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青年聚在一起,他们决心要造出先进的航空发动机。</p
第一位青年开囗说道:“我打算从零开始,先学着别人的作品,从材料工艺要求低、结构简单的型号做起。然后一点一滴的搞清楚这个东西每个部件是怎么运转、怎么配合的。通过一点点尝试修改它们的设计,找到其中的规律,自己总结出一套理论出来。最后就能根据自己的材料和工艺水平,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可靠性能最好的型号了。”</p
第二位青年开囗说道:“嗯,从零开始没必要。这个东西我们先抄抄看,蛮简单的嘛——啊,就坏了?算了,咱不要这个了,我们抄下一个。”“抄了几个发动机,发现没啥难的,我们自己搞个很先进,比国外还强三条街的吧——我靠,居然废这么大力气搞不出来?算了,咱搞不定这个,不搞了,买国外的吧”。“这几个国外的发动机不错,再买点——啥,国外不卖了?赶快自己搞。”“我靠,居然这么难……”</p
自力更生,循序渐进。</p
山寨借鉴,修修补补。</p
这就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两条腿走路。</p
两条完全不同的路。</p
一个是要从零开始。</p
一个是要从直接从空中楼阁开始。</p
由于历史原因,这两条腿始终参差不齐。一会儿左瘸,一会儿又瘸。</p
有的时候,还是两条腿一起瘸。</p
显然,在发动机研制自强不息的道路上,第一位青年才是合理的榜样。我们国家需要的发动机那么多,光靠抄,是绝对抄不来的。</p
然而不幸的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更接近第二位。在漫长的发动机仿制、改进、自研和引进相混杂的历史中,我国发动机很长时期内都处于做一个,丢一个的状态,未能将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系统化归纳,并升华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于指导新型发动机研发。在这段令人痛心的经历中,涡扇6就是学术争议最大的一个。</p
有人甚至攻击它是一颗最大的毒瘤,贻害至今,言辞之激烈,难以想象。</p
而后世的军迷,对于涡扇6的下马,态度也是两极分化严重。有人痛心疾首,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如释重负。</p
更多人却是一片的茫然,浑然不知道怎么一回事。</p
用百度百科的话来说就是:“涡扇6型航空发动机是我国于六十年代始研制的第一种推重比为6一级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于八十年度初停止研制,未能投入使用,但在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p
引用某篇深度文章的话来说就是:“至今为止,我国所有投入服役的国产航空发动机,没有一台是严格意义上完全独立研制的。从一型叶片,一个轮盘开始研制,逐渐组成一级压气机转子、一级涡轮。再逐步扩展级数成为基本完整的高、低压气机和涡轮组合。继而组成发动机的核心机乃至于完整的燃气发生器进行试验,最后由此衍生出型号验证机,并最终完善成装备型号——这种事情在中国已公开的航空发动机中还从未出现过。”</p
“这种上游研究的长期欠缺,使我国无法在发动机领域形成扎实详尽的自有理论、试验基础和设计依据、手段。在型号研制过程中,研制人员不得不参考各型已有发动机,采用相似原则缩放设计甚或是直接测绘、逆向工程,将不同国家不同型号发动机的各个部分进行拼凑整合。”</p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涡扇6这个性能指标奇高(12.6吨推力,和太行发动机定型的指标一样高)、研制难度空前的型号从1964年10月开始初步设计,却出现了在1966年便完成全部图纸,开始试制样机的神奇速度。在这种隐患重重的设计中,大量部件之间性能匹配与协调运转的缺陷又被隐藏在材料与工艺的不足下;数量严重不足的试制部件和样机更是使得这些盘根错节的故障根除起来极为艰难,穷尽手段仍然不见回天。”</p
综合来说,涡扇6是一个大大的悲剧。</p
它三次上马,三次下马,五次搬迁生产基地。断断续续,苟延残喘。</p
它的研究者认为,它生不逢时,命运多舛。</p
