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348章 内阁风暴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李琼眼看着孔昆当场吃瘪,一种莫名其妙的舒爽之感,转瞬间,沁透心脾!

  和士大夫共天下,嘿嘿,武臣勋贵们都要匍匐于文臣们的脚下?

呸,这帮子腐儒们,文不能兴业理财,武不能安邦定国,要之何用?死  在李中易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文臣们不仅没有起半点作用,反而屡屡拖他的后腿!

  王溥和李谷,先后反李,这其实意味着文臣集团宁可勾结鞑子,也不愿意臣服于李中易这个铜臭子的脚前。

  看着孔昆挨训,折从阮的心里,也有着不小的爽感。他和李琼都是旧武臣勋贵的出身,若是天下大政,尽归于文臣之手,折家的后代子孙们,焉有出头之日?

  替李中易取铜臭子绰号的那个小子,本该必死!

  然而,李中易格外的宽仁,不仅没有杀之,反而任其活蹦乱跳的继续潇洒于世间。

  刘金山看着垂头丧气的孔昆,心里不由百味杂陈,别提是个啥滋味了!

  从出身而言,刘金山是妥妥的寒门庶族。如果不是机遇巧合,让他偶然结识了李中易,刘金山不仅不可能入内阁为相,反而会一直沉沦于下僚的行列之中,而无法自拔!

  如今的内阁,首相李琼和次相折从阮,都是功勋旧贵,对文臣集团有着先天的排斥性。

  孔昆虽然早早的投靠了李中易,但是,他毕竟是孔圣苗裔,又是内阁中唯二的读书人出身的相公。

  屁股决定脑袋,出身决定思想,孔昆希望一直延续独尊儒术的国策,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事!

  只是,李中易说的一点没错,他之所以得了江山,靠的并不是既有的士大夫集团,而是誓死追随于他左右的三军将士。

  “马上打天下,下马抚万民。”李中易淡淡的说,“不过,朕需要的是真有治国理政之才的士大夫,而不是只通所谓四书五经,不知道稼穑田亩税赋的士大夫!”

  李中易这话说的有些拗口,不过,在场的相公们,都是明白人,自然听得懂李中易的弦外之音。

  说白了,一言以蔽之,李中易治理天下,依靠的依然是读书人,却不再独尊儒术!

  上千年以来,独尊儒术贬抑各家的做官传统,竟然被李中易彻底的打破。

  一时间,就连李琼和折从阮,也都两眼发直,整个的呆若木鸡!

  “荒唐,实在是荒唐之极!”

  孔昆的猜测,一旦变成了现实,他完全受不了残酷现实的折磨,竟然当着李中易的面,口出狂言。

  刘金山不由暗暗一叹,内阁之中,其实早就是三比一的局面,而孔昆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

  不知道是该夸赞李中易布局高明深远呢,还是该叹息孔昆的迟钝?

  李琼望着情绪异常激动的孔昆,心下不由大为感慨,李中易安排孔昆为相,并不是因为他擅长治国理政,而是为了向天下读书人表明一个态度罢了:只要站队正确,不吝厚赏!

  折从阮对孔昆不怎么熟悉,但他却知道,孔昆敢口出狂言,其实都是李中易惯出来的毛病。

  李中易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因言罪人,不搞文字那个啥!

  他是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连骂他铜臭子那个小子,都宽恕了,何况别的呢?

  “来人,孔相公病了,速扶其归府,好生调养身子。”

  李中易乃是身经百战的开国之君,雄才大略自不必说,区区当面狂言的小事,轻而易举的处置掉,也就是了,看谁敢翻天?

  “皇上,万万不可轻视儒门啊,皇上……”孔昆陡然猛醒,忽然上前几步,抓住了李中易的袍袖,死活不肯撒手。

  “都楞着干什么?孔相公真的病了,且送去偏殿歇息!”

  李中易下了定论之后,高强和张三正再不敢稍有迟疑,两人一齐果断出手,将孔昆架出了内书房。

  望着孔昆被架出去的背影,李琼不禁暗暗点头,哪怕孔昆当面咆哮无礼,李中易自始至终,都给孔昆留足了面子。

  宰相之尊,礼绝百僚,必须敬之!

  李中易能够容忍孔昆的狂言,这事本身就说明了,他确实很尊重相公们的体面。

  “让诸位见笑了,方才之事,就我们四人知道即可。”

  李中易这么一说,等于是下达了封口令,也给孔昆留足了面子!

