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并不是本土作战,不存在打败就要受失土之辱的心理压力;或许是因为之前在与德国人的较量中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所以远征军自上而下虽然十分看重接下來的决战但是普遍却沒有紧张感,总体而言,相对于苏俄西南方面军的紧赶慢赶和德国人的严阵以待而言,中国远东远征军是以一种类似闲庭信步的姿态“悠悠然”的进入战场的,这和远征军主要由老兵组成也不无关系,在西北地区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战斗了那么多年,这些老兵早就习惯了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过活的战斗岁月,现在,他们的装备和待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还拥有那么多战斗力超强的支援部队,在他们眼中,德军也许要比日军更能战,但是再强能强得过37年时候的日军吗(当然,作为旁观者,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來否定这种说法,因为在后世军史学家眼中,日军比德军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然而考虑到37年时候中队特别是以二十九军为代表的西北军在装备和训练上差距日军更多,二十九军所处的政治环境还那样恶劣,那么,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他们都能抵挡住日军的攻势,现在,他们有着世界上第一流的装备还有着不亚于世界第一等强军的训练和作战手段,似乎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瞧不起”世界第一强军),中国远东远征军的将士们会有这样的心态还和之前德国人的疲软不无关系,因为最高统帅部的重视(最高统帅部不能不重视,因为就在不久前中国最强大的中央军还是德国人的学生),张自忠也好胡力也罢,他们在一开始对德军其实都是有着先天性恐惧的,接下來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远征军上下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对待德国人的进攻,结果却发现德国人并不似传说中那么强大,甚至于还要比他们弱一些,传说和现实落差如此之大,也就难怪远征军上下现在再对上德国人就全无心理压力了,
中国人的导弹部队在消失了几天以后重新出现在战场上,而且甫一出现就给予已方火箭部队以迎头痛击,曼施坦因接到报告,德国老头心中第一出现的反应是感到相当的无力再就是对国内那些所谓的军工博士的深深的愤慨,
在某些方面,中国和德国其实是有着共同点的,比如说对军工和高端军事科技有点过分的重视,而计算进政府因素和财政能力的大小,德国在这方面其实是应该远远走在中国前面的(中国重视军工的只有学兵军,而学兵军在此以前只属于地方政府,能力和底蕴都远远不如德国),因此曼施坦因便格外的想不通,中国人明明是后來者,但是为什么却能在许多行列都走在第三帝国前面呢,难道说德国的那些军工专家们一直以來都在啃老本,什么创新都沒有,
“阁下,俄国人开始进攻了。
曼施坦因的目光在那些小红旗上停留了一会就移开了,他问道:“中国人的空军呢,中国人的战机在哪里。”
“我们前往监视中国空军的侦察分队到现在还沒有准确消息传达回來。”
“侦察机呢,亚瑟中将的侦察机呢。”
“阁下,我们的侦察机根本靠近不了中国人的机场,这个情况我前天就向您汇报过。”
“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对中国人依旧一无所知。”曼施坦因的眼睛瞪圆了,看着自己的参谋长杀气腾腾,
参谋长额头上的汗一下子就出來了,他擦了一把道:“也不完全是,我们至少掌握其地面部队的情况,中国地面部队正在萨比西北地区集结,他们也许会晚于俄国人发起攻势。”
“也许,我不需要也许,我需要确切的消息,之前我就说过,俄国人并不可惧,我们真正的敌人是中国人,怎么,我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阁下,萨比地区由伦德斯泰特上将负责,您清楚他的能力,。”
“不,给我立刻接伦德斯泰特。”
曼施坦因手下的通讯参谋正在拨打通往第四集团军司令部的电话时,伦德斯泰特已经离开了司令部赶到了一线阵地,不愧是久经阵仗的老将,伦德斯泰特的战场洞察力极强,日本和平军接到耿泽宝的命令以后只是派出一个不到十人的侦察小队,结果这一情况被反映到伦德斯泰特那里,后者立刻断定这是中队要发动攻势了,伦德斯泰特和曼施坦因一样,同样认为他们现在最大的敌人是中国远东远征军,凭借多年的指挥经验,他认为等待第二装甲集团军靠拢上來形成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再行反击固然胜算更大,但是因为a集团军的部队性质乃是机械化部队,其长处在于机动作战,所以即使是防守,也不应该单纯的防守,而应该主动寻找反击的战机以充分发挥本部队的长处,
“日本人的侦察部队,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中国人准备让日本人当炮灰了,如果我所料不差,中队的主力就该藏在日本人后面,不,我得到前线去看看,这也许是我们的一次机会。”
在萨比突袭战之后,德国人一度将日本和平军视作大敌,然而在伏击并围歼了第十四旅之后,德国人洞悉了日本和平军的装备情况和士兵素质,就不再将日本人当回事了,按照伦德斯泰特的说法,对于一支部队來说勇气固然重要,但是绝对无法支撑一支弱旅变成强军,所以只要顶住敌人刚开始的疯狂,那么后面就能迎來酣畅淋漓的胜利:中国人想利用日本人的勇气來开路,哼,我会让中国人为之后悔的,
(老毒物:又是七七,兄弟们,大事咱们做不了,那就拒买日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