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春杏学字 屋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几人僵立了片刻,年哥儿才突然拍拍李薇的头,过去拉椅子,请李海歆坐下,唇角含笑道,“舅舅派人去说,我还不大信呢,没想到爹与二姐三姐小杏和梨花真的来了。”
李海歆嗯了一声,才就着椅子坐了下来,“你母亲放心不下,让来看看。”
年哥儿顿了下,又笑着说道,“我也想爹娘和姐姐还和梨花小杏虎子呢,正想着过些日子回去看你们呢。”
李薇看他虽然仍是一袭青衫,并不张扬华丽,可那青衫的料子柔细无比,目光扫及至他腰间挂着的一枚通体翠绿的玉佩,下面缀着五彩丝线编成的络子,头上也不再是布做的头巾子,取而代之是的一根碧玉簪子。陌生的很,也有欣慰,看他这身装扮,想必在贺府吃穿上面儿暂时不会受苦。
又观方才跟着他的一干奴仆,最后说话那人,虽然带着提醒之意神态还算恭敬,心又安了些。
李海歆摆手让他坐下,把何氏给整治的包袱递给他,“待会儿你还有事儿,我们也不能久留。这是你母亲让给你带的,你收着吧。”
春杏这会儿缓过神来,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哥哥,你回去有没有人欺负你?”
年哥儿以为是何氏给坐的鞋袜,一边接,一边向春杏笑笑,“小杏放心吧。没人欺负哥哥。”话音一落,脸上却变了色。
把包袱放在桌上,便要解开察看。春柳一把按住,气哼哼的道,“看什么。爹和娘不放心你,特意给你送来,防着急用的”
春柳这么一说,佟永年不用再看,便知这里面除了鞋袜之类,还有钱财。一时怔住,眼睛闪闪的,象是有些红的模样。
李薇赶快去晃他的手,“年哥儿,宜阳哪里有书局吗?我和四姐想去找些书呢。还有,卖干果的地方在哪里呀,我想让旭哥在鱼塘里种莲藕呢,想去看看有没有带壳的莲子呢。”
年哥儿从包袱上收了回手,看向李薇,笑着,“梨花又有新点子了?”
李薇连忙大大的点头,故意笑嘻嘻的说道,“咱爹也给旭哥出一个开小饭馆的新点子呢。等你再有空回去的时候,说不定那小饭馆都开起来了呢。”
年哥儿点头,温温润润的笑着,“好呢。”
李海歆本有心问问他在贺府的情况,但是门外跟着年哥儿来的几个人,还没走,隔着门缝隙能看到他们来回走来走去的影子,便息了打探的心思。
屋内还没说了二刻钟的话,外面先前说话那人的声音又响起,“二少爷,该回府了。”
李薇正在没话找话的东拉西扯,突然听这话,登时住嘴,恨恨的往外面瞪了一眼,举起小拳头向着门口方向示威了晃了几晃。
年哥儿被她的模样逗得唇角咧开,笑来了,眼中聚满了盈盈笑意。不似方才那般强笑时,眼中是一片清冷。
外面的人没听到年哥儿回应,又请了一遍。李薇登时更恼火,一把扯过佟永年,凑在他耳边咬牙切齿悄悄说,“这几个人真讨厌,年哥儿,他们要是敢欺负你,你就找机会把他们统统揍一顿”
佟永年含笑听着,一边听一边点头,末了,笑着拍拍她的头,“放心”
李海歆见他不理会外面的人,忙提醒他,“年哥儿,人叫你呢,回去吧。”
佟永年微摇了摇头,又跟春杏说,“小杏,你想看的书,等我这几天寻寻,使人给你送去。”
又与春柳说,“三姐别生我气了。只这一回”
说完看着自他进来一直没说话的春兰,笑着,“二姐这回打的一点也不疼。”
春兰本正绷着脸儿,突的出现裂痕,也笑起来,“打得还是轻,你愈大愈不听话了”
年哥儿点头,笑着说日后不敢了。
又问侯了何氏与小虎子,最后向李薇道,“梨花见到大姐后,可要替我说些好话。”
李薇坐在一旁,听着他玩笑似的解了二姐的尴尬,心里头有些奇怪,也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总觉得他才没到贺府几天,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门外催促的声音又响起。这次比上次间隔的时间长,声音也软了些。佟永年这才慢慢的站起身子,与李海歆说道,“爹,我下午有事儿不能陪你们。我让人陪着你们去书局吧。”
李海歆忙摇头,李薇也摇头,让贺府的人陪着,那不是不自在死了?