  事缓则圆的道理,内阁的相公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老臣谨遵圣谕!”李琼第一个站出来,公开承诺,绝不把今天之事抖落出去。

  “老臣安敢违拗圣意?”折从阮更不是笨蛋,他当即表达了俯首贴耳之意。

  “孔昆最近太累了,我相信,只须调养数日,就会康复如初!”刘金山不仅没有对孔昆落井下石,反而替他周全了颜面。

  见相公们都如此的知情识趣,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他是百战百胜的开国之君,并不是被吓大的儿皇帝。

  宰相之位虽尊,难道说,比开国之君更尊贵么?

  所以,李中易选择了给孔昆一个不大也不小的教训,命人将其架了出去,而不是自己摔袖子闪人!

  折从阮见现场的气氛彻底的缓和了下来,便笑道:“皇上,老臣的早膳吃得过少,肚子饿得呱呱直叫,午膳就等着皇上您赐膳了。”

  李中易心里有数,折从阮年事已高,每顿饭吃得很少,绝不至于这就饿了。

  “那好,中午都别走了,就留在内书房里。”李中易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更加的缓和了。

  等吃过午膳,饮过茶之后,李琼率先拱手告辞,李中易笑着答应了。

  三位相公出门的时候,居然见孔昆就站在道旁,他仿佛没事人一般,脸上看不出半分异样。

  和往日一样,内阁的四位相公一齐进宫,又一起出宫。如果不是在场的当事人,根本看不出,刚才在垂拱殿里上演了一出,茶壶里风暴!

  刘金山走在相公们的最后,他没去看孔昆的背影,心里却一片透亮:一定是方才李中易借着更衣的机会,狠狠的教训了孔昆。

  不然的话,人要脸,树要皮,以孔昆闹事的劲头,只怕是要罢相的。

  李中易没管相公们怎么个想法,他略事休息之后,便换了身便衣,领着张三正和高强二人,一起去了杂科的考场——秘阁。

  由于制度的明文规定,秘阁考场的大门关闭之后,除非是考完了,禁止中途再开门。

  李中易的身份不同,早就拿到了钥匙,他独自从后门进去之后,却把张三正和高强留在下来看门。

  王大虎早就在后门口等着了,见李中易来了,赶忙把他迎进了主考官的房间。

  “三弟,今天是考试的第一天,居然有人只用了两个时辰,便把十道题,全答完了。”王大虎指着桌上的一份试卷,笑眯眯的做了介绍。

  李中易点了点头,信步走过去,拿起试卷仔细一看,不禁笑道:“居然都答对了。”

  王大虎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虽然是主考官,却不懂明算的题目,只能等李中易亲阅了。

  “那人在哪里?”李中易扭头笑问王大虎,王大虎指着隔壁的院子,介绍说,“他交卷的时间太早了,按照规矩,不能中途放人出去,又不便将他留在考场里,只能单独找个小院子,让他暂时待着了。”

  李中易点点头,王大虎的安排自是妥当无比。李中易私进考场,虽然不合规矩,倒也说得过去。

  毕竟,整个江山都是他老李家的,他若想提拔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犯得着替考生作弊么?

  王大虎就不同了,他是本次杂科省试的主考官,他若不谨言慎行,难免会被人所诟病。

  提前最先交卷的这名考生,姓秦,名铮荣,乃是开封府的杂科举子。看他的履历,居然是祖上三代从商的家世,并是现任绸缎庄的掌柜。

  历史上的两宋,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考试。

  李中易下诏开恩科取士的时候,在诏书里,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所以,秦铮荣这个绸缎庄的大掌柜,居然也可以参加杂科的省试。

  杂科明算的考卷,是李中易亲手出的题目,这十道题的难度,基本上达到了后世初三的水准。

  然而,这位秦铮荣居然在两个时辰之内,不仅提前交了卷,更是全部都答对了,实在是李中易的意外之喜。

  按照李中易原来的想法,这十道题目,以现在的数学水平,怎么着也需要一天的时间,才有可能出成绩。

  谁曾想,秦铮荣竟然送了一个大大的惊喜给李中易。这就说明了,民间的人才颇多,关键要看统治者怎么将他们选拔出来的问题?

  李中易在王大虎的主考公厅里,一直待到天黑,却再无人提前交卷。

  继续待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李中易一时兴起,提笔在纸上,又写了十道数学题目,让王大虎交给秦铮荣做答。

  “三弟,这么做有些不妥吧?”王大虎手里拈着李中易新出的题目,碍于他是主考官的身份,终究有些犹豫。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杂科明算的头名,非秦某莫属。既是我亲自出的加题,就算是加试好了,凡有提前交卷的举子,都发给他们去做。”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