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九百八十六章 十里红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苏黛出嫁那日,几乎是整个京城人人羡慕的日子。

  苏黛远嫁大燕,或许对于大周来说两边是姻亲关系,又助于两国之间交流。但其实远嫁强国又哪里是那么简单。

  若不是苏黛有个身为国公手握重兵的亲哥哥,又有个作为祭司的大嫂。只怕这事换到旁人身上,不定是怎样的灾难。

  苏黛出门后,那喜娘和送亲的队伍跟了长长几条街。身后还有着重兵出征的队伍一路护送。

  不管是苏黛的身份,亦或是图恒之于大燕的重要性。这两人都是两国之间极为重要的人物。

  那重兵铁甲持剑立于身后,其中许多人都是苏瑾言和莫青叶专门为她准备的私兵。

  那运送东西的队伍被遮住的严严实实,经过的地面上都印下了重重的痕迹。甚至许多时候还能看见浅浅的印痕.让人深深好奇其中的物品时,又满是忌惮。

  那般价值连城的嫁妆都未曾这般紧张,这里边让众护卫这般胆颤心惊又满是紧张,倒真的是让人有些忌惮了。更何况,那些东西还是莫青叶和苏瑾言亲自备下。

  苏黛穿着一身鲜红的嫁妆坐于花轿内,听的外边偶尔的锣鼓喧天,再看看不远处苏瑾言骑着高头大马不合常理的跟随。苏黛深深的憋了一口气。憋下了眼中的泪意。大哥,说好的,黛儿再不会让你为我担忧半分。

  你为黛儿保驾护航前半生,下半生,便有黛儿为你护航。

  花轿外的图恒偶尔看得她一眼,本不善于微笑的他,看着苏黛浅浅一笑。面容中满是安心。

  “哇,好多喜糖。好多银裸子。”嬉笑打闹的小孩子围着花轿周围转悠,见着喜婆抱着东西高声唱了几句,便大把大把的往地上撒东西。

  围观的众人蜂拥而上,还有人专门围着嫁妆一直往后倒退,想要数清楚那些东西具体的数量。

  “一抬两抬三抬四抬......一百二十七,一百二十八....”有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瞪着大眼睛一直往后倒退。

  每数一句便惊诧的捂住了嘴,然后一直往后倒退中....

  周围的好事者觉得有趣,便满是好奇的跟了上去。

  半个时辰后,那孩子脚下已经开始打着踉跄,走路都开始晕晕欲睡打着抖儿。一边数,还一边憋着气,颇有些委屈。

  “三百八,三百八十一,三百八十二...”小鬼跺了跺脚,见着后面磕着瓜子的家伙们直怒道。

  “你们来,你们来!我不数了!.....嘶,脚都给我长泡了。”小鬼瘪着嘴委屈的很。

  那围观的百姓哄堂大笑,便有人拿了瓜果糖哄着他。

  本来只是好奇这嫁妆的抬数,如今瞧着越骇人,这些人倒真的提起了好奇心。死活不肯离去了。

  遥望一眼,那火红的嫁妆对于犹如一条长龙,几乎把半个京城都照亮了。

  “你数吧你数吧,俺们可不是识字儿。能数未来大燕娘娘的嫁妆,你这小子福气可不小呢。”有人打趣。

  地上沿途都是一片红,那些都是红封包拆开后剩下的纸袋子。有的里边包着糖,有的里边包着银裸子。

  便是那美丽的袋子也有小朋友一路去捡了起来,便是家里吩咐了,想着以后若是自己孩子成亲,自己还能沾点娘娘的喜气。小孩子觉得好玩儿,便一路打打闹闹的往前跑。

  也不知那孩子到底数了多久,反正等他黑着脸,嘴里念着“五百六十七,五百六十八”的时候,再看看国公府周围几个院子大门大开,旁边那嬷嬷一个个点着嫁妆,再一个个送出去。那孩子便呆了脸。

  他拉长了脸,动了动酸疼的脚脖子,憋屈着脸上去问了。“嬷嬷,你们还有多少嫁妆没出来啊?”

  嬷嬷今儿心情好,那小子长得也讨喜。嬷嬷便乐呵道:“我们夫人可说了,苏姑娘是我们国公页唯一的妹妹,那断不能委屈了。也不能让人轻看了。这嫁妆啊,可是要真正的十里红妆。可不能少了丁点。”嬷嬷说完又点了手头的嫁妆。

  喜滋滋的唱了一句,后边的嫁妆便66续续跟上。

  小家伙默默瞄了一眼耷拉着的账本,瞄得最后一页的数字,被震的脚下都颤。八百百十八.......这估计还不算国公府给她备下的私房。

  当然,若是那些武器暴露于众人前,估计就会现,那些武器的价值远远高于这些价值连城的嫁妆。

  嫁妆再值钱,只是死物。但武器,却是每个国家所缺所必备。这也注定了,苏黛那些大杀器,让她在大燕后宫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鬼头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回去,突然觉得自己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回去时那些磕着瓜子的寻常百姓还凑上来问道,可那孩子却没了诉说的兴致。只默默看了眼那些民众的满足自乐,摇着头走了。

  那些百姓一怔,都笑着摇头把那孩子笑骂了一句。倒也没说什么。那是榕树下难民区的寡妇孩子,平日里可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三两日便偷摸着去书院偷学几句,那夫子也不骂。只装作没看见,反倒是让这孩子学了不少东西。其中最显眼的,便是关于数字类的。

  此时的他丝毫不会知道,因为受了今日的刺激,这孩子多年后便成了大周有名的奸商。一举夺下新皇商的宝座。

  人送外号雁过拔毛的钱串子。甭管金子银子铜钱啥的,便是为了省那每月几钱银子的花轿,他都宁愿在大太阳底下暴晒走回去的那种。

  此时,那许多百姓手中拿了红包又有吃食,干脆便三三两两的在国公府门前守着了。

  嬷嬷也不赶人,还端了小板凳和茶水过来。倒是又为国公府谋了个好名声。

  从出嫁时到嫁妆尽数出门,从晨时天刚明,到日落西沉,嫁妆才走完最后一抬。

  众人看着那八百八十八抬,相互对望一眼。眼里皆是深深的震惊。

  心底都是哔了狗的心凉凉,突然有些明白方才那小鬼失魂落魄的样子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