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狮子大开口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从葫芦峪中幸运逃脱的许威、以及其部下近千名士卒,竟然被反贼截击了!

  而且只有百余人退进了鄱阳城!

  看完了双方伤亡数字,崔洪亮强忍着面色不变,心里着实的掀起了惊涛骇浪!

  葫芦峪一战,虽然贼人灭掉江州军四千人,可那是仗着地势和火攻。

  鄱阳城外这一仗,却是结结实实的正面交锋,哪怕贼人以逸待劳,体力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但能击败一支哪怕是残兵败将的军队、仍旧超出了崔洪亮的想象。

  这可是正面吃下江州军七百多名士卒啊!

  如果是这样的话,鄱阳城的形势只怕跟自己想的又不一样了。

  他一边将战报重新折起,一边借这个动作的掩护,飞快思考。

  在别人眼里,崔洪亮只不过是慢条斯理的将战报叠好放下,随即镇定自若地道:

  “将军竟在鄱阳城外取得如此战果,着实可喜可贺。这下,鄱阳城只怕唾手可得了。”

  陈子云不为所动,平静的等待,看看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好吧,崔某承认,将军的义军的确可以直指豫章。”

  崔洪亮叹了口气,紧接道:“然则,豫章的平叛大军都被将军全歼了,崔某孤身一人,无关大局,何必非要等到兵临豫章?

  不若天将军高抬贵手,提前放崔某离开。如何?我崔家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而且,事后崔某也定会私下另赠予将军一万金!”

  说动陈子云放自己离开,正是崔洪亮此行最为重要之目的。

  “此事无可谈!”

  陈子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

  放走崔洪亮一个人的确没什么,但他全程经历了葫芦峪的战斗,之后又被抓进义军,对义军了解很多。

  虽说表面的情况,侥幸逃脱的江州军士卒也有可能泄露出一些。

  但普通士卒能发现、看出的东西,跟一名大人物的眼光完全是两个层面。

  若是放崔洪亮回去,豫章那边有了足够的了解,陈子云到时再攻打,无疑会很吃力。

  更何况,他不觉得崔家能开出多少自己感兴趣的价码。

  至于崔洪亮说事后会另赠给自己一万金,先不说他到时回去后会不会给,单说此刻义军正在蒸蒸日上,陈子云怎么可能会被区区财物所打动、导致义军陷入不利的境地?

  很明显,这副干脆利落的态度,大大出乎了崔洪亮的预料。

  脸色微不可见的一滞后,他疑惑不解的道:

  “将军为何连我崔家的条件问都不问一下,就直接拒绝?”

  这不合常理啊!

  就算这贼头不被万两黄金所动也是情有可原,毕竟贼人可是拿下了几个县城的。

  但族里还是能为赎回自己、而付出一些另外的代价的,可这贼头竟然问也不问族里能开出什么价码!

  不仅是崔洪亮,帐内的其他义军高层也很是不解。

  就连王卓这样的武夫,都在暗暗猜测,崔洪亮能说出、崔家愿意为他开出多少的价码,却浑然没料到,陈子云连价都懒得听。

  见崔洪亮满脸的不解之色,陈子云笑了笑,高深莫测的说道:

  “不是本将不问,而是知道你崔家拿不出来!”

  这句话明显是小看人了。

  出身于顶级门阀的底气,让崔洪亮下意识的夸耀道:

  “别说魏国,只要这中原大地有的东西,不管何等稀世珍宝,我崔家拿不出的还真不多。

  当然,前提是将军不能太过分。”

  “那好。”

  陈子云点了点头,随即毫不客气的道:

  “本将要优良战马一千匹,刀剑盔甲各五千套!

  一手交货、一手放人。”

  这无疑是在狮子大开口。

  陈子云干掉了整支江州军近一半人,实际能缴获的装备也不过这么多。

  若是跟鸿帮分了之后,更是连一半都稍有不足。

  盔甲武器战马,崔家绝对有,但五千套这个数字,莫说他们没那么多准备,就算真有,也决计不敢答应。

  那可是五千整套的啊!

