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北平?
“我看看尚书牒!”李瓒心情有些激动 “诺!”刘玘把牒文递过去。
李瓒接过去一看,果然不虚,他瞬间就陷入了沉思。
很显然,此事应该与张钰被抓捕一事无关,因为消息不可能这么快返回到东平,除非是十万火急的紧急军情才有此速度。
李宣早已气得脸色铁青:“阿翁,这幽州不但偏远,而且乌桓各部还时常反叛,杀害朝廷官吏,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阿翁此去将十分凶险。
阿翁在此地颇有政绩,按理应升迁,如今明显是贬谪,这肯定是那些祸国殃民的宦官在故意捣乱,真岂有此理!”
李瓒点点头:“嗯!这肯定是有人故意为之,我当然不会遂他人之意,这个太守不当也罢!
不过为了你的前程,我将假装前去上任,然后路上拖延些时日,以便于你先去雒阳为郎,到达涿郡我就装病辞职返回颍川家乡!”
现在,只有两千石在职官员的子弟才能享受到“任子”的待遇,如先辞职,此待遇就很可能取消。
李宣一听,也只好如此:“多谢阿翁!”
“刘郎,你刚才言还有好消息,不知是何消息?”李瓒问道。
“阿丈,乔刺史已举荐晚辈为茂才(秀才),说越早进去越好,晚辈之意,最好一个月之内进京!”
茂才,只有刺史以及三公与部分九卿才有权力举荐,太守或国相没有,这也是当时最高等级的推荐。
“茂才?……嗯,也好,我看你也不是喜欢养名之人,早日成为长吏也好,不过我等现在已得罪中常侍张让,你即便是通过茂才策试,也可能会放到偏远县担任县令,一定要好自为之。
对了,你入京之前,我意还需先办婚事,你以为如何?”李瓒一听,立刻转忧为喜。
“但听阿丈安排就是!”管他到哪里担任县令呢,先混上去再说。
六百石也就算是高级官吏了,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因为根据前朝规矩,宗室子弟“其为吏,举廉;佐史,补四百石。”
这是西汉制度,意思是宗室子弟为吏肯定举孝廉。
东汉稍微有些差别,只是有察举孝廉优先权而已,但是由少吏而察举孝廉,最低也是四百石这个制度并无变化。
至于吏举茂才,普通人一般都是六百石吏,宗室子弟自然不用说。
而且由少吏察举,不用在光禄三署为郎官,而是直接担任实职。
当然,前提是要能够通过“策试”,现在已有一定淘汰比例,与从前百分百通过不同。
接下来的几日,就是紧张的筹备婚礼,刘玘抽时间还教会了东平王世子刘凯造纸术。
新长史虽然署理国相,而且是张让亲信,不过像李瓒这样的名人之后,他倒也不敢有过分之举。
更何况,李瓒是两千石,他不过是六百石,差距十分巨大。
十日之后,刘玘成亲,新娘当然是送到牛头聚家乡,一时间热闹非凡,附近的达官贵人纷纷捧场。
李瓒当然没有参加婚礼,送走女儿之后他就慢慢悠悠地赶往右北平,李宣把妹妹送到地方,随即快速离去,急着赶往雒阳。
又过了十日,李瓒去铁官取了丈八神锥与冷锻甲,然后携新婚妻子李文君一同从家乡出发赶往雒阳,随行者还有他的妹妹阿奴以及收养的两个小童。
为便于长途行走,刘玘花了近八万钱,专门买了一辆双马大安车,供他们三位女婿乘坐。
他自己与高泽乘坐的是官家的牛车,这也是被举荐者的待遇。
第三是中午,刘玘刚刚来到都亭,就看见刘凯、杨秦、粟良、李尚、荀攸、陈庆以及郡吏一大帮人在等候。
这刘凯亲自参加了他的婚礼,还送了一笔数十万的厚礼。
当然,刘玘传授给他的技术,一年或许就能挣到十倍。
李尚首先跑了过来:“刘郎,我二人商量一下,你若是做了县令,可一定要把我二人带上!”
“放心,当然可以,不过私幕可没什么太大前途!”
汉代,虽然规定太守、国相、县令等人必须利用本地人当幕僚、曹长,不过仍然会有一部分私人幕僚从事文书、护卫等等。
当然,这些人原则上不能从事与政务有关的管理工作。
他们通常情况下也都会食国家俸禄,只要当地财政有结余。
“那又如何?现在这长史可不好伺候呢!”李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