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免费!
毋庸置疑,奥斯卡之夜就是一场顶级盛宴,甚至可以说是镀金派对。
对于顶级名流来说,这是置身于镁光灯与聚光灯之下的纸醉金迷;而对于其他阶层来说,则是不断往上攀爬、跻身金字塔顶尖的重要场合,遍地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于是,这场派对就成为了无数人趋之若鹜的焦点。
这就是格雷登卡特的初衷,显然,他成功了。
2001年,英国作家托比扬(toby诱ng)推出了一部回忆录式个人小说,“如何众叛亲离”,讲述了自己在“名利场”杂志社工作了五年的经历和回忆,其中大量笔墨集中描写了奥斯卡之夜的浮华与奢侈,令人大开眼界。
2008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为了同名电影,西蒙佩吉和梅根福克斯领衔主演,尽管成品质量差强人意,却依旧成为了一个窗口,让普通观众窥见一丝名利场内部的秘密,隐约地探知了隐藏在好莱坞灯光之下的幕后生活。
虽然人人都知道,这势必是稀释了再稀释的故事,却依旧让人亢奋。
对于蓝礼来说,奥斯卡之夜的邀请函从来就不是问题。最开始,凭借着“太平洋战争”横空出世之后,也许邀请函资格还有待讨论;但随后他就迎来了“活埋”的奥斯卡提名,顺理成章地收获了一张邀请函。
但真正的问题就在于,这场顶级派对对于蓝礼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也没有任何讨论价值。
以前还在伦敦的时候,蓝礼就已经见惯了太多太多如此浮华的名利场派对,这就是亚瑟的工作和能力所在;他花费了无数心力,好不容易从伦敦的那个名利场逃离了出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演员的世界之中,现在,委实对于此类派对没有任何兴趣。
过去两年,蓝礼都不曾出席奥斯卡之夜,哪怕是去年创纪录式地赢得了奥斯卡小金人之后,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他还是缺席了,甚至是落荒而逃,远远地离开了好莱坞的喧嚣。
对于“名利场”来说,这着实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奥斯卡之夜群星云集、应接不暇,绝对不会因为缺少任何一名演员而黯然失色,在好莱坞之中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星光;但蓝礼的缺席,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明显的空缺。
尽管在奥斯卡之夜上,前前后后拥有超过一千名宾客,让人眼花缭乱,即使是格雷登自己,他都不见得能够注意到每一位嘉宾的出席情况,在衣香鬓影之中,任意一名演员的缺席,这都是非常难以注意到的。
与光环无关,与人潮有关。
那么,蓝礼的是否出席,为什么会让“名利场”感到困扰呢?
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到底代表了什么?
北美五亿票房得主,连续五部作品不败,影史最年轻小金人得主,新生代演技代表人物,专业技能赢得普遍赞誉……脑海之中可以罗列的标签数不胜数,但格雷登卡特却认为,这些标签都不重要,因为好莱坞之中符合标准的演员不多却也不少。
格雷登的答案只有一个:世袭贵族。
去年暑假,“帝国”杂志爆料出了蓝礼的家世秘密,在网络之上引发了一阵讨论海啸。
客观来说,普通民众无法真正地了解到这一个秘密的影响力,惊讶和错愕过后,讨论和热议过后,他们也就渐渐平复了下来,因为世袭贵族对于他们来说太过遥远也太过陌生,最重要的是,除了一个头衔之外,他们感受不到任何具体的影响,关注度自然也就冷却了下来。
但好莱坞名利场之中的余波却远远超出了想象。
对于这群人来说,他们拥有了金钱,拥有了地位,拥有了权势,唯一欠缺的就是名誉和荣耀。
前者可以通过慈善事业来获得;而后者只能通过真正的皇室来达成,而现在真正传承了贵族重量的皇室就只剩下英国了——其他国家诸如比利时、瑞典等等依旧保留了皇室,影响力和地位却已经截然不同。
换而言之,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哈维韦恩斯坦、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业内顶尖大佬,如果想要拥有这一份荣耀,他们也必须和英国皇室打好交道。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荣耀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而对于名利场来说,这样的荣耀却是穷其一生的追逐。
当然,如果像大卫林奇、伍迪艾伦一般,对这些荣耀不屑一顾,那么他们也可以坦然自如地面对如此诱/惑;问题就在于,整个名利场之中,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的屈指可数。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不曾改变过,更为准确来说,不仅仅是好莱坞,华尔街或者硅谷或者政界或学术等每一个领域的顶尖人数都是如此,站在围城之外,期盼着围城之内的景象;站在了金字塔的顶尖,于是开始想象苍穹之外的世界。
现在,经过揭秘之后,好莱坞居然出现了一名真正的世袭贵族,即使只是男爵而已,但这对于整个产业来说都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就仿佛稀世珍宝终于出现在身边一般,影响力绝对是难以估量的。
一方面,这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目标,现在身边就有人真的实现了,震撼之余,敬仰和憧憬就开始沸沸扬扬起来,自然是刮目相看。
另一方面,这也是所有人与贵族最接近的时刻,如果——仅仅只是如果,可以通过蓝礼,与英国皇室搭上线,甚至结交更多贵族,那么这是不是美梦成真呢?毕竟,他们所梦想的,不仅仅是一个贵族头衔而已,而是通过这个头衔进入真正的上流阶层,完成蜕变。
为什么埃迪雷德梅恩、汤姆希德勒斯顿、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爱德华诺顿、鲁妮玛拉等人进入好莱坞之后,没有能够引起连锁效应呢?
