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 想要画?盗墓去!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四百五十五章  想要画?盗墓去!

大喊一声求订阅求月很快就是尽欢女儿生日了,尽欢要拼命啊啊啊啊  刘镒华看到呼延傲博着急的样子就无名道:“呼延大哥,稍安勿躁。我再问一下我妹妹到底是什么情况。”

王雨凌轻轻摇摇头语气坚定道:“我说是赝品,绝对就是赝品。没有必要再怀疑了。”王雨凌心里面有底气,我们国家在文物鉴定方面没有一个人可以过她姥爷,而王雨凌在这方面的水平达到了她姥爷的九成剩下的一成还是因为年龄太小缺乏经验王雨凌的老爷是我们国家书画界、鉴定界第一人连他都惊呼王雨凌是天才,可见王雨凌在这方面有多么厉害  呃刘镒华和呼延傲博一翻白眼,刘镒华心里面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呼延傲博心里面好像根本就不怎么相信。只不过,这幅画的真真假假争论了很久,没有一个人给出一个最终的定论。

  这个时候旁边响起了一个略带恼怒和呵斥的声音:“哪里来得小辈竟敢在此信口雌黄?一幅画验证真伪不能只看时间,再说了这幅画就正真的才2oo年?仪器都无法鉴定出来你个小娃娃ròu眼就能看出来?”一个老专家脾气有点暴躁。

  “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不学无术……”

  “我看应该是哗众取宠……”

  港台几个名家很显然不赞成王雨凌的鉴定结果。

  王校长一阵尴尬,王雨凌是他拉来的,现在竟然受了别人的奚落,王校长觉得有点内疚。

  王雨凌当然听到了那些老专家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好像根本没有生气。在她的眼里,她的鉴定就是最终的审判,结果是不会再改变了。

  刘镒华哼了一声,有点生气了。但是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名家、专家?在这个年代,老百姓们还是相信专家的权威。

  “镒华,你妹妹看出什么问题了,你快点说说吧。”呼延傲博说完看了看赵菲yàn。毕竟他和赵菲yàn比较熟悉。

  赵菲yàn不得不开口道:”镒华,这幅画是呼延学长的,他比较关心这幅画的真伪,如果王雨凌看出什么,就直说吧。”赵菲yàn知道呼延傲博和刘镒华不太熟悉,需要自己从中撮合一下。

  刘镒华笑道:“呼延大哥,这个……怎么说呢,我妹妹说这幅画是赝品,反正我是比较相信我妹妹的眼光。当然这幅画是真是假我们也不敢断定……”刘镒华不好说这幅画绝对是假的如果那样,可能会打击了呼延傲博。

  看到刘镒华不想明说,王雨凌不想开口,王校长就上前问道:“呼延先生,我不知道此画你是从何处得来……但是我刚才隔着防弹玻璃已经看出一些问题,如果信得过我,我们可以用科学仪器对这幅画进行一次检验,来验证真伪,你看……”

  王副校长是本次书法展览的组织者之一,呼延傲博当然认识他呼延傲博听到王副校长都说这幅画有问题就觉得事情大了这幅画可是花了巨资购买……他连忙道:“王副校长我当然信得过,既然王副校长对这幅画真伪有疑义,那么此画继续展览就不妥了……我这就叫人取下吧?”

  王副校长笑道:“也不急于一时,再说是不是赝品现在还无法定论。就算是赝品,其价值也很高等晚上再取下来吧。”

  呼延傲博点头称是。然后道:“王副院长,听说这一次唐伯虎的《空山长啸图卷》也来参展了?我们要不要一起过去看看?”

  王副校长笑道:“好,刘镒华、雨凌,如果有时间一起过去看看唐寅的真迹如何?”

  王雨凌点点头,跟在刘镒华的身边,一行人和王副校长、呼延傲博一起走进了贵宾展厅。这一次的书法展览是两岸三地一次大交流,因此出动了很多珍品。

  这一次两岸的故宫博物院都拿出了不少好东西,所以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这一次展览无疑是不可错过的这里面有不少的国宝第一次重逢……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很多国宝现在分别收藏在两岸的故宫博物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这个时候,任馨道:“表哥,唐伯虎是不是真的点了秋香?是不是真的有好多个貌美如花的老婆?”

  刘镒华气道:“那只是传言你没有失望历史?哦,历史上好像也没有说唐伯虎。毕竟他不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政治xìng质的历史人物。”

  任馨摇晃着刘镒华的胳膊说道:“表哥,你就跟我说一说唐伯虎的历史吧。”

  刘镒华呶呶嘴巴,道:“你去找王雨凌啊,她可是非常厉害的。”

  王雨凌摇头道:“我只是关心唐伯虎的书画技艺,对他的风流史没有研究。姐夫,难道你有研究?”

