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民字伯章是杨博的长子,嘉靖四十一年中二甲进士,作为晋党新一代的人物,衣钵传人,杨博很是用心教导杨俊民。
处理繁杂的政务之余,总是把儿子叫道身边,仔细询问,看看他有没有长进。
吃罢了晚饭,杨博又把儿子叫进了书房,家人送来了一壶茉莉双熏,还没倒出来,就能闻到扑鼻的香气,倒是杨俊民略微抿着嘴,带着贼兮兮的笑容。
杨博脸一沉,怒道:“怎么,觉得茶不好?还是觉得你爹不会喝?”
“哪啊,孩儿可不敢这么想,京城喝茶最喜欢香气浓的,用顶级的茉莉熏茶,是顶好顶好的!”杨俊民说着给自己倒了一碗,赶快喝了一大口,伸出两个大拇指,不停摇晃。
“球!”杨博笑骂道:“别装蒜了,茉莉双熏放在普通的富裕人家,也算是好东西,可是和咱们家到底不配,江南的龙井、雀舌、铁观音、瓜片,都是顶好的茶叶,我还听说,东南有人重新找出了龙凤团茶的工艺,啧啧,一块茶饼,比起黄金都贵了几倍啊!”
杨俊民干笑了一声,“老爹真是厉害,什么都瞒不过您老人家的法眼,要说龙凤团茶,孩儿的确跟着几个同科的朋友喝过,采新茶的尖尖,蒸后,将已拣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以制方寸新銙,有小龙蜿蜒其上,号龙园胜雪,有诗赞曰:糜玉寸阴间,抟成新范里。归呈月正圆,势动龙初起……”
杨俊民摇头晃脑,一脸的沉醉,仿佛还在回味着茶叶的芬芳,陶醉不已。
“江南之富,果然如此啊!”杨博感叹了一声,“伯章,你这一科东南的士子不少,他们的本事如何?又有多少堪用的人才?”
聊到了正题,杨俊民脸色严肃,不敢嬉笑。
“回禀爹爹,东南的士人的确有些不同。”
“哪里不同?”
“就拿龙凤团茶来说吧,制作繁琐,工艺复杂,花费很大,当年太祖爷下旨罢造龙团,此后几乎成为绝唱。东南有人耗费十年时间,重新制造出龙团,东南的士人热烈追捧,他们说有人种茶,有人愿意喝茶,用多少银子,你情我愿,又和朝廷有什么关系……”
杨俊民从龙团说起,不断把东南士子的观点和老爹介绍。
杨博微闭着双眼,仔细听着,他从这里面品味出的东西远比杨俊民要多。
比如儒家一直提倡节俭持家,故此朱元璋罢龙团,以往士人提起也只是表示可惜而已、可如今呢,东南的士人直接喊出花钱喝茶,不关朝廷的事。
有钱不是罪恶,朝廷更不该管束普通的人生活,就连神圣的祖宗法度,在他们眼里,也不是那么重要。
自古以来,不缺少蔑视礼法,行为乖戾的怪杰,可是如此大举离经叛道,而且其他人还理所当然,实在是让人感叹深思。
东南的确不一样了!
杨博发自肺腑地感叹,面前竟然不自觉飘过唐毅年轻潇洒的身影,那个小子真是个妖孽,还没登上至高的宝座,就搅动天下,影响东南,只怕王阳明也没有这个能耐,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其实杨博是高看了唐毅,他一个人哪有那么大的能力,不过他的确推波助澜,让一些东西提前壮大起来。
开海之后,商贸繁荣,作坊遍地,海量的金银涌入,使得东南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新兴职业,新的富豪层出不穷。
以往读书人是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只剩下科举一条独木桥。而如今的东南除了科举之外,高级的会计,法律人才,技术出众的匠师,都受到了热捧。人们读书不再是为了当官,而是更好的完善自己,开阔眼界,学习技能。
另外纺织业发展起来,使得越来越多的女人走出了家门,成为织工,从最初的不解,谩骂,到坦然接受,最近几年,东南更是女工遍地,女人不再依附男人,她们能够独立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
经济独立,带来女人地位的提升,魏良辅甚至在杭州创立了第一所女子学堂。此前女子死了丈夫,一旦改嫁是会被骂得臭头,可现在呢,人们越发宽容,年纪轻轻,有手有脚,何必守着一个死鬼,白瞎了一辈子的光阴……
种种现象加在一起,其实都是工商发展,城市繁荣的必然。
比如苏州和杭州,在嘉靖四十年,相继突破一百万人口,而上海县在短短五年时间,更是从十万人达到了八十万,人口增长的势头丝毫不减。
再有十年八年,东南会出现一大批规模远胜京城的城市,一百万,两百万的人口。
一座城市,就要比很多西洋国家全国的人还多,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市民阶层兴起,他们和传统的农民完全不一样。
乡村是氏族制,不管多大的事情,几个族老出来,都能够摆平。
秉持着家丑不可外扬的理念,吃了亏也不说,遇到了事情,和亲戚诉诉苦,就过去了。
可是到了城市呢,一切都变了,身边都是陌生人,没有德高望重的族老能帮着解决矛盾。大家的希望都寄托在朝廷,还有那些学问出众的大家身上。
无形之中,百姓们对于政治,对于天下,有了强烈的兴趣。
他们渴望国家平稳,朝政清明,憎恶贪官,厌恶恶吏……
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恐怕除了唐毅之外,谁也无法理解社会变化的含义,即便是唐毅,有时候也不免目瞪口呆。
比如这一次伴随着林润上书,各地的报纸一起开动,介绍严讷家族从事走私,大赚其利,又陷害忠良,差点把俞老总打死。
倭寇给东南百姓造成的伤害依旧,眼下东南还有不少海盗倭寇作乱,很多人的家中都有亲人死在倭寇手里,当得知堂堂内阁大学士,竟然从事走私,还把铁器和火药卖给倭寇,百姓们怒了!
