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护羌校尉(4)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曹操对于傅燮担任护羌校尉与卢植、赵普两人有不同的意见。

  他和傅燮也有交集,两人曾跟随皇甫嵩一同在汝南和东郡等地平定黄巾之乱,他沉吟了片刻,“傅尚书虽好,若有邓将军在世,那就再好不过了。”他并非对傅燮有意见,只是觉得傅燮其人刚正不阿,常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有严格要求。这固然是优点,但未必适合管辖如今的羌人部落。

  曹操所提的邓将军正是汉章帝元和年间的护羌校尉邓训。

  赵普对傅燮的了解其实有限,大多时通过史书的记载,他入京之后一直在汉灵帝刘宏的左近,还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傅燮。

  不过他明白曹操的忧虑所在,傅燮大体上应该是一个对自己和身边人都有极高要求的道德君子一般的人,他才华出众、出身傅氏名门,又通武略,《续汉书》记载:“燮军斩贼三帅卜巳、张伯、梁仲宁等,功高为封首。”

  可见如果他在任上羌人发生暴动,他是有能力指挥所属军队进行平叛的。

  不过曹操是担心傅燮的性格或许不适合担任此时的护羌校尉,要知道这时的羌人对于朝廷派遣的地方长官多半是有担忧和警戒心的。

  傅燮性格刚烈,敢在朝堂之上怒斥司徒崔烈卖国当斩由此可见一般,他未必能够妥善的,或者说是宽仁的处理两族人的纠纷。

  可傅燮这样的人都不行,如今朝中能担任护羌校尉的,可就不多了。

  要知道像邓训这样的视羌人如汉民的时代“圣人”历朝可都不多见。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大司徒邓禹第六子,生于公元40年,于公元92年病逝在护羌校尉任上,因功被封高密侯,其女邓绥是汉和帝的皇后。

  出身士人门庭的邓训,少年时就很得人心,《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记载:“训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朝廷下令疏理虖沱河和石臼河,从都虑直到羊肠仓,汉时的漕运比陆运成本要低很多,出于节省财政的目的,想使这两地之间通漕运。

  但负责此事的官员忽略了现实的情况,使太原郡的官吏百姓苦于劳役,连续多年没有完成,漕运所经过的三百八十九个险要的地方,前后落水淹死的人不计其数。

  公元78年,邓训在朝中任谒者,所谓的谒者也就是皇帝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

  当时邓训受命监理通漕运之事,他为官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经考察测算,知道此事难成,便把情况上报给汉章帝。汉章帝听从其意,停止这一工程,改用驴车运输,每年节省费用数以亿万计,保全和救活服役之人数千。

  之后适逢上谷太守任兴想杀赤沙乌桓,乌桓怀恨图谋反叛,汉章帝下诏命令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狐奴,以防乌桓叛乱。邓训安抚边境地区的各族人民,使幽州地区百姓有所归顺、寄托的地方。

  在建初六年(公元81年),邓训提升为护乌桓校尉,这是他第一次成为总辖边境外族事务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当时黎阳营的老部下大多扶老携幼,很高兴地跟随邓训搬迁到边疆。鲜卑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章和二年(88年),护羌校尉张纡绣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

  当时的情况较为危机和复杂,此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有二三千骑兵,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能够以少胜多。虽然他们是为异族,但汉人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

  烧当羌首领迷吾的儿子迷唐,另与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邓训带众护卫延误了羌人的进攻,使两方没能交战,众官吏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朝廷有利,用异族攻打异族,不应该阻止他们。

  但邓训不以为然,他以为眼下的情况是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才大举行动,护羌校尉不屯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所花费的,耗尽了仓库的钱财,凉州的官吏百姓,性命岌岌可危。追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朝廷和地方官吏对他们的疾苦和困境不闻不问,乃至落井下石。如今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定然会有用处。

  于是邓训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后园的门锁,让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骁勇的骑兵,于是就退兵离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众胡人对邓训敬重有加,均欢喜叩首,愿意听从邓训的指令。邓训便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这也就是被汉朝廷第一批纳入护羌校尉营的湟中义从胡。

  邓训对护羌校尉所辖制的羌、胡部落的恩情还远不止于此,汉时羌胡的医术以及习俗均较为落后,他们耻于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而死。邓训听闻这等事之后,便把病重的人抓起,使医药疗之,治好了一大批人。羌胡部落老少无不感激涕零。

  其他如羌胡困顿时,会用护羌校尉部多余的钱财接济羌胡部落等等不一而足,终使邓训之名在短短一年内响彻边塞内外,叛羌首领迷唐的伯父号吾就带着母亲和部落的八百余户,从塞外来投降。

  在邓训经过几次有计划的军事行动,彻底击败迷唐所部羌人之后,其余所有部落都叩塞门前来缴纳入质。于是邓训安抚、接纳前来归附的人,此时的他在羌胡人心中无异于是圣人一般的存在。

  以至于在邓训病死于护羌校尉任上,众羌胡部落人人哀嚎,“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去死吧。”

  《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对这段有详细的记载:“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执不听,以状白校尉徐傿。傿叹息曰:‘此义也。’乃释之。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像邓训这等思想觉悟跨越时代的人物,赵普自问在他所处的时代也并不多见,何况是在一千八百多年后的汉灵帝年间呢!

  曹操想要邓训这等宽仁、弘义的人作为护羌校尉与他一同配合彻底平靖凉州,怕是很难如愿。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