  武器也就罢了,但一个门阀世家,加上兵权又不是特别大,让人看到私藏了这么多副盔甲,别人会怎么想?

  崔洪亮也没料到陈子云胃口这么大,眼皮抖动了几下,旋即干脆的道:

  “不可能!崔某不值这个价……五百套的话,或许可以。”

  战马的事他更是连提都懒得提了。

  五百套武器盔甲,若是放到义军起事之初,肯定是能帮上大忙的。

  但现在陈子云才干翻了豫章的江州军近半数人马,已经有点看不上眼。

  见对方似乎没有再出价的意思,于是大度的直接换了条件:

  “本将素来心向朝廷,只是被地方官府鱼肉迫害,无奈才起兵反抗。

  若朝廷诏安,不知道崔家可否为之牵线,帮本将谋一个鄱阳太守的位置?”

  “天将军想要朝廷诏安?”

  听了这个要求,崔洪亮不由有些讶然,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几眼,问道:

  “将军此刻正当一片大好局面,拿下鄱阳已是易如反掌。

  若是更进一步,未必没有机会攻占整个江州。这种情况下,还要诏安?”

  “崔大人不必惊讶。”

  陈子云摆了摆手,言语真真假假道:“本将已经说了,素来心向朝廷,起兵只是不得已之事。

  崔大人就直说行不行吧。”

  “此事倒是不难。”崔洪亮思索片刻,随后点头问道:

  “不过将军就只有这一点要求吗?

  没别的什么条件?

  不怕朝廷日后反悔?

  就算碍于颜面,不会立即出手,过两年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理由,总归能鸡蛋挑骨头找出将军瑕疵的。”

  以你崔洪亮的立场,说这种话真的合适吗?

  对于这位急着想脱身,甚至不惜为贼人着想的大人物,陈子云不由愣了愣,玩味的看着他,问道:

  “崔大人就不怕这话传出去,对你不利吗?”

  “此事只要天将军不说,在座的诸位不说,只有天知地知!”

  崔洪亮一副我信任在座各位的表情,同时心里也并不担心。

  没有实证的情况下,只凭一句道听途说的谣言,谁敢拿它跟东阳崔氏族长之子对质?

  “就冲这句话,本将定保崔大人周全。”

  不管对方是为了讨好,或是出于别的什么目的提醒,陈子云都对连连出乎他意料的崔洪亮、生出了一丝的好感。

  这位大人物虽不谙兵事,可对这些蝇营狗苟还是很有见地的嘛…

  这还是一个被百姓风评为膏梁子的人吗?

  果然是人言可畏啊!

  想到了这里,陈子云说出了自己的附加条件:

  “当然,就诏安而言,要求还是有的。

  第一、鄱阳城内所有官员的任命,需本将自己就能做主,刺史或者朝廷不得干涉;

  第二、裁撤鄱阳城现有的守城军,以本将的义军整编后替代;

  第三、三年内江州境地的驻军不得增加。”

  至于三年之后?

  等到那时,魏国就算想针对义军、也有那个闲心余力,陈子云亦丝毫不俱。

  毫不出奇的,崔洪亮再次说不出话来。

  “诏安的例子不是没有,但将军想自己做主?

  还要保留军队?”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陈子云说下去了。

  至于第三点,三年内不得增加驻军,反倒好谈。

  如果没有出现变故,朝廷本就不会在江州驻扎太多军队。

  至于为什么恰好是三年,而不是一两年或者十年八年,其中的深意就不是他能猜到的了。

  看崔洪亮的态度,陈子云就知道没戏。

  本就不报希望的他,摊了摊手道:“本将都说了,想要的价码,你崔家拿不出来。”

  “不是崔某没诚意,而是将军实在强人所难。”崔洪亮深深叹了口气,恳切的道:

  “将军就没什么平常点的要求吗?

  大量金银、或者美女?

  就算护送将军以及你所有的部下离开魏国都可以!”

  美女?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