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71章 内外交困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人鸦雀无声,都屏息凝神,等着袁世凯发火。

  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袁世凯没有发火,只是在沉默了片刻后,淡淡的问了一句:“消息属实否?”

  萨镇冰点了点头,说道:“拍来电报的不止一人,还有几封同样内容的电报,海军江防舰队确实已离开了高昌庙,正沿着黄浦江航行,只怕现在已到长江口了。”

  话音刚落,门外匆匆奔进一人,正是总统府内务长赵秉钧,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手里还捏着一张电报纸,跨进门后扫了众人一眼,这才放慢脚步,一声不吭的走到袁世凯身旁,耳语几句,将电报纸呈了过去。

  袁世凯将电报扫了一眼,不由苦笑道:“皙子,还是你说得对,赵北的通电果然是迷惑了一大帮人,汤乡茗当真领着舰队走了。智庵,你给大家讲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秉钧点了点头,直起腰说道:“这封电报是英国公使朱尔典先生拍来的,据英国驻沪领事报告,今日上午八时左右,驻泊上海高昌庙的江防舰队擅自起锚,驶离黄浦江,打算由长江逆流而上,前往湖北,在走之前,汤乡茗还发了个公告,宣称此次西进是响应共和军,保卫桑梓,走的时候还拉走了一帮子人,不少都是头脑发热的学生和工人,一路高喊口号,不仅要打倒日本,还要收回外国租界。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英国公使担心,此举可能引发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届时,英国就不好从中斡旋了,现在英国人好不容易劝说日本派遣舰队暂时撤退到九江待命,江防舰队前往湖北必然会经过九江,如果跟驻泊九江地日本舰队打起来,局面就更不好收拾了。”

  众人恍然,好在有萨镇冰地电报垫底,倒也不算惊讶,只是觉得此事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只怕中日之间真要大打一场了。

  “怎么办?怎么办?”

  杨度急得团团转,走到萨镇冰跟前,一稽到地,说道:“萨提督,只有劳您大驾跑一趟,坐火车到湖北,再换马,日夜兼程,一定要赶在汤提督抵达九江之前拦下舰队,无论如何,要避免中日开战。”

  萨镇冰两手一摊,说道:“那支舰队我指挥不动,不然,我又怎会离开?我只是觉得此事蹊跷,汤乡茗不是莽夫,跟随我也有些日子,为人处事很是稳妥,此次舰队擅自开拔,却连一封请示的电报都没有,颇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赵秉钧皱着眉头。沉吟片刻。问道:“汤乡茗是湖北人吧?他有个兄长。叫汤化龙。是共和军推举地南方和谈代表。没错吧?”

  “没错。”萨镇冰有些摸不准赵秉钧地用意。“不过两人政见不同。性格也不甚相合。”

  赵秉钧说道:“前几日传来消息。共和军攻克重庆之后。就在重庆组建省议院。赵北推举汤化龙做四川省长。此事。诸位可都还记得?”

  众人揣摩着赵秉钧话里地意思。这个号称“天下第一人”地赵大哥什么都好。就是这故弄玄虚地爱好让人有些无法忍受。

  杨度问道:“智庵是说。这是汤氏兄弟投桃报李之举?”

  众人这才醒悟。细细思量。这个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赵北推举汤化龙做四川省长。汤化龙叫他弟弟汤乡茗率领舰队赶去湖北支援作战。倒是有些顺理成章地味道。只是。事情当真是如此直白简单么?

  “这只是我的猜测,到底汤化龙打得什么主意,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们那帮南方人啊,花花肠子多着呢,现在又赶上乱糟糟一片,不趁机多给自己捞些好处,那真是对不起自己了。”赵秉钧不阴不阳的说道。

  “智庵,别说那些没用的。汤乡茗已经领着舰队跑了,要真跟日本人打起来,惹火了日本人,咱们一成胜算都没有,若因战事影响了长江沿岸地通商利益,惹起列强干涉,就是瓜分之祸,咱们都要做亡国奴了。”

  袁世凯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他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仅是北方局势就够让他操心地了,又赶上这当子事,确实有些分身乏术。

  “大总统勿虑,依秉钧之见,此事起因全在那赵北身上,若是大总统下令,立即解除他的军职,或许可以与日本谈判,日本人就是想要汉冶萍,这是商业事务,可以好好谈,而且赵北一撤,有了台阶下,英国人也好出面斡旋。现在英国人担心的是,这个赵北很可能挑起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重现当年庚子之变。”赵秉钧不紧不慢的说道。

