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这个时代的眼光來看,中国的潜艇是非常丑陋的,这种丑陋,不仅体现在潜艇的外形上,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潜艇居然沒有搭载舰炮以及水上飞机,要知道,受限于鱼雷技术的不成熟(射程不够远、速度不够快),不管是西方还是日本,舰炮和水上飞机都是其主力潜艇的标配。
单就潜艇战术而言,毫无疑问,德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过就潜艇的技术,中国如果自认世界第二的话,那么决沒有哪个国家敢自称世界第一,中国潜艇,从明级开始就是水滴形,发展至今,宋级的水滴不仅更加成熟,更为关键的是,艇身上第一次装备了带有反声纳功能的蒙皮。
向德国人出口潜艇,换在那个时空,如果哪个中国人敢说这样的话,估计会遭到全世界的嘲笑,但是在这个时空,至少在这个时候,不管其它国家的人作何感想,德国人表现出的却皆是一副欣喜若狂的样子。
海军一向是德国的弱项,邓尼茨在二战初期发明出狼群战术,并不是说德国人就偏潜艇作战,事实上,这乃是德国人的无奈之举,因为缺乏足够的水上大型战舰,德国人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潜艇这种非主力舰艇上,只是,随着声纳的出现,狼群战术立刻就不灵了,而从这之后,德国人基本上就失去了制海权,只能依靠陆上和空中力量打击敌人。
相比德国的U级潜艇,中国潜艇至少在三个方面完全胜出,其一是速度;其二为反声纳能力;其三则为鱼雷的先进性,而且,因为中国潜艇装备了性能更加先进和稳定的新式蓄电池,这极大的提升了其战场上的生存能力,综合而言,中国潜艇比德国潜艇最少领先了两代,如此,当德国人从李铁书口中获悉,中国政府有可能向德国开放潜艇的购买权,德国人怎能不喜出望外。
向德国开放宋级潜艇的出口许可证,这是欧阳云坚持的结果,欧阳云之所以坚持,正是考虑到德国缺乏足够的海上力量,担心德国会因为这个短板而挡不住苏俄甚而北约联军的攻击,“……鉴于对美英两国操守的了解,我们必须预防他们可能操纵北约联合苏俄进攻德国,而一旦美英加入对德战争,德国缺乏足够的海上自卫力量就可能导致它的彻底崩溃,向德国出口宋级潜艇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德国能够帮我们分担海上压力,诚然,现在在太平洋上我们一家独大,可是诸位不要忘了,美国和英国都拥有着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能力,如果战争一旦旷日持久,那么,我们将來需要面对的北约联军的海上力量,就可能是现在的两倍甚至三四倍。”
“如果中国人沒有在技术参数上造假,那么这种宋级潜艇简直就是为我们德意志量身打造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北海拥有十艘这样的潜艇,再加上我们的空军,哪个国家的海军有能力突入进來。”在回去广州的陆上,代表团的一个海军军官向法肯豪森陈说厉害,极力唆使后者去电国内要求购买中国的宋级潜艇。
在这个德国海军军官的眼中,宋级潜艇最大的亮点并不是所搭载的新式鱼雷,而是其潜伏能力,根据中方提供的参数,每艘宋级潜艇装备三组每组十二只的蓄电池,这能够保证潜艇在不动用发动机的情况下以巡航速度航行四个小时,或者在水下潜伏七十二小时以上,宋级潜艇的反声纳蒙皮,本來就足以让现在的美英主力声纳不能轻易发现其踪迹,如果再使用潜行方式靠近战场,那么就能确保先发制人,在现代海战中,先发制人可太重要了,正如他所说,再配以德国强大的空中力量,美英等德国的主要敌人,又有哪国海军能够从海上威胁德国。
法肯豪森被说服了,当天晚上,他便去电国内,先是通报了白天的参观见闻,然后提出应该购买中国宋级潜艇以在北海建立远海防御圈。
德国国防军政府派出军事代表团造访中国,其主要目的正是希望能够从中国购买武器,不过,因为德国人更擅长陆军,所以在原定计划中,德国人希望从中国获得的武器全部为陆战装备,其中包括火箭炮、火箭筒还有地对空导弹。
法肯豪森的电报不仅让德国国防军高层更加全面的认识了中国,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战略窗户,在德国人原先的防御计划中,是准备用坚固的海岸工事來抵御來自海上的威胁的,而现在,有了宋级潜艇做参考,意识到如此一來可以将海上防御线前推到远海,他们自认认为值得尝试。
不过,显然是并不认为中国的潜艇技术已经能够全面领先于世界,或者,因为狼群战术的失败,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并不认为德国有取得海战胜利的能力,所以,在听取了邓尼茨的意见之后,德国国防军的回电虽然同意了法肯豪森的建议,但是却将购买数量缩减到了四艘。
德国人这边刚敲定购买宋级潜艇的事情,欧阳云來到了广州,正式约见法肯豪森。
对于法肯豪森,欧阳云极有好感,不仅因为前者确实对中国的抗战有过巨大的贡献,还因为后者在欧洲多国担任占领军总督的时候曾经给予中国人很多帮助。
欧阳云表现得极为有善,会晤气氛便显得分外融洽,寒暄之后,双方首先就中德结盟一事进行细节上的磋商,然后,则就德国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事举行签字仪式,忙完了这些外交事务,欧阳云为代表团举行了欢迎宴会,而在宴会结束之后,他邀请法肯豪森饮茶,两人随即就军购问題展开了讨论。
“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德国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正式讨论之前,欧阳云开门见山的给出了基调。
而得到这句承诺,法肯豪森和他带进來的一个手下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