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百八十二章 千年文脉,以正史观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哦?愿闻其详。”

  注意到崔英博说的是配乐,而非主题曲之类,闵学的兴趣当然立马被提了上来。

  没看过节目的闵学,完全不知道自己那几首曲子在其中会起到何种效果,他十分期待这位专业人士的看法。

  见闵学感兴趣,崔英博说的更起劲了。

  “开篇《象王行》,采用的大法号之声,是佛教中象王之吼。”

  “象王,为佛教高贵之象征。象,力大无比但行事谨慎,象征行事时的智慧。”

  “虽说这首曲子叫《象王行》,但在我听来,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条龙觉醒的样子,长吟翱翔于九天之际!”

  “再来是《破阵乐》,是每位国宝守护人出场时的助阵音乐,大气磅礴...”

  《风入松》、《满庭芳》、《少年游》...

  说起自己的专业领域,崔英博与适才说起那些国宝时的状态又不相同。

  如果说适才谈及大国重器时,崔英博的状态是热血激昂的自豪之情,那么此刻,他的情绪完全没刚才那般亢奋,却处处透着一股子发自心底的自信。

  说到精妙之处,崔英博忍不住拍着大腿为其叫好,也只有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热爱,才能有如此表现。

  一路介绍下来,虽有万千华丽辞藻,崔英博最后都归结于一字,“妙!”

  看到崔英博如此表现,闵学总算对自己拿出的那些曲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节目效果应该很不错?

  好吧,可能还不能急着下定论,因为通常来说,专家与普通大众的审美角度,往往很不一致。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一些选秀节目来看,评委夸的天花乱坠的歌手,大众却未必看得上眼。

  不排除黑幕,但有时候也真的是双方评判角度不同。

  人家对咱的曲子如此夸赞,简直捧到了天上去,闵学都不知该如何接口才好,只好招手为其要了一杯水。

  说了这么久,即便不口干舌燥,润润嗓子也是好的。

  成功接到这项工作的空姐压抑着兴奋的小步伐,迅速送上。

  一开始崔英博也没觉着奇怪,这是常态,每次外出总能碰上。

  好在他的粉丝和喜欢他歌的人都较为理性,不会像现在追小鲜肉的那帮孩子那么狂热。

  碰上了最多打个招呼签名合影之类,崔英博习惯于戴墨镜口罩不过是怕麻烦,也怕给别人添麻烦。

  可在空姐几次殷切上前询问闵学有什么需要时,崔英博忽然意识到自己想差了,人家八成是冲着那小子来的啊。

  打量了打量闵学的脸,崔英博意味深长的道,“小兄弟,看样貌和适才的装扮,你应该也是在圈里摸爬滚打的吧?”

  这个问题,闵学还真不好回答。

  说是吧,他的主业是警察,但也不能说不是,因为他虽未主动介入,但确实和娱乐圈有着莫大的关系。

  没有马上回答的闵学,被崔英博当成了默认。

  “唱歌的还是拍戏的?”

  “唱歌。”

  这次闵学倒没磨叽,直接回应。

  仔细算算,这两年来他确实没少唱。

  拍了拍闵学的肩膀,崔英博道,“既然是唱歌的,你也别怪我老崔说话直,交浅言深,我是真心欣赏小兄弟你的性子才会说下面这些话。”

  “您请讲,”见崔英博没刨根问底,闵学也没主动解释。

  崔英博喝了一口水,这才缓缓问道,“你可知《破阵乐》名字由来?”

  问是这么问,崔英博本没想能得到答案,他都做好继续说下去的准备了。

  谁承想旁边的小子似是想都没想就接口道,“相传为唐贞观制秦王破阵乐之曲,用两千人演奏,阵势恢宏,蔚为壮观!”

  “倒是小瞧了你小子,有两把刷子!”

  如果说之前单是对闵学脾性的欣赏,崔英博现在反倒对其本人更感兴趣起来。

  “说的不错,《破阵乐》原是隋末唐初的一种军歌,杂有龟兹乐之音调,但《国家宝藏》中的这首《破阵乐》不同,他是由一位现代的音乐家创作的。”

  “而且听说这位音乐家的年纪不大,可能与你相仿,闵学,这个名字你们年轻人应该比我熟吧?”

  闵学又不知说啥好了。

  说起每个人的名字,可能是我们一生中写的最多却喊的最少的字,可谓最熟悉的陌生字眼。

  “算是...熟吧...”

  闵学给出了答案,在人家狠夸了半天的时候说自己就是那个人,脸皮有点不够用啊...

  “说实话这位闵老师的作品虽不少,但我却是从那首《我爱你祖国》之后才开始关注的,”崔英博话语间颇为感慨。

  闵学心里有数,崔英博说的这首《我爱你祖国》,大概率不会是那首摇滚版的。

  而且崔英博虽也唱过热播剧主题曲,但对于流行乐坛应该不怎么关注,所以他说的闵学作品不少,指的也应该是与《我爱你祖国》同类型的那几首曲目。

  听过哪些歌倒无所谓,不过“闵老师”这仨字从崔英博嘴里叫出来,闵学还真有几分愧不敢当。

  然而还没等闵学这边倒腾过来,崔英博那边又不吝赞美了起来,“这位闵学,真乃当世音乐奇才也!”

  “之前的那些曲子就不说了,你们年轻人也未必爱听,但就冲这次的配乐,真当得起节目‘千年文脉,以正史观’这八字主题。”

  “美哉我少年华夏,与天不老;壮哉我华夏少年,与国无疆!”

  崔英博以一句经典语句结尾,以年长过来人的身份,表达着对业界后继有人的欣慰之意。

  然而结合前后段,闵学却越听越觉着不对。

  之前什么“交浅言深”的都说出来了,后面又不着调的猛夸一顿“别人”是为哪般?

  这要放其他人身上,少不得云里雾里一番,但好在,在场的是闵学。

  脑子稍微绕了个弯,闵学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崔英博,这是把他当成靠脸在娱乐圈混迹的小鲜肉了吧?

  明里猛夸“他人”,实则是想点醒闵学,在圈里混,靠脸始终不能长久,最要紧的,还是实力?

  这么说来,崔英博崔老师还真是煞费苦心呢...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