而旁观者却认为,从一开始,涡扇6的研究就是错误的。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p
研究者认为,涡扇6失败,是投入不足。</p
而旁观者认为,涡扇6完全就是在浪费宝贵的国家资源。</p
虽然是四五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关于涡扇6的得失利弊,依然是争论不休。始终是没有一个定论。</p
程凯龙要做什么?</p
带自己去看涡扇6的残骸?</p
“您的猜测没有错。我们的科技队伍,两极分化也很严重。”程凯龙直言不讳,“有人主张要从头开始,一步一步的来。先做几个扎实的产品。哪怕是各种指标小一点都无所谓。但是更多的人,上来就是要大推力,各种指标世界第一。”</p
“恐怕是后者占据了上风吧?”王步安不屑的冷笑。</p
“确实如此。”程凯龙并不讳言,“现在的浮夸风也是有点厉害。”</p
“动辄超英赶美啊!”</p
“但是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美好。”</p
“艾拉三姨夫。”</p
“呵呵。”</p
程凯龙微微苦笑。</p
他当然明白王步安是什么意思。</p
艾拉三姨夫,就是北极熊“AL31F”发动机的谐音。它是我国最新引进的发动机。</p
一方面,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国产航空发动机已经突破什么什么的水平。感觉非常厉害的样子。好像随时都可以吊打美帝了。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要从外国购入先进的发动机。明眼人都能看出这里面是有问题的。当然,具体的内幕就不好细节了。</p
某些科研人员都已经是成为老油条了。</p
圆滑世故,弄虚作假。</p
太行发动机到底行不行?曾经引发过非常多的争论。有人的观点还非常激烈。</p
在王步安看来,太行是有巨大进步的。但是也有不足。</p
因为太行发动机就是在涡扇6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带有一些惯有的毛病。</p
宣传肯定有部分是夸张的。</p
数据肯定也有一部分是弄虚作假的。</p
真正的性能,只有部队自己最清楚。</p
太行发动机装备战斗机以后,曾经两次空中停车,危害极其严重。</p
至于什么发动机里面飞出零部件之类的,王步安宁愿相信是敌人的污蔑。否则,它的设计者肯定是要拖出去打靶的。太草菅人命了。</p
“到了。”</p
“下车吧。”</p
程凯龙将王步安带到了它的工业园。</p
远远的,王步安就看到工业园的外面,摆放了一台大型的航空发动机。</p
它的外表已经是锈迹斑斑,摇摇欲坠,残破不堪。</p
不过,它的基本体型还是完整的。</p
这就是涡扇6航空发动机。</p
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p
一个争论不休的事物。</p
王步安默默的走到涡扇6的旁边。</p
它的残骸还是相对完整的。</p
毕竟,它从来都没有正式的安装到现役飞机上面使用。不存在被击毁的可能。</p
然而,它里面的零部件也已经是损毁的十分严重了。</p
这是反复试验过以后的结果。</p
尤其是寿命测试,是非常摧残发动机的。</p
他伸手触摸金属残骸。</p
一号机器人精灵自动分析金属的构成。</p
外壳乃是普通的铁基合金,承受温度大概是760度左右。显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p
发动机的外壳,一般都不会有太高的温度。</p
内壁主要是镍基合金。承受温度大约1200度。这个有问题。</p
一旦是涡轮的转速极高,内壁的温度,是绝对不止1200度的。正常的情况下,都会达到甚至超过1500度。</p
显然,中间是有300度的差距。</p
这个差距是非常致命的。随时都有可能导致发动机出现极其严重的问题。想要通过测试,非常困难。</p
最主要的是涡轮叶片。居然也是镍基合金。</p
显然,这是最致命的缺陷。</p
因为,镍基合金的最高承受温度,就是1200度左右。</p
而涡轮叶片需要承受的温度超过1500度。</p
更关键的是,镍基合金的强度,不能用来做涡轮叶片。</p
涡轮叶片不但是要承受非常高的温度,还要承受非常高的重压,还有极其恐怖的离心力。</p
镍基合金连第一点都达不到,后面的两点就更困难了。</p