最后年哥儿没坚持过李家父女几人,带着很明显内疚之感,跟贺府的下人走了。
春杏与李薇立在二楼凭窗看着他步入一辆华丽的马车之中,在几人的伴拥下,缓缓离去。
见了佟永年之后,父女几人心中有安有不安。安的则是,他看起来很好,不安的时,他看起来不甚自由,又停了片刻便下楼结帐,顺道向店小二打听了书局的所在与干果行的所在。
那店小二却连连摆手说,帐刚才贺府的东爷已经结过了,又与他们指了书局与干果行的位置。
李薇皱皱鼻子,替他们付了钱,也不感激他 出了茶楼,已是半下午,李海歆赶着牛车按着店小二指的位置,匆匆向宜阳县唯一的书局而去。
时间紧,李薇也没时间想那么多,忙蹲下挑了起来,挑挑捡捡的半晌都没发现自己要想要书,眼看天色愈来愈晚,而且那小童的眼神往这边飘得愈来愈勤快,她加快速度,翻看一本,大略扫了目录,便赶快塞了进去,直到那些书挑完,李薇也没找到她想要的书,只收获一本看起来很趣的《北户录》。
春杏看起来很是失落,李薇忙安慰她,“四姐,年哥儿说了帮我们找书呢,他们家有钱,说不定能找到呢。”
李海歆看看天色,忙催他们付钱走人。在他看来,还是莲子更重要些。
付钱出了书局,几人去了干果行,还好,在这次倒没遇到什么波折,便找了李薇所需要的带壳莲子,李海歆以每斤四十文的价格买了十斤莲子,父女几人赶着车匆匆离了宜阳县城。
从宜阳回到家里,天已全黑了,何氏听几人说了年哥儿的情况,与父女几人一样,有安慰,也有叹息。
总算不是太坏的情况。
年哥儿这挂心的事儿完结之后,何氏开始着手准备春兰的亲事儿,仍托大武媳妇儿在中间传话儿,把她的意思透给吴旭娘,请吴旭娘去看日子。过了不几天儿,吴旭托媒婆过来传话儿,说看了两个日子,一个在六月初九,一个是六月二十六,请何氏挑日子。
何氏想了想,还是定六月初九的好,虽然日子赶了些,可,再往前又到了佟氏的祭日,春兰的喜事儿总不好放在这白事儿后面办。
李薇自宜阳回来之后,每日必去吴旭的小鱼塘转悠,查看那蚯蚓养鱼试验的成果。有空的时候,她除了回忆自己前世本专业的知识之外,也慢慢回忆着前世她知道的美容方子,并一点点的记录下来,拉着小春杏兴致勃勃的试验。
春兰的小茶礼倒是春桃差不多,除了些绢花铜簪什么的,其中有一条水色百折缠枝花样长裙格外显眼儿,那裙子的面料是细绢布,花样全是以彩色丝线绣成的,针针细密,层次分明。虽然都没明说,但何氏一眼就瞧出来是吴旭娘的手艺,心里也高兴。
他们家里现在光景虽不太好,但是吴娘旭这么重视春兰,让她格外的满意。
春兰小茶礼行过之后,两家商定在秋后行大茶礼。李薇坐在一旁盘算着,秋后的话,吴旭的鱼塘里便可以出鱼了,到时候那一塘的鱼能卖不少钱儿呢,大茶礼时应该不至于亏着二姐了。
有了这个想法,李薇往鱼塘那边儿跑得愈发勤了,那水坑中的鱼喂蚯蚓也有十来天功夫了,李薇十分想让吴旭现在就往大塘里投混合食料,但又怕小水坑里的鱼试验的时间太短,有什么副作用还没显露出来,便只好耐着性子再等。
日子缓缓流淌,转眼儿又到佟氏的祭日,一家人满心盼着佟永年这个日子会来祭拜下他娘,结果等到半晌却只来了几个贺府的下人,其中领头的那位,就是那天在茶楼里见过的,不断提醒佟永年走的那人。
几人到了李家门外,也不进院,问了佟氏的坟莹所在地,又递过来一个青布小包,说是二少爷让人捎来的。然后便扬长而去。
这些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人十分不爽,李薇朝他们离去的背影狠狠的啐了几口,才跟着何氏回院中去看那小包。何氏解开包裹,李薇一眼扫见那里面的东西,登时欢乐起来,把何氏的手扒开,里面赫然是三本书。
扫过第一本《证类本草》,很好,单看这个名字应该是与那本大名鼎鼎的《本草纲目》一类的书,有医方也有美容古方。又有一本《事林广记》……
李薇举着书兴奋的奔到东屋,叫着,“四姐,四姐。”
春杏正为年哥儿这么重要的日子居然不回来,而心头不痛快,听见梨花在外面大叫,有些不高兴,沉着脸儿出了东屋,“什么事?”
李薇不理会她的黑脸儿,把手里的书在她眼前晃了晃,笑着,“年哥儿捎来四姐要的书了。”
春杏瞧了瞧她手中的书,这才露出点笑意,伸手取过一本,胡乱翻着,“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能做面脂胭脂的书吗?”