  “若赵北不肯交出兵权呢?大总统颜面何在?况且,此时中日冲突未息,天下群情汹汹,这个时候解除赵北兵权,只会授人以柄,给赵北反客为主之机。”杨度第一个反对。

  “共和军自成一体,绝非北洋可以指挥,赵北又是首义英雄,革命先锋,天下景仰,不可轻黜。”萨镇冰也持反对意见。

  徐铮却附和赵秉钧,说道:“政令不统一,谈何大总统颜面?况且赵北雄据一方,跋扈非常,不早除去,必成中枢大患。既然共和已立,就要有个共和的样子,大总统令一下,赵北若是不去职,便是抗拒中枢,到时千夫所指,自无他容身之地,‘首义英雄’又怎么样?还能与天下人相抗不成?若赵北有自知之明,不如趁此机会通电下野,调到北方任个闲职,中枢也不追究他轻启外衅之过。至于中日冲突,还是和平解决为好,咱们地军队比起日本差得远,大炮连人家的一个零头都没有,海军就是摆设,凭什么打?”

  “不妥不妥。”杨度连连摇头。

  “赵北飞扬跋扈,雄据一方,这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但此时却实在不是拉他下马地好时机,日本军队是在中国开枪,死得都是中国人,现在共和军声言保卫桑梓乡亲,在情在理,民心、民意,如今都在共和军一边,此时拉他下马,那是长日本人威风,灭中国人士气,会被天下人骂地,万万使不得。现在南北双方虽然在制定宪法,但谁也不能保证南方革命党人打得什么心思,若是将赵北逼急了,另搞一套,推举革命党人做大总统,在南方另立中枢,那就是外患未息,内患又起了。”

  “南方?就凭那些连步枪都配不齐地民军?”徐树铮冷笑。

  “北洋军现已扩充十个师,等英国的军火再一运到,可在一年之内扩充至二十个师,到时大军卷席南下,何人挡得?就凭那些民军会党么?”

  “又铮!有些事情不是靠军队就能解决地!”杨度驳斥道。

“那赵北纵有千般不是,但有一点却是对的,此次中日之争,就是国权之争、民气之争!不先把这事压下去,咱们就动不了总司令!至少,也要等到交涉谈判开始,等英国、美国愿意出面斡旋之后,咱们才能解决共和军问题。如今共和国体初立,大总统视事未久,正是  望之时,岂可因小失大,白白便宜了别人?”

  “好了,都不必吵了。”

  袁世凯抬起手,制止了众人的争论。杨度的那几句话很有杀伤力,如果将赵北逼急了,他未必不会另外推举别人做总统,同盟会的孙文、光复会地陶成章都是现成的大总统人选,赵北本人又是光复会出身,革命党一系,与北洋尿不到一个壶里,当初之所以推举袁世凯做总统,只怕也是谋略,而非诚心诚意,现在北洋无力掌控全国局面,不得不仰仗革命派维持南方,对付那些满清遗老武装,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与革命派撕破脸。

  袁世凯沉吟片刻,说道:“我意已决,此次中日之争,实乃日本欺人太甚,中枢不能坐视不理。

  电告制宪会议,由外务部出面,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再派驻日临时代办拜会日本外相,说明临时政府的难处,请日本政府尽快调舰队离开,至于共和军方面,还是拍发电报,告诉他们,国事不振,此时应以克制为上,既然日本舰队已撤往九江,就不必穷追猛打了吧,江防舰队也要拍电报过去,告诫他们不得妄动,否则,以叛乱论处!”

  “那东北的北洋第三镇怎么办?曹地急电上说,日本关东都督大岛义昌通过日本驻奉天领事发出最后通牒,借口中东路中立区安全问题,勒令北洋第三镇立即解除武装,或退出奉天城,该地防务交由巡防营或警察部队负责,一切事宜照天津非武装区办理,俄国领事也支持日本,并勒令北洋军退出长春,防务照奉天城办理。”

  一直没敢说话的段芝贵壮着胆子问了一句,由于在天津“劝驾”有功,现在地段芝贵已是袁世凯身边的大红人,兼领着一个镇的新编陆军。

  “撤!撤到山海关。”袁世凯颓然的挥了挥手,内心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更强烈了,或许,这种局面根本就不是他应付得了的。

  “北洋军撤了之后,调哪支巡防营驻守奉天省?”赵秉钧问道。

  袁世凯沉吟片刻,说道:“我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前路巡防营统领张作霖,驻洮南,一个是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驻通辽。你们以为谁更合适?”

