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脱掉他一贯穿的紧身袖袍,换上宽衣博带的儒生装扮。
张飞看得直皱眉头,“子龙你这身是不是太秀气了点!”
他习惯了赵云的劲装打扮,现在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有吗?”赵云自己倒不这么觉得,相反他感到蛮好玩,自顾自的走了几步,“我这该有几番像读书人了吧!”
张飞没有理他,自个喝酒去了。
赵云见时辰差不多了,就独自驾马前往蔡邕住处。
蔡邕在城南搭了两三间屋子,然后用篱笆围了个小院,闲时读书忙时就耕耘土地。
日子过得清贫,但并不凄惨,甚至如果不是世道太乱,他挺愿意这么过下去的。
唯一的不好就是背井离乡,与家人相隔较远。
赵云赶到蔡宅时,蔡邕正在给喂养的母鸡喂食,他见篱笆围得院落中,有一五十余岁的老者,那老者淡泊儒雅,气度不凡,当是蔡邕无疑了。
于是,赵云便走至门口,拱手道:“见过蔡老先生。”
蔡邕抬头见门口来了一白衣儒生,想是呈递拜贴的赵云无疑。
“阁下该是子龙吧!”他放下碗中的黍米,让鸡儿自食,他亲到门口相迎。
赵云再次拱手:“在下正是赵云,昨日冒昧相约今日拜访。”
蔡邕引赵云到屋中就坐,“鄙舍简陋,让子龙见笑了。”
他这房屋搭建的比较简单,多半的材料都是木柴,南方多雨,怕木材腐朽,就在外层涂了一层米浆。
糯米浆极具粘性,可以将木材连接处牢牢固定在一起,而且在风干之后,会像在房屋的外层铺盖了一层塑胶,雨水很难浸透。
古时建造城墙也会采用糯米浆来粘固石块或者夯土。
在蔡邕房屋的内部,可谓家徒四壁,除了他惯用的木质书桌和盛放竹简和纸质典籍的书架,别无他物。
“哪里!这房屋简陋,却更能衬托先生志趣高雅。”赵云乃是寒门子弟,何尝没有住过这种房子!
蔡邕无奈摇头,“高雅谈不上,不过住在此地,的确比在朝堂在清闲安心许多。我听闻卢使君此次西征凉州叛军,可是立下了腊月前破敌的军令状?”
赵云点头道:“的确如此,不过我阿叔说十一月将有妖星坠入敌营,卢使君此次出征应当会大获全胜。”
吴郡偏远,地处沿海,消息多有不灵便之处。
蔡邕曾听闻卢植身边有位得力的谋士赵普,在平定黄巾之乱,以及后来在青崖寨与黑山军一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详情他就不得而知了。至于卢植在京师为赵普扬名,他就更不清楚了。
“你家叔父可是懂星象天文之学?”这方面蔡邕是不曾有涉猎的,因此很是好奇。
赵云沉吟了一会,在他眼里,赵普是全才,所谓天文地理,王朝气运,三教九流之学,触类旁通。
可如果如此回答,倒显得他们赵氏太不谦虚了。
“确实如此,家叔对很多学问都有所涉猎。”他尽量少用夸赞之词。
蔡邕闻言不禁眉头紧皱,“但愿你家叔父预测的准确吧!”
赵云笑道:“先生放心,家叔自黄巾之乱以来所谋未有不成,所提建议无不切中要害。卢使君此战必胜,不必担忧。”
他对赵普已经信任到了极致。
蔡邕见赵云说的确切,也就不再为卢植出征之事过于挂怀,此刻心中反倒对赵普这人颇有兴趣 “如此说来,你家叔父当真是当得起王佐之才,我倒是真想见见。”
赵云道:“不瞒先生,家叔如今在九江郡阴陵,替刘使君处理一些事务。因从吴夫人处得知先生的消息,所以特让我来吴郡拜访。”
蔡邕略有些诧异,“我与你家叔父不曾相识,他对我如此挂怀,倒是受宠若惊了。”
赵云拿出一早就备好的乐谱,双手呈上,“这是家叔为这首诗编撰的乐谱,他一直觉得有所缺憾,曾感慨唯有先生可以校正。如今我得见先生特来讨教。”
蔡邕颇通乐理,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时代首屈一指的音律大家。
焦尾琴的典故便来自蔡邕。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有关于焦尾琴的记载。
蔡邕吴地避难时曾听到一块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响,判断这是上佳的好木材,因此把它拣出来做成古琴,音色非常美妙,因琴的尾部尾部依然有被烧焦痕迹,所以时人称他为焦尾琴。
后来,蔡邕遇害后,焦尾琴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据说南北朝齐明帝在位时,曾取出焦尾琴请古琴高手王仲雄弹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天,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
后焦尾琴传至南唐中主李璟手中,他又赠与大周后。李煜死后归宋室所有。据传,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蔡邕接过乐谱之后,先惊讶的并非曲谱,而是李白那首侠客行。
在这个时代,蔡邕之所以名扬海内,首先是因为他的经学成就以及才华,综合来说其实就是文学功底。
他自己也喜欢做诗赋,仅传世的都有四百余首,再见到侠客行的前四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之后,就连连赞叹。
“这诗可是你家叔父所做,当真是不同凡响啊!”
赵云正要言明这诗并非赵普所写,可蔡邕突然起身,边走边道:“我当亲自弹奏,才对得起这诗和这曲谱。”
他从内室中取出尾部仍有焦黑痕迹的焦尾琴,然后便弹奏起来。
古时的诗词其实都是可以弹唱的,甚至很多都采用的曲牌名。
如水调歌头、汉乐府等等。
赵普所做的曲谱虽然并非最适合这首侠客行,也未必比原曲更好,但就作曲的水平而言,算是很高了。
蔡邕边弹奏边吟唱。
他这种吟唱不如赵云当日放声高歌更壮怀激烈,但也别有一番韵味。
至少歌声比赵云要顺畅好听多了。
在这琴声之中,忽然有人一路小跑进了院子。
赵云听到声响,不由转头看去,只见来人是一十三四岁,很是清秀的白衣姑娘。
这姑娘与他相识。
“文昭?”他惊喜之下,不由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