这就是原因。他们不是传承历史悠久的贵族,他们无法进入高端顶尖的贵族阶层,他们不具备历史沉淀和传承的那份底蕴和深度。所以,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就和索菲娅科波拉这样的“星二代”一样,又或者是华尔街富二代一样。
蓝礼霍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
稍稍夸张一点来说,蓝礼的出现,可以说是高高在上的贵族,真正地打破了桎梏,走下凡间的第一步,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界限真正地消失在了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之中。当然,蓝礼绝对不是第一个成为演员的贵族,但之前的演员们都没有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关注度自然也就不同。
于是,为什么霍尔家族如此反对?为什么蓝礼需要前来纽约?为什么阿尔梅达剧院的演出引发了如此浪潮?为什么“帝国”杂志的影响力如此深远?为什么“名利场”杂志的回答如此有趣?还有,为什么蓝礼的缺席对于奥斯卡之夜来说如此重要?为什么格雷登如此重视蓝礼的出席?
所有的问题,全部都可以在同一个答案之中寻找到各自相对应的答案。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收获奥斯卡之夜邀请函,这是他们的荣幸;但对于蓝礼来说,奥斯卡之夜能够邀请到他的出席,这是“名利场”的荣幸。
格雷登知道这一点,而好莱坞也知道这一点。
事实上,“悲惨世界”还在百老汇巡演的时候,格雷登就亲自抵达了百老汇,耗费巨资预定了一间包厢,连续一周时间出现,并且邀请了大量社会名流前来捧场,期间与蓝礼见过一次面,正式地打过招呼,释放出积极友好的信号。
自1991年掌管“名利场”以来,格雷登就在主编的位置上不曾动摇过,二十年如一日,他一手将这本杂志带上了巅峰,成为了北美市场最赚钱的媒体之一,即使是千禧年过后受到了网络时代的冲击,他们现在依旧是销售量最为出色的纸质杂志,超过了“娱乐周刊”和“美国周刊”。
作为业界大佬,格雷登的嗅觉和判断绝对非同小可。
不过,在百老汇期间,格雷登始终不曾表现过太多的积极和意图,甚至没有刻意强调自己的身份,仅仅只是泛泛之交而已,在那之后,格雷登就一直与安迪罗杰斯、罗伊洛克利保持了紧密联系,“地心引力”的开机仪式、“醉乡民谣”的开机仪式等等,格雷登都以私人名义送上了贺礼。
十一月中旬,“地心引力”的拍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格雷登这才第一次向安迪提起了奥斯卡之夜的计划,询问蓝礼的出席意向;当时安迪只是表示,时间尚早,还需要看看后面的颁奖季行程和走向。
彼时,“超脱”已经声势渐渐衰落了下来,没有人看好这部作品的奥斯卡前景。但格雷登却满不在乎,在那之后,始终保持着与安迪、罗伊的沟通,一直到金球奖前夕,这才第二次正式地提起了奥斯卡之夜,并且发出了邀请,强烈地表示,希望蓝礼今晚能够出席。
换而言之,前前后后花费了半年时间的铺垫和酝酿,为了邀请蓝礼出席奥斯卡之夜,格雷登绝对是大费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