李薇嘿嘿笑着,抱着她的胳膊,拉着往西屋走,“是呀,不过,四姐,你得先认得字儿才行呀。”
春兰在东屋隔窗瞧见,放下手中的针线,回头嗔气呼呼的春柳,“你还三姐呢,连梨花都不如。他不回来肯定是回不来,又不是不知道他在那府的样子。”
春柳气呼呼去取针钱箩筐,拿出纳了一半儿的鞋底子,发泄似的用力纳着,道,“知道回去不自在还要回去,他活该”
春兰笑笑,没说话。
立秋过后,田里又忙了起来,虽说家里现在不缺田里那点收成,可李海歆与何氏都是种惯了地的人,从未想过把地佃给旁人种,再者北地这两年被她们家养的逐渐壮了起来,一时也舍不得佃给旁人。
李薇也指望着那点田给她做试验呢,自然也不会去劝她爹娘。秋天渐忙,吴旭又要照料小鱼塘,虽然能偶尔过来帮帮忙,可是再往前鱼塘里出了鱼可是面临着要卖鱼的问题,莫说他抽不出身来帮忙,便是抽出身来,何氏与李海歆也舍不得占他的空子,让他自己多挣钱些儿才是正事儿。
于是李家雇长工的事儿,又再一次摆在面前儿。两人左思右想,左挑右选的,最后挑中本村北头那户人家的一对夫妇。这家也是因为分家的时候,被婆婆净身出了户,出的得比何氏与李海歆还干净,一家五六张嘴,竟只给了两亩薄田,这家的男人就带着女人去开荒地,两人开了五六亩的荒地,村子里正看他们过得可怜,过去调停了几回,那家的婆婆更是个表里都不要的人,撒泼耍赖,把里正气得也没了脾气。只好先帮这小两口瞒下开荒地的事儿,没往黄册上登录,给他们省下个税粮。
即使这样,他家的四个孩子,个个长得豆芽儿菜一般,衣裳也是东家送一件,西家给一件的这么凑合着过日子。
这对夫妇,男的三十岁,女的有二十八九,在村子里口碑也好,也肯干的很。
定下请了他们,李海歆便去了他们家一趟,两人高兴得很,也很感激,那男人说,原先也动过去他们家问问要不要长工的心思,一是没怎么接触过,不好意思开口,二来他话头的意思,是李海歆家又是举人又是秀才又有钱的,门户高了,不敢上门。
李海歆连连摆手,什么门户高不高的,还不是一样?
回到家中之后,他却喜孜孜的与何氏把这话又学了一遍儿。何氏看他兴头样儿,嗔了他两句,自己也绷不住的笑了。
解决家里兔子舍那边的人手问题,李家的活计又轻松了不少,何氏整日在家里做饭洗衣逗弄儿子。春兰和春柳除了照顾菜园子之外,也不再下地干活儿。
李薇与春杏得了那两本书,更是吃完了饭,诸事儿不管,两人钻到西屋去看书,李薇大多时候是看农书,春杏则抱着那《证类本草》不撒手。刚开始时她可不自己看,专等李薇了后给她讲,李薇自然不干,让她想知道自己看去。春杏磨了她几回,她都不应,发了一通小脾气,也没改变什么。只好乖乖的自己去看,遇到不认得的字儿就去问李薇。
李薇这么些年,可算是在李家除了出出主意之外,大部分的时候都在读书认字儿,再加上前世的底子,这些字儿自然不在话下。春杏看得认真,她也教得认真。
春杏见问她什么字儿,她都随口说出,还能给出释义,十分诧异,“梨花,你怎么认得这么多字儿?”
李薇从书中抬起头来,笑嘻嘻的伸出一根手指,“我一岁就开始学认字了呀。”
春杏瞪她一眼,又撇撇嘴儿,不服气的又埋头去看书。
有一天吃晚饭时,春杏说起梨花的认好多字儿的事来,何氏与李海歆也很诧异,梨花是爱看书,可不成想还不到八岁的孩子,竟认得这样多的字儿。
两人因这个又想到春兰和春柳来,便商议着,让春兰春柳也跟着学认字儿,反正家里人手足了,不用她们下地劳作。
李薇自然很高兴,说实话,她早就想着让姐姐也认字儿呢,可是以前家里头忙,她们好象也没什么心思,便作罢了。现在倒正好。
先前儿春杏一个人学,有些无聊,现在两个姐姐也跟着学,而且还没她认字儿多,她便有些乐呵,偶尔李薇去吴旭鱼塘里查看兼闲逛时,她便自告奋勇充当小老师。
李家近一段日子过得很是顺溜,吴旭那边儿鱼塘的情况也很不错,先前在水坑里单独用拌入蚯蚓的混合食料投喂的鱼,长得确实比大塘里的快,而且个个鲜活的很,没有出现李薇担心的副作用。
她便与吴旭商量着,开始往大塘里添加混合食料,比例仍按十比一的份量拌食儿。
吴旭听了她的话,当即去准备。李薇突然感觉压力好大,被完全无条件信任的前提,是她任何时候都得做百分百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