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七十章 深不可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对三堂姑母而言,做正妻自然是比做妾要强上百倍。”方锦书赞同他的观点,实在是有些可惜。

  “那彭家虽然不是什么望族,在阜宁乡也算是一个大家族。彭举人能读书,便倾全族之力栽培他。不算豪富,但手头银钱也管够,比权墨冼的家境还好些,毕竟有族人支持。”

  司启良来找他的时候,把彭家的情况说得很清楚,可见对方诚意十足。

  方梓泉摇头叹息道:“可惜了这么好的一桩亲事。三堂姑母若果真嫁过去,看在祖父的份上,必然也不会吃亏了。”

  彭家虽然还算不错,但拿什么跟归诚候府争。尤其是,对方还是那个出了名的呆霸王。他的呆气发作起来,连皇上也拿他无法,彭家算什么?

  “大哥,明儿你要好生跟良表哥分说清楚,让他劝彭举人趁早死了这分心思。”方锦书叮嘱道。

  “好,我会的,咱们总不能害了彭举人。他既然和救了你的权举人是知交好友,看在权举人的面子上,我们就得尽一分心力。”

  听他这么说,方锦书默然不语。

  权墨冼这个狡猾的家伙,看起来什么都不索取,却让方家上上下下都念着曾经救过她的恩情。

  “彭举人的事,大哥也得保密,谁也别告诉了。”

  “那是自然。”方梓泉点头道:“八字没一撇的事,说出来恐怕无端会替彭举人树敌。”

  只要是男人,就不能忍受自己的女人有他人窥视。以归诚候府的权势,那呆霸王若较真起来,岂不糟糕。

  这只是一方面而已,方锦书觉得,若是让方慕笛知晓了这件事,恐怕会很伤心。

  彭举人,家世境况门第,都可称得上是方慕笛的良配,这原本也是昨夜出行的目的。如果,昨夜方慕笛未曾遇见崔晟就好了。

  想到这里,方锦书不由嘲笑起自己来。昨日自己不是想得很清楚了吗,以方慕笛的容貌,注定了不会太平。

  做妾虽然委屈,至少崔晟有护住她的能力。

  兄妹两人相对无言,半晌后,方梓泉沉声道:“文官与勋贵素无往来,若是应下这门亲事,我们方家的名声,恐怕就有了污点。”

  方家是朝堂新秀,父亲又刚刚被提了一级。方梓泉隐隐知道,庆隆帝提拔方家,可能正是看中了方家根基薄弱,背后没有势力的缘故。

  归诚候府崔家,既是前朝降将,又是世家分支,这两种身份都让皇上忌惮。方慕笛要是真嫁了崔晟做妾,那方家岂不是招了皇上的眼,同时为朝中清流所不齿?

  虽然,以方慕笛区区一个庶女的身份,崔晟纳作妾室完全当得起。

  方锦书赞同的点点头,道:“这件事,不单单是三堂姑母嫁人这么简单。你好生和父亲商议一番,请他拿个主意。”

  崔晟的提亲,在方府激起了层层涟漪。

  天色渐晚,方孰玉披着一身星光,回到正房内。最近在翰林院里遇到一些周折,下了衙有听说了崔晟要纳方慕笛为妾的消息,颇为头痛。

  司岚笙见他神情疲惫,让红霞打了一盆热水上来,亲自伺候着他擦了脸,拿来寝衣给他换上。

  “老爷,可是遇着什么烦心的事?”

  方孰玉闭了闭眼,缓缓道:“皇上要改在御前制诏的规矩。我们八名侍讲学士,按例轮流在御前行走制诏。”

  “但皇上眼下的意思,是让院使将这个名额固定下来为两人轮值。”

  “两人?”司岚笙吃了一惊,敏锐的察觉到这个命令会在翰林院掀起怎样的风浪。

  侍讲是六品,侍讲学士是五品。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还不是在品级,而是成了侍讲学士之后,就有了在御前行走的资格。

  能被留在翰林院的人,都是才学出众的饱学之士。要么是新科状元,要么是国子监卓异的学子。个个都写得一手好文章,文采斐然。

  所以,从前朝起,皇帝就在翰林院选人来制诏。到了高芒立国之后,逐渐形成了翰林院里的侍讲学士,在御前轮值的规矩。

  而如今,竟然要改成两人轮值,那其余六人,还算什么侍讲学士?在翰林院的人,谁还在意那点俸禄,图的不就是在皇上面前露脸吗?

  方孰玉头痛的揉了揉额角,道:“所以,这几日,院里不太平的很。”

  为了这两个制诏的名额,翰林院里风波迭起。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一旦发起狠来,手段频频。你踩我一脚我揭你的老底,如此种种,让他疲于应付。

  “夫君是个什么打算?”司岚笙问道:“若是要争,我明日就回一趟娘家。”

  方孰玉坐直了身子,道:“一共只有两个名额,其中一个铁板钉钉属于伍翰林。他是先帝时的状元,在侍讲学士这个位置上做了十年,资格最老学问也好。他占一个名额,谁也没有二话。”

  “而且,我看皇上有让他更进一步的意思。”方孰玉压低了声音,道:“皇上说,先试试两人轮值。但我瞧着,这里头有形成惯例的意味。”

  “说不定,这事就是为伍翰林特设的,为他进入政事堂铺路。往后,制诏就是侍讲学士的进阶,再进一步就是政事堂、储相。”

  他这些话,有揣摩圣心的嫌疑,只略略说了几句就收了。但他知道,司岚笙懂得他的意思。

  翰林院历来是人才济济,汇聚天下英才之地,最为清贵不过。

  朝中的高官重臣,大多都出自翰林院。庆隆帝励精图治,对翰林院小小的一番改动,就可看出他对原有惯例的不满。

  八名侍讲学士轮值,对官员来说是好事,对皇帝来说,却不易查验人才。如果庆隆帝属意伍翰林,先让他在跟前制诏,近距离观察后,再做出最终的决定,最为稳妥。

  若是觉得不合心意,办事不力,庆隆帝可以不让他进政事堂。毕竟这只是惯例,不算食言。

  这样一举两得,进退自如,只不过略略动了一下翰林院的规矩,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司岚笙在心头倒吸了一口凉气,当今天子的帝王之术,深不可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