃。

  未待公子高想要说什么,伸手止住,继续说着。

  “胡亥你……”

  “胡亥,你太轻视你自己了,别人不知道你的才学,我还能不知道?我还能不了解?”

  “近年来,父皇于你也是多有夸赞的。”

  “至于那件事?”

  “扶苏兄长?郡侯叔父?”

  “郡侯叔父,母亲说过,郡侯叔父大可能不会掺和那件事,也不会插手那件事。”

  “当年若非父皇强行挽留,也无今日江南总督。”

  “于郡侯叔父,我虽然不如扶苏兄长那般亲近,但……,另外一人?很重要的人?”

  “嗯,李斯?”

  “一件大事,能够有资格言语的人不多,有力量施展的人更不多,李斯就是其中一个!”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