  刘镒华momo头笑道:“也不是研究,就是好奇,多少知道一点。”然后刘镒华仔细整理了一番继续说道:“这个……历史上对唐伯虎这个人众说不一。他是明朝人,就是5oo年前的人物所以刚才说呼延傲博收藏的那幅画年代只有2oo年那就证明是赝品如果是真迹应该是5oo年前的”

  停顿了一下刘镒华又说:“这个唐伯虎人称诗画双绝他的诗词我只是觉得《桃花庵歌》比较好我给你背一下:‘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中间的记不住了,最后几句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怎么样?我觉得很不错”

  王雨凌笑道:“这个我知道,真是好诗只不过这个唐伯虎好像有点不得志……”

  任馨可是第一次听这诗词,也是觉得非常好。

  刘镒华笑道:“对这确实是好诗词,唐伯虎这个家伙如果出生在现代那可是不得了只不过他出生在5oo年前……那就是一个悲剧人物怎么说呢,生不逢时吧当不了官,经不了商,到了后来只能依靠卖画为生”

  王雨凌惋惜道:“还真的是很可惜……但是你不是说唐伯虎点秋香里面他风流不羁,有好多妻子吗?”

  刘镒华摇头道:“那都是艺术创作还有很多是恶搞。实际上根据历史研究,唐伯虎好像有过3个妻子,最后一个叫什么‘九娘’,所以人家就以为唐伯虎有很多老婆。你想想,他那么穷,怎么有钱养得起那么多老婆?”

  任馨点头又问道:“刚才说我们要去看那个《空山长啸图卷》……你知道这幅画么?”

  刘镒华还真的知道一点,但是只是一点……他苦笑道:“这个我可不敢1uàn说,王雨凌肯定知道。”

  王雨凌这个时候也没有低调,接口道:“这幅画据说清朝一个王爷收藏过,据说非常珍贵。唐伯虎靠卖画为生……估计他的真迹不会少。但是这幅画《空山长啸图卷》应该是比较有影响力的。”

  来到了贵宾区域,王副校长回头道:“各位请看……这就是唐伯虎的真迹《空山长啸图卷》……”

  看到刘镒华、王雨凌、呼延傲博好像对这幅画的不是特别了解,王副校长又介绍道:“这幅画纸本,墨笔,纵53厘米,横29.5厘米……大家请看,此画上右侧留下了‘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八月奉圣子藏诒晋斋臣永瑆慕承’字迹,表示这幅画曾经被清代永瑆成亲王收藏过。”

  王雨凌仔细地观看了这幅画,然后赞叹道:“不错,此画成画应在5oo年以上,是唐伯虎的真迹”

  王副校长点头道:“这个经过了历代书画家的鉴别,是假不了。”

  王雨凌又说道:“不过呼延大哥收藏的那幅画虽可能是赝品,但是画工极佳,亦是难得。”

  呼延傲博笑道:“多谢安慰……要不然,我可是难受死了”

  “哼……”旁边有几个书画名家看到王雨凌这样评论,就忍不住哼了起来。这不过他们都是有身份有年龄的大家,自然不会当着这么多人批驳王雨凌。日韩和香港台弯的大学生也是有点将信将疑。王雨凌这么年轻,就敢鉴定这些国宝?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王副校长看了看那些大家,心里面有点不高兴。不管怎么说,王雨凌是他请来的。王校长现在可是对王雨凌是越来越佩服,因为王雨凌的看法基本上和他一致,别忘了,王雨凌只不过是一个学生而已  接下来,王校长指着旁边守卫森严的展位道:“这是著名的书法展位……”

  王雨凌慢慢走过去,突然她指着一幅书笑道:“这……这书法我见过真迹”

  刘镒华不解道:“见过?我们现在不是看见了?”

  王雨凌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小声对刘镒华说:“这《兰亭序》以前在……在我的书房里鉴定过,我可是亲手mo过的,你知道吗?”

  刘镒华看着那幅书法作品惊讶道:“不会吧?这可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虽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好像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的摹本同样极其宝贵的怎么会跑到你的房间里面?你还鉴定?”

  王雨凌笑道:“当然,是我姥爷鉴定的,我比较喜欢这个,就比较用心。这一幅画了我姥爷修改过一处损坏之处……你看,就是最右边那个淡淡地小点。我姥爷说这可能是古人秉烛观画时留下的蜡烛印迹,很有可能是被烛火烧过。”

  “啊?”刘镒华傻了。“你姥爷是谁?”刘镒华咽了一口口水。

  “保密。”王语嫣笑道。

  刘镒华一翻白眼。

然后刘镒华就仔细观察那一幅书法,果然现这个《兰亭序》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被火烧过的痕迹,当然是经过处理的。如果不明所以,根本不知道这个痕迹是如何造成了还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历代收藏家所作的特殊印记。没有人会认为这一幅《兰亭序》曾经差一点被古人付之一炬  王副校长看到王雨凌指着一幅《兰亭序》和刘镒华窃窃私语……就过来道:“《兰亭序》为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被历朝历代书法家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当然,是不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兰亭序》确实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

  王副校长说完微笑着看了看刘镒华和王雨凌。刘镒华道:“王副校长,这个我多少知道,但不是特别清楚。”

  王副校长笑了笑,继续介绍道:“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王羲之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王羲之曾经再写,但是一直找不到灵感。只可惜传说真迹被唐太宗骗了去这个历史上也没有定论。”

  听完王副校长的介绍,王雨凌点头道:“传闻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他将王羲之的《兰亭序》从王羲之后代骗来之后敕令shì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君子堂本章节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敬请期待下一节更精彩的内容。谢谢您观看官路  君子堂欢迎您!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