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00章 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永叔年富力强,又是他主持兴学的,山长职位,非永叔莫属。”地位最高的晏殊说话了。

  梅尧臣笑道:“的确永叔最合适不过了。”

  欧阳修犯了难,如果晏殊不来,他当之无愧,可晏殊来了,哪有他的位置……

  “要不这样吧,醉翁担任山长,晏相公出任名誉山长。”

  不用问,这种馊主意一定是王宁安出的。

  晏相公意味深长看了这个年轻人一眼,笑道:“既然东家发话了,就客随主便吧!”

  经过了一番商讨,晏殊出任名誉山长,欧阳修任山长,梅尧臣任副山长,余靖任教育长,本来没有王宁安什么事,谁知道欧阳修提议让他做财务长,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

  面对着一双双殷切的目光,王宁安简直想骂人,这帮老货简直吃人不吐骨头,什么财务长,摆明了让自己出钱,他们死死吃一口!

  尽管满肚子委屈,可是这些家伙别人花钱都请不来,王宁安只能痛并快乐着。

  把官职分配完了,余靖突然一拍大腿。

  “我说永叔兄,咱们商量了半天,还忘了给书院取名,该叫什么合适?”

  王宁安眨眨眼,急忙站起来,笑道:“我提议叫大学,京城有太学,咱们少一点,叫大学,怎么样?”

  “不怎么样!”

  欧阳修唬着脸,心里说王二郎坏得冒泡,刚刚坑了他一次,立刻就报复回来。新办的学堂,就要和官府的太学叫板,嫌麻烦不够!

  “那叫稷下学宫。”

  这话说出来,不用欧阳修,其他几个老货一起动手了。

  丫的太不要脸了,胆子再大,也不能和先秦诸子圣人相比啊!

  大家直接把王宁安排出在外,有人提议叫沧州书院,晏殊摇头了,堂堂相公,跑到地方书院干什么!

  想来想去,欧阳修闷声道:“要不这样,就叫六艺学堂。”

  “永叔的意思?”晏殊问道。

  “礼、乐、射、御、书、数,这是西周时候,官学确定的六种本事,也是儒门子弟的六种必要修行。自从大宋立国以来,科举大兴,偃武修文,士人专注文章经义,忽略了其他本事,科举出来的人才不通农政、不懂水利、不能理财、不会打仗……虽然有些本事可以当官之后不断历练,但是关乎国计民生,百姓生死存亡,不能随意交给外行,拿老百姓的生死当做儿戏,这也是仆创立学堂的初衷……”

  欧阳修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大家伙频频点头。

  尤其是苏老泉,竟然手舞足蹈,简直说到了心坎里。

  原来他就是不善于奢靡浮华,空洞无物的文字,才惨遭落榜的,欧阳修的主张深和他的想法,而且格局更加庞大,苏老泉觉得真的来对了。

  倒是王宁安,他的心思花花,通过几个人的表情,察言观色,渐渐猜出了端倪。

  不管是余靖,还是晏殊,他们和当道诸公都有些矛盾。

  借着办学的旗号,宣扬他们的理念,和几位相公掰手腕。

  其实也不难理解,没有更深层的考虑,人家才不会屈尊降贵,跑到小小的书院当臭老九!

  王宁安一直捉摸着利用这些人,人家也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

  到底是谁利用了谁,还真不好说!

  确立了书院名称,又划分了职务,几位大头巾就准备着开门招生了。

  王宁安脑袋都大了,你们长点心好不,这是三四千人的学校,不是几十人的学堂,哪能没有规矩!

  “醉翁,身为山长,你老觉得书院该怎么划分?”

  “这有何难!”欧阳修曾经协助范仲淹推行兴学令,又创立太学,经验丰富。

  “六艺学堂分为上舍、内舍、外舍,新生入外舍学习,每一个月小测,半年大测,两年期满,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成绩优异者,可升入上舍,由我等亲自教导。凡上舍学生,皆由书院提供衣食笔墨。”欧阳修抓着胡须,笑道:“少不得要财务长多想点办法才是。”

  又让小爷出钱!

  王宁安鄙夷地撇撇嘴。

  “醉翁,你老的法子完全是照搬太学,且不说太学生有科举优惠,比如上舍一等可以直接授官,中等可以免除礼部试,下等可以免除取解试。就说在沧州复制一座太学,能实现你老的办学理念吗?”

  欧阳修略微沉吟,没错啊,既然叫做六艺书院,肯定和太学那种偏重经义,偏重诗词的官方学堂不同。

  “二郎,你有什么高见?”

  “高见谈不上,晚生斗胆请教,诸位前辈以为为何读书?”

  这个问题一出,在场众人面色一变,看似简单,实则很不好回答……

  余靖倒是很坦然,他坦荡说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为了求取功名,为了货卖与帝王,为了做官,为了一展胸中所学,往大了说为了天下苍生,往小了说,是为了光宗耀祖。王二郎,你以为如何啊?”

  “先生高见,晚生还想请教,有多少人能靠着读书,实现上述愿望呢?”

  这回欧阳修开口了,“我朝科举大兴,天心仁慈,每年取士不在少数,然则四年一科,每科录取几百人,天下读书人,能通过科举者,百中无一。”

  “那其他人呢,就潦倒困顿一辈子?”王宁安追问了一句,欧阳修瞠目结舌,他看过太多的落榜生了,在场就有。

  “醉翁,晚生以为,孔夫子弟子三千,贤人不过七十二位,成材率一样不高。创立六艺书院,就是为了培养各方面人才,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科举,适合当官。能考上进士固然值得高兴,如果考不上呢?也需要给他们一条路子。”

  王宁安说着,拿出了自己草拟的一份计划。

  他也采用欧阳修的“三舍法”,只是具体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所有新生要经过三年的基础教育,在这三年中,主要是认字、锻炼身体,学习基础算学,三年之后,根据成绩和志向,升入内舍。

  想要走科举之路,就可以继续读十三经,学习诗词歌赋,积累才学。

  如果科举无望,或者有别的兴趣,可以升入其他中等学堂,包括算学、医学、天文、律法、水利、工程、财会、农学。

  中等学堂学习五年时间,通过之后,升入上舍,走科举道路的,此时就要准备应试,至于其他学科,在进入上舍之后,重点学习专业知识,进入各行业实习,磨砺本事。上舍原则三年时间,如果提前被录用,可以先行考试毕业。

  同时,在这每一级,都设立武学院,外舍的武学院和初级教育差不多,只是更侧重身体素质。到了中级武学院,则要学习兵器,练习武艺、马术等等,上等武学院,学的是领兵带兵之法……

  王宁安可不希望手下的部曲是一帮大老粗,实际上领兵打仗,是一门最高深精密的学问,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那是不成的!

  猛将张飞只存在演义中,实际的张飞学问很不错,心思细腻,还能画仕女图呢!

  显然,王宁安是要利用六艺书院,替自己培养想要的人才。

  晏殊等人传阅着王宁安的办法,里面的内容倒是没有引起太多的震动,可封面上的一句话,让晏殊反复咀嚼,感慨万千。

  “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