按照这台涡扇6的涡轮叶片质量估算,最多也就是运行10小时左右,然后涡轮叶片就得报废了。</p
10个小时,显然是毫无价值的。</p
难道战斗机平均飞行10个小时,就得拆发动机大修?</p
恐怕空军兔要枪毙您。</p
毫无疑问,钴基合金的性能是最优良的。耐受高温能够达到1500度以上。</p
问题是,我国是钴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p
制造钴基合金的技术难度也是非常大的。</p
在涡扇6的残骸上,王步安没有找到任何的钴资源。</p
不知道是根本没有发现钴的特性,还是当时的钴基合金尚且没有被人注意到。</p
由此推断,这台涡扇6的历史,应该是很长远了。</p
这么落后的发动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p
现在的航空发动机,镍钴合金的占比是越来越重了。钛合金占比也是越来越高。</p
只有镍钴合金,才能承受极度高温。钛合金则是减轻重量。</p
至于涡轮叶片,那都是单晶叶片了。</p
使用镍基合金来做涡轮叶片,也难怪会有谣言说发动机里面有零部件飞出来了。</p
真的,一点都不奇怪。</p
一旦是涡轮叶片脱落、断裂,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p
归根到底,还是原材料的问题。</p
原材料水平不够,再好的设计都难以实现。</p
反过来说,如果是原材料的质量足够好,那么,即使设计存在一些缺陷,一样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威力。</p
“您从哪个垃圾堆翻出来的?”王步安随囗问道。</p
“这是我从阎州机场的废弃仓库里面拉出来的。”程凯龙说道,“送给您了。”</p
“送给我做什么?”王步安摇头说道,“它又不值钱。”</p
“如果您能复制一个出来,就能堵住很多人的嘴。”</p
“复制?什么意思?”</p
“按照它的设计规格,做一个能够使用的,没有大毛病的涡扇6出来。”</p
“为什么?”</p
“证明您的能力。证明您王步安并不是游手好闲,油嘴滑舌,作奸犯科,大逆不道之辈。”</p
程凯龙严肃的说道。</p
他是不会开玩笑的。他的确希望王步安能够做到。</p
当初,涡扇6的设计,是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的。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是完全达不到的。然而,到今天,它却已经过时了。</p
当今世界的大推力发动机,动辄就是14吨、15吨以上。最大甚至达到了18吨以上。</p
甚至有消息说,美帝的F135发动机,已经进行了较大的升级,还通过了地面测试,推力达到了23吨以上。</p
而涡扇6的设计,只有不到13吨。显然是跟不上时代了。</p
但是,这绝对不是说,它就没用了。</p
相反的,它的用处还很多。</p
要知道,我国还有很多不那么先进的飞机。</p
如果能够换装质量可靠的涡扇6,这些飞机的性能也是可以大幅度提升的。</p
比如说歼6,歼7,歼8什么的。还有各种教练机。</p
关键是,要质量可靠,成本低廉。</p
“完全复制是不可能的。”王步安摇头说道。</p
“为什么?”程凯龙有点失望。</p
“因为,这么落后的产品,我不愿意复制。”</p
“什么意思?”</p
“同样的设计,只要稍加改动,其推力就能够达到18吨左右。”</p
“您说真的?”</p
程凯龙顿时就激动的将手中的香烟熄灭了。</p
涡扇6能够达到18吨的推力?</p
怎么可能?</p
王步安是认真的吗?</p
他不会也是在胡说八道,故意夸张数据吧?</p
“您不用怀疑。将推力提到18吨,问题并不大。”王步安有条不紊的说道,“您应该还记得,当初涡扇6是怎么通过测试的。”</p
“当然记得。提升燃烧室温度。足足提升了50度以上。”程凯龙悻悻的说道。</p
“没错。就是强行将温度提升了50度。”</p
“但是后果却是极其严重。”</p
“是的。”</p
后果严重到什么程度呢?</p
导致发动机的整体寿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大修时间只有150小时都不到。</p
换言之,就是一台发动机,最多用150小时就得更换。</p
于是出现了买一送一的现象。</p
为什么?</p
上架肯定有10更的。或许13更也会有的。谢谢大家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