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290章 终有一别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袁谭走进工坊官廨,看到了六只大箱子,里面是堆得整整齐齐的金饼,在阳光下发着金光,照得人眼花,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孙策背着手站在院中,正在欣赏这些黄巾,听到脚步声,他回头看了一眼,笑道:“显思兄,没想到你还这么值钱,我现在有点后悔了,该多要一些的。”

  袁谭看着那些黄金,心里也多了一份暖意,虽然知道那些黄金会和地面的砖一样冰冷,至少这颜色看起来还有几分温暖。

  “人苦不知足,君侯当适可而止。”

  孙策大笑,用力拍拍袁谭的肩膀,将他拉到堂上坐下。袁权带着侍女,端着酒水走了出来。“你打算什么时候走?我准备一个家宴,为你送行。”

  袁谭欠身致意。“多谢妹妹,不过我还是想早点走。在这儿打扰多时,多蒙你照顾,我恐怕未必有机会报答,只能在年节时为你祈福了。”

  “这么急?”孙策有些惊讶。“不祭了祖再走?没几天了。”

  “路过汝阳的时候顺便祭吧,祭完就走,不回葛陂了。”

  孙策点点头,以示理解。“那你是去浚仪大营,还是直接回邺城?”

  袁谭半晌没吭声。他对袁绍能否赎他并无把握,现在来得这么快,他一点准备也没有。见他不说话,孙策说道:“我建议你回邺城。”

  “为什么?”

  “你如果去浚仪,万一父子俩都被我俘虏了,谁来赎人?你回邺城,万一你父亲被我俘虏了,你至少会愿意赎人。”孙策摆摆手,示意袁谭不要急。“开玩笑,开玩笑。建议你去邺城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不希望再与你为敌,上次能击败你是运气好,下一次不一定有这个机会;二是不管怎么说,你都是被俘之人,不怎么吉利。军中忌讳多,万一你父亲打了败仗,迁怒于你,直接将你杀了,岂不是让我救你的心血白费?”

  袁谭思索片刻。“将军说得有理,不祥之人,的确不适合去军中。我还是回邺城闭门思过吧。”

  “仅仅是闭门思过可不够。”

  “为何?”袁谭不解地看着孙策。孙策也许有让他振作起来,重掌大权的意思,但他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且不说父亲袁绍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他一个被俘之人,哪里还有脸面指挥其他人。孙策如果希望他回去再形成父子争权的局面,未免太想当然了。

  “你父亲来了浚仪,一心要我的命,我也一心要他的命。他还能不能回到邺城,谁也不敢说。万一我运气不错,又赢了一回,那河北交给谁?你二弟袁显奕,还是你那个没成年的三弟?”

  袁谭心中不安起来,半晌才强笑道:“孙将军,我觉得你多虑了。有这时间,你不如多想想战败之后怎么收拾人心。在豫州经营了这么多年,最后却没能守住,这心情一定不好受。况且世人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你要是战败了,会有很多人想来咬你一口的。”

  孙策哈哈大笑,不以为忤。“那你更要掌权了。万一我战败被俘,你也好还我的人情啊。”

  袁谭哭笑不得。面对谈笑风生的孙策,他想惹他生气都难。

  孙策把何颙、张邈等人一起请来,设宴为袁谭饯行,然后又亲自送袁谭起程。他没有送太远,把这个机会让给了何颙和李宣。何颙与袁谭有近乎父子的感情,李宣与袁谭是表兄弟,他们之间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他就不夹在中间,让他们不能畅所欲言了。

  出了葛陂大营,何颙与袁谭并肩而行,久久无语。过了一亭又一亭,眼看着十里将尽,袁谭停住脚步。

  “何公,就到这儿吧。以后不能常在你面前受教,还望何公保重身体……”

  “你不用担心我。”何颙将手按在袁谭的肩上。“显思啊,我没什么好担心的,奔波一生,如今已近古稀,能有这样安定的生活,结局不算坏,尤其是看着太平可期,党人的努力有可能成为现实,我就算现在死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倒是你,显思啊,千万要小心啊。”

  何颙欲言又止,长吁短叹,为袁谭的前景担忧。袁谭心里清楚,却不愿意将父子之间的矛盾在耿苞面前表露出来,落人话柄。他强笑道:“何公对孙将军期许这么高?他接受何公的建议了?”

  “只要天下太平,百姓能安居乐业,是不是接受我的建议,承不承认是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袁谭轻叹一声,没有再说下去。李宣都已经成了孙策的从事了,说明党人至少已经把孙策当成了一个选择,不再以袁绍为唯一选择了。何颙说得对,党人的目标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孙策做到了这一点,至少做到了一部分,他不承认自己是党人也没关系,党人的目标已经实现了。

  “生死有命。我做我该做的,其他的听天由命吧。”袁谭一声轻叹,撩起衣摆,跪倒在何颙面前,磕了三个头。何颙鼻子一酸,俯下身子,将袁谭扶了起来,执手相看泪眼。袁谭狠狠心,挣脱何颙的手,转身跳上一旁的车,喝令起程。车夫扬起马鞭,骑士们轻踢战马,车辚轔,马萧萧,向汝阳而去。

  何颙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李宣扶着他,神情黯然。他想劝劝何颙,却又不知如何劝起。袁谭起去是凶是吉,他心里也没底。

  袁谭和何颙一样,悲伤难以自抑,坐在车中落泪,走出十余里还无法自抑,耿苞坐在对面看得难受,干脆下令停车,让袁谭哭个痛快再走。袁谭下了车,一个人走到田埂上,看看一望无垠的青青麦田,想到回到邺城之后的境遇也许不如在葛陂,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这时,远处走来一个年轻人,身材高大健壮,腰间悬着长剑,英气勃勃。他眉眼清朗,须长两尺有余,飘拂在胸前。来到近前,见袁谭大哭,便走了过来。耿苞远远看近,连忙带着几个卫士奔了过来,意欲拦截。袁谭抹着眼泪,伸手示意耿苞不必紧张。

  “此人相貌堂堂,神色端正,必不是刺客之流。”

  耿苞仔细打量了那人一眼,也觉得不像是刺客,却还是不放心,大声喝道:“敢问足下高姓大名,乡籍何处?这位是故兖州刺史袁君显思,刚与孙镇东分别。”

  那人看了耿苞一眼,奇道:“你是冀州人?听你口音,当是巨鹿。”

  耿苞也听出了那人的河北口音,颇感意外。“你也是河北人?”

  “在下清河国东武城人崔琰,字季珪,刚刚从南方游历归来,正欲返乡。”

  耿苞面露失望之色,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