是什么意思?
让倭寇拿着铁器铸成的倭刀,来杀我们的亲人吗?
俞老总是大家伙的守护神,都等着他剿灭倭寇,还东南太平呢!朝廷说把人抓走,就给抓走了,连个理由都没有。
然后又私设刑堂,把人给打残了,你们要干什么?
如此昏官,怎么还有脸拿百姓的民脂民膏?
我们要他去死!
位于常熟的严讷老家被人给包围了,幸好官府及时出动,要不然愤怒的百姓直接放火,把他们家都给烧了。
官府苦口婆心,好不容易把百姓劝走,可是大家的怒气还没有发泄出来。很快有人提议,向朝廷上万民书。
一下子引爆了大家的热情,很快各个街口都出现了摊位,穿着儒衫的士子执笔,收集百姓的签名。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光是苏州城就有八万百姓联名,光是按着手印的名册就厚厚一摞子。整个东南,只怕有超过百万人联名。
相比之前九边和东南的督抚官员上书,这一次声势更加浩大,造成的效果更加惊人。
会出现如此热烈的情况,跟心学门人挑头组织分不开,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次的案子触及了两大百姓心中的红线。
第一是陷害忠良,风波遗恨,百姓们不允许岳飞的悲剧在大明重新发生。
第二是通倭,倭寇给东南造成的伤害有多深,百姓们对通倭之人的恨就有多少。
两条底限都触碰了,而且更是牵连到了内阁,百姓的怒火就再也不可遏制。当百万民众的联名书被快马送到了京城。
包括唐毅在内,都被深深震撼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真是万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和百姓比起来,此前的官吏施压,根本就是毛毛雨,茶壶的风暴,不值一提。
此前一直深居西苑,不言不语的嘉靖都坐不住了。
他赤着脚,在地上走来走去,烦躁不已。
一想到百万民众,竟然联合上书,心里头就沉甸甸的,涌起强烈的惶恐,这要是有心人登高一呼,会不会出现百万黄巾,直接把天下给推翻了?
嘉靖越发恐惧,他简直气得要爆炸。
徐阶啊徐阶,你个饭桶,废物,蠢材……朕把天下交给了你,你就这么报答朕的信任?冤案,通倭,东南大乱,你就这么报答朕的?
骂够了徐阶,嘉靖又想起了另一个人,那就是唐毅!
嘉靖狭长的眸子,闪过一丝狠辣的光,莫非是你在背后捣鬼?要真是你干的,就凭着能煽动百万民众,朕就不能留着你!
嘉靖咬了咬牙,低吼道:“黄锦,去把唐毅给朕叫来。”
黄锦连忙答应,他心里头大叫不妙,往外面跑的时候,险些摔倒,他眼下和唐毅就是一根绳子上的俩蚂蚱,跑不了我,蹦不了你。
要是嘉靖真的迁怒唐毅,把他给废了,自己岂不是也要跟着倒霉?
黄锦忧心忡忡,唐毅的幕僚们却信心十足,王寅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把羽扇,一面晃着,一面笑道:“大人,这一次联名上书,声势如此浩大,实在是出乎预料,我敢说,即便是陛下知道是大人所为,怕是也不敢动大人分毫,不然他们朱家的江山就彻底完蛋了!”
唐毅却是满脸黑线,“我说十岳公,您还是想想,怎么和陛下交代吧?我觉着这一次的力气用的大了,很麻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