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空旷的石室。
什么东西也没有。
甚至连浮雕壁画也没有。
所有的青石砖中,有着这样一块比较奇特的青石砖。
秦风能够肯定,这块青石砖,并非什么法器法宝。
就是一块普通的青石砖,但是这块普通的青石砖却拥有如此特性,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地点是在妖后的陵墓之中。
秦风开始思考起来。
华夏的古墓文化,具有很鲜明的特征,特别是这种帝王将相规格的千年古墓,特别的讲究,何况还是妖后的。
所以,这青石砖的出现和存在,肯定有其特殊的意义。
四面墙壁,秦风已经勘测过了,并不存在机关之术,唯一的异常,就是这块青石砖。
此刻的秦风已经能够肯定两件事。
第一,通道不在墙壁上,也不在头顶,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在地面上。
“看来,妖后的心思还是比较特殊,居然打破了帝陵墓的规格,直接下降了深度。”
第二个结论就是,打开通道,进入古墓之中的关键之处,就是在这个青石砖之中。
秦风此刻虽然还不知道答案,但是却一点也不着急。
真要找不出机关之处,惹毛了,就暴力破开。
这青石砖虽然硬度不错,但是对于秦风来说,洛阳铲一出,念力运转,这青石砖在秦风眼中就跟豆腐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一般情况下,秦风并不会这么做。
因为这太掉份了。
怎么说自己也是问气境界的风水修士,得做点有品味的事情。
那种暴力作法,不仅仅掉份,还费力。
收敛了心思。
秦风体内念力运转。
一吸。
这块特殊的青石砖就被秦风给抽出来了。
古墓的建造,都是有好几个隔层的。
特别是这种帝王将相规模的千年古墓,特别的讲究这些。
所以,青石砖被抽出来之后,墙壁里面依旧是青石砖的存在。
秦风随意的看了一眼,随后就将视线转移到了手中的青石砖上面。
这一看,秦风顿时就发现了一个奇特之处。
手中的青石砖上面,有着一个特殊的印记。
一个很特别的符文印记,这个符文印记是黑色的,一眼看过去,就好比一个佛教的‘卍’字一样。
看到这里的时候,秦风顿时就皱起眉头来了。
秦风此刻脑海中隐约的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不过秦风现在还不敢肯定这个想法。
测试了一番,青石砖的异常正是因为这个印记。
将青石砖收了起来。
秦风暂时的陷入了思索之中。
风水界的妖后,当年可是道门中人,其传承属于道门一脉,这是众所周知的。
而且,那个年代,佛教在华夏可是势微,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佛教那个时候,在风水界中,就好比现在的三流门派,风水界的修士根本瞧不起,一代妖后那么高傲的性格,是根本不会去理睬佛教的。
那么为何,妖后的陵墓之中,会有这样的存在。
秦风现在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肯定,这个印记就是佛家印记。
因为秦风刚才的测试,在这其中,隐约的感触到了一丝丝的佛力。
佛道相争是一直存在的。
风水界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盛世佛乱世道。
从古至今,天下大乱的时候。必有道家的旷世奇才出世。本文所说的道家人物,是指运用太极、阴阳辩证思维的人,是为了与儒家孔孟之道作区别,不是严格界定。
从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义,再到明朝的刘伯温,以及诸葛亮、范蠡等都是道家人物,这些人物基本上都是杰出的军事家或政治家。
在政治、军事、外交领域,鬼谷子所创立的纵横学,讲述阴阳捭阖之道,更是培养了象苏秦、张仪、孙膑、庞绢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更是“一人怒而天下惧,一人熄而诸侯安,三寸之舌可抵百万雄师。”
在阴阳思想指导下,了解战争的规律,华夏的军事家层出不穷。
《孙子兵法》更是集大成者。
明朝杰出将领戚继光说他的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易经,易道同源。
这些在政治、军事领域的杰出人物共同的特点都是在阴阳思想指导下,而且大都是战争频繁或开国之初涌现出来的。
几千年的华夏历史证明,这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也许有人说,和平年代,当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无法表现出来,即使表现出来了也无人知道。
表面上看是有道理,但仔细分析一下,华夏历史上的和平是短暂的,农民起义和外族侵略几乎每朝每代都有,从不间断。
但从历史文献看,所谓和平年代,杰出的政治家很少,反而大都是奸相,如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高俅、秦桧、贾似道,明朝的严嵩等,也就是说和平年代奸相辈出,而战争年代,杰出的政治家辈出,这难道也是历史周期率?
二千年的华夏历史,儒家孔孟之道占据主导思想地位,基本上与阴阳辩证思维没关系,但一到战争年代,王朝末期,新王朝开国之初,战争频繁,人们首先想到的要多了解兵法,以阴阳辩证思想指导的孙子兵法肯定是首选。
再说华夏的阴阳辩证思想方式已融入到汉字和词汇中,如利害、吉凶、祸福、好歹、进退、否极泰来、一分为二等,稍一激发,华夏人的阴阳辩证思维方式就便涌现、迸发出来,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便大量涌现。
乱世能臣层出不穷,甚至不太识字的人照样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从奴隶到将军不断重演。
为何道家人物,拥有阴阳辩证思维能力的容易产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甚至是旷世奇才呢?
因为阴阳是从自然规律中经过千万年总结出来的,拥有阴阳辩证思维能力的人掌握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能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进程,具有战略眼光,能背负青下看,能预知未来,未雨绸缪。
为何统治者尊崇儒家孔孟之道,而道家人物却隐居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