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三七零章 全面发动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起点正版链接)

  相信大家都有号的,推荐每天都会刷,鲈州鱼码字不容易,多多支持。

  5/5,封推第一天的爆发圆满结束,预知后事如何,明天请赶早儿~

  “杨丑这贼终于分兵了,太好了!”太史慈一拳砸在了桌案上,厚重桦木案被他砸得吱呀作响,可见他到底有多兴奋。转过身,他又一巴掌拍在裴元绍的肩膀上,把后者疼得龇牙咧嘴:“老裴,真有你的,这一仗的首功就是你的了。”

  “咝这可不敢当,就是跑跑腿,出出主意,哪里当得起首功,临阵厮杀,还是得看将军和将士们的。”裴元绍一边倒抽冷气,一边辞谢,表示不敢居功,但心里却美滋滋的,眼睛都笑得张不开了。

  子义将军高兴得糊涂了,跑腿这种事,怎么可能算是首功,不过话说回来,跑腿也是计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功劳自己是拿定了。更重要的是,以子义将军在军中地位,他认可了自己,想融入将军府还会有什么阻碍吗?

  “主公交代组织民兵的事儿啊,还真是非你莫属。”果然,太史慈下一句就提到了这事儿,他由衷的感慨道:“原来某觉得张角他们也就那么回事,动动嘴皮子,忽悠了一些愚夫愚妇,再挟裹些不知情的,搞出了偌大声势,现在看来,这里面学问还真不少呢。”

  “其实说破了,也没那么难。,、裴元绍口不对心的回答。

  道理说起来确实不难,可这是在事后,事后神算子,人人可当,可在没发生之前,博览古今,总结出这些道理,并付诸实施的人那可就就了不得了。能与之比肩的,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又有所改进,改得更有效率,丰富活力之人。

  “君侯才真是神人啊,就算是当年的大贤良师,也未必说得出这些道理,更别说我这样的徒子徒孙了。”裴元绍从前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跟在张角身边久了照猫画虎的也就会了而已。

  等到实际和王羽一接触,后者随口道出一句话,就使得他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如此’之类的惊叹,更是成了他唯一的对答。

  到现在在组织造反这件事上,裴元绍已经成了理论结合实际的专家,就算是张角复生,也未必比他更强。好在他倒不会因此而自满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至少,大贤良师就没力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来这么多人。”

  “不会吧?当年的黄巾不也是临时起事吗?声势可也不小啊?”太史慈疑惑的看了裴元绍一眼,怀疑对方是不是在造反天赋之外还有马屁精的属性。

  “子义将军,这你就说错了。”

  他的眼神让裴元绍很是不爽,反驳的语气都重了许多:“太平道发动民众前,是要传教的这个耗时可不是一般的长,你得先学点东西比如医术、打铁、裁缝什么的,用这些技能融入百姓的生活,获取他们的好感,慢慢得到他们的信任——”。

  太史慈点点头:“我说你怎么还懂医术呢。

  裴元绍坦然道:“对,就是那个时候学的,学的不够好,但跌打损伤,伤寒咳嗽之类的病,还是能治一治的。”

  传教前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医术是最有利于缩短这个过程的技能,张角本人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取得了信任之后,才能施行后面这些步骤,以教众为核心,推动起义大业。别看当年的声势很大,可在正式起兵之前,大贤良师足足花费了二十几年做准备!就这样,准备还不充分呢,好多人都是被挟裹进去的,等到核心教众屡遭重创,也就树倒猢琢散了。”

  裴元绍的语气有些低沉起来:“没了这些教众,就算大贤良师复生,想再来一起也同样不可能了。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还可以而且还是打着大义的名头,世间事,果然是变幻莫测啊。”

  王羽的名声和背景,作用远远超过了张角二十年的苦功。

  有他百战百胜的名声在,百姓就不会怀疑青州军许下的承诺;

  有他代天征讨的名声在,百姓就不会因为和官府作对,而惶恐不已;

  有他施行的种种善政做备注,青州军的信用就是满值的。

  再加上他草拟的那个民兵战法的概要,裴元绍用比当年起义少上许多的力气,就撬动起了宏大得多的场面。

  当年只起义前夕时,他负责的也就是五六个村庄,百姓虽然都听他的,可什么事都得他一个人跑,几个村子就让他无暇分身了。所以,尽管他得到过张角的亲身指点,可他的地位也就是那么回事,一个小帅而已,拉不起足够的人马,就没地位呗。

  若以当年的标准来衡量,眼下的清河百姓,根本就没达到起兵的最低标准,他们还没被逼得走投无路呢。可结果却是截然相反,他一个人,轻轻松松的调动了总计八十二个村庄的人力、物力,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的增长之中!