  “张作霖离得近,派前路巡防营似乎更快一些。”

  赵秉钧说道,顿了顿,又提醒了一句:“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很合适,冯德麟。”

  “不妥!张作霖土匪出身,威望不够,而且日俄战争时期与日本过从甚密,调他去驻守省垣不合适,可以调他去长春。”

  萨镇冰摇了摇头,给出建议:“倒是吴俊升出身行伍,在军界有些威望,而且兵力也比张作霖多,依我之见,还是派吴俊升驻守奉天稳妥一些。至于冯德麟,他地队伍还不如张作霖的,那整个就是穿了号褂地土匪队伍,更不能调到奉天,也不能调到长春,就叫他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地方。”

  “那就派吴俊升去奉天吧,拍电报给徐菊人,具体事宜叫他安排。”袁世凯拿定主意。

  话音刚落,外交秘书陆徵祥匆匆走进会议室,将一封电报呈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只扫了电报一眼,脸色立刻变得更加难看,冷哼一声,怒道:“越来越不象话了!得了便宜还卖乖!跋扈,跋扈!”

  众人见袁世凯动了怒,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杨度向陆徵祥打听。

  陆徵祥叹了口气,说道:“刚才湖北地共和军拍发通电,借口湖北局势紧张、日本舰队随时可能入侵湖北,共和军不得不加紧备战为由,宣布暂停向中枢拨付川鄂两省税款,这些税款一律截留用做军需。”

  “哼!说得好听!自从革命军兴以来,他赵某人何时向中枢拨付过一个大洋的税款?现在倒好,干脆就明目张胆地拍发通电了,理由冠冕堂皇,他这是想干什么?割据一方么?”

  袁世凯怒极冷笑,会议室里的所有人也都面面相觑,隐隐感到南方的革命势力已经有些尾大不掉了,军权已经被他们分了一部分过去,现在,他们又开始抓财权了。

  财政是立国之本,如果各省实力派都有样学样,不再向中枢拨付税款,这北洋的局面还能撑得几天?

  洋债借不到,税款收不起,难道要逼着北洋去喝西北风么?

  什么叫内外交困?这就是!

  陆徵祥见没人敢接过话茬,于是壮着胆子说道:“以卑职看来,关键还是对日交涉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尽快解决,共和军就没了截留税款的借口。事不宜迟,这个对日交涉必须立即着手进行,不然各省实力派也是这般目中无人,大总统权威何在?中枢权威何在?”

  袁世凯迟疑了片刻,说道:“这个对日交涉就由你去办理,交涉条款要仔细议一议,既要让日本人下得了台,也不能失了中枢的颜面。至于共和军那边,先不去管它,一切等国体确立再说。”

  到底,这“总统制”是第一要紧,不能因小失大,川鄂两省的税款截留就截留吧,反正袁大总统也没指望着从赵总司令牙缝里抠出肉沫,到时候国体一立,这借洋款不就变得容易了?有了洋款撑腰,再加上英国、日本提供的新式军火,莫说是共和军,便是整个南方的革命军都得俯首称臣!

  “是不是电告英国、美国公使,请他们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本施加压力?”

  陆徵祥提醒道,虽然现在袁世凯还留在天津,但美国公使和德国公使已在建交条约签订后回到了北京公使馆,英国和法国虽然还没有正式与袁世凯政府签署建交条约,但是也紧随美德两国公使的脚步搬回了北京,因为那里有东交民巷,国中之国,多年的外交特权已使他们对那里恋恋不舍,这也是他们当初强烈反对迁都的重要原因。

  “不必电告了,还是我亲自跑一趟吧,顺便去看看选好的那几处公府,天津,终究没有王者气象啊。”

  袁世凯站了起来,扫了眼众人,长叹口气:“刺头是赵北,可替他擦屁股的人却是我啊,这个总统当得也真是没意思,谁愿做谁做,我是不稀罕的了。”

  众人闭紧了嘴巴,连大气也不敢出。这个总统不好做,确实是实话,但若说袁世凯不想做这个总统,却不是真话,若不想做总统,当初却为何巴巴的派赵秉钧一干亲信日夜逼宫,唱了红脸唱白脸,强迫清室让国退位?

  杨度不似别人那般顾忌,淡淡说了句:“总统确实不好做,因为权利分得太散,不似古代的皇帝那般大权独揽,本来一个人就可以乾纲独断的事情偏偏叫一群人来琢磨,能把事情办好才叫奇怪了。”

  袁世凯意味深长的看了杨度一眼,但却什么话也没说。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