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54章 坤舆万国全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立新,这翰林院工作,说起来是修史编书,给皇家侍读,事情是不多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

  林右昌带李沅回到他的房间,林右昌四十一岁的年纪,他是万历四十四年的探花,搭配一个十七岁的李沅,年龄上还真是一对绝配的师徒。带着这么年轻的学生,林右昌也是有十足的干劲,真是把他当子侄辈看待的。

  “修史,我朝洪武事情就把前朝史修好了,嘉靖朝和万历朝又将元史补订重刻了一次,现在是无史可修。”这话的意思,不是位置坐得很久的皇帝,闲的蛋疼,是不会有那心思来修史的。

  “前任皇帝的实录和今上的圣训,也是所费不多。”前任皇帝是明光宗朱常洛,当皇帝没当满一个月,不是实录不多早就修好了,而是根本没人敢主动动那心思。红丸案牵涉太广,皇帝死得不明不白,说什么的都有,索性就放在一边,五年了翰林院当起了睁眼瞎,就当没这档子事。

  “本来经筵是翰林院最大的事情,但林某这个侍读学士,三年了,我记得很清楚,就讲过四次。”

  经筵在大明本来是很重视的事情,一日一小讲,十日一大讲,在中期开始形成了定例,由詹事府、翰林院的学士轮番给皇帝或者太子讲学。这是文官们的接近皇帝和储君最好的机会,讲官们都很踊跃,乐此不疲,这也是詹事府、翰林院学士很多人能飞黄腾达的重要原因。

  但东林党的大佬显然不懂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朱由校十几岁的年纪本来是进学的绝佳年龄,但他之前没人管野惯了,你不能真的每日都来讲啊,想做讲官的是多,也不能安排了早课,又来午课是吧。

  经筵发展到现在,仪式感十足,繁文缛节一大套,大有“准备两小时,上课五分钟”的味道。而且很多讲官一套一套的儒家大道理,自己讲得感动无比,完全无视皇帝爱不爱听,毕竟不是正式老师啊,没有教育方法。

  朱由校做太子(也就一个月不到)和做皇帝头一年,还能好好学习,但渐渐地就不爱上了,连累后来上任的侍读学士林右昌老师,就捞到四次讲学机会,处于半失业状态。在朱由校好好学习的那一年半载,也就一个孙承宗算是得到了皇帝的青睐。

  李沅早就听说翰林院没什么事情做,轻松惬意得很,但没想到现在是这么轻松,完全没事情做的样子,就好像一天天只要砍桂树的吴刚,然而有一天桂树死了……

  不过也好,正好上班没什么事,繁星社还要等那帮同年们馆选结束才开始运作,议亲的事老娘在一手操办不用自己插手。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来完成朱由校交给他的命题作文。

  李沅端坐在分配给他的书案后,捉笔在稿纸上写写划划,旁人在旁边看到极容易理解为他是百无聊赖……

  林右昌见他的模样,会心一笑,走过来点点他:“立新,给你我的牌子,后院就是藏书楼。”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就是,别发呆了,没事去看看书。

  李沅也不好辩解什么,去藏书楼看看也不错。

  翰林院的藏书搂和皇史宬、文渊阁、国子监的藏书楼齐名,是京城四大藏书楼之一。

  李沅接过掌管图籍的孔目递上来的书目索引,只大概扫了一遍,见永乐大典抄本满满一本书一样的索引足够让人震撼,这在后世是见都见不着的宝贝啊,按照书目的架势,这楼里估计得有一间屋专门来存放永乐大典。

  随意翻着,“坤舆万国全图”几个字映入了眼帘,这件东西比永乐大典更让李沅激动。

  “李大人,你要看这幅图?我在这楼里十来年了,你还是第一个要看这件东西的。”这孔目一边接过任务,一边絮絮叨叨,好一会才拿着一件简单虚折成一捆的东西从楼里下来,比一个人还高。

  李沅拿到手里,铺在桌子上直接一展开,好家伙!一股陈腐的沧桑味道夹杂着灰尘扑面而来,呛得李沅跑到门口大喘粗气,等屋里气味和灰尘稍散才进来。

  “李大人,这件东西放在最里边书架的顶上,不是你来找啊,估计要烂在楼里了。”

  李沅笑着说:“辛苦了,这图册名字有趣,心里好奇,拿来看看。”

  这是一件坤舆万国全图的彩色摹绘本,纸张已经好几处开裂,字迹和色泽也已经有些暗淡。按说这件才二十来年的东西,不应该损坏到这种程度,只能说摹绘的时候没有用上好的材料,摹好后也没有见过天日。

  这是一幅万历年间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已经具有了后世地图的大致模样,不但有世界全图,还有多幅小图,作为大图的辅助说明。

  这幅大图有两米高,近四米长,绘制了六大洲,亚洲用土黄色、欧洲和非洲用白色,南北美洲用粉色。这幅图连南极洲都画出来了,可见内容之新,只是没有澳大利亚……利玛窦画这幅图的时候还没发现大洋洲。

  李沅看着这幅地图,真是让人亲切。大洲大洋、大山大河非常明显,山脉用淡绿色勾勒,河流以双曲线绘写,海洋用深绿色画出水波纹,整幅地图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颜色淡雅,,尽管纸张已经显旧,但看起来还是很舒服。

  四个角绘制了辅助小图,右上角画有九重天图,右下角为天地仪图,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图和中气图,这些辅助作用的小图包含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在明代可谓耳目一新。

  真是一件宝贝,有了这张图,别说是下南洋,就是跑去美洲打劫,也能有个说法和由头。

  “孔目大人,这幅图能不能请人给我摹绘一份,价钱嘛我不太清楚,十两银子够不够?”

  “李大人,咱们翰林院的吏目,做的不就是做誊抄临摹的事情的,哪用得了大人再来付钱。”

  “那就有劳孔目大人了。”不过银子还是照付,没必要白欠人家一个人情是吧。

  ——————————————————————————

  孔目,大概相当于图书馆馆长吧,不入流无品级。

  有推荐票的书友,投一下呗。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