  村民自愿献出钱粮,放弃房舍和田园,甚至主动申请加入,为反抗事业添砖加瓦,出谋献策,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就算是当年最虔诚的那些信徒,有没有这种精神面貌都很难说。

  虔诚的信徒,不怕牺牲,作战勇敢,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活人味儿,和眼下的清河反抗军全然不可同日而语。只要看到后者的身影,就会感受到其中蕴藏着的活力和干劲,仿佛熊熊燃烧的烈火般耀目。

  太史慈固是感慨万千,裴元绍心中何尝不是波澜起伏呢?

  “总之万事俱备,就等十一的情报了。”太史慈对此并不太过关注,真正让他摩拳擦掌的是,杨丑已经分兵,只要判明了敌军的具体动向,就轮到他出场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太史慈这个小团队的分工很明确。裴元绍负责后勤,李十一负责情报,太史慈主战事。

  前面俩人的能力有限,裴元绍压根就不识字,连粮草的帐目都算不清。好在民间有的是人才,他只要把人手组织起来,安排职责下去就可以了。

  在曾家村救的那个魏升,就是此道好手,他本来就是个商人,帐目做的那——个漂亮。目前真正行使主簿职责的,就是此人。

  李十一倒是比较专业,可他对阴近的地理环境不熟,也是没有用武之地。不过不要紧,乡民们熟,他挑选了几个胆大心细,貌不出众的年轻人,指导了一番,然后情报就源源不断的送过来了。

  说起来,也就是太史慈的职责比较重,民兵毕竟是非正规军,用他们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用以正面搏杀。勇气,终究是不能代替战力的。

  当然,这样就足够了,只要杨丑分了兵,胜负本来也不存在悬念。

  “子义将军,杨丑的动向已经探明了。”很快,李十一捂着帽子快跑的身影出现在村口:“他分兵六路,两两相邻,呈扇面沿着官道推进,中路二军的目标应该就是曾家村!”

  太史慈眼睛一亮:“哈,这贼子还真是乖巧,竟然主动送上门了。十一,拿典图来。”

  “嘻!”典图是临时制作的,但却很精细,不但表明了山川河流,村庄道路,连一些很少有人知道的小路,都有标注。这也是民众积极性高涨的成果之一,与战争胜负起不到直接的作用,可一样息息相关。

  将典图摊开放下,李十一顺手将一些折成小段的枯枝摆了上去,以表明敌我态势。

  “架势倒还说得过去,可既然胆子小成了这样,为何还敢来送死呢?真是奇怪。”

  杨丑的布置还算中规中矩,两队五百人,基本上可以当做一队来看。之所以分列,只是为了不聚在一起,一队捏村的话,另一队可以在旁边保护,无论哪一队受到攻击,另一队都可以及时援救。

  而三个千人队实际上离得也并不太远,也就是通常两个村庄之间的间隔。一队示警,另一队赶来应援,急行军赶路,应该用不到半个时辰。

  “他不得不来。”李十一接茬道:“河内军粮草有限,不能尽快收集到足够的粮草,很快就要缺粮了。杨丑又非张杨嫡系,也不可能指望着向后方求援,求了想必也求不到,擅自撤兵的话,恐怕会被张杨军法处置,所以,他不得不来。”

  “嗯。”太史慈点点头,补充道:“而且他应该找到了一些人,知道我军的具体情况了。”

  裴元绍无奈道:“这也是没办法,人心难测,总有那么些人心存侥幸,不舍得离开家,或者干脆出卖我军,试图以此邀功。”

  “无所谓,一粒屎坏得了一锅粥,却坏不了一个池塘的,就算没这些人,十一的从兄不也把情报传递回去了吗?要的就是他来。”太史慈一摆手,眼睛盯着典图,嘴角已逸出一丝笑意,笑容间,杀气凛然。

  “十一,你这就启程去北面的冯家集,尽快集结人手,等我将令,寻机配合作战!”

  “嘻!”李十一应诺而去。

  “周毅,你去南面的白石寨,任务相同!”

  “遵令!”王羽当日潜入洛阳时的几个河内兵,现在都已经成长起来,偏偏还都在这次行动的行列之内,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个怎样的巧合。

  “子义将军,那我……”裴元绍急了,这事儿可是自己张罗起来的,到了关键时刻,咋就没自己份儿了呢。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