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476章 荀友若请令断后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475章荀友若请令断后  严朗一直在赵云麾下,学到了赵云的勇猛,却没学到赵云的谋略。

  赵云用兵谨慎,那些勇猛都是不得已为之。

  除了在第一次遭遇曹操的东平之战中曾陷入被动死局之外,后续破孙策、下扬州,赵云都是心中有数,似险实安。

  严朗如今仍掌握着战场主动,却被审配逼得欲以短击长,可见在用兵方面还是差了些火候。

  幸好参军秦觉头脑还算清醒,及时劝阻:“我军长在突袭,善于机动,阵地作战非良策也。

  不如任其过桥,桥窄,魏军再难维持车墙,我军可寻隙击之。”

  严朗恍然道:“君计是也!非君提醒,我几误大事!”

  下令全军向侧面拉开,让开洹水桥,任魏军过河。

  审配计谋不售,摇头叹息,眉峰锁起,魏军转向西疾行,阵型也从方阵变为长蛇阵。

  严朗大喜,立即追击。

  骑兵最喜欢突袭行进中的敌军。

  阵呈长蛇,队列不厚,骑兵可轻松一突而过,将其断为两截,然后分割包围,围而歼之。

  还没等严朗追到箭矢杀伤半径内,魏军藏在中军的骑兵,由于阵型改变“哗”地露出身影,顺势杀了出来。

  审配本来是想引诱严朗头脑发热冲击魏军,迟滞马速,形成混战,然后魏军骑兵突然杀出,一举将严朗击破。

  可惜严朗没有上当。

  审配也只能命魏军骑兵断后,掩护步卒沿着洹水北岸快速西行,向沮授靠拢。

  此前沮授已将被困隆虑山的消息传至邺都,审配对沮授的困境非常清楚,所以才急着南下。

  只要能给沮授补充上兵粮,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扭转战场不利局面。

  斥候绕道山中与沮授取得联系,双方定下合击汉军之策。

  两支骑兵在洹水北岸的平原上驰骋追逐,时聚时合,伤亡快速上升。

  严朗虽然占了上风,却一时无法将魏军骑兵击败,也难以将其摆脱去袭击魏军步卒。

  这种骑兵硬碰硬的厮杀,来不得半点侥幸,拚的全是硬实力。

  几番合战,魏骑死伤两百出头,汉骑也有一百多失去战斗力。

  如果这么持续消耗下去,胜利必然属于严朗。

  但严朗可能要付出伤亡千余骑甚至更多的代价。

  严朗心中犹豫。

  参军秦觉再次献计道:“伐魏之役,恐难一蹴而就,或会旷日持久。折冲作为唯一骑军,承担遮蔽战场、机动作战之重任,不可浪掷于此,请将军详纳。”

  严朗点头。伐魏大军深入敌国腹地作战,深赖折冲军对后方及侧翼的机动保护,十分重要,确然不能轻易兑子消耗在这里。

  严朗主动将与魏骑战斗烈度降了下来,不紧不慢地跟随吕虔前行,并将作战情况飞骑向关羽、吕虔报告。

  严朗表示除非付出折冲军伤筋动骨的代价,不然就只能迟滞魏军,难以将其行动彻底遏制住。

  不管怎样,不出三日,审配便可到达洹水头。

  沮授召集诸将议事。

  他扫视帐中。

  苏溥强装镇定,眸中带着惊惶。

  胡永垂头丧气,全无往常张扬。

  焦触目光游动,左顾右盼,似乎在揣测大家心理。

  这些大将,平时领兵作战,还能支应。现在处于危难关头,都不堪重任。

  勉强可以托付的王升,已在沁水阻击战中为汉将太史慈所杀,惜哉!

  再看下去,角落里还有阎柔。阎柔目光平静,似乎对当前危局毫不在意。

  阎柔历经挫折,败而不馁,可当重任,然而魏军山头林立,苏溥等会听从一个外人指挥么?

  角落里还有一人,身躯高大,英武不凡,正是齐王袁谭。

  袁谭在破上党、斩任峻之战中立功,重新起复,后被调至平原,担任鲜于辅的副手。

  袁谭与审配不和,斗得不可开交。鲜于辅向袁绍请求将两人调走一人。

  审配是袁绍委派的监军,调不得。

  那就只有袁谭离开了。

  袁绍将其安排到沮授麾下,领一军五千多人。

  袁绍立幼子袁尚为太子,封袁谭为齐王,袁熙为燕王。谣言说袁谭心怀怨望,欲在袁绍千秋之后,提兵诛杀诸弟,篡位为帝。

  袁绍表示不信,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军队调整时,将袁谭直领的军队人数从五千减到三千。

  袁谭叩头谢恩,并无异样。

  沮授观察袁谭日久,见其平时制怒养气,城府渐深,暗自期许。

  袁谭是袁绍嫡长子,沮授和田丰等本意都是支持立嫡立长的,但袁谭虽然勇武,但暴躁易怒,刚愎自用,实在不是个做君主的好材料。

  袁绍麾下文武,被袁谭得罪了大半。

  后来先为刘备所擒,又遭曹操驱逐,数丧师众,总算有所成长。

  如果当时立嗣时,袁谭是如今这种表现,沮授肯定会竭力劝谏袁绍,而非缄口不言。

  沮授问道:“陛下派审正南接应我军,是走是留,诸位有何计较?”

  苏溥等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出声。

  沮授又问了一遍。

  苏溥只得开口道:“末将无甚头绪,还请将军示下,末将无有不从。”

  胡永、焦触等也纷纷附和。

  沮授见担任监军的荀谌眼观鼻鼻观心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知道他也不会开口,便道:“正南兵仅两万,与我等合兵仍逊于贼兵,于大局无补。

  除非鲜于将军悉军西上,切断关羽粮道,否则局势难有转机。

  若我是关羽,可围点打援,留五万兵监视隆虑山大营,以两万兵袭击正南。

  正南即便可以不败,所押运之粮草也难保存。

  此事若发生,将极大影响我军士气。

  届时欲守隆虑山亦不可得矣。

  我欲趁贼兵刚刚调动、防线混乱之时,立即突围。

  君等以为如何?”

  苏溥等犹豫片刻,皆道:“末将附议。”

  沮授正要做具体突围部署,荀谌突然开口道:“将军果决,此计甚妙。

  然若全军突围,目标过大,不如留一军断后,声东击西,主力迅速脱离战斗。此所谓断尾求生之策也!

  某不才,然深受陛下厚恩,惜无尺寸之功。

  愿率一军,竖主帅之大纛,猛攻贼兵中军,以吸引其注意。”

  面容平静,声音却斩钉截铁。

  帐中皆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